走近现代名人的后代-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爱的父亲的那一天,她曾质问父亲,自己长得那么像他,却为何不要她,此时头发已斑白的父亲对女儿的质问没有生气,相反内心有着无比愧疚,孙科顿时觉得自己欠女儿的实在太多了。于是用了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告诉他那多年不见的而又时刻思念的女儿说,自己实在太忙,抽不出身来。其实父亲孙科知道自己已近暮年,将不久于人世,特别想见到自己的这个女儿,于是叫她的大哥孙治平到香港把孙穗芳接到了台湾,与女儿见上了最后一面。
作为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孙穗芳女士没有能亲自聆听过祖父的教诲,出生时祖父已故去四十余年,但她一直对祖父怀有无比的敬佩之情。出于对祖父的敬仰,9岁时的孙穗芳就开始收集他的照片。她婚后又长期定居祖父年轻时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檀香山,在那里,她听到了许多关于祖父从事革命斗争的故事和动人事迹,更加深了她对祖父的崇敬和亲情,便决心写一本关于祖父的书,把宣扬祖父的思想和事迹作为己任。真正做出用心写祖父的这个决定还是1981年6月的事,那时,孙穗芳在参加了祖母宋庆龄在上海万国公墓的安葬仪式后,又匆匆赶到美国纽约,代表孙家的孙子辈出席了华人华侨在那里举行的对祖母的追悼会,加之父亲孙科早在1973年就离开了人世,而今第二位祖母宋庆龄又已去世,亲人们一个个离去,更勾起了孙穗芳对祖父的无限怀念,从此,下决心写一本关于祖父的书的愿望更加强烈。
孙穗芳回到檀香山后,立即将自己收集到的祖父用广东话和国语(普通话)进行演讲的录音全部录了下来,从此以后,孙穗芳几乎每天都要仔细地听听祖父的演讲。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那段日子里,孙穗芳曾两次梦见祖父托梦于她,要她将自己的资料整理出来。信仰佛教的孙穗芳女士从那时起,就决心放弃了自己经营正红火的地产生意,放着大把大把的钱也不赚了,开始潜心研究祖父孙中山和他的思想。这一年孙穗芳女士已45岁了。当年她的祖父也是放弃了行医这个赚钱的职业,投身到推翻满清王朝的革命斗争之中。他认为,医生只能救治国人的身体,却救不了国人的思想,救不了国家。而今孙穗芳女士又继承了祖父的义举。当有人再跟她谈什么股票,谈生意赚钱的事时,她已完全不感兴趣,甚至连听也不听。
在孙中山先生的后人里,最有条件写孙中山的应该是他惟一的儿子——孙穗芳的父亲孙科,因为他与孙中山相处时间最长,对孙中山了解最多。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没有动笔,他把这个工作留给了女儿孙穗芳,他也希望她来写。为了写好关于祖父的书,孙穗芳女士往返于檀香山和广东之间达30余次,用了近10年的时间,终于在1996年,在佛门之地写出了《我的祖父孙中山先生》一书。其后,她为了编辑一本关于祖父的图片纪念集,还不惜重金收集图片,画册中的两幅孙中山先生的墨宝“博爱”和“天下为公”的原件,就是她用7000美元从一个日本收藏家手里买来的。纪念册共收录了孙中山先生的400多幅照片和200多幅墨宝,其中还有6张照片是父亲孙科送给她的,从未公开发表过。这本纪念集于2001年出版。纪念集中的文字虽然不多,但那一幅幅图片,生动地将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革命事业,为国为民的精神充分表达出来了。
为了让世人更多地了解祖父孙中山,孙穗芳还不辞辛劳地在世界许多地方演讲了600多场,其足迹遍及北美、北欧和东南亚等地。
孙穗芳女士虽然长期定居国外,但她时刻心系着祖国,为了祖父孙中山,迄今孙穗芳女士回国已达到100余次。
孙穗芳女士1965年与香港首富王时新之子王守基结婚,婚后生有两子王祖荣和王祖耀。
孙穗芳女士之所以皈依佛门,用她自己的话说:“不单是婚姻不如意,才使我信佛的。而是如何保存弘扬祖父的思想,保存中华文化而深入佛门的。”如今已过花甲的孙穗芳常对人说,她希望自己成为祖父思想的实践者,在海内外做更多的善事。
《走近现代名人的后代》 第二部分四孙女孙穗芬:中美贸易的“红娘”
孙穗芬(1938— ),孙中山先生最小的一个孙女,是孙科与二夫人蓝妮所生。母亲蓝妮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滩交际场上的名人,曾以美貌使众多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拜倒在她的脚下。孙穗芬1938年8月6日在上海出生,自她降临人世之时,就成为这个富有而又充满着爱的大家庭中的每一个长辈的掌上明珠,更是深受外公、外婆及全家人的呵护。
孙穗芬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教会办的圣心幼儿园和圣心学校读书。而今她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就得益于这一时期教会学校的严格英语训练。
然而,少年时代的孙穗芬也有过不幸。1946年夏季的一天,8岁的孙穗芬在上海就落入母亲蓝妮的友人吴永吉、宋玉树等设下的“调虎离山”之计的圈套之中,遭人绑架。
那天,孙穗芬正在外婆家中和小舅舅蓝业申吃晚饭,家中的电话铃突然响了,那人声称是从香港来的孙穗芬的妈妈蓝妮的朋友,现在正在老正兴饭馆和蓝妮吃饭,他们想看看穗芬,因此蓝妮决定派人来接小穗芬到饭馆去。一会,来接小穗芬的是两个男子汉,并自称是蓝妮的朋友,家中的佣人信以为真,急忙让小穗芬换上了一套新衣服,就乘坐母亲朋友的车来到老正兴饭店,小穗芬却不见妈妈的身影,那两个男人借故便把小穗芬带到了大沪饭店。
小穗芬的母亲蓝妮那天正好和友人在老正兴饭店吃过饭,回到家里,不见女儿穗芬,惊问其故,佣人告知了事情的经过。蓝妮一听,惊呆了,知道事情不妙。天刚黑,果然来了电话,蓝妮接过电话一听,那人恶狠狠地说道:“孙太太,你小女儿正在我们这儿,你想要回女儿,必须一次付清30万美金。你如果报警,那我们就要‘撕票’啰。”
蓝妮知道家中无论如何也拿不出30万美金,经过与对方的一番讨价还价,对方在电话中答应必须交10万美金,一个也不能少。
蓝妮将这一消息立即通知了丈夫孙科,孙科此时正在南京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他要求妻子立刻报警,但遭到了妻子的反对。为了女儿,孙科将上海的房产抵押出去,才凑得10万美元,终于将女儿救了回来。
绑匪吴永吉、宋玉树二人确系蓝妮的朋友,吴永吉是上海久大银行经理,此人嗜赌如命,整个家产几乎被他输光。宋玉树也是开银行的,由于那时上海的金融业不景气,他的银行因此停业关门,为此两人狼狈为奸,密谋策划绑架了孙穗芬。
上海解放前,孙穗芬被母亲送到香港。1955年,孙穗芬在香港高中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被美一家教会大学以优厚的待遇录取,并发给她四年留美的奖学金。但是由于在香港拿不到签证,使她的大学梦破灭了。对此,有人问及她在香港为何拿不到签证时,她用风趣而带有讽刺的口吻回答道:“香港的总领馆拒绝签证的理由是,一个漂亮的姑娘独身跑到美国读书,谁知道她哪一天嫁人呢?”
孙穗芬留美不成,成为了一名台湾“中国民航公司”的最年轻的空姐。由于孙穗芬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人又长得非常漂亮,工作起来又是那么充满热情和朝气。她一进航空公司,就特别受人关注,并很快成为美国驾驶员孙康威追求的对象。这名美丽聪慧的空姐和一位英俊潇洒的飞行员很快坠入爱河。此后,孙康威向穗芬求婚,并以极大的诚意专程到香港拜见了未来的岳母大人蓝妮,孙康威凭着自己的诚意,终于在第一次见面后,就博得了蓝妮女士的满心欢喜。
孙穗芬1957年1月在台湾和孙康威结婚。婚后她完全充当了一个合格的贤妻良母的角色,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做家庭主妇,就这样跟随丈夫辗转于美国、日本及泰国,整整度过18年的时光。在这18年里,她抚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孙忠仁、孙忠杰和孙忠伟。在众多人的心目中,那时的孙穗芬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妻子和母亲。
当孙穗芬的三个儿子长大进入学校读书后,孙穗芬总算摆脱了那些繁重的家务劳动的羁绊,在她39岁那年,她决心重返大学校园,于是孙穗芬跨入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校门。她在那里学习非常刻苦、勤奋,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每门功课的成绩都是A类。在3年的时间里,她获得了秘书和金融两个专业的毕业证书,并荣获华尔街日报奖。因此,一时间,孙穗芬成为美国媒体的新闻人物。华尔街日报奖是由华尔街日报社设立的,它每年一度颁发给全美金融专业毕业生中成绩最优秀者。孙穗芬是第一个获得该奖的亚利桑那大学的女大学生。
大学毕业时,孙穗芬的丈夫孙康威正在约旦工作,她便来到约旦一家美国公司工作。10个月的秘书工作使孙穗芬感到,在这里她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准备离开约旦,回美国,重新找工作。刚好这个公司总部有人来约旦调查,得知孙穗芬要辞职,总部人员了解她辞职的原因时,她坦率地告诉他们说:“我这个以学金融为背景的大学毕业生来做秘书工作,总感觉没趣味。因此要辞职。”听了她的意见,这家公司总部来约旦的人员就将孙穗芬推荐回美国总部工作。这是孙穗芬人生第一次不依靠丈夫,壮着胆子,拿着介绍信,独自来到马萨诸塞州总部,担任了管理训练的职务。1985年,孙穗芬开始经商。
1986年,是孙穗芬职业生涯的一大转折点。那时美国商务部公开招聘精通中文的商务领事,她受聘出任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的商务领事。大概因为她是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她到广州任职一事一度成为海内外华人世界的新闻。香港的《大公报》、《文汇报》,广州的《羊城晚报》以及美国的有关媒体均对此作了报道。1989年,孙穗芬调任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任商务领事。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不久,美国工商界的许多人士对中国的了解还十分有限,两国间的商贸活动还不畅通。孙穗芬到任后,为中美两国的许多商务活动起了牵线搭桥的作用。
美籍著名人士靳羽西就曾这样说,孙穗芬是“中美贸易的红娘”。对此,孙穗芬女士也曾坦言:“我的作用就像一个媒婆。我到中国来,寻找他们到底想要从美国的公司进口什么东西,然后我们再同有兴趣愿向中国出售产品的公司联络,使得需求双方平衡。”
1992年7月,孙穗芬调任美国驻法国巴黎大使馆商务参赞。两年后,她辞去公职,到香港创办了一家咨询公司——香港顺亚顾问有限公司。该公司旨在帮助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公司来华进行投资。如今,孙穗芬女士经常奔波于上海、广州、香港和美国之间,为中美、中欧贸易乐此不疲。
纵观孙穗芬女士经历的从空姐到家庭主妇,到大学生,到职业生涯的传奇人生轨迹,充分展示了她既是一个美国人,也是一个中国人,更是伟大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孙女的风采。
《走近现代名人的后代》 第二部分民国二号人物黄兴
黄兴(1874—1916),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原名轸,字克强。湖南善化县(今长沙县)高塘乡(今黄兴镇)人。
黄兴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宋代大诗人黄庭坚是他的先祖。父亲黄炳崑生前为长沙府岁贡生,先后在本乡和省城任塾师。母亲罗氏出身名门,贤淑知礼。育有2男4女,黄兴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黄兴22岁中秀才。早年就读于长沙两湖书院,后进入武昌两湖书院学习。因成绩突出,于1902年春,被湖广总督张之洞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书院师范科学习。1904年回国,在长沙邀集陈天华、宋教仁等20余位革命志士集会,成立华兴会,并被公推为会长。其后黄兴联络会党,议定次年秋天乘慈禧太后70岁生日大宴之际,在长沙组织起义。事情被泄漏后,遭清廷追捕,只得流亡日本。1906年,在日本结识孙中山先生,并与孙中山共同创立了同盟会。回国后,黄兴在以后的几年中,亲自领导和指挥了黄花岗和武昌两大起义。辛亥革命成功后,黄兴任陆军总长,从而成为辛亥革命的元勋。所以那时有人说“孙(中山)是一面旗,黄(兴)是一把剑”。时人还将他与孙中山二人并称为“孙黄”。
1916年10月31日,黄兴因食道和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逝于上海。1917年4月5日,国葬于长沙岳麓山云麓峰下月亮坪。章太炎先生挽黄兴联是这样评价他的:“无公便无国,有史必有斯人。”
黄兴不仅具有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干,还是一位诗人和书法家。后人评价他的诗词:“苍凉不让陆渭南,雄健不让辛稼轩”;评价他的书法说:“笔力雄健遒劲,气魄宏大。”著作有《黄克强先生集》、《黄兴集》、《黄兴未刊电稿》及《黄克强先生书翰墨迹》等。
黄兴一生有过两次婚姻。19岁那年,经父母说合,与廖淡如(1873—1939)女士结婚。后于辛亥革命前期,与辛亥革命女杰徐宗汉结婚。徐宗汉,本名佩莹,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人,1907年在马来西亚的槟榔屿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1908年,黄兴回广州开展革命活动,亲自领导了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并受伤,在战斗中被流弹打断了两个指头,徐宗汉亲自为他包扎伤口,并为黄兴改装,掩护他到香港治伤。当医生给黄兴动手术时,黄兴身边无一亲人,徐宗汉就假称是黄兴的夫人,在手术证件上签字。黄兴出院后,二人便正式结为夫妇,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涯。
黄兴有8个子女,廖夫人生有一欧、一中、一寰、振华和德华。徐宗汉生有一美、一球两子。黄兴另外还有一女,名文华。人称黄兴给子女取名颇有“面向世界,振兴中华”的寓意。长子一欧,早年曾随父一同从军,参加过武昌起义,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
黄兴的次子一中,曾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就读,回国后,先后在国民政府外交部、财政部、内政部和中央银行任职。一中先后同罗钦珍、杨英女士结婚,生有三子三女。
三公子一寰,曾留学日本。当时正值日本侵略中国,一寰强烈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被日本当局逮捕下狱。获释后回国,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后参加远征军,途中双目失明。生有一子一女。
黄兴的长女振华,毕业于中西女校,先后两次赴美留学,曾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积极从事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次女德华,曾就学于金陵大学。抗战后,肄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嫁给薛君度。薛曾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政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任斯坦福大学政治系教授。薛君度曾任国内拍的电视连续剧《黄兴》的顾问。
黄兴与徐宗汉的两个儿子一美、一球也各有所成。一美毕业于巴黎大学,先后服务于国民政府外交部和赈济委员会,后与张继之女张瑛成婚。一球先后在德、美研究航空机械,抗战后回国,在民航公司工程部任职。后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