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0-朱元璋私密生活全记录-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旗上有“大宋”,牌上有“宋国”,朱元璋好像是刘福通“宋”政权下面的一名忠实的臣仆,而实际上,朱元璋只是在借“宋”这一块招牌,来争取汉族地主人士的支持罢了。
婺州是儒学的中心,号称“小邹鲁”,城内城外的封建文化人士,随便用手一抓,就能抓出一大把来。所以朱元璋在设立了“浙东行省”之后所做的第四件事情,便是广揽封建有识之人为我所用,以扩大自己在地主阶级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朱元璋“广揽”的方法大致有这么几种:不太有名的有识之人让他们在婺州城内办学校——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很少再能看到正正规规的学校,所以朱元璋此举是很得“民心”的——稍有名气的文化人士让他们在“浙东行省”衙门里担当相应的职务,对那些很有名气的知识分子,朱元璋则把他们送往应天,或让他们担任要职,或让他们给自己读史讲经。比如当时大名鼎鼎的两个文人,王冕和宋濂,朱元璋就委以重用,任王冕为咨议、参军,任宋濂为五经师。可惜王冕英年早逝,而宋濂则一直在朱元璋的身边为朱元璋讲经读史。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朱元璋认认真真地与儒学打得红火了。一时间,满嘴粗话的朱元璋,有意识地“之乎者也”起来。
几个月之后,朱元璋觉得以婺州为中心的一大块根据地已经比较稳固,便决定返回应天城。恰在这时——龙凤五年五月,也就是公元1359年及元至正十九年的五月——小明王得到朱元璋的战报,升朱元璋为“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朱元璋愉快地接受了这一任命。从此,他便是“宋”政权属下赫赫有名的丞相大人了。
陪同朱元璋一起回应天的,有李善长、李文忠、王冕、宋濂及那个石抹氏。朱元璋已经决定让石抹氏做自己的又一个小老婆。朱元璋对暂时留守婺州的常遇春道:“我回应天后,马上就叫二弟前来助你,等二弟来了之后,你们再合力去攻打处州、衢州。”这一年的七月,徐达、常遇春领兵八万围攻衢州。衢州城内元军有三四万人,守将除了宋伯颜不花之外,还有一个叫张斌的将领。宋伯颜不花负责防守东门和北门,张斌负责防守南门和西门。这两个元将,领着近4万手下,硬是把徐达、常遇春的红巾军堵在城外整整两个多月。
徐达对常遇春言道:“看来这宋伯颜不花打起仗来确实不赖。如果他有足够的援兵,我们还很难攻进城里去呢。”最后是徐达想出的一个点子才攻破衢州城的。徐达见衢州城防很牢固,不易攻打,就命令手下挖地道,一直挖到衢州城里,然后用火药炸开几个通道,开辟了从地下进攻的路线。这样,红巾军从地上地下同时发动进攻,元军就难以招架了。毕竟,红巾军的人数要占绝对的优势。
因为比较起来,宋伯颜不花比张斌要强悍得多,所以徐达的地道就是在张斌负责防守的南门和西门城下挖掘的。张斌见防得了地上就防不了地下、防得了地下又防不了地上,便丧失了继续守城的信心。为自己的后路打算,张斌就主动地打开城门投降。城门一打开,红巾军如潮水一般地涌进衢州城。宋伯颜不花即使再有能耐也顶不住了,只得带着一队人马冲出城外准备逃命。谁知,宋伯颜不花刚刚冲出城外,那常遇春就带人将他团团地包围了起来。常遇春哈哈大笑道:“狗日的元兵,常某在这里等你多时了,快束手就擒吧。”
宋伯颜不花在汤溪小镇曾与常遇春几度交手,要不是石抹宜孙早早地被朱元璋打败,他那回就肯定把常遇春赶出了汤溪小镇。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又加上逃跑无望,所以宋伯颜不花就纵马扬刀直向常遇春扑去。待战马冲到常遇春的近前后,宋伯颜不花手中的大刀兜头就朝着常遇春砍了下去。
使大刀的人都是有几分力气的。只可惜,宋伯颜不花偏偏遇上了常遇春。四周都是红巾军,常遇春也不怕宋伯颜不花会逃跑,只将两把大板斧舞将起来,一把架住砍来的大刀,另一把朝着宋伯颜不花的人和马一起剁了下去。先听到“当”的一声脆响,那是宋伯颜不花的大刀被板斧震飞,又听到“扑”地一声闷响,那是宋伯颜不花的坐骑被板斧生生地剁折了脊背。只差那么一点点,宋伯颜不花的坐骑就被板斧一分为二了。
宋伯颜不花到哪里去了?原来,他的大刀刚一接触到常遇春的板爷就觉得情况不妙,在大刀脱手的同时,他双脚一用力,硬是从马背上窜了下来。如果他窜得稍稍慢一拍,他的身体就要被板斧一劈两半了。
旁边的红巾军官兵见了,一起涌过去,七手八脚地将宋伯颜不花五花大绑了起来。
常遇春押着宋伯颜不花走进了衢州城。城内已经是红巾军的天下了。常遇春把宋伯颜不花推到徐达的面前请徐达发落。徐达笑道:“五弟,这狗日的元人你还留他干嘛?”
常遇春也笑道:“是啊二哥,我怎么发起善心来了呢?”
说完,常遇春就命令手下把宋伯颜不花推到城外斩首。徐达忽然道:“五弟等等,用不着你去杀这个元人。”
常遇春一时很有点纳闷。经徐达一解释,常遇春才恍然大悟过来。原来,衢州守将张斌投降了之后,表示愿意归附红巾军,徐达的意思是叫那张斌去亲手杀死宋伯颜不花。常遇春很是佩服地对徐达道:“二哥,你的点子就是多,张斌杀了这元人之后,以后就不大可能再叛到元人那边去了。”
徐达点头道:“我这种做法,就是大哥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叫做防人之心不可无。”
过了一个多月,徐达认为衢州的一切基本上都上了红巾军的轨道,于是就与常遇春一道,在这一年的十一月,领兵六万,攻下了石抹宜孙的处州城。
红巾军攻下处州之后,浙江中部和西部就都成了朱元璋的天下了。这样,朱元璋的地盘便大为扩展,在当时的中国大地上占有了很重要的一席之地。什么事情都有利有弊,朱元璋的地盘扩大了,而敌人也随之多了起来。他的领土,东面北面邻张士诚,西面邻陈友谅,东面邻方国珍,南面邻陈有定。四周的邻居,没有一个不是朱元璋潜在的敌人,而且还都十分强大。
朱元璋得知衢州、处州相继被攻下,心里异常高兴,急忙派人通知徐达、常遇春马上着手做好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着人南下去笼络方国珍,不要让方国珍与红巾军闹摩擦——这个时候,那陈有定在浙江的势力还相当地弱,对红巾军基本不构成威胁——另一件事情是,朱元璋叫徐达、常遇春筹集十万精兵,先北上攻取张士诚的地盘绍兴,然后马不停蹄地朝北打,一直打到江苏境内,最后逼向张士诚的大本营苏州。与此同时,朱元璋命令镇守镇江的周德兴南下,与驻守常州的汤和、廖永忠会合,先攻取无锡城,再向苏州城挺进。朱元璋还告诉徐达、常遇春、周德兴、汤和等人,他自己已经调集了十几万大军,计划先开到芜湖,然后一路东进,到达太湖西岸后,分兵两路,一路北上,与周德兴汤和会合,一路南下,与徐达、常遇春会合,两路大军,沿太湖东岸,从南北两面夹击苏州城,一举将张士诚的势力清除干净。徐达攻下处州之后,便学着朱元璋的样子,到处拉笼封建知识分子在处州城里为官。就在这拉笼的过程当中,徐达听人谈起,说是在处州青田县境内,住着一位名声十分显赫的读书人,姓刘名基。徐达还听人说,那刘基不仅满腹经纶,而且极富军事韬略。既有文化,又懂军事,徐达自然要把刘基向朱元璋推荐。不过,徐达是个稳重的人,在向朱元璋推荐刘基之前,他把刘基的情况摸了个一清二楚。
刘基,字伯温,处州青田县人,世代书香门第,据说是北宋杨国公刘光世的后人。刘基打小的时候起就很聪明,有“神童”的美誉。长大后,刘基更是聪颖过人,十四岁考中了秀才,两年后考中了举人,二十三岁一举中进士。只是因为当时的元廷贬压南人,刘基虽然考中了进士,但却在家乡闲居了整整三年,三年之后,才被选派到江西高安县做了一个县丞。虽做了县丞,但也郁郁不得志,一是觉得自己的才华难以施展,二是那些蒙古贵族根本就看不起他刘基。于是刘基就有了辞官的念头。不久,刘基被擢升为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看起来刘基的官是升了,但刘基仍然觉得自己毫无作为,一是那些蒙古贵族经常无端地陷害他,二是他自己的主要兴趣好像不是在什么学问上而是在军事谋略上面,所以他做了儒学副提举之后没多长时间,便辞官回到了家乡。方国珍起兵反元之后,元廷浙江行省推荐刘基为元帅都事,帮助那石抹宜孙镇守处州。刘基以为,他大显身手的机会到了。于是,走马上任之后,他鼓动石抹宜孙,对浙江的农民起义军采取诱降和屠杀两种手段进行镇压,使浙江的农民起义大受挫折。对方国珍,他坚决主张用武力解决,并亲自征调军队,还拟好了对方国珍的作战计划。然而,元廷不想对方国珍动武,只想对方国珍招安。刘基的想法与元廷的想法发生了冲突,冲突的结果是,刘基被贬为处州路总管判官。不仅仅是贬官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刘基做了总管判官之后,手中就没有兵权了。没有兵权,刘基就不可能在军事上有一番大作为了。所以刘基就非常失望。失望之余,也就是朱元璋向浙东进军之前,刘基再度辞官回到老家青田。这期间,他写了许多诗篇,用来反映自己内心的不满和失望。比如,他在《次韵和孟伯真感兴》一诗中写道:“平时盗贼起成云,厚禄能无愧庶民。樽俎自高廊庙策,经伦不用草茅人。”诗中用“草茅人”自比,表露了一种深深的失落和怨恨。再比如,他在《忧怀》一诗中这样写道:“群盗纵横半九州,干戈满目几时休?官曹各有营生计,将帅何曾为国谋?猛虎封狼安荐食,农夫田父苦诛求。抑强扶弱须天讨,可惜无人借箸筹!”诗中流露的愤懑和失望愈加深沉。
除了以上一些情况之外,徐达还了解到了这么一些相关的情况。刘基有一个八十多岁的母亲,非常相信占卜算命一类的玩艺儿。刘基是个大孝子,对母亲几乎是言听计从的。刘基几度为官又两度辞官,都是征得他母亲同意的,而他母亲在同意之前,又都是请人算过命和占过卜的。刘基还有一个兄弟叫刘陛,为人机智勇敢,统帅着一支数千人的军队,保护着刘氏家宅不受方国珍等人兵马的侵扰。到刘基二度辞官回家乡之后,刘陛的手下,已有一支近万人的军队了。摸清了刘基的情况,徐达知道了那刘基确实是个非常有本事的人,大哥朱元璋要想得到天下,肯定用得着刘基这样文武兼备的人,徐达认为,刘基已经被元廷伤透了心,只要派几个人去游说一番,刘基就必然会兴高采烈地到应天去为朱元璋效力。但是,徐达连续派出了四支说客,都没有请来刘基,可带回给徐达的消息却是:刘基不愿意去应天。不愿意的理由有两个,一是刘基以为,他已经五十岁了,上有八十多岁的老母,下有两个未成年的儿子,他难以离开家;二是刘基以为,忠臣不事二主,他既然为元廷效过力,做过元廷的臣子,那他就不可能再为其他的什么人效力。徐达尽管知道刘基的“理由”都是托辞,但同时也知道,凭他徐达,是很难将刘基请出青田的。于是徐达不敢怠慢,连忙叫人把刘基的情况及自己派人去请刘基的情况一一写在纸上,然后派亲信回应天向朱元璋报告。
当时的朱元璋正在积极地征调军队准备同张士诚爆发一场全面战争。接到徐达的报告后,朱元璋一开始很高兴,认为自己马上就要同张士诚开仗了,如果有刘基这样富有谋略的人来相帮,肯定大有益处。可等把徐达的报告看完,朱元璋的眉头就皱了起来。朱元璋皱眉的原因当然是:刘基不愿意到应天来。
朱元璋爱才心切,急忙把李善长和宋濂、朱升等一班高级幕僚召集在一起商议。朱元璋把刘基的情况介绍完后,又道:“我真想亲自把刘先生请到应天,助我大业呀。”李善长缓缓言道:“李某以为,应天与青田远隔千山万水,一来一回就要耗去许多时日,而朱大人现在公务繁忙,实在不宜离开应天一步。”
第四部分第39节 既爱江山又爱美人
朱元璋当时确实很繁忙。要与张士诚开战,就必然会有许许多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决策。所以朱元璋就又问道:“李先生,那就让宋先生去青田走一趟如何?”
李善长缓缓地摇了摇头:“李某以为,宋先生去青田,虽会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不会太大。要知道,徐将军派去做说客的人,大都是刘基的熟人和文友,这些人都无法劝说刘基出山,甚至连刘基的面都难以一见,宋先生即使去了,恐也很难劝说得了刘基……”
李善长说的当然不无道理。朱元璋不禁喟叹道:“如果不是难以走开,我真想亲赴青田,哪怕在青田住上一年半载,我也要把刘基请到应天来。”
朱元璋这话,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宋濂犹犹豫豫地问道:“李先生,照你这么一说,我们岂不是无法请动刘基了吗?”
李善长微微一笑道:“宋先生不用着急,办法自然是会有的。”朱元璋连忙言道:“李先生有何妙着?快说出来与我等听听……”李善长在朱元璋等人热切期待的目光中,不慌不忙地说出了一番道理来,惹得朱元璋眉开眼笑地夸赞李善长道:“李先生,我看你越来越像那个刘邦身边的萧何了……”
李善长带着一队随从就要离开应天了,朱元璋一直把李善长送到了城外。李善长临行前对朱元璋言道:“大人,在李某从青田回来之前,请大人不要急着对张士诚用兵,李某以为,如果刘基来到应天,就必然会对大人做一番形势分析,依刘基的满腹韬略,说不定就会给大人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来。”
朱元璋点头道:“李先生放心,我决不会仓促同张士诚开战。再说了,李先生既然有把握将那刘基请来,那我就肯定会在这里等刘基到来,然后向他请教同张士诚开战的方略。还有啊,徐达那边也还没有做好北上的准备,我即使想同张士诚开战,恐怕也开不起来呢。”
李善长果然有本领,他先是做通了刘基老母亲的工作,后又说服了刘基。刘基经于答应去见朱元璋了。
朱元璋得知刘基到来的消息时,正准备吃饭。他坐在餐桌的这一头,那马氏坐在餐桌的那一头,其他小老婆则是坐在餐桌的两边。听说刘基来了,朱元璋把筷子往桌面上一撂,顾不得同大小老婆打声招呼,就急急忙忙地奔出了宅院去迎接刘基。朱元璋这一走,他的大小老婆就犯了难,既不好开饭,也不便离开,只得在马氏的带领下,呆呆地坐在餐桌边,等候着朱元璋的归来。朱元璋奔出宅院的时候,天已经上了黑影。见李善长的身边傍着一位半大老头,朱元璋就直奔过去,一把攥住半大老头的手道:“这位一定是青田刘先生了!”
刘基的手被朱元璋攥得生疼。从这有力的一攥中,刘基感受到了朱元璋的热切和挚诚。于是,刘基就真心真意地言了一句道:“青田刘基,见过丞相大人。”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