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一月,朱棣已经收编了宁王的部队归来,包括能征惯战的朵颜三卫骑兵,实力大为增加。李景隆派陈晖率一万骑兵东行,寻找机会迎击燕军,不期两队人马没有走到一条路上,未曾相遇。后陈晖发现了燕军,从后面尾随而来,准备前后夹击。朱棣察觉后,命精骑回头迎击,将其一举击溃,陈晖只身逃回军中。燕军士气大振,燕王乘势派朵颜三卫猛冲南军。朵颜骑兵锐不可当,疾风暴雨般连破南军七营。李景隆整顿军马,在郑村坝与燕军决一死战。这场战斗,数十万军马从中午一直打到晚上,尸横遍野,十分惨烈。朱棣趁着天黑,派奇兵左右冲杀,搅乱了南军的阵营,然后燕军正面猛攻,占据了上风。当日未分胜负,双方各自收兵回寨。李景隆没有经历过这样惨烈的战斗,初战不利,感到难以取胜,连夜拔营南遁,匆忙之中竟然没有通知围攻北平九门的将士。攻打九门的将士失去主力的掩护,仅两天就被朱棣击败,北平之围始解。
这一战中,守城的燕王世子朱高炽作用不可低估。他以城中老弱残兵坚守北平城,面对李景隆数十万大军的攻击而岿然不动,有力地牵制住了南军,保住了燕王朱棣的根据地。假设北平被攻占,朱棣将面对另一番景象,胜负的天平尚不知会倾向哪边。
郑村坝大战之后,原本锐意削藩的建文帝却变得软弱起来,罢齐泰、黄子澄职,希望燕王息兵。这种做法无异于向朱棣示弱,是不会起到任何积极作用的。建文二年(1400)二月,李景隆致信朱棣,请求息兵。朱棣现在兵强马壮,自然不会讲和。双方厉兵秣马,积蓄力量,准备在春天再战。然而朱棣使用了一个小花招,戏弄李景隆于股掌之间。二月,朱棣佯攻大同,李景隆率军救援。朱棣却不与之战,由居庸关退回北平,李景隆奔波一场,劳而无功。当时天气尚寒,南军衣衫单薄,不少士兵被冻伤,部队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整。
四月,李景隆大举北伐。双方在白沟河摆开阵势,大战一触即发。南军中的平安、瞿能父子骁勇异常,率军猛冲燕军,所向披靡。朱棣的坐骑接连被射杀,他的宝剑竟也砍折了。瞿能父子奋勇厮杀,已经和燕王近在咫尺。朱棣见大势不妙,拨马跑到河堤上,南军在后面紧追不放。朱棣立马站在堤上,假意用马鞭招呼后面的部属,使南军相信燕军就在堤下。南军果然上当,没敢继续追击,不然朱棣即将被生擒活捉。双方杀得难解难分,互有胜负。忽然一阵风将南军大旗刮倒,南军阵营产生了混乱。朱棣抓住这难得的时机,指挥部队猛冲,一举击溃南军。
白沟河之战是决定性的战役。此后,建文帝再也组织不起来大规模的军事征讨。朱棣由此转守为攻,取得战事上的主动。
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三日,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李景隆、谷王打开金川门迎降,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
人生在世,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是可能遇到的,更何况是逆境呢?问题就是看你怎样去对待。有志进取者,将此当作磨自己的机会,无志者则一直消沉,听天由命。
历史上,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乃至争权夺利的斗争极其复杂,有时瞬息万变,忍受暂时的屈辱,磨炼自己的意志,寻找合适的机会,也就成了一个成功者所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其实,这只是一个较低的境界,较高的境界是有意识地主动消隐一个阶段,借这一阶段来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消除各方面的隐患,为将来的大举行动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朱棣的成功正印证了这一点。
文治武功
因为这个皇位是“篡夺”的,朱棣即位之初采取了血腥的政策,“瓜蔓抄、杀十族”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有的文人犯了罪,不光他的亲戚九族,而且他的朋友也要被株连处死,这就叫杀十族。当时的恐怖气氛可见一斑。他把忠于建文帝的遗臣“灭九族”、“灭十族”地杀光,南京宫殿又变成了恐怖的屠宰场。
其中最惨烈的当属方孝儒一案,方孝儒是建文帝的帝师,一代大儒,天下读书人的偶像。建文帝虽死,但方孝儒仍孝愚忠,誓死不从朱棣。朱棣派人从狱中把他请到大殿,方孝儒竟当众大哭,声彻殿宇。连朱棣也被方孝儒的忠诚所感动,竟亲自从走下来扶着方孝儒,一边劝导说:“先生不必这般自寻烦恼,我现在的行动,是仿效周公辅佐成王。”
可方孝儒反问:“请问成王现在哪里?”朱棣道:“他已自焚而死。”方孝儒接着问:“那为何不立成王之子?”朱棣道:“国家应当有一个年纪大的国君才行。”方孝儒不依不饶:“为何不立成王之弟?”朱棣说:“这些都是我们朱家的事情,先生不必为此多虑。”随即示意左右把文房四宝交给方孝儒,说道:“我的即位诏书,非出自先生的大手笔不可。”方孝儒接过笔砚后,狠狠地甩在地上,斩钉截铁地说:“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终于被惹恼了:“你不怕死,难道你就不怕被诛灭九族?”方孝儒回答道:“便十族奈我何!”朱棣勃然大怒,他没有想到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竟敢如此强硬顶撞他。盛怒之下,朱棣当场命人用刀把方孝儒的嘴割破,一直割到两耳根,然后又关回监狱。
随后的日子,朱棣开始大肆逮捕方孝儒的宗族门人,每捕到一批人,都让他们一个个从方孝儒眼前走过,方孝儒心中虽痛,可他却假装镇静,头都不抬。朱棣把方孝儒的九族全部捕获之后,方孝儒仍不肯降服。此时,怒火中烧的朱棣已完全失了理智,他疯狂地将方孝儒的朋友、学生乃至一切与方孝儒有关的人单独列为一族,与九族加起来合称“十族”,共计873人,当着方孝儒的面,全部磔杀(砍成碎块)于市。方孝儒是最后一个受刑,被磔杀于聚宝门(今中华门)外。行刑前,他还写下一首绝命词:“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呜呼哀哉,庶不我尤!”如今,奉天门遗址遗存的的一块丹陛石上有一块深红的颜色,传说是被方孝儒留下的血迹染红的,人们至今还把它叫做“方孝儒滴血石”。
为了收复人心,使这些儒生心服口服,明成祖倡导修纂了《永乐大典》。这是他的历史功绩之一。刚即位,他就下令编纂一部大书:“你们要根据我的意思,编纂一部自有图书以来,包括经史子集、百家之书的,包罗万象的大规模丛书。收书越多越好,不怕规模大。”他心中的蓝图是,编纂一部有史以来数量最多、种类最全、质量最好的大型图书。
参加修纂的有全国的各种一流人才。由学术大师姚广孝为总裁,包括名儒、名士、名医、名僧等,共计2169人,参与修纂。后勤安排得很周到。礼部负责在全国选拔抽调人员,从各地收集所需图书。光禄寺则负责修纂人员的食宿。在修纂过程中,明成祖经常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一次,他发现宫中所藏图书不够用。他说:“世人家稍有资产的,都想多买书,朝廷怎么可以缺少图书呢?”于是,他命礼部派通晓图书典籍的有才之士,到全国各地去搜购图书。不问书价,再贵也买。这一次大规模地购书,对高质量地完成本书的修纂,起了关键作用。
经4年奋战,到1407年,编修工程告竣。全书共22877卷,计11095册。收录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种图书8000余种。种类包罗万象,计有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戏剧、小说、技艺等项。明成祖命名其为《永乐大典》。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百科全书。
但朱棣又是一个有着雄心壮志、野心勃勃的皇帝,不仅有建立世界帝国的野心,也有建立世界帝国的国力。永乐皇帝治下的明帝国在政治野心、经济实力、军事技术等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世界优势。他登基后,即开始了一个扩张的时代。向北,永乐皇帝五次御驾亲征蒙古部落,将中国北疆扩展到克鲁伦河与黑龙江;向南,帝国的20万军队征服越南的阮氏王朝。如果说明朝在民族认同上是对宋朝的复辟,那么在帝国政治上则是对元朝的继承。如果说洪武皇帝朱元璋重建了宋帝国的疆土,那么永乐皇帝朱棣则重建了元帝国的疆土。永乐年间突然开始向海洋扩张,实际上是忽必烈海上远征的继续。郑和下西洋,正是明帝国四面扩张的一个方向,说明永乐皇帝治下的中国不仅有汉武唐宗气象,而且也不再满足于陆上帝国,还要建立海上帝国。
古代大诗人李白曾写过一首《日出入行》,歌颂东方升起的太阳,诗人这样唱道:“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也许15世纪初的朱棣才真正领略到了什么叫“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什么叫与太阳同在、拥抱光明的一腔豪情,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太阳推动四时运转,万物更新,太阳就是创新的动力、生命的象征。于是他要做一个人间的太阳,他要将东方文明之光的火种洒向浩瀚的海洋,撒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他刚即位,就派侯显出使西番(西藏、尼泊尔、印度),随后又派海童出使漠北(蒙古草原),沙合鲁平定中亚,不远万里遣使来朝,1413年秋陈诚首次出使西域(中亚)。在大明的京城里,甚至可以看到埃及玛木鲁克王朝的贡使。
当然,他最为人称道的壮举就是派郑和下西洋。天下稳定,没有让朱棣得到一个帝王的满足,他渴望走出蔚蓝色的中国海域,去探访西洋世界的究竟。1405年,他派郑和下出洋。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壮举。郑和,原是燕王府的一名太监。后随燕王朱棣南征北战,立下战功,很受燕王赏识。朱棣即位,赐他郑姓。因他又名三宝,人称“三宝太监”。他是一生都受到明成祖重用的地位特殊的内臣。
明成祖想向海外宣示明朝的强大,让海外西洋各国纷来中国朝贡。同时,又进行经济、文化交流。自1405年至1433年的28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七次出使西洋。其中,有六次是奉明成祖谕旨成行的。郑和七次出使西洋,同30多个国家加强了往来,进行了各个方面的交流,密切了同这些国家的双边关系。这种大规模的海外贸易,是中国航海史,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其历史意义非常深远。
对于明成祖朱棣为什么派郑和下西洋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原来,当年朱棣的大军攻入南京建文帝皇宫里时,发现奉天殿火光冲天。原来朱允炆为了不落入朱棣之手,同自己心爱的奉天殿同归于尽了。士兵们从废墟中扒出了几具烧焦的尸体,但并不能辨认出哪具是朱允炆的尸体。朱棣还假惺惺地流泪说:“小皇帝呀,我是为你扫除奸臣来的,你为什么要自焚呀。”
朱棣如愿以偿地作了皇帝,但其实朱棣心中隐藏着强烈的不安,他一直都不相信那几具焦尸中真的有建文帝朱允炆,为了自己顺利即位,朱棣匆忙以“天子礼仪”下葬了几具焦尸。其实,朱棣在位期间,一直没有放松对建文帝的搜寻,先是派户科都给事中胡滢遍行全国各地长达16年,秘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后来,派郑和赴海外寻找。直到朱棣死前一年,有一天晚上,朱棣已睡下,突然听说胡滢回来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单独召见,二人一直谈到四更天,至于具体谈的什么,没有详细的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胡滢打听到了建文帝的确切消息,并且事隔多年后,建文帝已经没有重夺帝位的想法了。朱棣终于放心了,从此再也不究问建文帝踪迹了。
当时许多人也认为建文帝没有烧死,而是逃到了其他地方。据说,朱棣大军破城的那天,朱允炆正要自杀,被翰林院编修程济拦住,程济说与其自杀,不如逃走,这时少监王钺拿出一个箧子,说是朱元璋临终时留下,如临大难就打开它。建文帝见到祖父留下的东西,悲鸣不已,连忙让人焚烧宫殿,皇后心甘情愿地跳入火中替皇帝去死。铁箧打开后,里面是三张度牒,分别写着三个名字:应文、应能、应贤。箧内袈裟、帽、鞋、剃刀,应有尽有,还有10锭白金。“应文”便指未允炆了,在场的还有吴王府教授杨应能、监察御史叶希贤,便是“应能、应贤”了。箧内还用红颜色写着两行字:“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建文帝等人剃了发,穿了袈裟,假扮和尚,从密道逃出皇宫。从此以后,建文帝一行人过上了流亡苦旅,云游到云南、湖北、四川、广东、贵州、浙江,终无消息。
明成祖的一个重要举措是迁都北京。即位之初,他重建了被烧毁的奉天殿,但在这座宫殿里,朱棣并不自在,朱元璋和朱允炆的魂魄以及众多怨魂似乎一直在大殿内环绕,让朱棣寝食不安,他觉得死后也无脸见葬在南京孝陵的朱元璋。不过让他欣慰的是朱元璋晚年就有迁都的想法,所以迁都北京从他一登基时就开始考虑了。
因为朱元璋晚年时突然发现南京皇宫北面地基下沉不少,整个皇宫的地势变成了南高北低的状况。这在封建年代,是一种很不吉利的风水,会不利于后代传承,甚至会绝后。朱元璋此时回想起当年选择宫址的时候,搞了一系列装神弄鬼的活动,并命刘基占卜适合之地。刘基花了六年时间在南京到处查看,可最终占卜的“新宫”,竟在一片低洼的湖水中,且偏于整个城垣的东部。而中国古代皇宫择址的传统都应该是方正规则,居于城中心,且更不应择低洼之地了。因此,刘基为朱元璋所卜的“新宫”宫址,至今另人费解。据说这里是钟山龙脉的“龙头”,风水极佳。为了填湖造宫,工匠们在湖底铺垫巨石和打桩,然后用石灰、三合土分层夯实。经过一系列艰巨的填湖工程,地基问题才算基本解决。最残忍的是朱元璋为了图得吉利,竟将当地一个名叫田德满的老汉投入湖中,取其名字的谐音作为“填得满”的吉兆。
可是“填得满”没有带来吉兆,反是报应。对于洪武末年皇宫下沉的状况,朱元璋无奈的说,他本想找个合适的地方再迁都,可是已经年老体衰,已经办不到了。这座花费了无数钱财和人力修建的南京皇宫,朱元璋仅享用了六年。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朱元璋在南京乾清宫内死去,这位大明开国皇帝最终也没找到最满意的都城。
再加上永乐年间,随着元朝残余势力退至漠北,长江岸边的金陵,就显得离重要的北部边陲过于遥远了。为此,1403年,礼部尚书建议,把北平改为北京,迁都北京。明成祖认为,天子居北,正是居重御轻,可以加强北部边防,就采纳了这个建议。但是,他深知,迁都是一件关乎国家兴亡的头等大事,必须审慎行事。
他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他首先正名,有意提高北京的政治地位。下令改北平为北京,升为陪都,称作行在。同时,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并千方百计地提升北京的经济地位。他知道,北京虽然地理位置极端重要,而且是元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