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70年代人记忆典藏 >

第16章

70年代人记忆典藏-第16章

小说: 70年代人记忆典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做父母的也就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父亲在工厂干了三十多年,足以有资格让我做个小工人,所以他并不需要我能考个学校,念个好书,将来再找个工作。他有自己的优势,对于他来说,一份稳定的工作比什么都重要,为生活而工作,不关理想任何事。

  在懂事的时候,我不知道我的理想是什么,但我知道我的理想并不是像他一样读着毛主席语录,积极地加入先进的工人阶级。我的理想是当个画家,虽然他们把我对画画的热爱叫做涂鸦,但我仍然坚持把家里所有的图片都临摹一遍。我喜欢观察动物,然后把它们画下来。我没有课本,也没有老师,却兴趣盎然。在心底,我希望初中毕业后能去学习画画,虽然不奢望将来成为张大千、齐白石那样的大师,但我知道我喜欢做什么,而这对父母看来似乎是个歪门邪道,是不务正业的体现,在他们面前根本行不通。初中毕业前夕,跟父母打了一场理想保卫战。好多人都争取的机会,父亲怎会轻易放弃,他甚至拿断绝父子关系威胁我,“被你气死不如自己死了算了。”母亲也在旁边添油加醋,就像在一个十字路口,年幼无知的我不知道究竟自己正确的未来在何方,看着父母双鬓的白发,我相信了他们。

  初中毕业后,有的同学继续念书,上中专、高中,也有后来考上大学的,也有的同学在家种田,或是下海打工,不知道他们最终是否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父亲因为我的顺利接班,吃上商品粮,而感到很满足,“总算可以安心的闭眼了。”他们真的很满足。

  6、带锁的秘密

  小时候写日记流传着这样的诗“日记,日记,天天要记,一天不记,不算日记”。小学时写日记是一件让人烦透了的差事,如果有一天忘记写,后面的几天也要模拟当时的心情来补上,哪里懂得自己用文字来直抒胸臆。

  对于连隐私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来说,日记与隐私毫无关系,更没有什么秘密可言。直到高一,我开始由被迫转为自发写日记了。班上一位男生吸引了我,他让我第一次体会到羞涩的甜蜜,这种心情又无法为外人道,只能记入日记本中,那时我才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是有秘密的。我是一个内向的女孩,即使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会很含蓄地表达出来,他的举手投足都能在我的日记本中化为一首小诗,让我回味许久。我喜欢看他思考时眉宇间结成的细纹,也喜欢看他微笑时脸上浅浅的酒窝,他几乎让我神魂颠倒。

  然而,有一天,我对自己表白的一切终于落入了母亲手中。母亲是个传统的教育工作者。在她眼里,学习成绩好才是硬道理。因为我含蓄的文字,让她无话可说,但是她还是感觉到了一丝的不安。她没有当面斥责我,只是以后对我的教育都会旁敲侧击地告诫我,学生的任务是学习,而不是异性间的相互吸引。我当然了解母亲的心思,但也无法控制对那位男生的喜欢,而那种喜欢不需要有多么的靠近,多么的暧昧,只要能看到他的笑脸,听到他的声音就好,甚至只要他能充当我日记中的主角就好。或许对现在的高中生来说,喜欢一个人是他(她)的权利,没有人能阻挡,而对那时的我们来说,喜欢一个人会有一种负罪感。

  母亲也因为上次在我的日记中发现了一些不安的因素而对我的生活越来越严厉,她也会开玩笑地对我说:“你一个小孩子,能有什么秘密?”“让我看看吧,等你以后谈恋爱了我就不看了。”无论如何,秘密应该是属于自己的。一本再也无法公开的日记开始了它东躲西藏的生涯,因此,我换了一个带锁的日记本来维护自己的隐私。有时候,只要母亲走近日记本藏身的地方,都会使我全身紧张。就像做“贼”一样地防“贼”,我甚至像侦探小说里写的一样,在日记本中的某处夹上一根细小的头发来判断是否有人翻看过它。

  我越藏得隐蔽,越能勾起母亲的好奇心。当她再次偷看到我的日记时,我怒了,她也怒了。我抢过日记本,“我做错了什么?我只是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而已,我错了吗?”我第一次对她顶嘴,对她大吼大叫。母亲全然不理我的感受。“一天到晚写些乱七八糟的事,成绩怎么会好?”最难受的是每次考试不理想的时候,她总要与我的日记扯上关系,然后我们母女半月没有说话,我搬到学校去住了。从此,我也失去了写日记的兴趣,而那位男生现在成了我的丈夫,或许母亲也忘了当初偷看我日记的事情。

  现在看到一些人拿出自己的隐私到处炫耀,网上的博客任人浏览,想想自己当初为了所谓的一点秘密而坚守,不觉有一丝凄凉。

  第十章 过年

  过新年穿新衣是中国人特有的传统。新衣服是孩子过年盼望的首要物品。不管家里有多少个孩子,不管平时家里是否分配小孩子穿大孩子的旧衣服,到了新年,每个孩子都有漂亮的新衣服穿。

  1、“年”有所图

  新衣:过新年穿新衣是中国人特有的传统。新衣服是孩子过年盼望的首要物品。不管家里有多少个孩子,不管平时家里是否分配小孩子穿大孩子的旧衣服,到了新年,每个孩子都有漂亮的新衣服穿。新衣服早在过年前一个月就准备好了,但大人就是不让孩子们穿,一定要等到大年三十晚上,父母们忙着做年夜饭,这时候才能穿上,显得很隆重。穷人家的孩子一年就这么一次穿新衣的机会。

  美食:家里的食物过年的时候最丰富。过年前夕,家家户户都要办年货,家里会花上半个月的时间准备土特产,糍粑、米糖、花生、地瓜、腊鱼腊肉……更重要的是平时难得吃到的副食品,糖果、罐头、桔子等也出现在家中,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的食欲。

  鞭炮:过年放鞭炮是中国人表达心声的特有方式。孩子们最大的乐趣就是放鞭炮,胆大的孩子一手拿着鞭炮,一手拿枝点着的香,鞭炮点燃后扔出去,“嘭”的一声,让孩子们欢快雀跃。胆小的孩子站在旁边看,等鞭炮扔出去后,就捂着耳朵逃离现场。隆重的春节气氛就在断断续续的鞭炮声中出现了。

  压岁钱:过年时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来表达一种关怀的心意。也是一种鼓舞,“拿着,买个文具盒。”喜欢串门的孩子压岁钱总是不少,两元、五元已经是个不小的数目了。不过,辛辛苦苦拜访亲戚好友攒下来的钱终究要交公,给父母们保管,一直到忘记。

  特殊待遇:春节要图吉利,讨好兆头,父母们总会满足孩子们的合理要求,譬如不用看书,给钱买鞭炮。父母一般不轻易打孩子,犯了天大的错误也会等到春节完了以后再处理,在新年里挨打是个不好的兆头。

  春节晚会:自从有了电视,春节又多了一盼。春节晚会是春节最重要的娱乐节目。很多孩子与其说在看晚会,不如说在看稀奇,魔术、马戏、杂技是孩子们的最爱;后来有了名人意识后,开始关注名人,喜欢上了陈佩斯和朱时茂。

  2、举国欢庆的“年”

  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每到除夕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每年除夕这天,人们都扶老携幼逃往深山避难。

  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乞讨老人。由于村里的人们正赶紧扶老携幼上山避难,都无心关照他。只有村东头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说只要让他在村里过一夜,就一定把‘年’兽撵走。

  等人们都上了山,“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异样: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它浑身一抖,怪叫一声,朝婆婆家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从此,“年”兽不敢来犯。

  第二天,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庆幸我们这一代人享受过普天同乐、举国欢庆的中国年。

  过年气氛最浓烈的是乡下。腊月开始办年货,爷爷奶奶们贴对联,父亲们磨刀霍霍向牛羊,母亲们做年糕,熬麦芽糖,孩子们惦记着鞭炮食物,各有所乐。

  对孩子来说,过年只有一个特点——热闹!红红火火的春联,噼里啪啦的鞭炮,追追赶赶的同伴,来来往往的亲友,洋洋洒洒的飘雪……

  为这个热闹的新年,大人们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了,真有点像传说中所说赶走“年”后,劫后重生的欣喜。

  喂养了一年的家畜只有过年才舍得吃。在乡下,杀猪过年是一个壮烈的场景,一群孩子围观着师傅宰猪。只见几个师傅把猪捆住脚倒挂在一个放置好的立起来的木门上,这时候的猪已是头朝下,等着任人宰割了。等把猪杀死后放在盆中的开水中,师傅们将猪开口的地方扎起来,然后在猪脚上开个小口,鼓着腮就对着小口吹气,慢慢的,像吹气球一样,一头瘪瘪的猪就变得白白胖胖了,这是我们最喜欢看的一幕,尽管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给猪吹气。等师傅们扔了猪膀胱,我们又一哄而上去抢着吹气球玩,追着抢着,给大人们杀猪平添了许多乱子。

  这时候,妈妈婶婶们则在家煮糯米,轧糍粑。糍粑是过年不可少的食物。等糯米煮熟了以后,倒入一个大缸中,两个年轻力壮的大人一头一个,抡起重重的大木锤,一下一下把米饭打成软绵绵的一团,一个米粒也看不出来了。常常打得他们肌肉暴突,满头大汗。然后,妈妈婶婶们就把热气腾腾的糯米团子抬到抹好油的门板上,手上抹了黄油,把它团成一个一个的小团子。然后,我们小孩子就上场了。大人们把另一块门板盖在上面,我们一帮小孩子就站了上去,活蹦乱跳地把糍粑踩扁。不过踩的要求是只能在门板上轻轻地走,如果有小孩敢跳起来,立刻就会被驱逐下去。等把糯米团子踩扁后,就变成了糍粑,软软的,温温的。一边叫着这是谁家谁家的,一边一搭一搭放到盆子里。我们小孩子就自告奋勇抬到一家一家的门里去,还乐得屁颠屁颠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食物米糖也不能忽视。麦芽糖的熬制过程到现在也不太清楚,通常是妈妈们晚上就完成了,等我们早上起来,已经能喝到粘稠的金黄色糖了。等糊状糖熬干后,大人们又把木门卸下来,清洗干净,把糖放在手中像拉面条一样,不停地拉。奇怪的是黄色的糖越拉越白,等糖变白以后就放在木门上揉切成小块,有的糖里面混着爆米花、花生米、芝麻、豆子等。这个过程需要一天的时间来完成,我们就围在木门边看一天。

  等家里的大小坛子装满香脆的米糖、花生、瓜子、桔子等食物,墙上泛白的对联已经覆盖上火红的新对联时,母亲们又忙着趁有太阳的天气,赶快把被子、鞋子、棉衣全部洗一遍,一大水桶一大篮子地往河边码头挑。门前院子里系根绳子,晒的晒,挂的挂,过年的气氛就么浓浓地飘散在各个角落里了。

  这时候的我们已是旧貌换新颜,穿上新衣焕然一新,高高兴兴地等着除夕的到来。

  除夕之夜,大人们悠悠闲闲围着火边吃边聊,火炉上还炖着红枣鸡蛋;小孩儿们则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往火里塞个红薯,一会儿夹个火苗出去放鞭炮,一会儿跑进来抓把花生塞在口袋中……外面不断传来稀稀拉拉的鞭炮声。等到午夜12点的时候,新年正式到来,各家各户的鞭炮爆竹轰轰烈烈地炸开了。待到鞭炮放完后,我们又像忙碌的蚂蚁一样,到处捡鞭炮,左手揣一满兜,右手拿一小截香,边跑边放,玩累了才不得不被大人们拉上床去。想着第二天可以得到压岁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着想着,又睡不着了……

  鞭炮声中,我们一天天长大。到现在,虽然长大了,却很少听到喜气洋洋的鞭炮声了。

  3、春节晚会

  电视机进入家庭后,春节又多了一种娱乐方式。不知道是有了春节晚会,买电视的人才越来越多;还是有了电视,春节晚会才越办越红火。总之,春节之所以成为一个盛大的节日,有一个原因是能看到春节晚会。

  家里有电视过春节可是件大乐事,七姑八姨都要通知到:“他舅舅,家里新买了电视,春节来看呀。”于是,除夕之夜一大屋子的人围着电视看。有了晚会的吸引,小孩也不到处乱跑了,大人也早早地布置好场地,擦干净桌椅迎接没电视看的亲戚朋友们。

  除夕,早早吃完饭,为谁坐在离电视最近的位置争执一番之后各就各位。

  这一晚上,自打赵忠祥一露面,炉子上水壶开了没人愿去管,想上厕所的忍了又忍,怕错过自己喜欢的节目。那时候的春节晚会不仅送欢乐到百姓家,而且让人们增长了见识。晚会节目也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有老年人喜欢的戏剧,年轻人喜欢的歌舞,中年人喜欢的相声小品朗诵,小孩喜欢的魔术、杂技、马戏等等。晚会,把一家人聚在一起,结束了围着火炉默默地守岁的传统过年方式,人们开始在欢乐中辞旧迎新;晚会,也为明星的培养提供了土壤,也为港澳台明星在大陆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人们记住了陈佩斯滑稽的表情,李默然抑扬顿挫的声调,费翔英俊的面孔,李谷一清脆的声音……

  不看春节晚会,对孩子们来说,是不完整的春节。

  4、晚会片断

  ◆1983年——悄然亮相

  1983年春节,第一届春节晚会悄悄亮相了。由于春节晚会当时还是随兴设置的节目,中央电视台也没专门的主持人,所以第一次启用的主持人皆为“外行”。说相声的马季、姜昆,演哑剧的王景愚和演电影的刘晓庆成了首次春节晚会的“当家”。

  李谷一是春节晚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演唱的曲目是《乡恋》。由于这首歌当时还有“不健康”之嫌,在观众点播、领导点头的情况下才得以播出。据说当时使用的还是一位工作人员临时骑车回家取来的录音带。

  ◆1984年——一个里程碑

  提起春节晚会,必提1984年,那是一个里程碑,后人似乎无论如何也无法跨越那个高度。那年的好节目确实不少,之所以让人念念不忘,恐怕还是因为这盘综合大餐让娱乐不多的人们觉得新鲜。

  马季在台上四处吆喝“宇宙牌香烟”,此后还真有厂家借鸡下蛋,卖上了新品——宇宙牌。

  最让人难忘的还是陈佩斯被朱时茂折磨得一碗接一碗地吃面条。在陈佩斯之前,没人听说过还有小品演员这一工种,而以后的十几届春节晚会,受益最大的就是这些小品演员,春节晚会让他们真的尝到了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的滋味。演小品比演电影、电视容易出名的现实耐人寻味。

  身着中山装、戴着眼镜、貌不惊人的张明敏一张口,深情凝重而又不失铿锵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