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家小地主+番外 作者:郁雨竹(云起书院vip2014-12-05完结) >

第295章

农家小地主+番外 作者:郁雨竹(云起书院vip2014-12-05完结)-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当年的事大家都忘得差不多了,除了一些老人,谁还特意去记当初的事?何况,大家都以为你……”木兰一笑,扯开话题,抱怨道:“江儿也是,他怎么也不告诉我你们在这里?当初天下初定,我还叫人去找过你们,只是师傅以前说的地址都是假的。”
  “不怪江儿,我和你师傅变得太多,他认不出来是正常的,你不也没能立时把我认出来吗?”
  木兰仔细去看方氏,见方氏比十多年更有活力,身上女人味十足,比当初的憔悴落魄的村妇不知好看多少倍,她之前也只觉得眼熟,却万万不敢将她们联想在一起的。

  ☆、489。第489章 方氏

  赵威和方氏都不知道木兰到了太原,他们一开始虽然会留意李江,但同在太原为官多年,赵威对李江他们的关注也没有这么多了,也就平时能照顾的时候照顾一二。
  这次宋家请宴,方氏本来是不想来的,但宋谷和赵威不和,能来踩一脚,帮丈夫拉拉人气,方氏自然不会放弃,可她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木兰。
  木兰不认得她,她却不会认错木兰,这些年来,她和赵威一直感激她,若不是当年她相助,她还未必逃得出来,而且她后面送他们的银子也帮了他们大忙。
  后来他们发达了,赵威也派人回去打探过木兰的情况,知道她过得好,他们也就没出现打扰。
  即使赵威和方氏已今非昔比,但他们在鸣凤村的经历却不怎么光彩,方氏不愿回首去看,更重要的是,她隐约知道前夫的死和赵威有关,丈夫今天的成就得来不易,官场中得罪的人也不少,若是被他们知道,没做过的事都会被栽赃,何况他又疑似做过。
  赵威的理由更简单,他不愿方氏再回想以前的苦难。
  但有时候缘分就是这么奇妙,李江升任太原知府,镇守太原的赵威自然知道李江。
  好在他在鸣凤村时就是独来独往的猎户,面相又凶,除了木兰和李石,少有人和他接触,更别说读书住在书院的李江。
  李江也就见过他几次,而现在他面相变化挺大,寻常人可认不出他来。
  果然,李江到达太原后,自己和他见几次面,他也没能认出来,就是以前时常见面的方氏也没被李江认出来。
  夫妻两个是既失落又庆幸。
  方氏拉着木兰的手哭道:“那时候总想着你要是也来太原就好了,我也有人陪着说说话,但又怕你来,提起以前的事。”
  “那现在怎么不怕了?”
  方氏擦干眼泪笑道:“现在我和你师傅都老了,以前的事也看得开了许多,想着过日子不能顾忌这儿,顾忌那儿,我原还想,再过几年等孩子都大些,我就回去看你,要亲自和你说一声谢谢才好。”
  “师母,”木兰握紧她的手,正色道:“当年你们离开,我也一直放心不下你们,因此一直叫人暗中寻找,要说道谢,该我给师傅磕头才是,若不是师傅教我的本事……”木兰眼圈一红,“我和……孩子们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方氏也听说了木兰先前在京城的事,就摸着她的头发道:“都过去了,咱们现在不都是好好的吗?”方氏欣慰道:“你看,我们现在都是诰命夫人了,以前这样的日子是想都不敢想的……”
  方氏慨叹,以前她每日想的就是多干一点活,私底下多存一些钱,或是想办法去地里干活,好避开前夫的毒打……哪里想过会有今天的日子?
  侯氏叫人摘了几朵鲜艳欲滴的花,慢悠悠的忙这边走,但其实眼角的余光一直看着这边。
  她看到赵夫人激动的木兰说话,看到她满脸柔情的摸着木兰的头发……侯氏心中震惊,她没想到一直自持身份的赵夫人会认识苏木兰,而且还颇似有交情。
  侯氏垂眸思索,难怪赵都督对李江多有照顾,那李江到底还会不会更进一步?
  侯氏虽然知道他们的关系,但并没有叫人去查,她很知道分寸,知道有些事可以去查,有些事却不能插手,也正因为她的聪明识趣,她的丈夫才能走的这么远。
  宋家的一场宴会除了宋老太太这边收获颇多外,就是太原的诸位夫人们稍稍出了一口气,然后就是木兰和方氏的相认了。
  离开的时候,赵夫人拉着木兰的手邀请她明天到家里来玩,木兰笑着应下,和傅氏坐马车回去了。
  傅氏很好奇,侯氏也就罢了,从来长袖善舞,少有不和她交好的人,但赵夫人一向冷傲,不太喜欢与人来往,怎么也和才见过一面的木兰说到一块儿去?看着还相谈甚欢。
  不仅傅氏疑惑,其他家女眷看了也好奇。
  不过她们不能问,傅氏却能问,所以一上马车傅氏就问了,“嫂子和赵夫人倒投缘。”
  木兰笑着点头,“赵夫人为人和善,我与她的确很投缘,她约我明日去她家做客,到时我带几个孩子一块儿去。”
  傅氏眼睛一亮,“荃哥儿和荩哥儿要上学……”
  “那就请一天假吧,后天回来再去,这次是正式和赵夫人的几个孩子认识,以后他们也能一起出去玩。”
  傅氏更高兴,“回去我就派人去和先生请假,”说完又苦恼道:“时间太急,不然回去给嫂嫂和孩子们多做几件衣服才好。”
  木兰笑道:“叫他们穿日常衣服就行,不必如此。”
  傅氏见木兰波澜不惊,也就稍稍压下心底的兴奋。
  赵都督虽然只比李江高半级,但人家资历老,任都督的年限都七八年了,手底下又养着兵,可以说,太原以北的地方赵威的话顶三分,三分世家豪强及地主说了算,还有三分是圣上的意思,剩下的一分才轮到那些贫民百姓。
  俩人虽然时有合作,但其实文武两道,后宅也很少交流,偏赵夫人又不喜欢出来做客,更不喜欢请人去做客,所以傅氏这些年来还真的没和赵夫人说过几句话,更别说各自的孩子了。
  因为赵威的孩子以后肯定是会继承他的大将军爵位,而且据说能力还都不错,傅氏自然更关注起来。
  木兰回去后却是把李江找到了房里,悄声将赵威的身份告诉他,“……我只知师傅单名一个威,却不知道他还有字,而赵都督从来都是用字不用名,竟然就错过了这么多年。”
  李江沉思,“我们可以错过赵都督,但赵都督是必定知道我的,只是他不说,只怕也是顾虑什么。”李江欲言又止。
  “你有话就说,何必吞吞吐吐的。”
  李江就打开门窗,让周春守在门口,低声道:“前些年北边战事,赵都督统领太原以北的兵马,就有人查过赵都督的来历,后来赖五叔将兵权上交,赵都督直接听任于圣上的时候又有人来查过,那些人虽然行踪隐秘,但还是露了一些行迹,我联系前后猜出来的,嫂子,当年……”李江迟疑道:“当年方婶婶不是孙家的媳妇吗?这要是被查出来……”
  木兰脸色一沉。
  李江硬着头皮道:“虽说现在是乱世之后,前朝许多事都不做数了,但一旦被人知道,御史告上金銮殿,只怕赵夫人很难保全。”
  木兰当然知道,那些人有不畏强权弹劾贪官污吏的,但有时候却又酸腐的可以,似乎女子天生就该为男子牺牲,天生就是男子的附庸品而已。
  丈夫可以打杀辱骂妻子,妻子却不能反抗,这都是狗屁理论。
  李江看着木兰眼里迸射出来的寒光,顿时有些头皮发麻,他就知道,掰开了说嫂子肯定要动气,但不说以后真要出事,嫂子只怕就是伤心了。
  木兰沉着脸道:“那你说怎么办?”
  “嫂子,赵夫人一向不喜欢应酬,这固有她性子的一方面,但也有这件事的考量在里面,少见些人,被发现的几率也就越低。您和赵夫人一见如故,一般人不会多想,只以为是你们的缘分,但别有用心的人却不会这样想,不如等过几天再去?”
  木兰思忖片刻,点头,“但这治标不治本,得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才行。”
  李江沉思,“这件事我与赵都督商议商议。”
  李江出去后,木兰叹息一声,叫人去赵家送信,说家里暂时走不开,过几天再上门拜访。
  方氏收到信还疑惑了一下,“刚在马车上还好好的呢。”
  赵威却了然,叹道:“木兰是为我们好,过几日再请她吧,也不用请到家里来,就在外头,你们一起去逛逛街岂不更好。”
  方氏心中微酸,握住丈夫的手,“都是我拖累了你。”
  赵威难得的笑开,脸上的疤痕显得有些狰狞,回握住妻子的手,“瞎说什么呢,能娶到你,是我之幸。”赵威眼里闪着笑意,道:“我们也要接受木兰的好意不是吗?”
  木兰坐在书桌前良久,才拿出《千字文》对照着在信件后面多说了几句。
  这是李石之前和苏定传递消息所用的密码,还是木兰随口提了一句,然后李石与苏定商议出来的,因为看他用了多年,木兰也学会了。
  这是她第一次和李石通信时用到这个,虽然里面只有赵威太原都督六个字,但以李石的聪明想要猜到原委并不困难,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想到什么办法。
  这件事的确有些棘手。
  方氏当然是跟着赵威一块逃走的,虽然在鸣凤村大多数人的眼里方氏是被孙家给害死了,但孙家和木兰都知道,方氏没死。
  她的事若真被人查不出来宣扬开,孙大宝的死只怕也会被牵涉出来,到时候,有心人想要打击赵威是轻而易举的。
  这就是明晃晃的把柄啊。
  赵威这些年不是没想过办法,但他性子直,除了避让开,还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而李江这边也苦恼,又不能找师爷幕僚,只能和赵威相对坐着商量起来。
  这一商量,还真给他们找到了一些办法,虽然不尽如人意,好歹能将把柄降到最小伤害。
  但这些方法在李石的信到的时候全被轰成了渣,李江觉得,大哥就是不一样,直接直击要害,给事情盖棺定论了。
  赵威满脸笑容的收起李石的心,道:“这件事就麻烦李贤侄了。”
  李江扯了扯嘴角,道:“赵叔叔客气了。”

  ☆、490。第490章 扫尾

  李石是对不会承认自己八卦的,但很可惜,这个印象还是在深深地烙在木兰心中了,为此,木兰后来用过不少类似“没想到你这么八卦”的眼神看着李石。
  李石几乎要暴躁起来,他是收集信息,又不是他自己去打听的,不过是叫下人留意一些家长里短罢了,好吧,他承认,里头有用的信息很少,但在关键时候能起到关键作用不是吗?
  李石很想就信息的流通及安全性与众人做一下讨论,但想想,除了木兰也没人敢在他面前表露出那种表情,更不会有人就解决赵威后顾之忧的事而想到他八卦这件事上来。
  话说,他真的不是八卦。
  才收到木兰的信,李石的大脑就高速运转起来,他的第一个念头是,绝对不能叫人知道当年木兰发觉了那场谋杀,然后才是遮掩木兰与赵威的关系,最后才想到帮赵威解除后顾之忧,让两家正常来往。
  李石承认自己自私,在一切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保全家人,然后才想到赵威。
  知道了赵威的去处,再查赵威就简单得多了,李石也不敢托大,通过苏定将信递给了赵威,主要询问他当年逃走时的路径及沿途发生过的较大的或特别的事。
  赵威素来知道李石的脑袋好使,别看李江是进士,还当了这么大的官,但在有些方面和经验上还远远比不上李石。
  所以赵威也没隐瞒,除却自己和方氏的隐私外将能说的全和李石说了。
  赵威不信任李石,更不可能信任苏定,但他信任木兰。
  李石要是敢出卖他,木兰第一个不好受,而以李石对木兰的看重,他必定不会这样做。
  赵威虽然不多擅长权谋,但这方面还是可以肯定的,李石要是想不惹祸上身,不理他们是最好的办法。
  既不会把自己牵扯进来,又不会叫木兰痛苦生怨。
  李石拿出自己和木兰绘制的地图,再结合从赖五那里拿到的舆图,把赵威走过的地方绘制出来,找出可以做文章的地方。
  赵威,原名赵山,子重两个字也是后来取的。他的履历并不是秘密,他在家乡失手杀死了一州官的纨绔儿子,最后逃亡出来。
  这点是他跑到辽地参军后不久就被挖出来的,那时候他们干的就是反朝廷的勾当,不怕你与官为敌,就怕你与官有亲,所以赵威的经历还被用作激励战士所用。
  前面的履历赵威可以说得清清楚楚,但后面十年的逃亡生活他却没仔细说过,当时也没人问,后来有人感兴趣了,除了圣上和他的顶头上司赖五,也没人有能耐问他。
  而圣上和赖五对这些事不感兴趣,感兴趣的人去查也什么都查不出来。
  那些人不过是想找赵威的把柄,而赵威后宅只有一个方氏,夫妻恩爱,孕育了四个孩子,别说妾侍,连个通房都没有,想找把柄的人只好把目光对准方氏,第一要找的自然是方氏的娘家。
  却发现方氏没有娘家。
  这世上除了孤儿就只有勾栏院等脏地方出来的没娘家了,就是最贫穷的乡下地方总也有几门穷亲戚吧。
  但每年清明端午和过年,全然不见方氏回娘家,连个节礼都没有,不怪人不深思。
  所以那些人才更对赵威那十年的经历好奇。
  李石仔细的找了找,笔尖点在黄州上不动了。
  当年方氏伤重,赵威为了她走的是偏东的路线,就为沿途好找大夫,却不料在黄州等地遇到了流民,差点被冲散。
  据说,当年黄州等地的流民虽然没有当初江南时汹涌,却也死了不少人,方氏若是在此出现,那么一点也不怕别人查到,他不怕乱,就怕不够乱,只有乱了,一切才有可能。
  李石突然就想起在京城时听下人们说过的一件事。
  许氏有个姑姑嫁到黄州的方家,有个女儿,年轻时不懂事,与人私奔,二十多年过去,却带了两个孩子回来。
  许氏的姑姑心疼女儿,但方家规矩森严,出嫁的女儿守寡都要进家庙,何况,年轻未嫁的姑娘私奔,那方氏若是敢回来,肯定是要沉塘的,因为这个,许氏的姑姑写了信回娘家求救,只希望许家能出面说和,让她的女儿有条活路。
  只可惜,许家的传承比方家还要远,在某些方面比方家还要顽固,碍于她是姑奶奶的面子没出面说什么,但肯定不会出面干涉方家的。
  许氏幼年时还被那姑姑抱过,而那位表姐比她更是大了十来岁,从小就照顾她,所以为此事哭了几次。
  木兰也许已经不记得了,但李石记忆好,可还记得那几个丫头的议论,似乎,方家派了人出去抓方氏母子过,只可惜后来又叫人逃了……
  李石露出一个微笑。
  方家不过是黄州的一个中产家族,以前最显赫时也不过是三品官,和李家庄一样,因为曾经的辉煌死守着一些臭规矩,不过方家要比李家好多了,方家至少还懂得置产经商,李家可是一味守着耕读人家,只种地,再艰难也不愿经商。
  由此也可以看出方家的虚伪,若是利益够,那些所谓的原则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如果彼方氏是此方氏呢?
  那个方氏不过是私奔后带着两个孩子落魄归来的妇人,可换了这个二品都督夫人方氏,相信方家很愿意接受吧?
  而且,这也算双赢,有了赵夫人在前面,后面许氏的姑姑也能带回自己的女儿就近照顾,至少不用一边提防着族人抓人,一边偷偷摸摸的相见了。
  李石想到就给赖五写信,仔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