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家小地主+番外 作者:郁雨竹(云起书院vip2014-12-05完结) >

第65章

农家小地主+番外 作者:郁雨竹(云起书院vip2014-12-05完结)-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周家,当年苏延年送走那个孩子时并不愿告诉周家,所以周家也不知道。
  当然,这句话的水分很大,杨太太和尚太太也就听听罢了。
  真要说周家没法找到这个外孙女是不可能的。
  只要周家愿意找,难道还能找不到一个孩子?苏家也没必要瞒着这些,说到底,不过是情薄,不愿意惹这些麻烦罢了。
  两位太太看向笑得温柔满足的木兰的目光中就带了些同情,不过现在看这位姑娘倒是过得还不错。
  杨太太就好奇的道:“旁边那位是她丈夫?她竟然也成亲了,看着过得还不错。”
  “那要看与谁相比了。”
  杨太太顿时不说话了。
  同胞姐姐的苏婉玉可是嫁给了护国将军府的嫡长子,以后是要继承护国将军府的。
  而这次新皇能够顺利登基,就是因为护国将军府约束住了安乐王的军队,可谓是功劳深大,而且,护国将军府现在还掌着一部分兵马,听说,皇上要封护国将军府为定国公,现在,吴家在京城那是横着走的存在。
  相比之下,一身衣服都不超过半钱的木兰就实在是寒酸了。
  而此时,寒酸的木兰正在为是选凤钗好,还是步摇好而犹豫。
  媛媛和桃子正头碰着头在一起看,时不时的发出一声低呼,实在是太好看了,她们都想要。
  李石见妻子纠结,就低声笑道:“那就两支一起买吧。”
  木兰纠结,“那样就要花很多银子了。”
  媛媛和桃子却猛地抬头看李石,眼里冒着光,就差在脸上写着,也买给我吧,也买给我吧!
  李石瞪了两个妹妹一眼,低头对妻子道:“我身上还有些银子,不缺这些。更何况,以后就是有急用,再将首饰变卖就是,这些首饰是不会折价的。”
  这倒是真的,木兰选的首饰都是银的和金的,怎么样也不会折价的。
  木兰隐晦的看了一眼那一排的玉,就点头应下了。
  李石也看了一眼玉饰,暗暗留心,原来妻子更喜欢玉饰。
  媛媛和桃子就眼巴巴的看着,木兰好笑的摸着她们的头,对李石道:“给她们也买两件吧,她们也大了,该仔细的打扮打扮了。”
  李石板着脸应下。
  媛媛和桃子就欢呼一声,凑在一起选首饰。
  她们也知道家里并不是非常的宽裕,所以选的也多是银饰,但才十二三岁就可以拥有银饰,在村庄里也是少有的,除了村长家里的刘雅姐姐,但就是她,也只不过才有一件罢了。
  两个小女孩很开心。
  李石见状,板着的脸上也难得的露出了笑容。
  几人很快就选好东西,叫了那位小姑娘过来结账。
  拿了自己喜欢的首饰,四人就起身离开,才走到楼梯口,就和正下楼的周江萍三人碰上。
  李石眼睛扫过她们,并没有往心里去,只是拉住木兰的胳膊,低声道:“等一下我们去饭馆里吃饭。”
  木兰点头,见三人看她,下意识的就冲对方笑一笑。
  楼梯上的三人都被木兰的笑容一怔,良久才扯开一个僵硬的笑容回应。
  杨九注视着苏木兰离开,叹道:“可惜了!”
  周江萍看着苏木兰的背影不语。
  东西齐全,木兰好好的打扮了一下,就和李石提着礼物坐上马车去了松山书院。
  松山书院给博士们的待遇很优厚,王先生在松山书院任教十几年,在松山书院附近就有一栋三进的小宅子,风景优美,环境优雅,加上附近住的都是和他一样的博士,可以说,这个地方就是高知识分子的别墅聚居区。
  王先生和王太太也早就等着。
  李石和木兰一到,王先生就将人请了进来。
  俩人客套了一番,木兰就被王太太请到后院。
  王太太三十多年,但保养得很好,看上去不过二十来岁罢了。
  王太太隐晦的看了木兰一眼,苏木兰和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可以说是完全的不一样。
  王心敏正在后院等着,看到木兰的那一刻愣了一下,眼睛询问的看向母亲。
  王太太微微点头,王心敏心中诧异,但脸上不露,迎了上去,行礼道:“见过李娘子。”
  木兰笑着点头,转头问王太太,“这就是王姑娘吧,长得正漂亮。”说着拿出准备好的见面礼给她。
  俩人相让着入室,王心敏跟在俩人身后进去。
  王太太让人上茶后道:“这是龙井茶,是山东那边送来的,李娘子看是否还合口味。”
  木兰看了王太太一眼,手微顿,笑道:“王太太可高看我了,我就是一农妇,平时喝茶不过解渴,并不懂茶经,这样的好东西给我喝却是糟蹋了。”
  王太太嘴角的笑容微僵,不知如何接下去,一般来说,对方不是应该夸赞一番,然后就品茶吗?
  这样她也好拿到主动权,怎么这人却是好不知羞的直接说自己是农妇?偏脸上还没什么羞愧,完全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王太太有些怀疑的看向女儿,女儿嫁进这样的人家真的没问题吗?
  她虽见过苏文,但觉得对方也不过长得俊朗一些,才识不错罢了,身世却是万万比不上自家女儿的,但女儿坚持,她也没办法。
  王心敏见母亲这样,暗暗着急,但在木兰的眼皮子底下又不能动作,只好上前道:“茶本就是给人解渴用的,不过是其中味道不同罢了。”
  木兰笑笑,小口的喝了一口,的确是别有一番滋味,她虽然不懂茶,但也知道这杯茶和以往自己泡的茶不一样,但木兰并没有说什么。
  等李石和木兰从王家出来时,俩人对王家的事情都了解了大半。
  不是俩人能干,而是他们本就存了打探的心思,用了十二万分的心思留意,加上李石和木兰又尽量引导话题,所以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
  王先生只惊讶于李石的老成,之后就乐得将情况透露给李石知道。
  他们是在论亲,那样,有的情况自然是要对方知道清楚的。
  但王先生同时又在担心后院,只希望妻子今日能够正常一些,想到后面还有女儿陪着,就稍稍放心。
  但王先生送走李石回到后院找女儿时,就看到女儿沮丧的表情。
  “父亲,这婚事只怕不成了!”
  王先生眼里就闪过恼怒,这丝恼怒是对着妻子,但想到妻子的为人,他到底强压住,告诫自己,发脾气是不对的,要按捺住!
  苏文这个女婿是他选中的。
  当然,女儿也看中就是了。
  在他看来,苏文爽朗,心机不缺,又够聪明,女儿嫁过去没有婆婆压着,虽然没有长辈帮持会有些辛苦,好在三个儿子都还算听话,以后他也能帮女儿一些。
  加上女儿愿意,王先生就对这门亲事十二万分的满意了。
  他知道妻子在想什么,无非是觉得苏家家世不够。
  但他本人就出自名门,知道那些家世的累赘,人活一世,最要紧的潇洒自在,女儿嫁进家世好的地方,不说其他,光是与那些妯娌亲戚相斗就不知要耗去多少心血。
  当年他到这儿来,一是因为喜欢博士这个工作,二来则是妻子的那个性子,若是回山东,只怕被人吃的骨头都不剩下她还能感恩戴德的对人家。
  王先生很无奈,只希望对方能够忽略掉妻子,只留意女儿,当然,他也知道这个想法有些幼稚。
  在马车上,木兰将后院的种种说了,末了叹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儿,王先生也太不容易了。”
  李石就沉吟道:“那位王姑娘如何?”
  木兰笑道:“奇就奇在这里了,按说女孩是跟着母亲长大的,可我看着为王姑娘性子品性却有些像王先生,一点也不像王太太呢。”
  “听说,王家的四个孩子自四岁起就开始跟着王先生读书识字,看来这位王姑娘也是与她兄长们一样的了。”
  李石曾经私底下接触过王先生的三个儿子,虽然时间短不敢说什么,但透过人的眼睛就知道,对方还算不错,而且江儿也与他说过,王家的几个师兄弟品性都不错。
  这门婚事俩人一时没有定下,但也没有一竿子打倒,他们还需要再考虑与接触。
  苏文和李江沐修回来的时候与媛媛和桃子打听到姐姐的决定,心中虽然有些可惜,但也只是一闪而过。
  他们统共见过三次面,还是在王先生及各位师兄弟都在场的情况下,真要说有什么奸情,那根本是不可能的,就是他的那个心思,还是在王先生暗示以后才渐渐产生的。
  这个时代是不讲究什么自由恋爱的,苏文也从没有那个心思过。
  不过,这门亲事若是不成,心中还是会有些惋惜就是了。
  这门亲事就暂时冷了下来,但有时,王家会时常下帖子来请木兰过去做客,木兰就会带了媛媛和桃子过去。
  她自己也会请王心敏过来家里坐坐,大家在逐渐了解中。
  而宋家一直派人留意李苏两家的动静,自然很快就打听到王家和李苏两家的互动。
  心中虽有些不甘,但也不好做什么。

  ☆、104。第104章 打基

  通过接触,木兰觉得王心敏姑娘是一个,有趣的人。
  王心敏虽然是姑娘家,但因为王家只有一个女儿,所以比较疼宠。
  王先生从小将这个女儿带在身边教养,后来多了两个弟弟,王心敏更是直接与兄弟们一起读书。
  所以,王心敏并不如一般闺阁女子一样纤细,骨子里有着男子的坚韧。
  可偏偏,她又很细心,她知道自己母亲是个怎么样的人,所以她在王太太跟前就是一个温柔听话的淑女,将王太太哄得不会轻易去找王先生和兄弟们的麻烦。
  就算她不认同自己母亲的做法和想法,也不会明着反对,而是引导着对方,甚至阳奉阴违。
  可以说,王家能有这么多年的平静,王心敏功不可没。
  最关键的是,对方人品还不错。
  娶妻当娶贤,木兰觉得这个姑娘不错。
  苏文虽然聪明,但神经比较粗,出师难免有些不周到,但如果有王心敏在一旁帮忙就不一样了。
  李石从妻子那里知道了王心敏的为人处事,就道:“如此,这门婚事就早点定下吧,王家是不可多得的姻亲。”
  王家是书香世家,就算王先生已经是王家旁支的旁支,但有些人脉还是能用得到的。
  而且,这次换天,王家并没有卷入其中,得以保全。
  而现在皇上和士林的斗争,王家虽然一直中立,但却隐隐站在皇帝那一边,就算对方目的不纯,但好在识时务。
  李石觉得,识时务在官场中是很终于的。
  李石就向王先生透露出结亲的意思,在得到对方同意后。李石就去找了媒婆正式开始上门说亲。
  宋家得到消息,连忙找了另一个媒婆上门,这次他们不再如以前一样只是暗示,而是明示道:只要两家结亲,宋家愿意出一大笔嫁妆,聘礼上不用太讲究,而以后苏文走官的银子,宋家也可以出。
  木兰的脸色虽然不好看,但还是婉拒了。
  宋家叫来的媒婆笑道:“李娘子不如再考虑考虑,宋家虽然王家那样的人脉,但有钱啊,只要有钱,还愁找不到好官做?而且,宋老爷在官场上也有些同僚,也是能帮到苏举人的。”
  难道他们苏家在外人的眼里就是一副唯利是图的模样吗?
  就算宋家姑娘千好万好,只凭这一副话,木兰也不会让对方进门,不然以后苏文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当下不再客气,“娶妻当娶贤,我们苏家选媳妇,看上的是王姑娘的品性和王家的家教。”言下之意是,宋家姑娘的品性和宋家的家教她不敢恭维。
  这话有些得罪人了。
  媒婆脸上一僵,干笑了两声,见苏木兰没有一丝动容,只好告退。
  这一次,木兰一分钱也没给对方。
  宋家听到回话,宋举人气得大骂,但事后又后悔起来,“若是他们将话传出去,我们宋家还怎么做人?妞妞以后还怎么说亲?”
  宋太太咬牙切齿道:“他们若传出去,我们就说我们两家本是说定了亲事的,但他们嫌贫爱富,该和王家结亲了。”
  宋举人犹豫,“这样,会不会得罪王家?”
  宋太太气得大骂,“咱们家的女儿都被别人指着鼻子骂了,你还顾虑这些,是不是等我们娘几个都被欺负了,你才满意?”
  宋举人只好闭嘴不语。
  但他们左等右等,外头也没传出什么不好的话来。
  老夫妻两个对视一眼,就知道苏木兰没将那些花传出去,当下有些讪讪。
  木兰不是多嘴的人,而且她知道,这个时代对女子异常的严格,若宋家姑娘真的传出那种名声,别说结亲,怕是在钱塘生活都有些困难。
  流言有时候比杀人还狠。
  若那位宋家姑娘真的是一个脆弱的,说不定还真的会上吊自尽了。
  所以木兰对那天的事只言不语,除了李石知道外,就是媛媛和桃子也不知道。
  而他们家里人少,根本不存在有人偷听去的风险,只要媒婆不说,谁也不可能知道。
  而这个时代的媒婆大部分都是有职业道德的,不会轻易说客户的这些事情。
  如果宋家真要倒霉的选中一个多嘴的,那也不关她的事了。
  很显然,这次宋家还算靠谱,选了一个嘴紧的媒婆。
  但以后会不会传出去就不知道了。
  两家确定了意向,很快就交换了庚帖,只要合过八字没问题,婚事就算是初步定下了。
  而木兰说过,苏文不宜早婚,她也实在不想他年纪轻轻就成亲,就和王家商定等苏文十八岁的时候再成亲。
  王家巴不得将女儿多留在家里几年,闻言忙不迭的应下。
  苏文的婚事定下,木兰就开始操心李江的婚事了。
  李江比苏文还大一岁呢。
  通过王家,木兰也算认识了不少读书人家,但很显然,大家似乎都在顾虑她,所以没人想将女儿嫁给李江,就算有的,也多是庶女或性格有缺的女孩。
  木兰急得嘴角起泡,忍不住向李石抱怨道:“我有这么可怕吗?怎么一听说是给江儿说亲都躲得远远的?”
  李石抱了她安慰,“没事,她们也没多好,以后江儿更进一步,亲事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艰难了。”
  但木兰却一点也没开怀,反而更加担忧,“可这科举的事,谁能说清楚啊,有的人前面都很顺,偏偏到会试的时候考个十几二十年都不中,将希望寄托在这上面,我觉得很悬。”
  王家这门亲事选的不错,连带着木兰对李江的婚事要求也高了起来。
  以后李江是出外做官的,她做嫂子的总不能老跟着,所以,他的妻子最少能够独当一面。
  所以,那些连说话都不敢抬头直视她的乡绅之女,木兰一开始就排除了。
  李石见妻子急得嘴上都起泡了,只好找了个时间带她去了一趟寺庙,在菩萨面前,李石道:“这世上的姻缘都是一早设定好的,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遇到怎样的人,说不定江儿的姻缘就不在钱塘呢?”
  木兰闻着寺庙独有的檀香,心渐渐宁静下来。
  李石见状,嘴角微扬,拉着木兰在蒲团上跪下。
  木兰就诚心诚意的许了一个愿望。
  回去之后,木兰就没有这么着急了。
  李江就松了一口气,前一段时间嫂子的状态真的是吓到他了,他还真怕嫂子真的就要这几天给他找一个未婚妻出来呢。
  李石给木兰熬了药,监督她喝下去,木兰苦着脸将碗递给他,在嘴里塞了一颗蜜饯,含糊不清的问道:“我还要吃多久的药啊?”
  “再吃三天就好了,以后我们改吃药膳。”李石摸着她的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