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_派派小说 >

第2章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_派派小说-第2章

小说: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_派派小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期许自己是一个不轻易对学生做好坏评断的老师,打分数是我非常不愿意做的,因为好坏标准都在他们自己身上,没有人有资格去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有的价值都随着时空而变、因人而异,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影响他们,虽然讲课本来就很难避免主观,但我希望有一天,如果我还会再教书,我会让学生自己设计这一学期的课程,自己设定教学目标与评核标准,自己在环境中找学习教材,自己打分数,做老师的只是咨询者,没有权力,没有权威,只能给建议而已。
    第二个期许是;即使我被丢到一个完全没有书本的荒岛,我希望自己的应变力与联想力,可以立即在陌生的环境中,适应良好,而且可以马上找到环境的脉络与资源,与学生一起探索,并合力建构一套新的生活知识体系。
    最后,将这本书献给精神上永远给我勇气、视我为她心中宝藏的甘训宾老师。献给在我漫漫人生中包容我的叛逆、耐心,并教导过我的老师们。献给与我一起参与现在与未来的学生们。献给催生这本《十四堂人生创意课》大陆版的高铭文化的所有工作人员。献给每个正在看我实验生命过程中的你。
    以此书献给在天上的甘训宾老师,
    希望她会很开心地知道我还深深地记得她、感谢她,
    希望她会很高兴地看到,我现在过得很好。
                  我是老师心中的宝藏(1)
    李欣频
    我去教书是意外,这本书的诞生也是意外。因为我以前从没想过会去教书,那时的刻板印象是,教书只是重复自己已经知道的,一点建设性也没有。
    人生果然充满机遇与巧合,当年因为不想成为老师,所以联考志愿卡上没填任何一所师范学校,但十年后居然回到学校教书,果然是命。在台湾政大广告所赖建都老师的引介下,我到中原大学商业设计系兼一堂广告文案课,开启了教书的生活。一开始,我把教书视为苦差事,觉得台北到中坜的漫漫路程真是疲惫极了,后来慢慢地发现了其中的乐趣:我在讲课,其实是在同步建设自我——我在台上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另一个光明健康的我,变得特别多话,变得超乎寻常的耐心,变成一个很唠叨的人(我以前的文字一向精简,我也一向寡言);我每次教完课都会很开心地离开教室,因为与学生互动不错时,自己的收获也很多。所以课前几天我都会失眠,因为脑中排山倒海地跑出一堆想跟学生说的话,我只好在床边留上纸笔,像在记录别人说话般地速记脑中想的事,然后站到台上时,还会即兴说出一些我自己也没想过的想法;而且我说话的速度极快,因为要急追着自己飞驰的思绪,所以我对学生很抱歉,因为一开始他们实在跟不上我讲话的速度,但后来也就习惯了。
    原本只是一学期的课,本来只是期末答应写给学生的一封信,后来变成了一篇文章,越写话越多,结果两天无法停笔,一口气写了两万字的初稿,最后就变成了五万多字的书,中断了我原本已排定的写作计划。
    自从我出版《诚品副作用》《广告拜物教》等广告文案书之后,常被问到如何培养创意。我个人觉得创意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但不是一种可被教授的技巧,而是一种无法言传的生活态度。所以我在教广告文案课时,没有制式的教科书,当周我的新发现与心灵感动,就是那一周的教材。
    这本书除了整理自己上课前手写的讲课大纲、在他校演讲的讲稿外,还有一些是看学生们的上课笔记与课后心得勾起的记忆。现在独自一人在书房,看着过去所说的话,宛如还身在教室里,感觉当时像是有一股未知的力量,在借我的口说出这些特别激励向上的话,除了说给学生听之外,有时我也会听听自己在说什么,学生在问什么,即使在课程已结束很久的此时,说着和听着仍然在我脑中继续进行,思想的会面如此迷人,总之,是一种很特别的精神分裂状态。
    到后来,我利用每周两到三小时的课堂,把一周从电影、书本、生活……所累积的能量都给了学生,课后虽然疲惫虚脱,却仍然精神奕奕地在下课后继续回答学生的疑惑。这段时间,正是我在研究所念书压力最大的时刻,还好以这两三小时,我孤独思索的灵魂找到与他人交会的点,我开始享受与学生一起共修人生智慧的乐趣,因为这给了我重建信心、自我教育,并与外界互动的机会,否则辛苦高压的学术研究生活,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每次上完课,我都带着一个更坚毅的灵体离开教室,我希望我的学生也是。
    教学用的三个抽屉,经过三年,已经塞满了笔记与讲义。加上很多其他老师的鼓励,我决定把这些课堂上零散的思绪做个系统性的整理。在2003年过年期间,刚好家人都出国,朋友们也都各自回家过年,所以我可以一个人安安静静地,从小年夜整理到大年初十,希望赶在我中原与科大学生毕业时出版,以留一整本供给他们离开校园后可以回忆点滴的书稿。
    我的教书经验非常短,而且并非完全做到我所说的,自我的完成度还不到及格的程度,我只是提出一个蓝图,目前自己仍在实践中,边做边修正。我知道出这本《十四堂人生创意课》本身是危险的,出书是单向发声,毕竟不像上课,有疑问可以当场讨论、修正,况且白纸黑字更难有改正的空间。但我发现很多学生从高中毕业进了大学之后,四年期间还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沉沉浮浮,孤独摸索,而我自己当年亦是彷徨无助,所以我把“找自己”的十年成败经验,很诚恳地、毫无隐瞒地告诉我的学生,希望他们从现在开始思考自己、正视自己、发现自己、开挖自己,希望他们因平凡的我,而联想到自己更多、更精彩的可能未来。
                  我是老师心中的宝藏(2)
    其实有资格写书出书的老师比比皆是,写这本书时我异常惶恐,因为自己人生阅历还不足,看得也不够深厚,之所以斗胆写下自己教书的经验,只是希望将来能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师,把他们一个个精彩的人生体悟与心得分享出来,所谓生命教学,每一个老师都是一个开挖不尽的宝藏,而我们很少有机会与途径,与其他老师交流,出书只是想抛砖引玉——我相信教育的可贵之处正在于经验的传承,像点灯但不是路径指引,不是技术的交棒,而是学生自我与未来力的激励与培养,老师只能陪伴一时。
    关于教育,我自己在联考与学校不当体制下深受其害,也正因为有好老师,以爱心与耐心帮我在人生的歧途中急转弯,才到了安全的彼岸,救了当时可能会因抑郁跳楼的一条年轻生命。现在看到报上层出不穷的青少年自杀事件,心里也很焦急,不知道自己能帮点什么忙,所以自己透过课堂亲身实验生命教学的理念,我想,米奇·阿尔博姆写的《相约星期二》,是这本书很重要的楔子。
    很遗憾没听全过去教过我的老师们,一个个精彩灵魂的生命教学,我会在有生之年尽可能地去找他/她们挖宝续课,我也不吝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给我的学生,哪怕是我跌倒的痛或挫败的伤,都是很好的经验教材。
    当每个老师们都这样自我整理时,也可以从各式各样学生的反应与回馈中,看到很可贵的教学相长的奇迹。
    我期许自己是一个不轻易对学生做好坏评断的老师。打分数是我非常不愿意做的,因为好坏标准都在他们自己身上,没有人有资格去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有的价值都随着时空而变、因人而异,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影响他们,虽然讲课本来就很难避免主观,但我希望有一天,如果我能再教书,我会让学生自己设计这一学期的课程,自己设定教学目标与评核标准,自己在环境中找学习教材,自己打分数,做老师的只是咨询者,没有权力,没有权威,只能给建议而已。
    第二个期许是,即使我被丢到一个完全没有书本的荒岛,我希望自己的应变力与联想力,可以立即在陌生的环境中,良好适应,而且可以马上找到新环境的脉络与资源,与学生一起探索,并合力建构一套新的生活知识体系。
    最后,将这本书献给精神上永远给我勇气、视我为她心中宝藏的甘训宾老师。献给在我漫漫人生中包容我的叛逆、耐心,并教导过我的老师们。献给与我一起参与现在与未来的学生们。献给催生这本《十四堂人生创意课》大陆版的高铭文化的所有工作人员。献给每个正在看我实验生命过程中的你。
                  写在十四堂课之前(1)
    ——纪念影响我一辈子的甘训宾老师,以及我给学生们的课后总复习
    记得我在台湾中原大学上最后一堂广告文案课的时候,因为时间不够,还有很多话没交待完,所以答应课后要送学生们一篇文章,把我还来不及说的写下来。现在课已经结束很久了,在电脑面前书写却是困难重重,因为文字会比话语留更久,所以我必须谨慎。
    我必须诚实地说,在我人生早期的规划里,并没有当老师这一项。而我也一直以为,在人生的漫漫学习之中,自己的努力比老师所给的更重要,甚至很多时候,我觉得学校给的都是限制,所以一直对抗学校、对抗体制,以保全我狂野的想象力。于是我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都是学校和父母很头大的问题学生,在高中逃家逃学被记过的记录累累,直到我自己当了老师,直到我的高中导师甘训宾老师过世,我才知道,老师所能给的,远远超乎我的想象——可以让一部失速即将撞毁的车转向,可以让一个失去希望的种子重新发芽。
    在我高中想放弃自己的时候,甘老师在重重的校规限制与高三联考的压力下,冒险地给我最大的自由,耐心地给我时间与绝对的支持力量,让我及时找到自己的路,就像黑塞的《在轮下》中的启示,我从老师很勇敢的关爱中,平安地从轮下逃生,直到现在。
    甘老师在我低潮的时候,以绝对的信任让我看到未来;现在她过世了,也以死亡教会我生命的意义。这些点滴心路历程,我在课堂的一开始都会说给学生们听,目的是要我的学生们谢谢我的老师,因为如果没有她,也就没有现在的我站在这里,继续传承她的力量给更多的人——这就是教育的神圣,甘老师的精神透过我的讲课,转递出以前从未知觉的巨大影响力,希望能从每个学生身上、每个还在沉睡的灵能中,开始启动。
    当我第二次在中原大学讲授广告文案课时,恰巧被安排在星期二下午,也正逢甘老师过世不久。我记得在甘老师去世前一个月,我第一次看《相约星期二》这本书时,边看边掉泪:“……你有没有遇过一个真正的好老师?他把你看做是一块璞玉、一颗原钻,只要假以智慧磨练,就可以发出耀眼光辉。如果你很幸运能有这样一位老师,你总有一天会回到他的身边,有时你只是在心里想,有时你会陪侍在侧……”,我记得老师每年过节都会写卡片给我,卡片上第一句总是“我最可爱的宝贝学生欣频”。
    所以我在那个月常去找老师,虽然老师已经退休了,住在阳明山上的老人公寓,但我还想继续修老师的课,想继续听她的人生智慧。甘老师当时已罹患癌症,做过很多次化疗,但她见到我时永远都是快乐爽朗,真正不舒服的时候却不让我知道,即使她都病成那样了,还叮咛我要小心身体,别感冒了。我本来要仿照《相约星期二》书上所计划的,每星期固定去听她讲一次人生,但没几天老师就突然过世,已经来不及了。
    我记得就在老师过世的前两天晚上,她打电话给我,谢谢我送她暖袋,让她的胃痛舒缓很多,我还告诉她,我最近在赶稿,但我已经约好学长学姐们过两天就一起上山去看她,她从很衰弱的声音转成了开心。没想到,那就是老师和我的最后一通电话,老师就在我们约定要去看她的前一天凌晨,突然过世。听甘老师的家人说,她一直不愿意下山看医生,就是希望撑着直到见到我们为止,因为她害怕万一进了医院就再也出不来……我很自责,居然没听出那通电话就是老师求见最后一面的讯息,我是与老师最后说到话的学生。
    听师丈说,甘老师冰冷地被送到冷冻库之前,放在她胸口的暖袋还持续地烫烧着,我虽遗恨在老师最后的时间没在身边陪着她,但我欣慰的是,她过世之刻最后的温度是我给她的。
    如今我能为老师做的事,就是在头七法会为老师长跪诵一整天的经,不停跪拜。等我帮老师做完头七,从家祭到公祭,我的世界顿时失去一块非常重要的支柱。我记得老师生病期间,正是我写书发表比较密集的时刻,只要当天报上有我的文章,她一定在清晨七点准时以亢奋的声音,打电话给还睡眼惺忪的我,说她看到了我在报上的文章,她比我还兴奋。老师过世后一整个月,我都会在梦中听到清晨电话铃响、听到老师大声地叫我的名字,然后醒来。整整一个月。
                  写在十四堂课之前(2)
    事后我到老师家帮忙收拾遗物,看到一大叠老师的剪报,全都是我在报上的文章,以及老师在上面以红笔画线与眉批,我当场痛哭,我知道,我已经失去一个最重要也最忠实的读者——原来老师一直是一字一句地看我的书与文章,因为她老人家视力不太好,可见她的吃力。
    因搬家整理旧书信,翻找到了我当年在高中时的生活周记,当时担任我导师的她,总用红毛笔批写很大的字,开头总是:我的好宝贝。我的亲人都未曾这样叫过我,她却视我为她疼爱的骨肉,她曾经跟我母亲说:“你女儿很棒,如果我有这样的女儿,我一定很开心。”我当时在高中是逃学又逃家的问题学生,她这么说;当我面临人生的低谷时,她也这么说;我硕士班毕业,她也这么说……老师一直视我为她的骄傲,直到老师过世了很久,我才慢慢学会自己给自己信心,现在我终于可以对着她的照片跟她说:老师,我很好,我做到了。
    这让我想起《天堂电影院》片尾,当小男孩多多长大,回家乡参加当年带他走进电影世界的老放映师的葬礼时,放映师的太太告诉多多,他生前从未错过多多拍的任何一部影片,也未曾漏掉任何一次关于多多的报导,视多多的成就为他自己的荣耀——也正因为背后有这么一个永远支持、永远相信的强大力量,才让每个在冷酷现实中打艰冷战役的弟子,义无反顾地为理想冲锋陷阵,信心不死。
    我总会在最脆弱的时候想起甘老师,想起那次陪她到文化大学看夕阳,听她思念因车祸过世的儿子,想起她的哀伤、她的勇敢,想起她所给过我的能量,让我至今还相信自己,可以度过每一次的人生难关。
    这就是甘老师所给我的活着的力量,至今越来越坚毅,即使老师已经过世两年了,她的声音还在我脑海里,随时给我鼓励、打气。她还说,所有的学生中她最放心不下我,因为我常会为了写作忘了照顾自己的身体健康,她说她希望能活着看到有人可以照顾我一辈子。她待我一如自己的女儿般,我对她也是无话不谈,没有秘密,甚至比和自己的母亲还亲。
    我在甘老师病情危急的时候跟她说:“老师,我的书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