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原始动力 >

第86章

原始动力-第86章

小说: 原始动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古书的说法,阳生阴死,阴死阳生,这就是所谓的阴阳对立,再由阴阳生生不息,而后产生世间万物。这和计算机中0和1的意思是完全吻合的,计算机中的形形色色,也只是由0、1衍化而来,而这0和1也是根本对立的。叶名扬也发现了雪风的神色,笑道:“怎么?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呵呵,不忙,待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估计你就明白了。我来问你,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难道都可以分出一个是非对错来吗?那这是非对错的标准又是从何而来?” 
  雪风茫然,脑子里就开始思索了起来,是啊,这世间事物不知何几,人们的观点也是各有偏执,哪有什么完全的是非对错呢。 
  “世间事物多如牛毛,而有智能者,惟有人焉,所以人能做得万物之主宰。究其缘由,无非是人有情感、思想、七情六欲,由此才构成了无所不有、无所不包的大千世界。这太极中的阴阳,虽然能衍生万物,却是只能刻划出事物的外貌形容、音律颜色,徒具其表而已。只有那太玄中的三,才是思想,有思想而后能知是非对错,事物才会形神具备、活灵活现。” 
  “二进制的计算机,即便功能再强大、判断再科学,也是人之思想的延伸,因其计算机之本身,并无思想,它何知其是非对错呢?此好比一颗卵石,一棵大树,一座高山,一只走兽,颜色形态虽各不相同,但若没有自己的思想,又如何谈得上智能二字。” 
  此话一出,雪风顿时大悟,原来神棍所说的并非全无道理,计算机若只有二进制,它所能描述的也就只是一个二维的世界,是个直观的、静态的世界。计算机本身并不知道什么是是非对错,它的一切判断依据都来自于使用它的人,人赋予它的判断依据越多,它所能判断的事物也就也多,判断的精度也就越高,但是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执行过程,它只是忠实地把人的思想、意志、是非观体验出来了而已。这不是智能,而是计算机的特性和职能,就象树要长高,人要吃饭一样。 
  人们判断一切事物是非对错的出发点,就是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了思想情感,人们去看世间的事物才有了是非对错,这就是人的智能。 
  一千个观众的心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也正是每个人的出发点有所不同。但对计算机来说,同一个软件,即使是在不同的机器上运行,其结果却必然一致,因为它在诞生之初,就被软件的制造者赋予了是非标准,因此绝不会产生第二个结果出来。 
  就像我雪风设计的烽火台,在遭遇同样的黑客攻击时,它都会有反应,这并不是说计算机聪明,而是我的智慧在其中得以体现。并且,它们的反应还会是一样的,绝不会因为它装在我的机子上就判断得准,而换到了你的机子上它就判断不准了。 
  换一句话说,就是我想让它干啥,它就干啥,如果当初我设计软件的时候,指定了狗屎是香的,那么计算机计算出来的结果就只能是香的,绝不会臭!!! 
  即使换一万台机子,结果也是一样。而且,二维的世界,毕竟太过于简单,事物永远只是停留于表面和平面之上,0代表正确,1代表错误,难道除了好坏、是非、对错之外,就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吗? 
  现实中可并不是这样的。如果从这几点上分析,这叶名扬说得话确实是大有道理,如果计算机没有自己的思想,就不会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又怎么会产生智能呢。 
  叶名扬看雪风半天没有说话,只是站在那里发呆,就知道他是理解了自己的意思,不禁有些欣慰,拿起茶杯继续品茶,只等雪风思索完毕。只有那克林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对于她来说,叶名扬的话则过于玄乎了。“太对了,太对了!” 
  雪风突然叫了起来,兴奋地看着叶名扬,“叶先生所说,确实有道理,要让计算机产生智能,则计算机必须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是非观。计算机不应该只是个二维的平面世界,它应该是向三维立体的世界发展。” 
  “呵呵!”叶名扬笑着放下茶杯,“看来你确实是明白了。可惜啊,世人却不这么认为,而认为我是在说白话,说瞎话。” 
  “那是他们看得不如你远,你是位富有预见性的智者,至少,在计算机智能这方面,你是能切切实实指出解决方向的人。”叶名扬笑道:“怎么?你不认为我是个只会说大话的神棍了?” 
  “哪敢!”雪风指着那证书,“这证书我还是能认得出真假的,只是我非常好奇你怎么会有这个证书,所以就拿话激一激你,本想看看你是否真在化学方面有成就,没想到…”雪风顿了一顿,感慨道:“现在看来,仅凭你刚才的太极太玄论,你拿到这证书,也是当之无愧的。是我太浅薄了,古人说大隐隐于市,三人行必有我师,果然是有道理,今天我算是服了!”“呵呵,小兄弟,你错了!” 
  叶名扬继续笑着,“在计算机方面我是当不得你老师的,你今天辩不过我,却是因为另外一个原因?”雪风茫然,“另外一个原因?”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发灵感(上)
 
  “有一句话说的好,永远不要和哲学家辩论。” 
  叶名扬笑呵呵地看着雪风,“你搞计算机的,怎么能辩过我一个搞哲学的?” 
  “哲学?”雪风诧异不已,自己刚开始以为他是神棍,后来以为他是搞化学的,再后来是计算机,没想到叶名扬倒是自封了一个哲学家,真是让人好生奇怪。 
  叶名扬解释道:“我是个研究规律的人,按照现在学科的划分标准,可不就是哲学嘛。搞哲学的人都在研究规律,而我研究的却是规律的规律,是一种让万事万物都能适应的规律,叫做普适规律。” 
  今天叶名扬给雪风的意外实在是太多了,雪风一下还无法理解普适规律这个概念,急忙问道:“叶先生可否详细说说?” 
  “生物学界有达尔文之进化论,是为规律;力学有牛顿之三大定律,这也是规律;社会科学领域则有马克思之资本论,也是规律。但是,同为规律,这三个规律却不能混用,你不能拿牛顿定律去解释生物学,也不能拿进化论解开社会进化之规律。 
  而我研究的规律,是一种放眼四海皆准的规律,她可以适用生物学、力学等这些具体学科,也可以适用社会科学、思维科学这些哲学范畴,她是规律中的规律,是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科学,是一种从宏观到微观、从史前到未来,从天文到地理都能全部适应的规律。” 
  “我认为这才是规律,如果一种规律今天可用,明天就不能用,或者在中国能用,拿到美国就不能用,那这就不是规律。必须是大家都能适用的通用准则才能称为规律,我现在研究的就是这么一种规律。” 
  叶名扬说起自己的研究,兴致就高了起来,滔滔不绝的。“那么,叶先生现在找到了这种规律没有?” 
  雪风突然问道。叶名扬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还没有,只能说是刚入门庭而已,但我会继续研究下去,我相信,这种规律肯定是存在的。” 
  “呵呵~”雪风笑了起来,这叶名扬还真是敢想,他这普适规律听起来比太极太玄理论还要玄乎一些,不过雪风倒是很佩服叶名扬,至少他是个敢想的人,也是也敢于实践的人,世界上好多东西不都是从无到有吗?飞机、电话、手机、电视、电脑、登月飞船,这些东西在200年前根本就是不可想象的,只出现于神话故事之中,而现在不是也成为了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吗? 
  一个人,最可怕的就是失去想象的勇气。“你笑什么?”叶名扬瞪了一眼雪风,“是不是也认为我是个疯子!”“没有,没有!” 
  雪风急忙解释道:“就凭先生刚才对计算机二、三进制的那番妙论,已经让我相信先生的话绝非空话,否则,你也不可能说服我这个专门研究计算机的人。” 
  叶名扬很满意地点了点头,“难得,难得。现在象你这样敢于打破常规,接受我这异端邪说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 
  “先生所说,句句精辟,字字在理,怎么会是异端邪说呢。”雪风笑道。“呵呵,如果人人都像你这么想,布鲁诺①又怎么会被活活烧死,伽利略为何会被判终身监禁。你还是年轻,把学术斗争看得太简单了。” 
  叶名扬叹了口气,似乎想起了什么,脸色就变得有些沉闷。雪风看叶名扬的脸色突然变得有些不好看,也就不敢乱说什么了,想起今天的来意,遂问道:“叶先生,关于我那丢失的东西?” 
  叶名扬摆了摆手,“今天有点累,不想看了,那两件事物你也不必过于操心,该回来时他就会回来的,倒是你自己,要好好把握眼前才是真。好了,今天到此为止,我要休息了,你们请回吧!” 
  叶名扬说完径自进了内室,雪风还想再问问,那保姆就已经出来送客了。从叶名扬家里出来,雪风就没了逛街的心思,自己原先以为那叶名扬是谁派来的,如此看来,是自己猜错了,那叶名扬和自己的三次相逢纯粹都是巧遇而已。 
  也好,这巧遇巧得太好了,自己白捡了一种新奇的理论,他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叶名扬的太极太玄理论,虽然这只是一个很空泛的理论,但是却是有着独到的见解,雪风总觉得这理论似乎和自己的程序有着那么一点点关系,细细一想,又觉得全无联系,看来日后自己还要再来向叶名扬继续请教才是。 
  克林对于今天叶名扬的话是一点也没听懂,本想问问雪风来着,可惜一出门就接到一个电话,是WORLD公司的事,当下只好辞别雪风,先回酒店去了。 
  雪风匆匆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搜索叶名扬的资料,果不其然,这个叶名扬还真的获得过科学院院士的提名。 
  只是最后为什么没做成院士,反而成了一个江湖术士,电脑搜出的结果让雪风大吃了一惊。叶名扬专精于土壤化学,并且颇有建树,在国内国际享有很高的声望,四十岁时曾被破例授予科学院院士候选资格。就在准备对他的资格进行审核的时候,叶名扬发表新论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元素周期律设想,而这个设想的根据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太极太玄理论,由此遭到了其他专家学士的不满和质疑,最后竟有人跳出来说叶名扬的新设想是异端邪说、是封建迷信、是毫无根据的臆想猜测,整个国内化学界被闹得鸡飞狗跳,最后叶名扬非但没有获得院士资格,反而身败名裂,从此消失于大众视线。 
  雪风搜遍整个互联网,最后在一家外文文献网站上找到了叶名扬当年的那篇论文,论文中清楚地阐述了叶名扬这个设想出炉的前后始末。 
  叶名扬的化学学到了极致,到最后反而发现一些新发现的元素,不符合元素周期律,按照现行的元素分类方法,是无法将他们排进元素周期表的,于是他就对元素周期律的科学性产生了质疑。 
  为了证明自己的质疑,也为了重新找到一种更科学的元素分类方法,叶名扬进行了非常艰苦的探索和思考过程,后面在研究古易书的时候突发灵感,他认为所有的元素不应该只存在一个平面之上,它应该是立体的,在另外一个立体平行层面上,应该还存有新的元素。 
  根据自己的想法,叶名扬总结出了一种新的元素分类法,是一种多层面的元素周期律,所有的元素在平面上时有一种的排列规则,但在与这个平面垂直的立体平面上也同样存在一种排列规则。 
  叶名扬按照自己的方法,不但把所有已知的元素一举排进了自己的元素周期表,还给未来的元素发现工作提出了一种明确的方向。可惜的是,他这个设想的根据只是来自古易学,因此得到了门捷列夫②忠实信徒的痛击,给他扣上了一顶伪科学的帽子。 
  在这个外文网站的最后,还有一篇关于叶名扬这篇论文的分析,雪风注意到其中的一句话,“此后十年间,人类所发现的一切新元素均适用于此规律。” 
  雪风叹了口气,怪不得今天一提起学术斗争,叶名扬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新的理论推倒旧的理论,其本身就是个很痛苦的过程。 
  但是令雪风想不到的是,这些学术界的大家,竟然如此容不得一种新的观点,他们甚至不去论证其中的真伪,就迫不及待把叶名扬判为了伪科学。 
  一个人最可恨的,无非是自己不敢想象,而又去剥夺别人的想象权利。仔细把叶名扬的论文看了几遍,雪风突发奇想,这个规律可不可以拿到计算机界呢? 
  现行的计算机编程,也只停留在一个平面的水平,所有的语句按照优先级别顺序执行下来,就象一条流水线一般。 
  这样做虽有好处,但是劣处也是很明显,如果你想判断得更为精确一点,就得设置更多的判断条件,而判断过长的话,计算机就会花费大量的运行时间,就像自己当初刚刚制造出来的小沙弥,为了回答自己的一句话,竟然花了两天的时间才做完判断。 
  如果自己能打破这种局限,在这个判断平面之上,重新做一个平行的判断流程,两条判断流水线同时运行,相互策应,结果会是如何? 
  系统的判断速度应该会提高一倍吧!再做一个进一步的设想,如果把现行平面之上的那个平行的判断权完全交给计算机来控制,这是不是也符合叶名扬的太极太玄理论呢,如此下去,计算机会不会产生智能呢? 
  雪风这个想法一出,就来了精神,迅速找出纸笔,开始在纸上构画各种可能,虽然他知道这个想法目前来说很空洞,但他也期望能找出一个实实在在的可行算法出来。 
  PS:注一: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临终时发表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天体运行论》,由此推翻了地心说,在此基础上,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以及行星光行差、视差被相继发现。但在这场学术斗争中,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被教会用火活活烧死;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也因为支持日心说被宗教法庭判处终身监禁。 
  注二:门捷列夫:俄国著名化学家,他对化学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元素分类方法,也就是人所周知的元素周期律,据记载,这个元素周期律是门捷列夫一次睡觉做梦时梦出来的,也算是一件趣事。 
  注三:普适规律:这方面的研究由来已久,不管东方西方,都有很多人为此进行着研究。 
  Ps:说些废话,本书中的神棍是有原型的,是我国一位著名的化学家,叫做郑军,是位研究普适规律的代表人物,他著有《太极太玄体系》一书,此书9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传于多国,更被台湾省中央图书馆列为收藏参考书,从不外借。可惜这位学者却应年早逝,实在是一大损失。 
  在此之前,还有一些代表人物:1940年11月11日,中国科学家刘子华在法国发表自己的法文专著《八卦宇宙与现代天文》,在这篇论文中,刘子华预测太阳存在第十颗行星,并算出这颗行星的运行速度为每秒2公里,密度0。424每立方厘米,距离太阳大约74亿公里,引起世界天文学界的震动。 
  可惜的是,当时他的论文在中国却遭到了集体围攻,甚至扼杀。 
  直到后来美国宣布自己发现了第十颗行星,而且数据和刘子华当年的测算几乎完全一致,刘子华才得以正名,可惜的是,刘子华先生此时早已故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