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家小地主+番外 作者:郁雨竹(云起书院vip2014-12-05完结) >

第246章

农家小地主+番外 作者:郁雨竹(云起书院vip2014-12-05完结)-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也是他们活该。”范大爷气狠狠的接了一句,却也不免染上担忧,“咱们村都多少年没冻死饿死过人了?这几年更是受着李家和苏家的恩惠,你刚才不敢把东西推辞回去,不就怕逼得太急,木兰撕破脸皮吗?你说说,现在有什么法子?”
  就算他心中也很不忿,但也不得不为村民们着想一二。
  今年李家和苏家资助过冬的物资还发呢。
  林大爷道:“这几年风调雨顺,朝廷的税收也不重,家家户户都有些存粮,就是村里最穷的人家,今年过冬的粮食还是有的,也没有总要李家和苏家帮助的道理。”若是他们感恩也就罢了,可这几个明显是起了歪心思。
  老村长诧异的看了一眼林大爷,他以为这话应该是亲近李苏两家的马大爷说才对。
  “可还有青黄不接的时候……”老村长犹豫道,“加上有些人家将粮食卖出去了……”
  这下连脾气最好的马大爷也生气了,“总要给个教训,不然以后只怕要出大事,这是太平年间,倒还好,若是遇上荒年或战事,他们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老村长顿时不说话了,范大爷就敲下道:“这事先放着,让孙三德给木兰磕头赔罪,木兰那丫头性子烈着呢,难道我们几个老了老了倒要豁出脸来和个丫头理论?丢人不丢?等李石好一些,我们亲自去找他。”在范大爷看来,李石虽然难搞定些,却比木兰要好沟通得多,那妮子认准了一件事,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不像李石,还能用利诱劝说等手段。
  不是他们偏向木兰,若李苏两家和村民们发生冲突,就算李苏两家站在理儿上,他们也得牺牲李苏两家保全村民们的利益,这不仅是为大局着想,也是利益使然。
  但很显然,现在还没走到那个地步。
  在他们看来,这只是个小矛盾,小事件,木兰性子烈,心中有气出不来,让她发泄一顿就好了,等她气消了也就好了。
  而且,村里有些人家心也太大,竟然拿着吃用的粮食去换钱。
  村里没有秘密,几个老的又是火眼金睛,很少有瞒过他们的事,谁家收成多少,只要看地里的活心中就有数了。
  有的人家收成好,加上这几年的积蓄,拿出一些粮食来换钱无可厚非,可有的人家只堪堪够吃也敢这么做,无非是抱着李石不会看着村里人饿死的想法。
  就他们知道的向李石借粮的就不少。
  现在还好,再过几年,养出惰性来了,若是遇上灾年和战事,只怕要出大事,到时候李石是帮还是不帮?
  村里的四位老人决定先将事情放下,先让木兰出气再说,却没料到木兰的反应这样激烈。
  她接受了孙三德的道歉,也接了赔罪的酒,但转身就让人给村里几户比较困难的人家送去了今年的资助粮,然后就是给何家送了三袋白面,三袋白米,一房一袋。然后就关起门来过日子,不仅下人,就是阳阳和天天也不叫出门了。
  村里的人冷眼看着,眼见着春节越来越近,但李家却一点反应也没有,渐渐就坐不住了。
  要知道,平时这时候,李家资助村民的粮食早发了。
  最后还是一个老太太上门,只说自己冻伤了。
  周大福客气的请人去府城的德胜医馆看看,“……我家老爷如今还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不能为您老人家看病了,您可以让家人带着去府城看看,您这个岁数,医馆看病是不收钱的。”
  老太太强笑道:“这不是手脚不方便,这雪天地滑吗?”
  周大福很同情的道:“可惜我家老爷伤得重,您还是叫儿子和孙子背着去吧,咱们德胜医馆里的大夫都很不错的。”
  是不错,可怎么能跟李石相比呢?
  而且,德胜医馆的药材有一些虽然是免费的,但一些贵重的药却要花钱买,若是在这里李石给看了,那给抓的药比医馆里要好多了……

  ☆、408。第408章 亲疏

  不仅老太太上门看病被拒绝,村东头几家比较困难的人家也隐晦的露出日子艰难的话头。
  但这次木兰没接话,让来串门的婶子嫂子心里很不好受。
  走的时候,木兰也只叫人包了几块点心,表示李石伤的有点重,这段时间怕是不能接待乡亲们了。
  这下子,其他人也不好再上门了。
  木兰冷眼看着她们离开,转身就回了后院,心中冷哼一声。
  孙三德和孙大婶逼着她的那天,她们的丈夫或公公可都在呢。
  这几家因为地少人多,日子一直不好过,前些年遇上雪灾的时候差点没活活冻死饿死。
  是李石治好了他们,是木兰给他们一碗粥喝,这些年因为想要在鸣凤村站稳脚跟,也为了李江和苏文的名声,他们可没少资助这几家。
  可倒好,转头就对上了他们家。
  就算李石和木兰抱着其他的目的,但也的确是好心为他们,的确帮了他们的,论谁遇到这样的对待也不舒服。
  李石说得对,她的心太软,以后这种事还是硬着来吧,实在不行就交给李石和范飞吧。
  李石正靠在窗边的塌上看书,正对着窗口,一眼就看到木兰进来,就放下手中的书,含笑的看着她。
  木兰也收起了脸上的凝重,脸上带着笑意,“怎么起来了?先生不是说要多躺几天吗?”
  李石拉拉木兰的手,只含笑。
  他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做,实在是闷得慌。
  木兰无奈,“那也不能坐到这儿来,风一吹,身上就冷了。”木兰将毛绒绒的毯子围好李石,想了想,叫来周春,“我记得那张虎皮收在了东边库房里,你去找出来,给老爷铺上,这样就不怕了。”
  周春眼睛发亮,高兴的应了一声,“夫人放心,我立马就找出来。”
  听说那头老虎还是夫人打的呢,虽然是杂毛的,但这是老虎啊老虎,可惜她只见过两次,这一次一定要上手摸一摸。
  那张虎皮并不太完整,当时木兰可是戳了那老虎好几个洞,这样的虎皮虽然值钱,却不贵重。
  那时候木兰也不舍得卖,李石更不舍得,那可是妻子舍了命猎到的老虎。
  而木兰不卖,这纯粹是因为,这是珍稀动物啊亲,老虎耶,以前她只在动物园里远远的看一眼,还是瘦骨嶙峋的老虎……
  破了洞的虎皮硝好后木兰就给补上了,那头老虎的毛发旺盛,只要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
  那张虎皮一直被收着,没人用过。
  周春找了虎皮出来,摸了又摸,欣羡道:“这毛摸着真舒服。”
  木兰见了好笑,“那是你没看到最开始的样子。”木兰摸着老虎头道:“这虎皮一开始是林大爷帮着硝的,只可惜那时候他也没多少经验,那时候的皮毛摸着可硬了,好在他仔细,把碎肉碎骨什么的捡的干净,加上那时候他宁愿硝得不软和,也不坏皮质,倒很好的把虎皮保留了下来,为后来的硝制留了多少空间,后来你家老爷请了北来的匠人帮忙再硝一次才这样软的。”
  木兰将虎皮抖开,在炉子边热了一下,将因为长时间放置的腐气驱散,这才拿去给李石盖上。
  “明天我再把它铺在塌上,到时候一半垫着,一半盖着。”
  李石微微摇头,苦了苦脸,表示那样会热死的。
  “到时候把火炉子移开一些就是了。”木兰很坚持,“谁要你非要在窗口边坐着的?”
  阳阳和天天从外头跑进来,看到母亲手中的虎皮,“哇”的惊叫一声,然后就兴奋的跑上前要摸。
  “这是真的!”阳阳仰着小脸兴奋的叫到。
  “真的也不是你的,这是给你父亲用的。”
  天天已经扑了过来,虎皮落在地板上,他直接在上面打滚。
  听说是父亲的,阳阳可惜了一下,然后看着父亲扭捏道:“既然是爹爹的,那就算了,爹爹现在是病人,我不和爹爹争。”
  李石听了不由轻笑出声,不小心牵引到了胸中的伤,倒是疼了一下。
  天天已经整个人埋在虎皮里了,怎么也出不来,兴奋的“呜呜”的叫着。
  阳阳见了心动不已,也扑了上去,兄弟俩就抱着虎皮在地板上又摸又滚。
  木兰就坐到李石身边,含笑看着他们。
  李石见木兰几天就瘦了一圈,担心的握着她的手。
  木兰半倚在他身上,笑着安慰道:“我没事,如今年节快到了,我已经叫人给苏家庄和李家庄送信了,叫他们今年都不用过来了,府城里的那些人,我也让人露了风声,今年我们一家自己过就好,将节礼送出去就行了,不用再接待人。”
  李石这才满意。
  每年过年,木兰总是要瘦下几斤,明明他们家的事情已经很少了,但应酬依然不断,前院的事还好,内院的事李石却不怎么帮得上忙。
  礼单早在几天前就拟好了,剩下的不过是从库房里拿东西,这些事情周大福和向成都能做。
  李石担心的却是村里的事。
  虽然没人和他说,但他也察觉到了,前几天前面闹哄哄的,他并不是听不到。
  他刚受伤,木兰正是伤心担忧的时候,村里的人这样闹,她只怕要大怒了。
  以木兰的性子,只怕手段还很强硬。
  李石不想与村民将关系弄得太僵,但木兰显然不是圆滑的人。
  她平时很心软,别人欺负她,只要不大不触及她的底线,她大多一笑了之,也很容易同情人。
  可若是惹恼了她,又触及底线,她却是最不顾人面子的,手段狠厉,就是他有时候也不由惊心。
  按说李石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喜欢这样的女子的,偏偏他就是将她放在了心里眼里,一刻也离不得。
  李石无意识的在木兰手心里划了又划,他最快也得半个月后才能开口说话,那时骨头接上,也没有那么痛了。可那时候年节都过了……
  李石看着木兰的侧脸,叹息一声,罢了罢了,就由她去吧,她如此生气一半是为他。
  大不了回头他再利益诱之就是了。
  李石却不知道,木兰却是下定了决心要整顿一番的。
  通过这次事情,木兰深切体会到了什么是升米恩斗米仇。
  由鸣凤村又想到了苏家庄和李家庄,还有医馆,甚至每年他们捐献出去的东西,种种行为。
  有些人受了恩德会记在心中,但有些人却会渐渐的将恩德当成理所应当,最后甚至还会有所怨忿。
  比如孙三德,比如那天跑到李家前厅围观的村民。
  木兰就想到了李家庄。
  也许是因为幼年的经历,李石和李江都不喜欢李家庄,而木兰和苏文更不用说了,自然是看李石和李江的态度行事。
  也因此,李江出息以后,虽然给李家庄的族学捐了些钱,还在一些小事上多有帮忙,但其他的事却很不假辞色。
  除了最开始李家庄的人有些倚老卖老,倚仗宗族之外,之后都老实不少,至少不敢在大事上给李石和李江添堵。
  苏家庄却和李家庄不一样。
  苏家庄当年可以说是尽全族之力来供养苏文读书的,虽然他们每年给的钱不多,也并没有帮到苏文什么,但那却是他们能拿出来的最多的钱。
  更别说苏家在苏家庄的田地一直是族人免费帮忙耕种的。
  这份情义木兰记着,苏文记着,李石和李江也记着。
  所以大家对苏家庄操心最多。
  苏家庄以苏文为尊,可以说事事以他为先,加上庄里有家族的长辈做主,也从没闹出什么事来。
  李石也一直很喜欢苏家庄的识相。
  有些事,虽然没有明说过,但大家都知道,苏文能读书并且考出来,靠的却是木兰和李石,苏家庄的人知道他们念着他们当时伸出援手的情分。
  但其实,当时就算苏家庄不伸手,木兰他们最多也就是更累一些,更麻烦一些罢了;而当时他们伸手,也并没有帮到李石木兰多少。
  鸣凤村则不一样。
  李苏两家是外来的,虽然这个村子里的村民大多是外来户,但大多也扎根好几代了。
  来的时候也是拖家带口,几代下来都有了宗亲。
  李苏两家若是带了长辈大人还好,鸣凤村自然要忌惮一些,偏偏里面最大的李石也不过半大的孩子,连纳税租调的年龄都达不到。
  更别说,还是靠着一个七岁的女娃进山打猎维持生活。
  鸣凤村的村民们虽然羡慕他们家日子慢慢过得好起来,但也轻视他们。
  这个时代,老人是受尊敬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而李苏两家,却连个大人也没有。
  偏偏他们家的日子还越过越好,十几年过去,甚至做到了官身。
  鸣凤村的村民们畏惧羡慕嫉妒的同时,也有人带了些怨恨的复杂情绪。
  更别说,从五年前开始李石就开始资助村里的贫困人家,加上每年免费为村民看病花销的银钱,想要不让人嫉妒也难。
  所以,在孙三德找上门闹的时候,才会有那么多人抱着看笑话的态度来凑热闹。
  李石和木兰想要以施恩的办法巩固在村里的地位,何尝不是对鸣凤村没有归宿感的原因?
  所以说人是奇怪的。
  若是在李家庄,李石和木兰虽然会厌恶烦恼,却会将李家庄当作自己的故土,李家庄的人虽然贪婪恶劣,却不会将两人排除在外。

  ☆、409。第409章 拜年

  有些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想要改变不是那么容易的。
  木兰首先就是想要鸣凤村的人认识到,他们的帮助并不是理所应当的。
  这一个年,有不少人家想上门打秋风,都被木兰堵了回去。
  村里谁家的情况如何,木兰心中也有数,除了村东头那几家,各家都不是特别艰难,一个冬季还是过得了的。
  至于村东头那几家没得到救济粮的,不是还有村长吗?
  木兰表示,李石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至于医馆的问题,则要留到日后再改革了。
  而涉及到其他的慈善则要更仔细了,木兰表示他们时间很多。
  将大门关上,木兰高高兴兴的筹备过年。
  李石胸口的伤还没好,还是只能吃流食,但也许是因为休息得好,加上疼痛稍减,精神却很不错,才吃完晚饭,就兴致勃勃的靠在炕上看着三个孩子凑在一起玩。
  木兰将他的靠枕微微放平,“你的伤还没好呢,别坐的这样直。”
  李石低声说道:“不碍的,才吃饱饭呢。”
  木兰横了他一眼,“你胸口还疼着呢,不要说话。”
  李石低声笑开,点头应下,却不过半刻钟就抓住木兰的手在她耳边低声道:“这段时日,让你担忧了。”
  木兰瞪他,见他眼里含着情义,脸不由一红。
  李石怜惜的想要伸手摸她的脸,看着不远处的三个孩子,到底不好意思,就伸手进毯子里握住木兰的细腰,“村里若再有人家找上门来就让范飞去处理,你不用每个都出面。”
  木兰却认真的要求他,“你不要说话,牵引到伤口怎么办?”
  李石无奈的解释,“伤口已经好多了说话并不碍的,真的,我是大夫呢,怎么会亏了自己呢?”虽然此时说话,胸口还是会隐隐作痛,但他就是想和木兰说话。
  他从前都不知道,自己原来也是一个话多的人。
  木兰怀疑的看向他,李石忙保证,“我说的是真的,不信你问先生。”
  “好,等一会儿先生来了我就问他。”
  李石一点也不担心钟先生会揭穿他。
  说起钟先生,木兰不由关怀的问道:“先生那样关在屋里真的没事吗?连年夜饭都没吃……”
  钟先生年纪渐渐的大了,以前李石邀请的时候,他总是不愿意到李家过年,今年木兰就以李石的病情为借口,在小年的时候就将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