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地主+番外 作者:郁雨竹(云起书院vip2014-12-05完结)-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错,心智也不弱,若是苏文去自然不行,但他的心思九转十八弯,他去正好合适。”
“苏家和李家在江南,所以您才将他们俩人都安排在了北方?”
太原府和河间府,别说苏家,就是南征北战的赖五也没有势力在这两处,所以这两人去了这两地方,完全没有什么私人利益纠葛在其中。
“这几年,关中战事天灾不断,派出去的官员一直没什么作为,柳渊视察回来,若是再不能让百姓安定居所,关中只怕又要乱了。
江南虽然富庶,但也是这二三百年的事,关中却有几千年的底蕴,百姓也最多,关中若乱,天下也就跟着乱了。
皇帝这一次派出去不少清廉的官员,十人中有五人有所作为,就能暂时抑制住暴动,现在北方的游牧民族也缓过来了,这一二年间只怕就有战事,皇帝不得不防。
而太原府和河间府都是兵家必争之地,非常的重要。
河间府不用说,辽若要南攻,河间府是第一道门槛,那里因为是边关,民风彪悍,但因为驻守的多是士兵和随军人员,很穷,非常的穷,而当地的百姓也比驻守的士兵好不到哪里去。
本来西京道与中京道都属于他们的时候,河间府的作用并不是十分明显,只能算是辽兵南下的一道关卡,但先朝混乱,两道失守后,河间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而且,辽和西夏想要南下,他何尝又不想北上收复失地?
河间府就将是他们出兵的栈道。
太原府同样重要,它是守在京城西边的最后一道关卡,此时太原府就驻有八万大军,北方若有异动,就要时刻注意支援大同府,还要守住太原,拱卫京师。
“赵威为人耿直,李江为官清廉且又懂变通,他去太原府我也放心些,至于苏文,他在定远县就敢与山匪较量,去了河间府,与那里的边军应该也能相处得来。”
文官和武官的矛盾一直有些难以调和,但苏文为人爽朗,倒有些武官的品格,和武人应该也更好相处。
左相到这时方没有任何的异议。
这是一份危险与机遇并存的机会。
守在太原府和河间府,有可能随时丧命,但他们只要坚守住,三年之后,必定更进一步。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
赖五为此特意找李江和苏文,“你们要去的地方都临近边关,河间府更是直接面对辽,你们手无缚鸡之力的,若是出事了就只能等着人宰,所以我给你们找了几个护卫,你们随身带着,他们身上虽然都带伤,但手上的功夫还在,一旦出事也能护你们一护。”
“是受伤退役的兵士?”
赖五微叹,“都是跟着我出生入死的,他们受伤了也不可能再上战场,偏又没有什么营生,家里田地也少,给人做护卫好歹还能混一口饭吃。”
李江和苏文肃然道:“赖五叔放心,我们一定善待他们,不知他们可还有家人,若有,也好早点收拾了,和我们一起回钱塘才好。”
“你们要回钱塘了?”这圣旨才下了没两天呢。
“这次任职的地方太远了,要准备些东西,因此早点回去,早点出发,免得耽误了行程。”
现在是三月中旬,李江他们六月初就要去报道,几乎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路上了,还得抓紧了时间才足够。
赖五惋惜,“既然如此,我叫你们婶婶给你们准备一些东西,你们带回去给李石木兰,还有几个孩子,李石若是有空,就带着木兰和几个孩子进京来看看我。”赖五很怅然,“我是不能随意离京,也就只能等着你们来看我了,人老了,老了,就越发喜欢回忆从前了。”
“赖五叔可不老,三个弟弟还小呢。”
赖五精神一振,笑道:“说的是,我还要看着那三个臭小子成家立业呢。”
其实不怪赖五看重李石木兰他们,实在是赖家没什么亲戚,各种节日的时候,除了几个同僚和许家,就只有李石和木兰会给赖家送节礼了。
每年赖家收到的礼物虽然很多,但属于亲戚来往的就只有这么几家,除了李家和苏家,其他的还都是许氏这边的亲戚。
所以赖五是真的很想念李石和木兰他们啊。
李江和苏文一来,他就热情接待,只当作自己的儿子一般。
赖五给他们每人安排了六个护卫,看着多,但其实六个人也干不了什么。
赖五道:“回头我再物色几个,等你们到了任上我再给你们送过去,别以为六人很多,边关那地方你们去了才知道,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官都要养着五六个护卫,不然,哪天敌袭,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李江和苏文忙应下。
他们没去过边关,自然没有赖五了解情况,因此现在赖五说什么,他们都虚心听取。
苏文就问那些人:“你们都还有父母家人吧?”
“是,我们父母都还在,有的已经成亲有了妻儿,有的还打着光棍。”
“回头你们叫家人收拾东西,跟我们回钱塘,到时候就将人安排在钱塘,那里安稳,总比呆在边关要好。”
几个护卫欣喜若狂,他们还以为主人家只录用他们,现在看来,却是连他们的家人也会做安排的。
李江和苏文打算着先取道德州,去那里看过钱舅舅后再回去,收拾东西接了妻子儿女再启程往北,计划很好,但耐不住世情变化。
这就是典型的计划赶不上变化。
☆、355。第355章 意外
“东西都收拾好了吗?”李江看着足有三马车的东西蹙眉,“这也太多了,行程只怕赶不及。”
回到钱塘之后还要急着赶去太原上任,带这么多东西不是耽误时间吗?
墨星解释道:“这一马车是大太太准备给舅老爷的东西……”
“我记得明明只有半马车,”苏文掀开帘子看了看,见里面装得满满当当,也不知道都是些什么东西。
“还有一半是国公爷和国公夫人送的,让我们带给舅老爷,还有这两车东西则是给几位太太和少爷姑娘们的东西了,”见李江皱眉,墨星忙道:“一件都减不了了。”
二爷是还没见过后头护卫带的东西呢,不然得更加头疼。
“算了,我们快马加鞭,二十多天应该也回去到了。”苏文安慰李江,“这些东西又不能扔下。”
俩人正围着马车转悠,想着哪里再减一些东西,就见孙总管急匆匆而来,“二爷,您快收拾收拾,宫里的侍卫大人来了。”
李江微惊,“是来找我的?”
孙总管点头。
李江和苏文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些忐忑。
皇帝要召见臣子,除了叫内侍传旨,一般就只叫侍卫传人。
只是他不过是个小官,也就前一段时间面圣的时候出了一个小风头,实在不知道皇上宣他何事。
苏文掏出一个荷包放进孙总管手里,“可说了是什么事?”
孙总管忙将荷包还回去,摇头道:“侍卫大人没说,小的也没来得及打听,二爷先去换一身衣服,小的先到前面去打听一番。”
孙总管瞄了苏文手上的荷包一眼,以前他也收过李江他们的赏银,但国公爷并不喜欢,而对于外头塞的银子,只要不过分,国公爷并拦阻,因此他对李江他们越发恭敬,却并不敢收他们的银子。
李江和苏文也隐约猜到一些,因此并没有强求。
许氏在后院也听到了动静,让人传话给孙总管,“尽量打听出消息来,银子从账上取。”
苏文本想和孙总管亲自去看一看,只是他与宫中的侍卫不熟,打交道这方面还是孙总管出面最合适,他只好按捺下心情坐在后面等着。
等李江出来,就急匆匆的和他出去,孙总管已经打听到消息,正叫了人在前头伺候,走到李江身边低声道:“二爷,太原府知府犯事被抓……”
李江一惊,苏文心思电转,呼出一口气,将身上所有的钱都塞进李江怀里,“进宫说不定能用到,你快去吧。”
李江严肃的点头。
李江幸不幸运他不知道,但太原知府无疑是不幸的,眼见着三年期满,他就能回京述职升官了,偏巡查御史迷路到了太原,无意中撞破了太原知府苛待百姓的事,巡查御史留了心,带了人在太原府查找证据,前两天才拿到太原知府收受贿赂的账本和各种贪赃枉法的证据。
巡查御史连夜叫人送进京城,今天弹劾折子和证据就摆在了皇上的案头。
皇帝正为关中百姓生计烦恼,正想着如何缓和矛盾,转眼就出了这事,还是位置最重要的太原,他想不生气都难。
他一生气就叫人亲自到太原府押解太原知府进京审问。
那么,本来应该六月去上任的李江就不得不提前上任了。
这次皇帝召见李江,一是为他说明一下太原的重要性,二是警告他,三是表达自己对太原的愿望,最后一个才是命令他即刻启程前往太原府接任。
就算是即刻,也得等到第二天。
所以傍晚的时候李江从宫里出来,回到安国公府看到院子里的马车叹道:“看来这些东西只能你押送着回去了,我明天就要启程去太原府。”
“这么快,行李还没收拾呢。”
“叫墨星收拾几件衣服就行了,剩下的东西叫后头的人再慢慢送过去。”说着,李江叫来护卫,道:“你们抽出三人来,明日与我们先去太原,其他人留在京城收拾好行李,护送你们的家人去太原。”
事出突然,李江只能将这些人都带着了,送回钱塘不可能了,留在京城他也不放心,这些人要是被拿捏住,就相当于他身边的护卫被人拿捏,这事性命攸关的事,李江在这方面向来很小心。
所以还是一并带去太原吧。
能和家人在一起,护卫们自然更开心。
“你给家里写一封信吧,回头我带回去,有什么要交代的事也一并交代了,不然回头还要走驿站送信。”苏文将身上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本来带了五百两算是绰绰有余的了,只是没想到会直接从京城去上任,现在我这儿只有二百三十两,我留下三十,剩下的你带着吧。”
“我这也还有呢,你回去的路上总需要花销。”
“你放心好了,三十两尽够了,”苏文将银子塞给他,“现在谁也不知道太原是个什么情况,听说那儿世家不少,那些世家最喜欢给人下马威什么的,讨厌死了,身上带多一些银子心才能不慌。”
见李江要反驳,苏文忙道:“你放心好了,我银子要是不够,回头找赖五叔借就是了,而且还有舅舅呢。”苏文压低了声音贼兮兮的道:“再不济,车上这么多东西,难道还能饿死我不成?”
李江就有些无语,“你可不许胡来,婶婶给嫂子的那些东西可都贵重得很,有的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李江瞄过里头的东西,盒子里的首饰暂且不说,那些捎给木兰的布料可都是御赐的,一匹布就好几金,苏文带着它们上路……
李江想到苏文的不靠谱,更不敢拿他的钱了,直接塞回苏文手里,“你自己拿着吧,我身上也有二百多两,这些足够了,我去太原府又不是吃喝玩乐去了,日常的花销哪需要这么多的?而且,家里边收到了消息也会给我寄钱的,你只管放心吧。”
苏文掀开眼皮看了他一眼,决定回头直接塞给墨星。
只是谁也没想到,意外总是无处不在。
苏文掏了掏耳朵,问孙总管,“你才说什么?”
孙总管:“……宫里来了内侍传旨,让三爷去接旨。”
苏文眨眨眼,扭头对李江道:“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李江沉默不语。
俩人摆香案接旨。
旨意很简单,让苏文即刻前往河间府上任,朝廷会派出三百护卫护送,最迟午时出发,也就是说,他还有两个时辰的准备时间。
“太原府的知府是因为贪污受贿,那河间府又是因为什么?”
孙总管沉重道:“辽兵南下掳掠,河间府知府带人抵抗,护送百姓撤退,被流矢所伤,已经不治身亡。”
孙总管压低了声音道:“皇上是昨天晚上收到的消息,接连两个府出事,皇上的心情肯定不好,二爷,三爷,你们还是赶紧收拾东西,早点出发,免得皇上那儿不高兴。”
“可真够倒霉的……”苏文也不知道是在说自己还是在说皇帝。
但他还是快速收拾好了行李。
李江带了三个护卫过来给他,“河间府糟敌袭,最近一段时间肯定不太平,你多带几个护卫去吧。”
苏文想了想,摇头道:“太原府比河间府还要复杂呢,行了,你都带着吧,回头我再找赖五叔要人。”
“要人,要什么人?”赖五快步进来,只听到最后一句。
苏文笑道:“我正想找赖五叔借几个人呢,河间府乱起来了,我想多带几个护卫去,只是二哥这里却是不能动的,太原府比河间府还不如呢。”
至少河间府大多是阳谋,敌袭也多是正面冲突,他要保护自己就比较容易,但李江就不一样了。
听说太原的人很聪明,到时候明枪暗箭的,李江身边的人要是少了只怕挡不住。
赖五沉吟道:“我本就想多给你们找几个护卫,现在还在挑选,让他们现在就随你们走是不可能了。我看不如这样,江儿那里暂且不急,你就先从江儿这里带上三个人,连着你的六人,九个人加上朝廷官兵怎么也能护住你了。至于江儿这里,我物色好了人立马给你送过去。”
苏文想了想,点头,“也行。”
赖五看着太阳已经完全升起来并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就微微叹息,“还有一个时辰,我们爷三连离别酒都没得喝了。”
离别酒没有,离别饭倒是有一桌。
赖五刚说完,许氏的丫头就亲自过来请人,“夫人前头准备好了饭食,请国公爷和二爷三爷过去用饭呢。”
“肯定是你们婶婶要给你们饯别的,我们走吧。”
许氏看到几人,忙起身相迎,“现在用午饭是早了些,但你们时间赶得急,也就不讲究这许多了。东西可都收拾好了?”
“都已经收拾好了。”
许氏诧异,“这么快?”
“不过是一些衣物和日常惯用的东西,其他的东西等到了那里再买也就是了。”
“听说北边现在还冷着,你们可要多带几件厚衣服过去。”
李江和苏文却是挂心钱塘那边,“……这些东西还要劳烦叔叔婶婶送回钱塘,再有,我们写了封信,也要请赖五叔帮忙带回去了。”
赖五挥手道:“这有什么要紧,回头我就叫人送回去,你们只管安心去上任。”
☆、356。第356章 游西湖
而此时,木兰正悠哉乐哉的躺在躺椅上,透过窗户看外面的湖光美色,耳边断断续续的传来丝竹之音。
天天被阳阳从外面追进来,一把扑进木兰的怀里,咯咯的笑,“娘,我要和哥哥去钓鱼。”
阳阳爬上一边的椅子,从桌子上捧了一个果塞嘴里吃了,含糊的道:“钓鱼不好玩,我们坐小船玩。”
“不能坐小船,你们这么顽皮,万一把船掀翻了怎么办?”要不是他们带的人多,木兰都不愿意带这两个熊孩子上船,实在是太顽皮了。
阳阳还想缠着,李石就拿着鱼竿从外头进来,捏住他的后脖子提溜着出去,“说要陪爹爹钓鱼的,结果才坐下去还没有五息就跑了,这样像是要钓鱼的吗?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给我钓鱼去。”
阳阳就满脸苦色,抱住木兰的腿,“娘,娘,我不要去钓鱼,我要陪弟弟玩。”
“我看你是要欺负弟弟吧?”
天天瞅着阳阳笑嘻嘻的。
阳阳忙保证,“我今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