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楚汉逐鹿人物正解 >

第18章

楚汉逐鹿人物正解-第18章

小说: 楚汉逐鹿人物正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独立地施行权力。    
    秦朝灭亡前,赵佗在南海郡的权力已完全巩固,他向桂林郡和象郡用兵,并且兼并了两郡,遂于前206年在岭南建立王国,以“南粤”为名,自立为南粤武王,建都番禺(今广州市)。南粤自此成了与岭北隔绝的独立王国。    
    刘邦于前202年初定天下后,考虑到中原连年战乱,民众劳苦,因而没有追究赵佗的擅立行为。前196年,刘邦派使者陆贾前往南粤斡旋,汉朝立赵佗为南粤王,赵佗同时承认对于汉朝的臣属关系。双方剖符示信,互通使者。南粤国北边与吴芮为王的长沙国接境,汉朝让其和集各地越民,禁止南边患害。南粤由秦灭时的独立王国又演变成了与中央政府有一定依附关系的诸侯国,而它与汉朝的恩怨纠葛才刚刚开始。    
    


第三部分:寡道 霸王失手关于天下反秦的议论

    秦王朝的黑暗统治终于在大泽乡迸溅出了炽热的星火,并很快在关外形成了燎原之势。由陈胜等人点燃的反秦烈火最终把一个貌似强大的王朝顷刻焚毁。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壮举,代表着公正、民意和人类尊严的胜利。    
    这场轰轰烈烈的反秦斗争的胜利是由陈胜和楚怀王熊心两个政权中心推动完成的。以陈胜为首的张楚政权起事半年后即被秦朝的军事反攻所击败,反秦的烈火一时消退,但并未被扑灭,由项梁所扶持建立的楚怀王政权又联络义军,团结各方,互相支持,掀起了更为炽热的反秦浪潮。腐朽透顶、风雨飘摇的秦王朝终究未能逃脱覆亡的命运。    
    反秦斗争的兴起是秦朝统治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的总爆发。秦王朝残酷压榨天下百姓,把民众逼到了难以求生的死亡绝境,怎能不激起民众的冒死反抗?秦王朝毁灭了六国宗庙,兼并了他们的土地,事隔十余年,六国的贵族宗亲依稀尚在,他们在反秦烈火点燃之时怎能不乘势而起,风助火威?秦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剥夺了本集团内部其他政治势力的预期利益,疯狂迫害士人,后期又大搞邪恶的“督责之术”,怎能在危急时刻防止文臣武将的阵前叛离和中下层官吏的趁火打劫?正是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构成了反秦斗争的浩浩洪流。    
    由各种社会矛盾汇聚而成的反秦斗争也必然决定了反秦队伍成分的复杂性。有出身佣耕甚或为盗贼刑徒等社会下层的陈胜、吴广、武臣、韩广、吕臣、彭越、英布及其无数的义军兵卒,他们为秦朝的苛政所压榨,举旗反抗,要在灭秦中求得生存,其个人目标随反秦斗争的推进而逐步确立。另有出身于六国贵族的豪杰项梁、熊心、田儋、田荣、魏咎、魏豹、韩成、张良等,他们原有的利益被秦王朝所剥夺,现在要在灭秦中恢复自己失去的利益和地位。还有张耳、陈馀、李良、刘邦、吴芮等人,他们在秦时就有一定的地位,但感觉到了秦王朝的腐朽,宁愿对其保持不合作甚而反对的态度,希望能在反秦斗争中取得更大的政治利益。在这三层人群中,第一层人是反秦斗争的发起人和主力军,但由于他们在斗争进程中目标的游移,以及大部分人政治眼光短浅、社会威望低下,反秦运动的领导权逐步转于后两层人身上。政治目标的不一致隐藏着灭秦之后巨大的利害冲突。    
    以前207年秦朝灭亡为界,反秦领袖们的政治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在前一阶段,秦王朝对他们构成巨大的生死威胁,他们虽有相互间的猜忌和对立,但基本上能汇集在反秦的旗帜下,为推动反秦斗争的胜利各尽其力;在后一个阶段,秦朝的灭亡使他们政治目标上的分歧公开化,最终演变成以楚汉相争为主要内容的全面冲突,其军事斗争的性质已由反抗暴政而成为争夺天下。楚汉逐鹿的序幕在他们的手头开启,在历史的曲折伸展之路上留下了他们人生活动的壮丽痕迹。    
    


第三部分:寡道 霸王失手作战勇猛 力敌万人(1)

    项羽: 以暴易暴——能煮熟鸭子却拿不    
    到手中项羽(前233~前202),又名项籍,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他是反秦斗争中重要的领军人物,以战功和威武成为秦亡之后天下的政坛霸主。在前206年开始的楚汉战争中,其力量逐渐削弱,前202年被刘邦所消灭。他二十四岁起兵,三年后以强力称霸,并试图独立支撑天下,最终江山失手,气咽身绝,他以生命谱写的英雄壮歌,在三十一岁时戛然而止,至今仍是令人惋惜的一曲悲歌。    
    一、 作战勇猛,力敌万人    
    项羽的祖父项燕是战国末年楚国的名将,他的叔父项梁是他人生的领路人。项羽少年时从项梁学习书和剑术,都无所成就。项梁很生气,项羽说: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术对抗一人,不值得学。要学对抗万人的本领。”项梁就教给他兵法,项羽很有兴趣,但略知大意,又不肯深学。他曾看见游览会稽的秦始皇嬴政,感叹道: “彼可取而代也。”项羽长大时,身长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气力过人,地方上的子弟都畏惧他。看来项羽从小就有一种坚持主见不驯服和心高气傲的性格,加之他优越的身体条件和资质,使他具备了成长和发展的主观条件。    
    项羽像陈胜大泽乡起义拉开了反秦斗争的序幕,各地豪杰纷纷响应,出身贵族的项梁怀着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到这场斗争中,由此把年轻的项羽带到了反秦队伍中。项羽的人生一经和反秦斗争相结合,便呈现出无限的前景。他在反秦斗争中勇赴战场,攻城夺地无数,也曾取得过斩杀秦三川郡守李由的显赫战绩,但应该说,是三次大的行动使他的人生事业逐级走向辉煌。    
    第一次,在陈胜起义两月之后,会稽郡守殷通准备和项梁、桓楚一同起兵反秦,他让项梁安排人去寻找逃亡于水泽中的吴中奇士桓楚,项梁借机把项羽引荐给殷通,项羽按照项梁的安排,在殷通召见时突然拔剑,斩殷通之首,并一口气击杀殷通门下近百人,使郡府中的人畏服受命。这一行动使项梁转瞬间取得了会稽郡守的职位,项羽为副将。项氏叔侄自此掌握了一支属于自己的部队,他们以此举事,攻取属各县,得到八千子弟兵,构成项氏军队的基本力量,遂有资格渡江而西,参加到轰轰烈烈的反秦斗争中,并能取得后来各路将领归附和拥戴的地位。这次行动的策划人是项梁,但行动的主角无疑是项羽。没有项羽,项梁不会作出斩杀殷通、夺取郡守的决定;正因为有项羽存在,项梁才敢如此决策,也才能保证事后以威服的手段安定郡府,收服各县。    
    第二次,项梁在定陶之战中被秦军杀死,楚怀王熊心于前207年派上将军宋义率诸将北上救赵,宋义在安阳(今山东省曹县东南)逗留四十六日不进,坐观成败,并送儿子宋襄去齐国辅助齐王,在无盐(今山东东平县东南)饮酒高会。身为次将的项羽在自己催促出兵的意见得不到同意时只身拜见宋义,于营帐中挥剑斩宋义之首,并以“宋义通齐反楚,受怀王密令诛杀”的名义通报全军,一面派人报告怀王。慑于项羽的勇猛,诸将莫敢抗拒,愿意拥立项羽掌军,楚怀王事后也授给他上将军之职和统领诸将之权。项羽的这次行动使他摆脱了项梁死后自己在义军队伍中隶属他人和受人控制的地位,真正地争得了属于自己的兵权,如虎出栅栏,楚国的反秦斗争再起风云。    
    项羽通过兵变夺取了军权,与此相配合,他还大力宣传自己的军事主张,消除宋义在军队中的思想影响。当时宋义坚持在救赵的半道上停兵逗留,坐观成败,其理由是: 秦胜则乘其疲惫;秦败则乘胜西进。项羽对军士们讲: “凭秦军的强大肯定战胜赵国,那秦军就更加强大,还有什么疲惫的机会可以利用呢?现在天寒大雨,军无存粮,主将却饮酒高会,为子徇私,不顾君王的期盼和士卒的冻馁,这算不上国家的忠臣。”他向军士们明白地揭示了宋义战术思想的错误,并借其送子相齐一事,给扣上“通齐反楚”的罪名,在夺其军权的同时也取得了思想舆论上的主动,保证自己能真正地掌握这支部队。项羽的这次夺权之变无人指使,是独立完成的,其主见、胆量、勇力和筹谋都充分地显露了出来。    
    第三次,无盐兵变,掌握了楚国的主力部队后,项羽派英布和蒲将军率二万楚军渡过漳河,直扑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西北)击秦救赵。随后,项羽亲率全军渡河,过河后他沉掉所有船只,砸破锅炊,烧毁营垒,携带三天的食物,以示必死无还的决心,史称“破釜沉舟”。当时秦军副将王离围困巨鹿,章邯在城南修筑甬道(两侧筑有墙壁的通道)连接黄河,给王离供应粮草。英布的先锋部队已有小胜,项羽大军到来后发起全线攻击,包围王离,并截断甬道。项羽率领楚军以必死的决心作战,士卒无不以一当十,经过九次激战,大破秦军,俘虏了王离,秦将苏角被斩,涉间自杀。巨鹿救赵之战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当时秦军围困赵王歇和张耳等赵国君臣于巨鹿时,燕、齐等诸侯国派兵来救,赵国大将军陈馀收得数万常山之兵,张耳之子张敖收得万余代兵,均在城外救援,他们安扎十多座营寨,数月间不敢出兵。及楚军迎战秦军时,这些诸侯将领们都站在营垒上观看,所谓 “作壁上观”。楚军英勇奋战,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打败秦军后,项羽召见诸侯将领,他们进入辕门,个个跪着前行,不敢仰视。项羽由此成为众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自觉地隶属于他。    
    


第三部分:寡道 霸王失手作战勇猛 力敌万人(2)

    巨鹿大捷后,项羽指使蒲将军引兵通过漳河的三户渡口(今河北临漳县西),与秦军交战。他亲自组织军队,在汙水(在今临漳县西,源出太行山,今已干涸)边大破秦军。秦将章邯察觉了丞相赵高对外将的不信任和迫害行为,在陈馀的劝说引诱下,兵败后前来约降,项羽考虑到自己军粮不多,难于久持,遂接纳其降,秦朝在关外所余的二十多万军队即告瓦解。    
    意义重大的巨鹿之战是整个反秦斗争中规模最大的战役,它以义军的辉煌胜利而结束,彻底消灭了秦国反扑关外的部队,保卫了各诸侯国的反秦政权及其他成果,也基本上肃清了秦王朝赖以维持统治的主要武装力量。它使反秦斗争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各诸侯国的防御和自保由此而转变成快速的西向进军,秦王朝的灭亡已成注定之局。    
    巨鹿之战地图巨鹿之战是参战国最多的一次反秦战争,但真正发挥作用的仅是项羽率领的楚国军队。项羽明知秦军的强大,但他毫不畏惧,英勇迎战。这是与敌方力量和勇气的大比拼,他破釜沉舟,以必死的决心鼓舞士兵,楚军焕发出了以一当十、撼天动地的战斗力。兵法云: “置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孙子兵法·九地篇》)项羽在本来无死的战场自断生路,逼使士兵们在死亡的境地杀敌求生,以战求存。对兵法理论的这种活用历来被人们视作少有的经典战例。项羽当时甚至没有要求作壁上观的诸多友军前来助战,表现了高度的勇敢和自信。战争的进程强烈地震撼了各路友军,胜利的结果也使初掌军权的项羽一下子变成了诸侯心中无可动摇的英雄,他的威望骤然达到了顶点,诸侯将领们率军归属并追随崇拜他应该是发自内心的。    
    巨鹿之战奠定了项羽在诸侯中的领导地位,也极大地增强了他的军事实力。按照事先的设想,项羽于战役之后率军西进,在新安处理了章邯的降卒,几乎无所阻拦地到达了函谷关。前206年他拥兵四十万进入关中,企图消灭先期入关的刘邦及其十万军队。刘邦是当时项羽之外势力最大而未臣服的将领,他曾入关灭秦又招降了秦王子婴。但自感难敌项羽,于是卑辞请和,自鸿门宴逃生,表示俯首听命,项羽于是由力敌万人的英雄成了宰割天下的政坛霸王。    
    项羽的三次行动,尤其是勇赴巨鹿之战,使他逐次跃上了天下政坛的巅峰,他挥戈天下,自以为无人可敌。于是,这位二十七岁的青年于灭秦后便在关中按照自己的意志割地封邦,他分封了十八个诸侯王国,自称西楚霸王,满载秦宫咸阳的财货珍宝衣锦归乡,在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建置了自己的霸业中心。    
    然而,项羽分封天下不到三个月,未得封土的齐相田荣便起兵叛楚,制造了北方危机;封于巴、蜀的汉王刘邦也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诡诈方式一战而还定三秦,再兵出关中,挑起了楚汉战争。面对种种叛乱,项羽毫不含糊,以勇力征营天下本来就是他的长处。他挥戈上阵,又开始了以维护天下秩序为目的的东征西讨。    
    前206年夏,田荣在齐地反楚,项羽于次年亲率主力部队北上伐齐。田荣在齐地兴风作浪,可谓政治强人,但战场上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他一战即溃,败走平原,被当地民众杀掉,项羽短时间内攻夺了许多城邑,一时平定了齐乱。    
    前205年春,刘邦乘项羽羁留齐地平叛之机率张耳、魏豹等数国诸侯之兵计五十六万人马攻进楚都彭城。项羽在齐地听说都城失陷,留诸将击齐,自引精兵三万人,经鲁地(今山东曲阜)出胡陵(今山东鱼台县东南),从西边的萧县向彭城攻击,从早上打到中午,大破汉军。这次战斗中项羽之军远道奔袭,兵力不及汉军十分之一,但能速战速决,以少胜多,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汉军全线溃退,被挤入穀水和泗水,后又被追至灵璧(今安徽淮北市西南)东边的睢水,一共死伤二十多万,睢水被阻滞不流。刘邦被楚军重重包围,多亏一阵狂风刮得飞沙走石,他才领着几十名骑兵仓皇逃走。刘邦的父亲太公和妻子吕雉均被楚军俘获。此战之后刘邦退守荥阳,魏豹等诸侯又背汉向楚。大家已经看到,强大的项羽军队的战斗力是无敌的。    
    刘邦败退荥阳后,楚汉双方长期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项羽始终是战场上的无敌将军,他多次围困刘邦,打败汉军,也多次击败过彭越的部队;他曾迫使刘邦以替身假降而逃,也曾伏弩射中刘邦之胸。在西至荥阳,东到彭城的漫长战线上,他挥戈迎战,所向披靡,几乎没有打过败仗,在两军相争的战场,他是真正的虎豹英雄。    
    前202年冬,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与汉军决战失利,他告别虞姬,跨上骓马,率众渡睢水到达东城(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面对数千汉军追兵,他对随行的二十八位骑兵说: “我起兵至今八年,身经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失败,遂霸天下。今日决死,愿为诸君痛快一战。”他定出作战目标,把骑兵分为四队,四面出击,一口气杀掉几十百将士,突围、斩将、砍旗的三项目标全部达到,又聚拢自己的骑兵,仅损失两名。在乌江西岸,他把骓马送给好心的亭长,步行迎战,一人杀汉军数百人。    
    项羽终其一生,从来没有在战场上畏惧和怯懦过。大丈夫争于气力。项羽也自称自己力拔山,气盖世。在与对手力量、胆量和信心的比拼上,他是古今少有的英雄。    
    


第三部分:寡道 霸王失手杀星降世 滥屠无辜

    项羽长于气力,作战勇猛,打过许多次胜仗,是反秦斗争中立有大功之人,对结束秦朝的残暴统治,救黎民于水火起了巨大的作用,但他却并没有赢得下层民众的拥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