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西门子-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2…
西门子
… Page 3…
一、贫家少年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有些本应该牢记的大事可能
如过眼烟云,并不会在记忆中留下太深的印象;而有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或细
节,却可能刻骨铭心,并且历久弥坚。当维尔纳·冯·西门子先生晚年回忆
自己一生的经历时,他首先想起了自己与一只鹅之间展开的一场“战斗”。
那时,西门子约5岁左右,正是在家中照看弟弟妹妹或四处撒野的年龄。
他的姐姐玛蒂尔德比他大3岁,被父母送到牧师家中学习编织。一天,玛蒂
尔德哭哭啼啼地来到父母面前,说自己再也不去上编织课了。原来,牧师家
养的一只凶猛的大公鹅,专好欺负小孩,玛蒂尔德已经被它咬过好几次了。
每次遭到袭击,玛蒂尔德都忍着疼痛哭叫着逃跑,而大公鹅则鸣叫着乘胜追
击;有几次,玛蒂尔德几乎被它追上。每当想起这可怕的一幕,她都双腿颤
抖。因此,任凭父母百般劝说,玛蒂尔德都坚持说,没有人陪伴她就不去上
课。父母都有自己的事要做,没时间陪她去;再说,每天陪她去上课也不是
办法,父亲认为这会使孩子养成依赖心理,不利于独立人格的形成。怎样才
能让玛蒂尔德去上课呢?父亲想出了一个权宜之计。“好吧,让维尔纳带你
去。”在一旁玩耍的小西门子被父亲的“重托”搞得有点左右为难,他也不
知道自己能不能打过那只大公鹅。父亲看出了儿子的心事,交给他一根手杖,
说:“维尔纳,拿着这根手杖。当公鹅过来时,你要勇敢地迎头走过去,用
手杖打它,它就会跑掉的。”维尔纳“临危受命”,扛起手杖,陪姐姐上课
去了。到了牧师家,那可怕的一幕又出现了:那只大公鹅发现来了小孩,便
弓起双翅,伸出脖子猛冲过来,嘴里还发出可怕的叫声。玛蒂尔德被这熟悉
的情景吓坏了,尖叫着往回跑去。维尔纳双腿发颤,也想随姐姐逃跑,但父
亲的话给了他勇气。于是,他按父亲说的方法向鹅走过去,挥舞着手杖一阵
乱打。手杖与鹅的脖子碰在一起,砰砰作响,就像两根木棍相击。维尔纳越
打越勇,步步逼进。大公鹅从来没有遭到过如此顽强的抵抗,渐渐败下阵来,
吓得扇动着翅膀号叫着逃跑了……
每个人在童年时期大概都有招猫斗狗的“战绩”,长大后可能都忘记了
或羞于提起,但西门子却认为他与鹅的“战斗”是他一生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对他的性格和气质产生了持久的积极的影响。他深情地回忆说:“在以后我
遇到人生逆境的时候,对公鹅的胜利总是不知不觉地激励着我,不是逃避艰
险,而是勇敢地和它斗争。”
西门子全名恩斯特·维尔纳·西门子,1816年12月13日出生于汉诺威
附近伦特庄园的奥伯古特农庄。他的父亲克里斯蒂安·斐迪南·西门子是一
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德国人,年轻时投身于政治运动,曾为争取德国的统一与
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的部队战斗过。斗争失败后,他向一个领主租借了汉诺
威附近的伦特庄园,当上了农民,并和爱莉诺勒·戴西曼小姐结了婚,从此
开始了新的生活。西门子夫妇兢兢业业,吃苦耐劳,但他们的辛勤劳作并未
得到应有的报偿,生活并不富裕。农业生产虽未丰收,人口生产却“硕果累
累”。他们一生共有过12个孩子,其中3个夭折,9个长大成人。维尔纳除
了有一个姐姐,还有过一个哥哥,但哥哥出生不到两个月便死去了,因此,
他是这个家庭实际上的长子。
19世纪的欧洲大陆战乱频频,兵燹相连。那时德国尚未统一,是一个由
许多邦国组成的德意志邦联,其中包括丹麦、普鲁士、奥地利的一部分领土。
… Page 4…
这些邦国都有自己的国王和法律,它们组成邦联的基础便是都讲德语。汉诺
威虽然在德意志邦联内,但它又处于英国的统治之下,是“大不列颠王国的
汉诺威省”。汉诺威的很多百姓以作为强大的英国的臣民而自豪,但汉诺威
的国王并不关心当地人民的幸福,只是把这里作为他们的狩猎场。在汉诺威
有一项奇特的狩猎区法律,王室狩猎用的鹿和野猪受到保护,农民们要是伤
害了这些野兽会遭到严厉的惩处。因此,农民们丰收在望的庄稼往往被这些
野兽毁于一旦而无可奈何。这些野兽不但在野外祸害庄稼,有时还会把祸害
带到农民家中,因为在严冬季节,野兽在野外找不到食物时,便会跑进农庄。
斐迪南·西门子先生就曾为此吃过亏。一天早晨,他接到奥伯古特农庄管家
的报告,说是一群鹿跑进了院子里。西门子认为此事非同小可,便一面将鹿
群赶进牲口栏内喂养,一面派人去汉诺威王室狩猎局报告,并请示是否将鹿
群送往汉诺威。狩猎局也很重视此事,派来了一个庞大的调查组,进行了多
日侦察取证。调查组最后认为,将鹿群赶进栏内违背了鹿的意愿,因而是对
鹿的压迫与虐待;对此事的处理结果是,放走鹿群,并对西门子家处以巨额
罚款。
对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来说,生活在这样一种重兽道而轻人道
的政治环境中无疑是痛苦的。斐迪南·西门子心中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
“誓将去汝,适彼乐土”,即离开伦特,到一个自由的地方去。邦国林立的
德意志为他提供了客观上的便利,他不必万里跋涉,便可成为另一个国王的
臣民。1923年,西门子一家离开了生活多年的伦特庄园,迁居他乡。他们选
择的乐土是梅克伦堡。这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大公园,西门子家租到了大公的
领地门岑多夫,便在这里安下了家。
与伦特相比,门岑多夫确实显得可爱一些。这里不再有野兽的侵扰和造
访,农民的负担也轻了很多。斐迪南·西门子对这里比较满意,工作之余常
对孩子们讲些往事,如他过去参加的战斗,以及大学期间发生的决斗等。西
门子夫人仍是辛勤地操持着家务。她的身体越来越糟,过多的生育和劳累毁
坏了她的健康。为了让父母少生气、少操心,维尔纳及其弟弟、妹妹们都很
听话。但这么多孩子生活在一起,打架斗殴毕竟是难免的。一次,维尔纳和
大弟弟汉斯在树林中用自制的弓箭打鸟,结果两人为了一只鸟争执了起来。
汉斯打不过哥哥,要求用决斗来判定输赢。维尔纳认为弟弟的要求很合理公
平,便答应了。于是小兄弟俩在相距十步左右的地方站定,同时用带尖刺的
羽毛箭射击对方。结果汉斯的箭法高明,一箭射中了维尔纳的鼻尖,箭头的
尖刺深深地插进了他的皮肤内。维尔纳疼痛难忍,汉斯惊慌异常,两位箭手
同时尖声哭喊起来。父亲闻声及时赶到,拔出了维尔纳鼻子上的箭,然后便
要惩罚汉斯。“爸爸,汉斯不应受罚”,维尔纳说道,“我们在进行决斗。”
儿子的话让父亲哭笑不得,他确实没有去惩罚汉斯,只是叮嘱他们以后不要
再做这种蠢事了。
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斐迪南·西门子并没放松对儿女的教育。孩子们
的启蒙老师是他们的外祖母,她教维尔纳兄弟姐妹读书写字,并要他们背诵
许多诗词,以此锻炼他们的记忆力。后来斐迪南·西门子又亲自向儿女们传
授知识。他原想让儿女们去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但由于学校离家太远,孩
子们又太小,于是他便于1829年春聘请了一位家庭教师。家庭教师是一位年
轻的神学院大学生,他懂得孩子们的心理,善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因此也很受孩子们的爱戴。在他的启发教育下,维尔纳及其兄弟姐妹感受到
… Page 5…
了学习的极大乐趣,因此他们不再需要人去督促,而是自觉地学习,有时,
他们读书到很晚,大人不得不出来制止,以免劳累过度。这种自由快活、顺
其天性的好时光持续了不到一年,那位家庭教师便因病去世了。不久,父亲
又为孩子们聘来一位年迈的家庭教师。这位老教师为孩子们制定了许多规
矩,要求他们认真做事,举止文明。但这位老教师体弱多病,在西门子家待
了两年也病故。
孩子们渐渐长大,父亲决定把维尔纳和汉斯兄弟俩送入吕贝克市的卡特
琳学校学习。1832年,维尔纳兄弟俩经过考试,插班分别进入了该校五年级
和四年级。
卡特琳学校是一所文科中学,主要课程是学习古代语言。维尔纳对学习
古典作家的作品很感兴趣,但对学习语法却很厌烦。另外,他对自然科学很
感兴趣,曾长期自学数学。但卡特琳学校的数学课很少,且内容很浅,维尔
纳学这门课时都是插入较高年级听课,即使这样,他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很难
得到满足。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尽管中学还未毕业,维尔纳已开始思考怎样为父母
分忧解难了。他决定转学建筑专业,因为这是当时唯一的技术专业。为了能
考入柏林建筑学院,将来做一名建筑工程师,他请人为他讲授数学和大地测
量等课程。正当他为实现理想勤奋努力时,他了解到进入建筑学校学习费用
非常昂贵,这无疑会给父母增加很大负担。维尔纳为此愁肠百结,但教他大
地测量的老师给他出了一个好主意。这位老师曾在普鲁士炮兵部队服过役,
了解普鲁士的情况。他劝维尔纳设法进入普鲁士王国的工兵部队,然后便可
进入炮兵工程学校,因为在那里可以学到建筑学院中同样的科目,而且不需
缴纳学费,退役后照样可以从事建筑专业。
真是绝路逢生。维尔纳被曲线求学的主意鼓起了信心,他马上把这一计
划告诉了他的父亲。斐迪南·西门子对儿子的打算完全赞同,并且认为,德
国目前分裂、混乱的状况不可能持久下去,德意志统一的希望在普鲁士。因
此,在这种时刻加入普鲁士军队,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1834年夏天,维尔纳·西门子告别了卡特琳文科中学,告别了父母和兄
弟姐妹,只身前往普鲁士首都柏林。
… Page 6…
二、曲线求学
那时的普鲁士是一个纯粹的军事官吏国家,从军是普通百姓获得地位和
财富的捷径,因此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西门子的从军之路就是一波三折的,
其中甚至有一些戏剧色彩。
西门子到达柏林后,先找到了一位服役的远亲。这位远亲是名军官,他
热情地接待了西门子,并带他去拜访了一位工兵团长。但团长对西门子先参
加工兵,然后进入炮兵工程学校的计划迎头浇了一盆冷水,因为有许多候补
士官正等待着炮兵工程学校的征召,他要想走这条路,至少要等上四五年。
因此,团长劝他加入普鲁士炮兵队,因为炮兵队和候补士官可以进同一所学
校,而且前程更好。于是,西门子的远亲又热情地为他写了一封给炮兵旅长
的推荐信。怀揣着推荐信,西门子又兴冲冲地赶往炮兵旅所在地马格德堡。
也许是因为推荐信的缘故,旅长接见了西门子,但同时告诉他要加入炮
兵队也不容易。因为已有14位青年报名参加军官考试,而最后只招收4名;
另外,他不是普鲁士人,要加入普鲁士军队需要得到国王的批准。不过在西
门子的一再请求下,旅长作了让步,同意他先参加考试,然后再等候国王的
裁决。
考试在10月底进行,主要考数学、历史、德语及地理四门课。西门子的
数学成绩非常出众,远远超过了其他人;历史成绩也不错;德语考试分现代
语言及古代语言两部分,他的现代语言考试不理想,但古代语言考得不错,
这样一平均,语言考试也就过了关;但他的地理知识很欠缺,因此考得很差。
最后是面试。真是好事多磨,西门子原本担心地理考试会影响他的成绩,谁
知面试时他却给地理主考官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位主考官是一个博学多才
而又性情古怪的人,他对考生提的一个问题是:“涛开尔在什么地方?”考
生们张口结舌,无言以对。最后轮到西门子回答时,他忽然想起母亲治病时
曾用过一种涛开尔酒,也被称为匈牙利酒,于是他坚定地答道:“涛开尔在
匈牙利,先生。”这一回答让主考官感到满意,一直紧绷的脸也随之舒展开
来。“答得对!”主考官说道,接着又将脸转向其他考生:“我的先生们,
难道你们不知道涛开尔酒吗?”原来这位主考官是一位涛开尔酒的鉴赏家,
他给西门子的地理考试判了最高分。这样,西门子成为了这一批考生中成绩
最优秀的考生。
考试合格,但还不能加入军队,因为国王的命令还没来到。西门子朝思
暮想,企盼着国王同意的指令。终于在11月底,普鲁士国王的批复姗姗而来,
同意西门子作为外邦人加入普鲁士军队。但西门子仍不能马上入伍,因为他
还不满18周岁,不到入伍的年龄,还需要再等十几天。德国人办事就是这样
严格认真。
1834年12月13日,恩斯特·维尔纳·西门子终于加入了普鲁士军队,
作为候补军士进入在马格德堡的普鲁士第三炮兵团。新兵生活是紧张和艰苦
的,为了达到合乎规范的要求,新兵们往往会受到军训教官粗野和生硬的对
待,这在当时的兵营中是常见的现象。普鲁士军队以纪律严格著称,为了使
新入伍的年轻人能经受住战争的险恶环境的考验,训练的强度往往要达到人
自身能力的极限。但这些事情对西门子来说并不是难事。他对训练规章往往
能很快理解,高强度的训练对这位农家子弟来说也能承受。因此,当六个月
的训练结束时,他已在新兵中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顺利地晋升为上等兵。
… Page 7…
随后他被派往骑兵炮兵队接受射击训练,他在技术方面的天赋这时得到进一
步的显示,许多技术问题,如射程、弹道等,他可以轻易地理解,而大多数
人则经过多次解释仍不知所以。1835年秋天,一纸盼望已久的命令为他叩开
了通往成功的大门,把他多年的愿望变成了现实:他被送往柏林炮兵工程学
校,接受为期三年的军官训练。
进入柏林炮兵工程学校,是西门子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回顾一
生的历程时,他认为在柏林炮兵工程学校度过的三年,可以算作最幸福的时
光。
创建炮兵工程学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军官,所以,
通过各级军官考试是学生们最重要的任务。为此,西门子曾下过很大功夫。
他勤奋地学习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对一些重要的公式或材料都背诵下来。这
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