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经济学演义 >

第4章

经济学演义-第4章

小说: 经济学演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开拓和创新方面才不会偏离正确方向。”    
    欲知诸葛孔明如何描述市场运行,下回分解。    
    我们发现:    
          社会经济活动实际上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关系;    
          经济活动中,分工会大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而交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得更好。    
    本章要点:        生产    交换    分配     消费   分工    交易     
    


第一篇孔明手绘市场图 刘备感知可能线(1)

    什么是“看不见的手”? 市场究竟是如何运行的? 什么是经济人理性? 消费还有可能线? 什么是有效需求? 请看—— 第四回 孔明手绘市场图 刘备感知可能线 话说孔明唤来书童,取过纸笔,开始为玄德绘制经济运行的市场线路图。他一面画,一面讲解: 简单说来,市场经济主要就是通过个人或家庭和企业之间的交易运行的。个人从企业那里购买物品,企业从个人或其他企业那里取得 投入品 ,也就是用于生产的原材料,来生产 产出品 ,也就是企业要出售的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交换关系都是在市场中进行的。无论是早期的物物交换,还是后来通过货币中介的交换,买卖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让出了自己所拥有的。 市场 就是一切交换关系的总和。在考虑市场经济时,那些经济学家们关注的是个人与企业之间相互起作用的三大类市场: 插图 5 孔明在一张大纸的上面部分,画出了一个圆圈,然后在两边由画出了两个方框。指着其中的圆圈说,企业出售产品给家庭的市场统称为 产品市场 。    产品市场也叫物品市场或商品市场,其实是同一个意思。当然许多企业也把物品出售给其他企业,像你在生产制造电脑或电视机时所购进的那些元器件、零部件,几乎都是其他企业出售的物品,很少是个人的物品。在现代社会,个人所能提供的主要是劳动,所以第二类市场是 劳动市场 。企业需要一定量的劳动和机器结合来生产它们的物品,它们就在劳动市场上购买工人的劳动。这时,家庭或个人就成为劳动市场的供应者,企业则成为劳动的需求者。 孔明接着又在中间画了一个圆圈,并写上“劳动市场”,于是刘备眼见着上图变成了下图,出现在面前的已经是两类市场。    第三大类市场是 资本市场 。企业在资本市场取得资金用于购买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投入品。接着孔明又在这张图的下方画上一个圆圈,写上“资本市场”的字样,然后用箭头一连,说明了资本的流向。使人一眼就能够看出,这里家庭成为资本的供应者,他们往往要把钱通过资本市场借贷给或投资给那些需要资本的企业。    上图的虚线部分表示的是货币的流向。如在产品市场上,企业生产出的产品经过市场流向家庭和个人,个人和家庭的货币当然要流向企业。家庭把劳动量通过市场流向企业,企业要以工资的形式使货币流向家庭。家庭把资本通过投资或借贷流向企业,企业要以利润或利息的形式使货币流向家庭。 看了诸葛亮绘制的市场草图,刘备从内心暗暗佩服!他记得在大学的时候,老师也讲过什么市场体系,也在黑板上横七竖八地画了几十种市场,看起来比胡标送给座山雕的联络图还复杂,似乎成心不让学生听明白,那样才能显示出他的学问。如今经孔明先生这么一画自是一目了然。 孔明亲手绘制的是一张完整的市场循环流向图。社会经济活动可以从任何一个市场的交换关系开始。家庭中的劳动者个人要作为劳动力的提供者在劳动市场上把劳务供应给企业,这样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就通过市场流向企业,同时正如图中虚线所描述的货币流向,货币作为劳动力的价值——工资,从企业流向家庭。家庭有了工资收入,首先要到产品市场上购买食品、衣服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这时,企业就把生产出来的各类产品通过产品市场出售给家庭,相当一部分货币又流向企业。 企业 是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它是由出资人投资才形成的。这个投资过程可以概括为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过程。有了资本就可以组建起企业来,企业还可以通过资本市场,以借贷的形式把家庭的其他余钱“借”到企业来使用,同时还可以通过股票的形式在证券资本市场上扩大融资,如此一来,各类资金就源源不断地从家庭流向企业。同时企业也不会白白使用这些的货币资本。它们必须以投资的红利、借贷的利息以及还款等形式,再反向流回家庭。社会经济现象就这样循环往复,一天也不停顿地运行着。 正常情况下,市场会以它内在的机制维持其健康的运行。其中主要依据的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 经济人理性 原则,以及由经济人理性原则支配下的理性选择。这些选择逐步形成了市场经济中的 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 。这些机制就像一只 看不见的手 ,在冥冥之中支配着每个人,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 经济人理性是指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的经济理性。这种理性表现在作为消费者,他要以最低的价格或付出获取最大的利益,厂商则要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譬如一个刘欢的歌迷,明明知道花 100 元就能买一张“欢歌 2004 ”的门票,而他仅仅因为喜欢刘欢就偏要掏 200 元买一张票,就不符合经济人理性原则,因为按照经济人理性原则,他多花的 100 元是冤枉钱。对于个人而言,做出理性选择和决定是为了个人的自身利益。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目标和愿望。鲁子敬拼命工作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庞士元则更喜欢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他宁愿清苦却追求闲暇。我们不能去评价鲁肃和庞统,究竟谁的选择“好”还是“不好”。反正大家都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去选择。厂商之间也是这样,利润最大化并不是价格卖得越高越赚钱,你同曹操做电脑生意,价格降了那么多,最后下来不还是利润更多了吗? “可是现在即使是降价,商品也还是卖不动了,要再这样下去,不要等企业垮台,我就得先跳河了!”刘备看来是被经济人理性原则快逼疯了。 诸葛亮一听呵呵地笑起来,不紧不慢地评论说:“这正是大胡子马克思说的:商品爱货币,而真爱情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商品转化为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一旦失败,摔碎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商品生产者。目前蜀汉公司的商品正面临着惊险跳跃的失败,这里的问题其实不在价格,而在供求。从供给方面看,如果进一步降价销售就跌破了成本底线,亏本赚不住吆喝,当然不是理性选择,不符合经济人理性原则。” 市场机制就是依据经济人理性原则而运行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消费者依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做购买的决策,生产者依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做销售决策。市场就在供给和需求之间,根据价格的自然变动,引导资源向着最有效率的方面配置。这时的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相互作用下,推动着生产者和消费者做出各自的决策。 对需求者而言,他们不是不需要,而是面临着需求约束,因此行不成有效需求。 “那什么又是有效需求呢?”刘备不解。


第一篇孔明手绘市场图 刘备感知可能线(2)

    “有效需求 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个人的欲望始终是无穷的,甚至是满足不了的。限制欲望的重要条件是个人的支付能力。同欲望相比,一个人的货币财富总是有限的。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达官贵人、省长部长在反腐败斗争中落马呢?欲壑难填哪!动辄几百万、上千万地贪污,还不是要满足个人的欲望吗?还不是要对自己和家庭的需求形成更强有力的支付能力吗? 可是普通人就不同了。始终存在着有效需求的约束。” 刘备若有所悟,他分明感到目前市场上的消费需求实际上面临着各个家庭的有效需求约束。很多家庭收入有限,除了吃喝穿用,真正能够买得起电脑的仍然非常有限。即使是电视机也是同样的道理,消费者面临着一定的选择,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上,他们要考虑用多少钱来购买这些产品,消费这些产品。这种无形的 消费可能线 实际上则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刘备是何等聪明之人,他从孔明的讲解中感悟到了市场的功能,立刻意识到,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两条可能线,一条是消费可能线,它是由实际支付能力决定着的有效需求,它所表示的实际上是消费的可能性边界;另一条是生产可能线,它是由资源决定着的实际供给,它所表示的实际上是生产的可能性边界。他立即问道:“那么,依先生所言,是不是既存在着一条消费可能线,也存在着一条生产可能线呢?毕竟社会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是否都要面临各种要素的约束?” 诸葛亮答道:“确实如此,如果企业在生产决策方面发生失误,把更多的经济资源,如资本、劳动、技术和其他原材料配置到市场本身并不需要的产品生产领域,那么市场就会以价格下降和商品难以出售来向生产者传递信号,并引导资源进行重新配置。譬如电脑的生产,如果全社会一年只需要 100 万台电脑,结果各个生产厂家总共生产了 200 万台,那必然会导致电脑降价一半。当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发生矛盾的时候,价格就会作为市场信号的传导机制发生作用。 同样,由于全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生产一种产品多了,就会导致生产另一种产品减少。在一定的生产阶段,资源、技术和劳动生产率水平大致是一定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社会存在着一条生产可能性边界。常讲的例子是“大炮和黄油”。如果一个社会只生产两种产品,大炮和黄油,那么要多生产大炮,就必须少生产黄油。现在我们都不打仗了,也不能全生产黄油。可以换一个例子,食品和衣服。如果一个社会只生产食品和衣服两种产品,那么要多生产食品,就必须少生产衣服。 一个企业要依据市场需求,生产产品,也同样面临生产甲产品,就不能生产乙产品的选择。比如蜀汉公司就必须根据自己的资本实力和能够支配的各种经济要素,来决定生产多少电视机,生产多少电脑。如果决定多生产电视机,就需要减少一定的电脑产量。这就存在着把有限资源充分利用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一个社会也是如此,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生产各类产品的各种组合,但是,无论哪种组合都不可能超越这种生产可能性边界。不顾一切地扩大生产,一方面造成资源配置的浪费,一方面会使企业陷入经营的困境。”    生产可能线 告诉我们两个道理:一是任何生产决策和生产要素配置都不可能超越这条曲线的边界,比如蜀汉公司一年可以生产 10 万台电脑和 20 万台电视机(图中 A 点),也可以通过调整生产 8 万台电脑和 24 万台电视机(图中 B 点),或是 15 万台电脑和 10 万台电视机(图中 C 点),但是在所能支配的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不可能超过这样的组合。二是如果它的生产组合量脱离了生产可能性曲线,仅仅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下运行,就意味着出现了经济低效率的现象(图中 D 点)。这种情况表明某些生产要素可能被闲置下来,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经济萧条时期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量的设备闲置下来,工人失业在家。如果市场有需求,你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分别向电脑或电视机两个方向延伸,增加生产,达到实际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线是社会经济资源对市场产品生产的各种组合的限制性边界。刘备深深地感到,这实际上是一条难以逾越的边界,超过这个边界的生产就难以实现其产品的市场价值,超过社会现有实际消费能力的需求则是难以实现的无效需求。如此说来,最近的情况难道都是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的决策所造成的?如果这些巨额投资不能按期收回,下一步的蜀汉公司该如何运做呢?搞不好就可能血本无归,倾家荡产啊!看来如果不请高人出山,恐怕是难有回天之力了! 想到此,刘备禁不住热汗涔涔了。他诚惶诚恐地对诸葛亮说:“刘备本是草莽之人,不懂市场,不善经营,盲目扩张,致使蜀汉公司陷入困境,实在是刘备一人之过。但是,既然在商言商,不求匡扶汉室,自当以实业贡献社会。蜀汉公司虽不强大,也有上万人就业,一旦出现问题,必将因为失业而影响上万个家庭。望先生仍以天下苍生为念,救民于水火。如先生不弃,刘备愿将蜀汉公司让与先生经营,由先生出任 CEO ,亲手经营,定能实现先生的伟大抱负!” 孔明回答:“您有所不知,我多年来躬耕南阳,以桑麻之乐为乐,懒于应世,出山之事,恐难以奉命。” 刘备带着哭腔求道:“先生若不出山,蜀汉公司就完了。蜀汉公司如果破产倒闭,必将有大批人员失业。这不可避免要带来社会安定方面的问题。望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不要再推辞了!” 诸葛亮经过再三考虑,觉得刘备三次亲顾茅庐,也是诚心实意。仅凭这三顾之恩,也不能再做推辞,于是就答应了。 其实不难看出,诸葛亮出山是早晚的事。要不然就凭刘备来了三趟,他如何就轻易应承下来了?试想如果不趁机参与蜀汉公司的经营管理,哪里去施展自己的伟大抱负,岂不是要老死草野之间吗? 后事如何,下回分解。我们发现: 在 产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 三大类市场上,企业和家庭个人都要按照 经济人理性原则 行事;市场上的 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 的相互作用,就像一只 看不见的手 ,在冥冥之中支配着每一个人的行动。 个人所能够支配的经济资源总是有限的,这就形成了 消费可能线 的约束,超过这个边界就不能形成 有效需求 ;企业也同样受到生产 可能性边界 的约束。 本章要点: 投入品 产出品 市场 产品市场 劳动市场 资本市场 企业 家庭 经济人理性 有效需求 消费可能线 生产可能线 价格机制 供求机制 竞争机制 看不见的手


第一篇诸葛亮调整战略  周公瑾生产果汁(1)

    高考分数查询能收费吗? 为什么橘子丰产了,果农反遭“丰收灾“? 有线电视收费为什么说涨就涨,宰你没商量? 不同的市场类型究竟有什么供求规律? 供给和需求又都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请看—— 第五回 诸葛亮调整战略 周公瑾生产果汁 话说诸葛亮应了刘备之邀,加盟蜀汉公司,就开始实施新的经营战略。关羽、张飞等人由于此前经营不善,身陷困境,对于孔明出任 CEO 也并无心存怨怼,倒是希望诸葛亮能够力挽狂澜,再兴蜀汉。 诸葛亮的“新政”集中起来就是不再打价格战,开始实施产品战略,大力调整产品结构。他依据摩尔定律,把那些功能落后的产品一律停止生产,大力推进新的产品,首先在电脑市场上推出奔腾系列,在电视机产品上加大技术开发力度,把新产品的研发作为重点,经过反复试验和市场调查,推出大屏幕的背投彩电。试图用高科技、高性能的产品逐步向高端市场发展。 在市场销售方面,诸葛亮充分利用关羽能征善战的特点,在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之后,把整个市场营销策略方案制定得切实可行。在区域市场的推进方面,主要是针对东部沿海地区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大力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