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点评国民党著名将领-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月9日,西安学生举行示威游行,张学良在十里铺劝回学生后,立即找到杨虎城,说:“群众的要求我巳作了保证,蒋很顽固,善言好语是没有用了,你看怎么办好呢?”杨紧紧握住张的手说:“副司令,你要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一定跟你来。现在是下决心的时候了,请不要迟疑。”
11日,杨、张开始商定兵谏计划,于次日凌晨六时行动,并分工由东北军负责到临速抓蒋介石,第十七路军负责西安城内的军事行动。
当晚9时,杨召集亲信的高级干部,宣布了“兵谏”计划,他说;“蒋介石不顾民族危亡,一意孤行,坚持内战,竭力挑拨我们和东北军的关系。这次蒋介石召开的军事会议,决定大举‘剿共’,实际上要消灭我们和东北军,我和张先生决定硬干,要干就彻底干下去,把蒋介石抓起来。”又说:“把这个摊子(指杨的部队)这样摔了,响!值!”
同时,杨与师长赵寿山、警备二旅旅长孔从周(中共地下党员)一起详细研究了军事行动计划,具体部署是:孔从周旅负责解除蒋介石的宪兵团、保安司令部、警察大队、陕西省府的宪兵连和西关机场驻军的武装,并占领机场;以一部担任西安各街巷的警戒,每一街巷如有武警时,即派武装士兵监视。为了增强警备二旅的领导力量,增调许权中(中共地下党员)为副旅长。炮兵营归孔从周指挥,炮兵位置设在北城楼上,对西安车站方面警戒,准备对外来的敌军轰击。特务营长宋文梅率特务营及卫士队各一部分士兵,负责逮捕往西京招待所随同蒋介石来的高级官员。派绥署参谋处处长王根僧去监视思想反动、与军统特务有关系的营长李振西,该营由赵寿山直接指挥,担任警戒新城城防及解除新城东北几个警察大队的武装。杨虎城委任赵寿山为总指挥,并说:“我们准备好,等张副司令来确定后,与临潼统一行动。”此时,张学良率领十一名军官来到杨的新城大楼,与杨共同指挥行动。
由于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的精密安排,统一指挥,十七路军和东北军统一行动,于12月12日,在临潼活捉了蒋介石。在西安的西京招待所等处扣押了在那里下塌的南京政府陈诚等几十名军政要员,同时,解除了西安国民党宪兵、警察、特务七八千人的武装,击毙了特务头子蒋孝先,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撤职留任,出洋考察
蒋介石扣留张学良后,于1937年1月5日,任命顾祝同为西安行营主任,孙蔚如为陕西省政府主席,并把杨虎城撤职留任,进一步对杨虎城打击迫害。
其后,蒋介石一方面在东北军、十七路军内部,以及东北军与十七路军这两部分友军之间制造分歧,进行分化瓦解;另一方面又布置五路大军进逼西安,以武力相威胁。杨虎城在极端困难的危局中,仍坚持革命原则,对蒋介石的倒行逆施,不断进行公开的申述和揭露。2月5日,他发表“和平宣言”;2月15日,又联合几个人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八大主张的议案。蒋介石根本不予理睬,将东北军调往江苏、安徽北部一带,对杨虎城继续施加压力。3月初,蒋介石通过宋子文、顾祝同向杨虎城授意,让杨主动去见他,以“恢复感情”。杨虎城于3月28日到杭州,两次见蒋面谈。蒋大骂张学良不忠于领袖让杨听,接着干脆逼杨虎城交出兵权,离开部队,自动辞职出国考察。杨虎城只得于4月27日电蒋请辞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及十七路军总指挥职务。30日,蒋介石复电照准。
在此期间,国民党反动派又与特务机关密谋,妄图暗杀杨虎城。他们先找到当年坚守西安时因刺探军情、内通外敌而被杨虎城下令枪毙了的褚小毖的儿子褚龙吟,要他暗杀杨虎城。陈立夫亲自接见了褚龙吟,说是事情有人替他干,只要他事后出头,承认是他替父报仇就行了。褚龙吟胆小,有一定的正义感,吓得逃回老家,躲了起来,才使暗杀阴谋未能得逞。特务们还生动甄士仁(被杨虎城枪杀的陕北地方武装的首领)的女儿为父报仇,但甄士仁的女儿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使蒋介石的这一阴谋又未得逞。
5月29日,杨虎城偕夫人谢葆真等乘船离上海东渡出国。当轮船行驶太平洋时,杨从广播中听到卢沟桥事变的消息,心急如焚,立刻打电报给宋子文:“日寇进迫,国将不国,噩耗传来,五中痛愤。弟以革命军人,何忍此时逍遥国外,拟由旧金山返国抗敌,折转陈委座。”但却遭到蒋介石的拒绝。7月14日抵旧金山时,杨虎城发表书面谈话,再次表示:“这次卢沟桥事变,是危及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我怎能置身事外、流连忘返?即拟兼程回国,请求任务,执行战斗,为国效死。”但是宋子文回电说:“以目前情况观之,请稍缓返国。”杨虎城返国抗日壮志不酬,决定趁此机会在欧美各国考察,争取国际对中国抗日的援助,学习外国经验。
归国抗日,惨遭毒手
1937年10月29日,杨虎城一行离开法国马赛,经新加坡、西贡等地,奔向香港。一路上,他归心似箭,盼望尽快地奔回相国,杀上前线,为抗日救国效劳;但是,等待着他的,却是蒋介石的魔爪。1937年11月26日上午,杨虎城偕同夫人谢葆真,儿子杨拯中和随行人员到达香港。然而,离船上岸之后,他即落入了国民党特务的网罗之中,从此失去自由。
1949年春,蒋介石见大势已去,假意告退回乡,由李宗仁代总统。李宗仁接受了中共的和谈条件,下令释放政治犯。他给重庆市长杨森下了一道释放杨虎城的命令,又派出一架专机到重庆,要把杨虎城接走。杨虎城从重庆的《中央日报》上看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但是,出狱后,西南长官公署第二处处长徐远举却来劝他转移。杨虎城非常气愤,大发脾气:“李代总统要释放我,你们为什么还要把我转移地方?我不是小孩,今天转这里,明天转那里。我不走,我要死就死在这里!”
原来,李宗仁员下令释放杨虎城,但蒋介石不许,便派徐远举、周养浩等特务,采取欺骗与强制手段把杨虎城及其子女、秘书、副官等人送到贵阳,软禁在黔灵山下麒麟洞的一套房子里。
1949年8月,逃到台湾的蒋介石又返回重庆,对特务头子毛凤民说:“今天的失败,是因为过去杀人太少,把一些反对我们的人留了下来,这对我们太不利了。”谈到对杨虎城的处置时,他凶残地说:“留他做什么?早就该杀了。”并指令毛人凤:“将杨解回重庆秘密处决,不能让人知道”。毛人凤在重庆召开了秘密会议,决定由周养浩出面骗杨虎城回重庆,在“中美合作所”内松林坡“戴公词”将杨虎城等人处决。刽子手杨进兴和熊祥把准备好的锋利匕首,送给毛人凤亲自验准。
1949年9月6日,杨虎城一行,由周养浩及特务队长张鹄等押送,分乘三部汽车,驶向重庆。天黑时,他们下了车,步行到非常偏僻的松林坡。杨虎城及儿子杨拯中,各被两个特务夹持着步上300多级石阶,走向戴公祠;宋绮云夫妇和小儿子以及杨虎城的幼女被安置在山脚下的平房里。杨虎城走进戴公饲,十七八岁的杨拯中,双手捧着他母亲谢葆真的骨灰盒,跟在后边。特务们故意把杨虎城父子分别引向左右两边的卧室。杨拯中刚入卧室,刽子手杨进兴迅速将匕首刺入他的腰间。杨拯中惨叫一声:“爸”,还来不及挣扎就倒了下去。走在前面的杨虎城心知有异,还没有来得及回头看看儿子,刽子手的手刃就刺进他的腹部。杨虎城挣扎反抗,力尽而绝。特务们又在他父子身上补了几刀,确认已死,才持刀向山下的平房扑去,又残杀了宋绮云夫妇和他们8岁的儿子宋振中(小萝卜头)及杨虎城的幼女。刽子手们把杨虎城和杨拯中的遗体埋在花园的一座花台里,并用硝镪水淋了他们的面部。后来,杨虎城的副官阎继明、张醒民也被杀害。杨虎城就义时年仅56岁。
千古功臣,永垂不朽
历史是不会遗忘这些为民请、舍身报国的英雄的。当杨虎城牺牲的噩耗传来,神州为之痛悼,举国为之泪下。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给了他极高的荣誉。他的光辉业绩将永远彪炳史册,激励后人。“杨虎城”三个字,从此与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民族英雄一起,载入中华民族的英魂册。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的这一天,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的领导同志就立即着手调查杨虎城的下落。12月1日,杨虎城的遗体被发现。12月16日,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分别向杨虎城的家属发了唁电,高度评价了杨虎城有功于国家民族的伟大业绩。
1950年1月15日,重庆隆重举行杨虎城追悼大会,邓小平、刘伯承等党政军领导同志都参加了追悼会。16日,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分别发来唁电。中共中央的唁电指出:“杨虎城将军在1936年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推动全国一致抗日,有功于国家民族”。“杨将军的英名,将为全国人民所永远纪念”。30日,杨虎城的忠骸和随同死难者的灵枢从重庆运到西安。以彭德怀为首的领导同志和西北各界人民,在西安车站举行了迎灵公祭。2月7日,根据家属的意见,杨虎城安葬在西安南乡韦曲少陵原杜甫词西侧。
杨虎城是一位奋发有为的爱国志士。他从一个受压迫、受剥削的农民,成为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军,直到惨遭杀害,数十年如一日,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毛泽东早在1945年《论联合政府》的文章中指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在新形势下的国内的合作形成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发动了。”
1946年西安事变十周年,延安各界集会纪念。周恩来在集会上讲话,赞扬张、杨两将军“是有大功于抗战事业的”。1956年,周恩来在纪念西安事变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由于西安事变,张杨两将军是千古功臣,这点是肯定的”。1983年,全国政协召开了纪念杨虎城将军诞辰90周年大会,再次高度赞扬杨虎城是“杰出的爱国主义将领,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朋友”。邓颖超主席特别转达叶剑英的话说:“杨虎城将军终生为国家为民族的爱国主义伟大业绩永垂史册!”
杨虎城将军小传
杨虎城(1893-1949),爱国将领。原名忠祥,号虎臣,后改为虎城。陕西蒲城人。1908年在家乡组织以打富济贫为宗旨的中秋会。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率会众参加陕西民军与清军作战。1912年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1915年率众参加陕西护国军,在华县、华阴等地截击袁世凯军。次年所部被编为陕西陆军第3混成团第1营;任营长。1917年参加护法战争;先后任陕西靖国军左翼军支队司令和第3路司令。1922年拒绝直系军阀收编,被迫率部由武功退入陕北。
1924年,加入国民党,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北京政变后,任陕北国民军前敌总指挥,先后率部击败镇嵩军和陕西督办吴新田部。遂任国民军第3军第3师师长,聘共产党员在其举办的三民军官学校和所属部队任职。1926年;与国民军第2军李虎臣等部联合坚守西安孤城达8个月之久,以不足1万兵力抗击7万镇嵩军;从战略上策应了北伐战争。1927年初就任国民军联军第10路军司令,旋改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10军军长,率部东出潼关会攻河南。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21师师长。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拒绝在所部“清党”。1928年11月就任第二集团军暂编第21师师长。次年蒋介石与冯玉祥关系濒于破裂,率部附蒋,任新编第14师师长,驻防河南。先后参加蒋冯战争和蒋唐(生智)之战。1930年蒋冯阎战争中;相继任蒋军第7军军长、第17路军总指挥,率部攻击冯军。同年10月兼任陕西省政府主席。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反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积极主张抗日。次年1月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1933年曾请缨抗日,遭冷遇。同年6月,所部与川北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达成互不侵犯默契。1935年任陕西绥靖公署主任,奉令调兵在陕南阻截红25军,遭到痛击。同年4月被授为陆军二级上将。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下,逐渐倾向联共抗日,反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并与东北军张学良消除隔阂,从而在抗日救国的基础上在西北形成红军、东北军、第17路军三方合作的局面。1936年12月趁蒋介石亲临西安督逼东北军和第17路军“剿共”时;在与张学良多次向蒋进谏无效后;于12日同张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并以八项抗日救国主张通电全国。经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参与谈判,与蒋达成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六项协议。由此为蒋所忌恨。1937年1月被南京国民党政府撤职留任。6月被迫出国“考察”,游历美、英、法、德等国;宣传抗日主张。“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后;多次向蒋介石发电,要求回国抗日,遭拒绝。1937年11月底由法国回到香港,准备参加抗日工作。随后被诱至南昌囚禁。在此以后的12年中杨虎城一直被监禁,先后关押于湘、黔、川等地。1949年9月国民党兵败溃逃时,杨虎城被蒋介石下令杀害于四川重庆戴公祠。
毛泽东评张辉瓒
是你剃了朱、毛的头,还是朱、毛剃了你的头?”
——毛泽东评张辉瓒
毛泽东的一首词,引出的一段故事—毛泽东的一幅对联,早已预示了张辉瓒的命运—毛泽东问:“到底是你剃了朱、毛的头,还是朱、毛剃了你的头?”—毛泽东主张不杀张辉瓒,留他做红军学校的教员—周恩来给朱德写信,让他释放张辉瓒—蒋介石写了“呜呼石侯,魂兮归来!”—邓小平编排《活捉张辉瓒》,朱德形象第一次上舞台—张辉瓒小传
毛泽东的一首词,引出的一段故事
1931年春,毛泽东在宁都黄陂村挥笔写下在第一次反围剿胜利之后,做词《渔家傲反第一大“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天边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毛主席《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词的广为传诵,使张辉瓒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字。有学者认为,这首《渔家傲》中,“前头捉了张辉瓒”一句太过直白,简直就是以口语入词,为作词家所讳。但也许正是因为直白,才容易被文化水平不高的根据地群众所传唱。
另外,它也反映了毛泽东打了胜仗以后,写作此词时的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心情,凡伟人兴致所至,皆可入诗。34年之后的1965年年秋,毛泽东又写了一首词,名叫《念奴娇鸟儿问答》,词中竟有“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的句子,恣肆若此,恐非常人所能揣度。
据中共党史和军史专家考证,毛泽东的这首词,创造了几个第一:
张辉瓒是红军在江西第一次俘虏国民党将军,而且张辉瓒被俘时军衔为中将师长,也是在江西俘获的国民党最高级别的将领。
这是第一次以国民党将领的名字入诗词,在以后的战争中,被捉的国民党将领有的职务和军衔都高于张辉瓒,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