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就像棵大树_林丹环 >

第13章

中国就像棵大树_林丹环-第13章

小说: 中国就像棵大树_林丹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不能专制。然而,单看汉朝一代,丞相因为得罪而罢黜的,被杀的,自杀的,就有不少。皇帝这个老板是很难侍候的,规谏他过了分,逢迎他不到家,都有吃官司的可能。俗语说“伴君如伴虎”,实在不算过分。所以二疏勇于早退,传为千古美谈。某人终身不仕,值得写在传记里,好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这不是说他们看透了皇帝的利益与民众的利益矛盾,故而不屑当皇帝的伙计,去侵害民众的利益,只是说他们比一般知识分子乖觉些,能够早早脱离危险,或者根本就不去接近危险罢了。一些高蹈的诗歌文章大抵是从这样来的。元朝人写些曲子,极大一部分表示看轻利禄的思想,骨子里只是说明了在异族入侵的时代,皇帝的伙计更不容易当,或者你想当也当不上。

  知识分子似乎没有做皇帝的。历代打天下的与篡位的,都不是知识分子。这因为知识分子没有实力,他注定是个伙计的身份。既然注定当伙计,即使他胞与为怀,立志要为民众的全体利益打算,碰到老板这一关,就只好完全打消。张横渠的“四句教”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以说是志大言大了。前三句不去管它,单看第四句,他说要为万世开太平。什么叫太平?依咱们想来,该是指民众都得享受好的生活而言。民众不是空空洞洞的一个概念,是张三李四等无数具体的人。好的生活不是空口说白话,是物质上以及精神上的享受都要确确实实够得上标准。试想,张三李四等无数具体的人的物质上以及精神上的享受都要确确实实够得上标准,这样的太平是皇帝和他的伙计们所能容许的吗?这样的太平真个“开”了出来的时候,还有皇帝和他的伙计们存在的余地吗?所以“四句教”只能在理学家的口头谈说,心头念诵,而太平始终开不出来,历代的民众始终在苦难中过活。

  能够帮助皇帝的是好伙计。皇帝要开道帮他开道,要聚敛帮他聚敛,要提倡文术就吟诗作赋,研经治史,要以孝治天下就力说孝怎样怎样有道理,这些人所得的品评虽然未必全好,可是在当时总可以致身显贵,不愁没有好的享受。然而与民众的全体利益都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从民众的全体利益出发,他们只是帮了皇帝的忙。你看,司马光编了一部史书,宋神宗赐名《资治通鉴》,“资治”,不是说这是皇帝的参考书吗?司马光当然是个好伙计。还有王安石,他的新政没有能够推行,而今人却认他为大政治家。

  现在不问他是不是大政治家,单问他计划他的新政,到底为宋室打算,还是为民众的全体利益打算?想来也只能说他是宋神宗的一个好伙计,而不是代表什么民众的利益的吧。你要做官,不论做得好做得坏,只能站在皇帝的一边。站在皇帝的一边,自然不能同时站在民众的一边。武断一点说,我国历史上就不曾有过站在民众一边的官。

  用考试的办法选出一批人来做官,当皇帝的伙计,就说这是民主,那是小孩儿也骗不动的。不料偏有人要想骗这么一骗,真可谓其愚不可及也。

  时代过去了,皇帝没有了,国家的名号也换过,改称民国了,可是看看教育界的精神,还是在那里养成一批伙计,看看大部分的知识分子,还是一副伙计的嘴脸。这倒不是民主能不能实现,民众能不能做成老板的问题。到机缘成熟的时候,就会来这么一个激变,那时候,该实现的实现了,要做成的做成了,只有知识分子守着传统的伙计精神,以不变应万变,却是绝对没有安身立命的余地的。

  心香一瓣

  民主是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物的国家制度。然而,自古以来通过考试办法选举出来的官员,多是为皇帝说话,为统治阶级服务,很少有人能站在民众的立场。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一旦平步青云,就成为统治阶级奴役人民的工具,所以我国的民主化进程一直落后于欧美国家。只有丢弃“伙计的嘴脸”,知识分子才能保持自己思想和人格的独立,代民立言。

  民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依赖并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所以,民主的进步,归根结底要靠经济的发展。只有让人民实现当家做主,让知识分子成为劳动人民的一部分,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
。 txtM{t}{xt}{小}{说}{天}{堂



第34章 和平


  韩美林

  中国的历史就是战争史。几千年来中华大地就没离开一个字——斗。

  战争——一个生存斗争的最高形式。

  社会制度亦是人类斗争的最大起因。具体地讲是:分配、阶级,还有尊严。

  这些潜意从青铜器中完全可以读到。换句话说找到中华民族,找到阶级社会,找到炮声隆隆、兵马尸海,找到屠杀、劫难、独裁、动荡、热血、尸野、酷刑、烈士、亡夫、弃儿、老孤……继而寒风、凄雨、霜天、夕阳、老马、塞北,夜静天萧条,鬼哭夹道旁……

  在这种对比下,人们也会联想到战争的另一面——和平。具体地讲就是:鸟语花香、风调雨顺、融融天伦、莺歌燕舞、五谷丰登、安居乐业、四世同堂、娇子柔妻、花前月下、和风细雨……“和平”二字只是对“战争”而言,自从有了战争也就出现了和平。说白了和平就是两个战争的间歇阶段。战争结束后,两败俱伤,甚至是几败俱伤,一定有一个时间恢复元气,等差不多将要复元,精气神一来,新的战争又开始了……所以说,自有战争史以来,也开始有了文明史、伦理史、科学史、帝王史、盗匪史……它促使人们的一切前进。尽管人们一听到战争二字心惊胆战、不寒而栗,一场场噩梦给夜深人静的人们添加上一些恐怖内容,但它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历史。

  几千年来大小战争上亿次,战争也给人们添加了无数精彩的轰轰烈烈、悲欢离合,大大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想起那些直立天地的英雄豪杰、潇洒道绝的巾帼女侠,苟延残喘的汉奸走狗、对外奴颜婢膝卖国求荣、对内独夫民贼贪赃枉法的历史巨奸。继而又联想到战争和暴政带来的民不聊生、土匪娼妓、卖儿卖女、天灾瘟疫。想到成千成千的人殉葬,想到一个个民族精英死在不值得为其一死的昏君巨奸手中。

  书圣颜鲁公是给缢死的,小篆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但是小篆开笔人李斯是给腰斩的,四岁让梨的孔融是给斩首的,变法的商鞅是五马分尸车裂而死,夏完淳那么大的诗才却让大清给剁了头……虽然他们各有信仰,历史观各有出处,但是他们确实是精英,这样死不能不让人扼腕一叹!

  再想一想连婴儿、女人、牛、马、狗、猪几千几千地跟着殉葬的河南武官大墓,发配十万刑徒修建的秦始皇骊山大墓(仅仅青铜器兵器就有九千余件),汉武帝陵除了金银财宝外,连鸟、兽、鱼、鳖、牛、马、虎、豹也几百几百地陪了葬……不谈了,谈不完。

  在那历史时期,我想到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规模、制度和英雄史。我还想到那些身怀绝技的工匠们,他们是奴隶,不像我们现在本事平平还傲气冲天的“艺术家”们。这些奴隶用他们的智慧和技术在那种达不到要求就杀头的独裁下,用挤压出来的才智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我们完全能从那些饕餮、蟠龙、夔凤、卷云、兽头等纹饰里,读到这些中华民族智慧的历史。

  我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我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艺术家,我应该在这里得到智慧。

  另外,我又从战争中得到了做人、做事,对人类、对世界,对一生下来就与自己生死与共的生命的那种执著、希冀、珍视与割舍,让我做出了最好的选择——善待人民、善待一切。

  人,活着就注定受苦一生。哪里一个战争一个炮弹就万古平安?生存斗争也不是光靠制造武器就解决的事。说句真实的笑话,人连虫子都斗不过,还讲什么“人定胜天”?谁能想到我们全世界六十多亿人口,人均虫子是两个亿。虫子再多与人无关还可以凑合。可事实并非如此,谁又知道人们生产的百分之四十的粮食是让虫子吃掉的?人们的生存斗争不会想到虫子吧!

  和平时期人们的斗争是不是比战争更艰巨,更隐蔽?

  举一个历史上记不住的小战争吧!用它的代价与和平时期付出的一场场代价相比,我们会清楚地明白一个真理——和平绝不是莺歌燕舞。

  公元前九百多年,有一场辽灭后晋之战。这个不为人记住的小小战争就打了三年。第一年12月辽派兵五万人,不到一个月官兵死伤数万。接着再派兵,没打过瘾,几天后又增兵数万突破后晋左翼,接着又增兵数万乘胜前进。后晋也不甘心就这么窝囊地退下来,也加倍增兵,击退了辽军。为了乘胜前进,后晋又加了四万人追击辽军。辽军伏击不成,也加了十万人与后晋再一决雌雄。大战数日后未能获胜,退兵出沧州。第二年三月辽军红了眼,派了八万骑兵南下,因招架不住,为了保兵,只得又退到泰州……我不能再往下写了,这场狗头账式的拉锯战算不出到底死了多少兵马。要是全部写下这场小小战争的代价,烦不烦呀!

  从这个记不住的小战争来看,一场大战得死多少人呢?这场战争其实不过是战海一粟。

  自上古有史以来,就在中华大地上,黄帝开始与蚩尤的涿鹿大战,犬戎西周大战,春秋吴越大战,还有一个整个都是战争的战国时代。后来有秦统一中国的大战,陈胜吴广,项羽刘邦,绿林赤眉,黄巾起义。直到近代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只记战争的名头都要昏了!

  但是所有这些战争加起来不如一个小小的细菌,一根小小的青草,一个小小的阴谋和一个小小的数字、距离、化合、闪念,或者是一滴水、一粒沙、一团火、一个决策、一个失误、一种无知……这一切都是在和平时期发生的,其中有战争的导火索、瘟疫大蔓延、民族的大灭绝……刚刚从战争中挣脱出来,又陷入了比战争更可怕的“和平时期”,或者说,它不似战争却胜似战争。

  为此,我创作了“战争与和平”这组雕塑,以提醒人们,千万不要给自己掘坟墓,人类的毁灭只能是人类自己的原因,其中跟着一起毁灭的当然包括这大自然的一切!

  我不想去制造骇人听闻,人类之区别于其他生物,就是他有一个不错的脑子。他能使这个世界更美好,也能使这个世界毁于一旦!

  举几个例子吓吓读者,这些例子是人们想不到的:

  一滴水:全世界60亿人有10亿人喝污水,两千五百万人因而丧生。97%的海水不能饮用。再过二三十年,有些国家就因无水而灭绝。这不是不可能的事,这比战争死人的数字要大得多。

  一棵树:全世界森林减少,人还能活多少年?这一百年内砍伐的森林是人类几千年伐木总和的81倍,没了“制氧机”,人还活个啥?

  一缕烟:别小看了这烟,这是二氧化碳。一个小汽车不大,但是它只要开一千公里,那就等于一个人一年的呼吸量,一吨煤可等于一个人十年的呼吸量,酸雨就是煤干的好事。臭氧在这半个世纪里毁了60%,人没了氧只剩下碳。只要碳在这个世界上上升1%,人全休克了,休克的人还能莺歌燕舞和花前月下吗?

  一个失误一个发明还有无知,得有多少人死于那些不义的战争,得有多少物种灭绝于人的无知。更可怕的是多少亿人的出生,生出来得多少能源和物质来供他一生直到死亡。

  美国统计了一下:一个美国人活到八十岁,一生要消耗两亿升水、两千万升汽油、一万吨钢材、一千棵大树。当然这是平均数,包括社会付出。

  全世界共有五个雨林,已经消灭了两个,其他三个快消灭了,这一消灭人们所得的氧气五分之二没啦,大地沙化,顶多还有三十年。雨林一走,其中百分之五十的动植物也跟着没啦,人怎么活?没有鸟语花香,绿林小溪,口干舌燥,苟延残喘,这算得上和平、美好、幸福的世界吗?

  今后的战争将是为生存而战,绝非为其他宗教、民族或是什么伟大理想。今后二十年地球已无力来支撑还在不断增长的六十多亿人口。像现在这个2。1%的出生率,人类历史还能延续三百年吗?因为三百年以后地球的人口将是三万多亿!

  但是这个地球撑破天才养八十亿人口!

  人不可以吃自己身上的肉养活自己。

  作为一个艺术家也只有这么点力量了,生态平衡还要靠人类自己救自己。我做八个雕塑也不及一个猎人一生杀死上百的老虎来得“实在”。

  人啊人!悠着点吧!到火星上去繁殖是不可能的。

  心香一瓣

  “和平”是人类心中最广泛的声音和最美好的词汇。但是直到今天,没有硝烟的战争依然在继续,而和平也绝非意味着到处是莺歌燕舞。

  当今人类生活在一个比战争更可怕的“和平时期”。

  一滴水、一粒沙、一团火、一个决策、一个失误、一种无知等小小的东西,都足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人类的生存危机。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当人类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当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越来越强时,我们尤其应注意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的代价。

  历史的真相

  马未都

  我们一直试图知道历史的真相,但不幸的是历史总是笼罩着一团迷雾,让我们无法全部看清。客观地说,我们知道的历史不会超过百分之五,尽管我们曾想全部记录下我们自己走过的历史。

  我们发明了文字,帮我们把具象的生活抽象地记录,希望让后人通过它再形象地再现。可惜文字有一种魔力,依附在人们的大脑中,再现时可能变成另一幅天地。

  文字的记录中必然掺杂记录者的倾向,让原有的事物不再客观。所以梁启超说,二十四史不过是一部皇帝的家史。可见记录历史的局限性。我们对前人留下一切文字都保留极强的好奇心,想窥入当时人的心灵,可惜当时人并不这么想,他们一定要掩盖内心,迷惑后人。史书被后世改动、粉饰,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我们一直强调证据,用证据证明我们曾有的文化。好在我们的先人喜埋善挖,将许多证据埋进挖出,成为人类文化史的悲喜大戏。

  今天,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内藏有这样那样的文物,几百年几千年乃至几万年,一步一个脚印,留下了人类文明的坐标,让我们知道何时达到怎样的高度,何地曾有什么事情发生;文明的比较让我们知道自己所处的时代不过是历史坐标中的一点,没有什么可以引以为豪。

  因此,我们应该有敬畏。面对过去的历史,知道自己无知,知道自己渺小,知道自己柔弱,知道自己终将成为历史,别无选择。这样说,我们连自己的历史都不知道,还怎么知道历史的真相。

  历史永远没有真相,只留下一个个道理。历史不给任何人这样简单有利的机会,它只让你去把握道理,懂得道理,高明者自然就会阐述历史的这番或那番道理。

  心香一瓣

  历史的价值就在于留给我们一面映照今天的铜镜。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