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

第85章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第85章

小说: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抗TM同时检测,可以提高检出的阳性率。
    (四)抗平滑肌抗体测定
    抗平滑肌抗体(anti smooth muscle antibody,ASMA)主要为IgG类,也有IgM类。
无器官和种属特异性,一般认为不结合补体。ASMA自身靶抗原为三组细胞骨架蛋白包
括微纤维(G型肌动蛋白和F型肌动蛋白),
    【结果判定】  鼠胃平滑肌呈均质型着染,
图4?8—16a抗平滑肌抗体(大鼠胃)
第八章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
中级纤维(波形蛋白和')esmin)和微管。
肾小血管阳性。(荧光图片见图4—8—16a,b)
图4—8—16b抗平滑肌抗体(大鼠肾)
    【临床意义】  抗平滑肌抗体主要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急性病
毒性肝炎。其中F型肌动蛋白与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胆汁性肝硬化相关,G型肌
动蛋白与酒精性肝硬化相关。此为波形蛋白与病毒感染、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类风湿关节
炎等相关;')era‘n可能与心肌炎相关。在药物引起的肝脏损伤、肝硬化、肝癌中,ASMA
的检出率、效价均低,无诊断价值。
    (五)抗心肌抗体测定
    抗心肌抗体(myocardialantibody)的自身抗原包括线粒体内膜上的腺苷酸转移蛋白、
心肌肌质蛋白,原肌球蛋白(可能与A组链球菌M蛋白交叉反应)和热休克蛋白。常用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结果判定】心肌细胞内与肌纤维方向垂直的横向带状着染(荧光图片见图4—8—17a,b)。
图4—8—17a抗心肌抗体
图4…8—17b抗心肌闰盘抗体
    【临床意义】心肌炎、心肌衰竭、风湿热、重症肌无力、心疾病和心脏手术后患者均
可检测到抗心肌抗体。此外,O.4%的正常人和某些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见此抗体。
    (六)肝脏相关自身抗体测定
    1.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检测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1iver—kidney microsomal anti—
t)ody’,LKM)可同时与肝和肾微粒体起反应,主要识别肝微粒体分子量为50000的蛋白
质(细胞色素P450、CYP2D6)相应的抗原主要位于肝细胞的粗、滑面内质网的细胞质侧
及’肾脏近曲小管。I。KM(保持一致)存在以下多种亚型:LKM一1,靶抗原是cYP2D6;
LKM一2,靶抗原是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LKM一3,靶抗原是UDP葡萄糖醛基转移酶。
    【结果判定】  LKM一1:肝脏细胞呈强着染,但近门脉区肝细胞阳性者少;肾脏近曲
小管远端1/3段的上皮细胞胞质着染,但较弱。LKM一2:肝脏门脉区的肝细胞阳性率高;
431
实验诊断
捌pji00|00 0
肾脏近曲小管近端1/3段的上皮细胞阳性多。I.KM一3:肝、肾阴性,灵长类动物睾丸细
胞胞质阳性。
    【临床意义】I。KM一1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主要是妇女、儿童)、慢性丙型肝炎。
LKM一2仅见于应用药物替尼酸治疗的患者。LKM一3丁型肝炎相关。
    2.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检测  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anti—soluble li,vel?antigen,
SI。A)相应的靶抗原是一种存在于肝细胞质内的蛋白质一细胞角蛋白。这种抗原既没有种
属特异性,也没有器官特异性。
    【结果判定】猴肝组织上肝细胞呈明显荧光着染,呈细颗粒到均质溶解状,大鼠肾组
幻柏阴性r荧光图片见图4—8—18a,b)。
    图4—8—18a肝肾微粒体抗体(大鼠肝)    图4.8…18b肝肾微粒体抗体(大鼠肾)
    【临床意义】  SLA对Ⅲ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大约
25%的自身免疫性肝炎该抗体阳性。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
四、其他抗体检测
    (一)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测定
    血管炎系指以血管壁(主要是动脉)炎症和坏死为基本病理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现知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tJtrophil cyt()plasmic antmc;dies,ANCA)是血管炎患者的
自身抗体,是诊断血管炎的一种特异性指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cA主要有两
型:胞质型(cyt()plasmic:,cANCA)和核周型(per‘inlaclear,pANCA)。cANcA针对的
主要靶抗原是蛋白酶3(proteinase3,PR3),它是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的主要成分。
pANCA针对的主要靶抗原是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它是中性粒细胞
嗜天青颗粒的另一主要成分。
    【结果判定】cANCA:中性粒细胞胞浆内有荧光颗粒,细胞核阴性(荧光图片见图
4—8—19a,b,c,d)。pANCA:中性粒细胞核周出现荧光着染,细胞核阴性(荧光图片见
图4—8—20a,b,c,d)。
    【临床意义】  cANCA主要见于韦格纳肉芽肿(wegner’s granulomat081’s,wG)。
活动性wG患者在病变尚未影响到呼吸系统时cANCA敏感度是65%,当病人已出现呼吸
系统、肾脏损伤时其敏感度达90%以上。其他cANcA阳性的疾病还有坏死性血管炎、微
小多动脉炎、.结节性多发性动脉炎等。
    快速进行性血管炎性肾炎、多动脉炎、Chur—straLlSS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肝炎中
pANCA的阳性率达70%~80%。pANCA主要与多发性微动脉炎相关。pANCA还见于
风湿性和胶原性血管炎、肾小球肾炎、溃疡性结肠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图4…8…19a cANCA(甲醛固定)
图4…8—19c cANCA(Hep一2细胞)
图4…8—20a PANCA(甲醛固定)
图4…8…20c PANCA(Hep一2细胞)
第八章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
图4…8—19b cANCA(乙醇固定)
图4…8—19d cANCA(小鼠肝)
图4…8—20b PANCA(乙醇固定)
图4…8.20d PANCA(小鼠肝)
    (二)抗心磷脂抗体测定
    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A)是一组针对各种带负电荷磷脂的自
身抗体。抗磷脂抗体与内皮细胞或血小板膜上的磷脂结合,破坏细胞的功能,造成血液的
高凝状态;与红细胞结合,在补体的参与下,造成溶血性贫血。ACA是抗磷脂抗体中的
一种,特异性较强,能干扰磷脂依赖的凝血过程,与各种疾病关系的研究较多。与自身免
疫性疾病和抗磷脂综合征(APs)的关系较为密切。
    【参考值】  ELISA法检测阴性,P/N≥2.1为阳性。
    【临床意义】AcA在sLE患者中阳性检出率高,达70%~80%,SLE患者中枢神经
系统血栓形成与阳性ACA显著相关。血清及脑脊液中AcA的检测有助于神经精神性狼
疮患者的临床诊断。高水平的ACA是急性脑血管病的预后不良的信号。ACLA在RA患
者的阳性率可达33%~49%,是了解疾病进展的实验室指标。约70%未经治疗的AcA阳
性患者可发生自发性流产和宫内死胎,尤其是IgM型ACA可作为自发性流产的前瞻性指
标。ACA阳性者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阴性者,以IgG型抗体多见,并与血小板
减少程度有关。
    (三)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测定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nti—acetyIcholine receptor antibody,AchRA)测定是针对运
动肌细胞上乙酰胆碱受体的一种自身抗体。它可结合到运动肌细胞的乙酰胆碱受体上,破
坏运动板,使神经~肌肉间的信号传递发生障碍,致运动无力。
    【临床意义】
    1.AchRA对诊断重症肌无力有意义,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大约90%的患者阳性,其
他眼肌障碍患者全部阴性。
    2.可作为重症肌无力疗效观察的指标。
    3.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用蛇毒治疗后可出现假阳性。
第六节  感染免疫检测
一、细菌感染免疫检测
    人感染病原体后经过一段时间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一般可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因而检
测抗体不仅可用于现症诊断,还是疾病追溯性调查的一种方法。
    (一)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
    溶血素“o”是A群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具有溶血活性的代谢产物,相应抗体称抗链
球菌溶血素“o”(anti—strept01ysin“o”,抗。或ASo)。
    【参考值】  乳胶凝集法(LAT)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表示病人近期内有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常见于活动性风湿热、
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肌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的感
染等。    、
    (二)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免疫测定
    伤寒沙门菌感染后,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可刺激人体产生相应抗体;副
伤寒杆菌分甲、乙和丙三型各自的菌体抗原和鞭毛抗原也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1.肥达反应(widalreaction,wR)  wR是利用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菌液为抗原,
检测病人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的一种凝集试验。
第J\耄临豫絮。甩
    【参考值】直接凝集法:伤寒H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