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儿子,你尽管说 >

第25章

儿子,你尽管说-第25章

小说: 儿子,你尽管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男孩和教练的关系中,“同流规则”还和另一个普遍现象联系在一起。体育被认为是达到男子汉气概的一条道路,所以教练从说话的内容到说话的语气,无不渗透着男子汉的概念,有意无意地让打破“同流规则”的男孩感到羞愧。看似无意的就是蔑视男孩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从而否定了男孩的自我体验。还有直接的方式就是对男孩使用带有羞辱意味的语言,说他太软弱、整个表现就“像个女孩子”等等。无论哪种方式,告知男孩不要在意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需求的做法,都强调了一个概念,即男孩要做得更像是一架机器,人性是次要的。 
  在体育的过程当中,教练提倡不惜一切代价赢得比赛,这个观点很推崇“冷酷”的人生哲学。但是从男孩的角度来看,“冷酷”的态度意味着表情麻木、标新立异,或者在体验中摒除情感因素。如果没有人向男孩解释这样的态度只适用于比赛中,离开赛场就不被接受了;或告诉他比赛不是生活的全部,那么男孩就可能受到误导。 
  教练应该成为男孩学习的榜样 
  男教练的另一个明显的影响是男孩会把他视为性别角色的榜样,男孩会仔细观察、看样学样。如果你满嘴粗话,他就会认为说粗口是对的;如果你经常失态并咄咄逼人,男孩也会觉得这样是对的;如果你对女孩子不庄重,常用与性有关的方式说起女孩子,他们也会把这些看成是对的;如果你告诉他们必须不惜一切拿下比赛,他们也会为之奋斗。所有这些都是“同流规则”形形色色的表现。 
  考虑一些转换的方式 你也可以教会男孩一些不同于“同流规则”的、积极向上的东西。你可以讨论男孩的情感并利用他们的内心感受去激励他们;你还可以对比赛的对手表示出一定的尊重,不把他们仅仅看作是必须消灭的敌人(不妨碍你的队伍取胜);事实上,重点学校的优秀教练们懂得怎样调动情绪来激发运动员们的表现。这完全有别于“同流规则”,“同流规则”忽视情感,特别是恐惧心理。在体育活动中,显然存在着兼顾了恐惧、竞争、好胜等情感的方式,而不必把男孩变成不敢疼痛、甚至连饥渴感觉都没有的机器人。足够的关注明显好于漠视,不管是男教练还是女教练,都必须着力于重视男孩的情感,并让它发挥积极的作用。 
  医生的角色 
  正像大家所看到的,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医生的角色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我记得直到上世纪60年代,还可以打电话叫医生来家里出诊。)现在已经很少能和医生有个人的、私密的交往了。出诊很少见了,门诊也变得很简短,这种医疗方面的变化改变了医患关系。尽管这样,当医生遇到一个男孩的时候,还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如果是男医生,与男孩生活中其他男性成年人(祖父、教师、教练)相仿,自动就成为了男性角色的榜样,因而使男医生马上对男孩的生活形成了影响(能够帮助挣脱“同流规则”的影响),特别有利于男孩的情感发展。 
  医生对于男孩的情感发展非常重要 
  内科和儿科医生可能是少有的能够了解男孩的卫生工作者(比牙科和皮肤科要好),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看心理医生会有一些名誉上的顾虑(特别是对男孩和男人来说),尽管全美国各地都有心理卫生机构。于是内科医生成了唯一可以承担心理健康检查的人。在第七章提到的“情感机能测定”可以作为全面评价男孩心理健康的参照。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着重要的联系,行为医学和儿童心理工作者在诊治过程中都会考虑到这种关联。 
  如果前来找你就诊的男孩说自己浑身不舒服、胃疼、头疼、吃饭睡觉也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假如有这些症状之一,你就要问问他是否在什么事上感到焦虑、恐惧、悲伤、躁怒。我不能准确说出有多少青少年男孩把巨大的心理感触压抑在心底,但是这种抑制会导致一些生理症状,并随着情感表达能力的增强而得到缓解。这在那些经历了父母亲离婚或再婚的男孩身上极为常见,即使是父母亲正在酝酿离婚或再婚也会这样。 
  总之,对任何年龄阶段的男孩,无论是来找你看病还是来做例行的体检,我建议你都要对他做一次“心理体检”。如果发现男孩的情感有消失的危险或已经完全消失了,要鼓励男孩跟你说说心理感受,并督促其家长或监护人在家里也和他多谈谈心理感受方面的话题,建议他们读一点这方面的书或去做一下心理治疗,找学校里的心理辅导员或校外的心理诊所都可以。医生询问男孩的心理感受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不被重视的心理感受显现出了重要性,这或许意味着内科大夫的社会义务?   
  写给成年人(6)   
  宗教以及精神领导人的角色 
  几年前,我出席一个关于自我心理调节的研讨会。会上首先发言的是一位来自“全美原住民组织”的领导人,她动情地谈到了她的父亲,一位印第安部族首领,她的一个话题就是这位了不起的老人从来不为任何事情动怒。我坐在那里设想着某些情况,他一定偶然有过发怒的时候,因为毕竟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也许更准确地说,这位虔诚的女儿所要表达的是她从没有见过她父亲有过攻击性的行为。遗憾的是,各种各样的宗教都传达着同一个不准确的信息:愤怒是不该发生的(也就是说,愤怒和攻击性被混淆了)。当然,关于自我心理调节,我的观点是要重视愤怒所表达的信息。 
  宗教组织如何看待情感 
  正像上边例举的把愤怒和攻击行为混为一谈那样,情感往往被混淆。在某些特殊的宗教和信仰里,害怕或气愤的感觉意味着软弱或有罪孽。虽然信奉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或佛教的成年信徒可能理论上认可“人性的弱点”,但年轻的男孩们却笃信着宗教的说法。他们被告知害怕和发怒是有坏处的,还被告知所谓坏处就是软弱和罪孽,而且把这些观念不加区别地一股脑儿接受了下来。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男孩喜欢把一切都考虑到丁是丁卯是卯的程度,所以他一旦认为把心理感受表现出来就是罪过的话,对罪孽的害怕导致他干脆把心理感受完全抛到了一边,其效果和“同流规则”异曲同工。 
  宗教领导人能够在男孩的生活中发挥许多的作用。他们可以充当角色示范;他们可以用信念来引导男孩的心灵体会;他们可以在男孩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而且他们可以给男孩灌输一种精神。但是在男孩的情感方面,或许精神领袖可以发挥的最重要的作用是“帮助男孩实现健康、自然的情感与灵魂同步成长。” 
  把情感藏在身后 你可能注意到了,作为成年人的宗教领袖们常常把自己的自然需求和情感掩盖起来,以此来维护他们在尘世间的完美形象,抵御“不争气的”情感。为了在地球上显示得更加神圣,这些人一向忽视自己的情感,只好以一些有害的行为和嗜好当作满足人类自然需求的旁门左道。 
  我曾经接诊过一位26岁的小伙子,他是在一个相对保守的环境中长大的,信仰基督教。他在十七岁的时候迷恋上了色情读物,并且在从那时开始的几年里,他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其实,他把自己整个看成了一个软弱的有罪孽的人。 
  我们一起探究了在他开始阅读色情读物的时候他的正常的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他坦陈当时他正在为父母亲的离婚感到悲伤、愤怒和迷惘,而且在承受这些强烈的情感的时候,他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他只被教导过要“超越”自己的情感并祈祷上帝的帮助。 
  我无意在此质疑祈祷的神奇功效,但是很明显,这个孩子当时需要的是地球人对他的现实情感的帮助,他正经历着一系列的痛苦。应该有人告诉他,上帝对祈祷者的回应包括一种重要的方式,那就是通过人来实施帮助。然而,却是迷恋色情读物看起来满足了这个小伙子不引人注意的、人类情感方面的需求。 
  不论特定的宗教信仰原则是什么,在带领男孩探索精神世界的同时,应该非常重视让他在基本人性方面保持良好状态,人类本性和精神领域往往是互相独立的。或者至少要意识到,在精神方面接受关心的对象可能是那些抽象思维能力尚不健全的年幼的孩子。要让男孩知道,情感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有的本质的、健康的组成部分。 
  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教师的角色 
  我在孩子们面前屡屡把自己称作“情感医生”,这算不上标新立异,有的其他临床医生也这么说。但对于我来说,这并不是一种故弄玄虚的自我介绍方式,而是很贴切的形容。我注意到我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对人们的心理感受给予肯定,这种肯定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我在下面会一一介绍。总之,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都会以关注和负责的态度来对待男孩及其家庭成员的情感。 
  肯定男孩的情感 
  正如我们前边讨论过的各种情况所阐明的,在我们的文化中男孩的情感常常遭到否定,所以从医生的角度肯定男孩的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本的步骤包括:帮助男孩认识并确知自己的情感,然后再帮助他做到对你和其他信得过的人(家长、朋友、教师等等)表达他的情感。这通常也就是男孩前来接受治疗的目的。 
  接下来启发男孩了解大文化圈怎样特别地忽视男孩的情感、又怎样使男孩因为表达了心理感受而受到惩罚和指责,这实质上就是在讨论“同流规则”。然后和他一起讨论在不重视特别是不表达心理感受的情况下,男孩通常是怎样应付受到的压力的,让他知道既不能变得清心寡欲,也不能放弃对真情实感的感受。 
  诊断和治疗 在给男孩诊断和治疗中,心理医生会发现一种最有效的手段,那就是充当一名“情感侦探”。当遇到呈现攻击倾向的男孩时,我会在一些基本情感中找答案,如恐惧、愤怒、悲伤,还包括“感情受伤”。如果男孩看上去有忧郁症,我也会在这些情感中寻求原因;假如是稍大一点的男孩(十几岁)而且表现得斤斤计较,我还是关注他的基本情感;甚至针对更为复杂的心理紊乱,比如说“创伤后症候群”和“强迫症”,我也会首先想到这些基本情感。正是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表达和足够的关注,它们走向了旁门左道。   
  写给成年人(7)   
  另一种处理手法或者只是和男孩谈谈心理感受的方式,就是使用“特”和“非常”之类的形容词来形容并肯定男孩的心理感受,这特别适用于那些痛苦的感受。我在接诊成年人的时候甚至也用这些形容词。比较儿童口语化的词汇,如“特”,似乎在打开男孩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就封闭起来的心理感受方面有很好的功效,而且“非常”之类的词语可以帮助男孩萌生处理心理感受的愿望。 
  我创造了一种专门针对男孩情感的比较全面的临床手段,称为“‘认知…情感…行为’疗法”。顾名思义,这种治疗手法要在三个层面上评估并干预:思想、感受和行为。先从哪个层面入手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诊断和治疗计划中要包含所有三个方面。 
  一般情况下,我是从强处(男孩相对最完善的地方)开始“‘认知…情感…行为’疗法”的,然后再从这里展开提问。我经常发现整个过程是迂回曲折的,而不是一帆风顺的,例如:一个13岁的男孩能承认他有欺负人的行为,但他却说不清“为什么”总是要戏弄他的妹妹(认知层面),或者也不知道触发他那么做的“心理感受”(情感过程)。面对这类男孩,我将对他的行为方面做更多的了解,然后帮助他理解在欺负人的行为、情感需求和思维模式之间存在的心理学联系。如果第一次不能认清这种联系,那就一遍一遍地认真揣摩(迂回的过程),直到我们都认识到了为止。然后在致力于认知和情感层面的同时,制订出改变问题行为的计划。 
  如果通过对话没有直接解决问题,我就辅以一些其他的轻松的治疗方法,比如要求男孩在每一阶段记日记,并让其家庭成员介入每一阶段。正如前面提到的,你可能发现“‘认知…情感…行为’疗法”的过程是迂回曲折的,但这种循环往复是很有益处的,因为它能让你把前面各阶段及其信息都联系起来。使用像这样的多层面手段,而不是仅仅把注意力放在一个方面,也就是不仅仅关注思想、行为或情感某一方面,请心理医生和咨询老师考虑一下这样做的重要意义。在治疗过程中,把认知和行为与男孩的情感联系起来是极其有意义的,男孩可能不会在其他地方有这种经历。 
  家庭情感 正如本书所一直强调的,家长和文化氛围严重影响着男孩的情感表达能力,所以当你对男孩展开工作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对其整个家庭展开工作。因此,心理医生和咨询教师需要评估一下在他的家庭里的情感表达(或不表达)情况。大家知道,家长大体上往往由于担心儿子变得懦弱而忽视男孩的心理感受,他们或者试图“让他坚强起来”以便让儿子适应“现实世界”。必须要记住,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之间都不直接表达情感,于是在帮助男孩实现情感表达的时候,一定要改善整个家庭的情感表达。 
  不论儿子大小,家长都能在情感表达方面帮助他,这个概念要尽可能地给家长解释清楚。本书第七章是关于家庭教育的,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对家长做工作时的细节。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作为心理医生,首先应确认家长至少对以下三方面重要能力有清醒的认识: 
  1。家长必须明白男孩情感的真实性与重要性。(阅读第一章,并形成一个总体的认识。) 
  2。男孩必须能辨识并向家长表达情感,以此来保持心理健康。呼应男孩的情感、让家长在自己的情感表达方面起到表率作用、并直接询问男孩的感受,这些都是辨识并表达情感的例子。 
  3。家长必须用健康的方式回应男孩的情感,而不是受“同流规则”的驱使去刺激男孩的羞耻感。对他说“我很愿意听你说这些”或“我理解你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感受”,这是两种回应男孩情感的可靠的、正确的方法。 
  有两位前来找我的家长,在我告诉他们上述第1、2两点时,他们爽快地频频点头,但当面对第3点时,他们的样子就有些犹豫了。有的家长勇敢地问我该怎样回应男孩的情感;我还记得有一位做父亲的非常迫切地想帮助他的儿子,但效果却令他大失所望。认识到家长往往并不知道该对儿子说些什么,所以我经常对他们讲上边的示例(“我很愿意听你说这些”和“我理解你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感受”)。回应的方式越简单、越熟悉,家长做起来就越容易。 
  预防和干预 在苏珊·吉尔伯特(2001)所著的《给男孩和女孩的专业指导》一书中,对10年来为家庭教育的目的所做的关于性和性别的大量的调查研究做了全面的概括,她推翻了过去关于女孩比男孩更易陷入沮丧情绪的习惯认识(及研究结果),指出男孩一样会陷入沮丧情绪,只不过他以别人察觉不到的方式掩饰了起来。在约翰·林琦和克里斯·基尔马丁(1999)合著的《隐藏的痛苦——克服男性的忧郁》一书中,详细讲述了在成年男性中也有完全相同的现象,希望他们能再写一本关于男孩的书。 
  由于男孩往往不会在陷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