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毛泽东与贺子珍 >

第13章

毛泽东与贺子珍-第13章

小说: 毛泽东与贺子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彪;后排左一赵尔陆、左五孙开楚、左六毛泽东、左八谢今古。    
      在枪林弹雨中,毛泽东发现,二十八团并没有组织认真的抵抗,已经在节节后退了。他立即让警卫员把二十八团的团长林彪找了来,说:    
      “你一定要组织力量顶住敌人,要主动向敌人出击,否则军队要转移都很困难。”    
      林彪当着毛泽东的面答应了。可是他回到阵地,看到二十八团的队伍一个劲地向后撤,害怕了,连组织抵抗的命令都没有下,带着队伍向后跑起来。毛泽东正想返回军部,忽然看到一支部队从身边一冲而过,往后飞奔。贺子珍眼尖,一眼看到林彪在队伍里,立即说:    
      “林彪带头逃跑!”    
      站在毛泽东身边的陈毅,也看到了这个情形,赶忙大声地招呼:    
      “林彪,你怎么自己往后跑了?毛委员还在这里呢,你还不赶快组织抵抗?”    
      林彪没有理睬陈毅,装作没听见,头也不回,一直跑到他认为安全的地带才停下来。    
      失去指挥的二十八团,队伍顿时大乱,不断向后撤退。毛泽东和陈毅都有暴露在敌人的面前,被敌人追击的危险。    
      贺子珍紧张极了,拔出手枪,一步也不离毛泽东的左右,生怕他发生意外。她看到毛泽东紧闭着嘴唇,表情沉着、刚毅,像钢铸铁打的一般。    
      在这危急的时刻,红四军大多数官兵并没有畏惧,三十一团在缺乏统一指挥的情况下,人自为战,奋力抗击敌人。独立营和特务营的同志们也是这样,虽然是寡不敌众,仍然尽最大的努力,杀伤敌人。独立营的营长张威,就是为了掩护军部的同志,在这次战斗中英勇牺牲的。    
      毛泽东的身边只剩下一些警卫战士了。他果断地把这些同志组织起来,试图突围。第一次失败了。他重新选择突破口,又组织第二次突围。毛泽东的好战友陈毅,始终跟随在他的身边,保护着他向外突围。    
      激战从傍晚进行到深夜,又到了第二天的傍晚,他们才撤出了战斗。在军部指挥战斗的朱德也安全脱险了。    
      陆续突围出来的战士,在距大余四十里的杨眉集合起来。    
      整顿队伍时毛泽东发现,二十八团的党代表何挺颖负了重伤。他立即指示林彪,要把他抬着走。可是后来发现,林彪并没有这样做,他只顾自己逃命,竟把何挺颖抛弃在路旁,何挺颖牺牲了。    
      当时为了尽快甩掉敌人,毛泽东和朱德决定,连夜出发。他们不顾激战后的疲劳,立即上路。他们摸黑走了二三十里山路,来到一个山沟沟,队伍就在这个山沟里宿营。    
      在混战中,贺子珍那匹小棕马丢失了。她同大家一样,步行来到宿营地。直到这时,她那极度紧张的神经才松弛下来,只觉得两腿发软,全身无力,连动都不想动一动了。    
      那天晚上,为了不暴露目标,红军没有点火做饭。他们已经一天多水米未沾了,大家都知道这是不得已的,谁都没有做声。没有人喊饿。贺子珍和几个女同志一起,靠在一棵大树下休息,饿着肚子,等待天明。    
      毛泽东同军部的同志还不能休息。他们要了解突围出来多少人,伤亡多少,失散多少。另外,初战失利,队伍思想混乱,有许多工作要做。特别是怎样应付眼前的敌人,扭转被动的局面,都急待着拿出办法。    
      因此,队伍宿营后,毛泽东异常忙碌,无暇顾及贺子珍。一直等到事情都安排妥当,天已经蒙蒙亮了,他才抽出空来看看贺子珍。他见到她平安无事,点点头,没说上几句话,又急急忙忙回军部了。    
      在迷蒙的晨曦中,队伍以急行军的速度出发了。一口气跑了九十里,傍晚他们来到广东省南雄县的一个地方。为了不打搅老百姓,队伍没有进村,就在野外宿营。    
      贺子珍饱饱地吃了一顿饭,同几个女同志找了点稻草铺在地上,正要躺下,侦察兵来报告说,敌人追来了,她和几个女同志赶紧收拾,又随队伍出发。为了不让敌人了解到红四军的行踪,队伍出发时,不吹号,不做声。他们连夜过了一条河,来到信丰县,以后又转到安远。    
      在这种连续的强行军中,贺子珍脑子里什么都不想,只有一个心思,这就是跟上队伍,往前走。有时候,她实在困得厉害,眼皮都睁不开了,一面走一面打盹,可是脑子里还有一根神经没有休息,一再给她发出信号:往前走,不要掉队!    
      为了打开局面,军部要求全体干部和战士,大力开展群众工作。每次宿营,政工干部第一件事不是休息,而是做群众工作,筹粮筹款。在行军路上,贺子珍无论怎样疲劳,只要队伍一停下,她顾不上歇一口气,赶快到附近的村庄做宣传。刚开始,信丰、安远一带的群众因受到军阀的欺侮,对红四军不了解,见红军开过来,青壮年都逃到山上去了,有的全家都跑光了,只剩下跑不动的老人。    
    


第四卷 患难相随身怀六甲(3)

    贺子珍一进村,就一家一家地敲门,向没有离开的老人宣传红军的政策,通过他们动员村里的群众回家来。她还帮助群众挑柴担水,打扫院子。    
      有的村子全村人都跑完了,她就向附近的山头喊话,对躲在山上的群众做工作。    
      当乡亲们打消了顾虑,重返家园时,贺子珍组织群众,斗争地主豪绅,争取自身的解放      
    。她还按照前委的指示,帮助群众建立党的组织和农民武装,建立革命政权。    
      红四军一路上辛勤播下的革命种子,很快在赣南、广东一带扎根、开花、结果。这些地方的土地革命活动蓬勃开展起来了。    
      2月初,红四军来到寻乌县的圳下村。    
      圳下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庄,中间是一块有几百亩地的狭长田垅。村里的群众就住在田垅中和山脚下。红军晚上10点左右到达这里便宿营了。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军部的领导就驻在田垅中间的文昌祠和围子里。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贺子珍一醒来,就远远地听到吹号的声音。她感到很奇怪:我们的队伍还没有到集合出发的时候,哪儿来的号声呢?    
      她带着疑团吃了早饭,正在军部待命出发,忽然听到左路枪声大作。她下意识地说了声:“有紧急情况!”马上跑出房子。    
      毛泽东也跟着快步走了出来。他边走边说:    
      “什么情况,怎么没接到报告?”    
      差不多就在这同时,他们听到左路传来杂乱的脚步声。紧接着,二十八团的战士拥挤着,吵嚷着,争先恐后地向军部驻地的方向跑来。    
      军部在这时才接到报告,敌军刘士毅的部队正包围圳下,并且同二十八团接上火了。    
      原来敌军刘士毅率领两个旅四个团追击红军,昨天晚上就在离红军五里路的地方宿营,他们趁着晨曦,紧急集合,突袭红军,无怪乎贺子珍连他们集合的吹号声都听到了。    
      接着,又有报告说:二十八团的团长林彪,同敌人刚遭遇上,就吓得丢下二十八团的战士,带着团部的人向后逃跑。    
      二十八团的战士失去领导,正不知所从,狡猾的敌人又趁机猛攻左路。有的战士虽拼死抵抗,但终因失去指挥,寡不敌众,不得不节节后退。后面的战士不知前面发生什么事,掉头往后跑起来。整团人向着村中间小河的对岸溃退,河上的小桥很快被堵塞。有的人看看桥上过不去,就涉水蹬过河来。一时间,桥上河面上都是人,一片混乱。    
      在这关系全军安危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没有一丝一毫的慌张。他果断地派人向红三十一团下达了作战命令,要求军队立即阻击敌人。他又让朱德组织其他两个营全力投入战斗。然后,他迎着过了河继续往后跑的二十八团战士,不顾一切地向桥边走去。他抽出手枪,朝天放了一枪,竭尽全力高声喊道:    
      “不要往后跑!要消灭敌人!”    
      “哪个再跑,我就开枪了!”    
      这时,河上、岸上人声鼎沸。四周密集的枪声和人们的叫喊声,盖过了毛泽东的声音。然而,二十八团战士的溃退并没有被制止住。    
      贺子珍正站在军部的门口,看着眼前的景象,意识到情况非常严重,队伍的溃退如不马上制止,后果不堪设想。她觉得,自己应该全力支持毛泽东,同他一起制止住眼前的溃逃。    
      战士们像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从她的旁边涌过去。她完全知道,要逆着这股人流走到桥边,走到毛泽东的身边,是很困难的,也是很危险的。她那瘦小的身躯被挤倒在地,可能就会被踩伤。可是,如果走不到毛泽东的身边,就无法支持他的行动。她咬了咬牙,下了决心,就是被踩成肉酱,也要到桥边去。    
      她把个人的生死完全置之度外了。她刚迈出军部的门口立即被人流推了回来。她奋不顾身地重新投到人流里,逆着潮流,在人缝中一点一点地前进,终于来到毛泽东站着的桥边。    
      毛泽东仍然在高声呼喊:    
      “不要往后跑!要消灭敌人!”    
      贺子珍站在毛泽东的身边,学着他的样子,右手举起枪,朝天放了一枪,合着毛泽东的声音。放开嗓子喊:    
      “不要往后跑!要消灭敌人!”    
      两个人的声音汇合到一起,它的效果大大加强了。正在奔跑的战士们终于注意到,站立在桥边高声呼唤他们的是什么人,是全军的指挥毛委员!还有他的夫人贺子珍!他们看到,毛委员在向他们发出战斗的号令!    
      他们很快醒悟过来。正在抢着过桥的战士停住脚步,正在蹚水过河的战士立定在水里,已经过了河正拥挤在军部门前的战士也站住了,许多人掉过头来,举着枪,跟着高声喊起来:    
      “不要往后跑!要消灭敌人!”    
      溃退被完全制止了,战士们转过身,同追上来的敌人展开了厮杀。    
      但是,敌人已完成对红四军的包围,并发起全线攻击,他们仗着武器好、弹药足,从四面八方用猛烈的火力摧毁红四军的防线,紧缩包围圈。    
      红四军的兵力被迫密集在狭小的田垅中,无法充分发挥战斗力。一部分敌人已经深入到红四军的腹地上来,战斗已经没有前方和后方之分了。    
      这是一场异常壮烈的战斗。在这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红军战士们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拼死抵抗敌人。    
    


第四卷 患难相随身怀六甲(4)

    右路三十一团的防线被冲破后,团长伍中豪带领战士高喊着:“保卫毛委员!保卫军部!”他们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反冲锋,不惜一切代价地夺回原来的阵地.    
      红四军军长朱德,带领独立营的战士顽强抗击敌人。他亲自开动那挺从敌人那里缴来的机关枪,向敌人猛烈扫射,企图打开一条道路,掩护军部突围。    
         
      红四军的前委秘书陈毅,高喊着:“同志们,保卫毛委员!跟敌人拼呀!”带领着军部的同志,同已经来到身边的敌人展开了白刃战。    
      贺子珍紧握着手枪,同特务营的同志一道,紧紧跟随在毛泽东的身边,保卫他的安全。    
      红四军的队伍终因寡不敌众,被敌人分割成几块。他们不得不各自寻找突围的缺口。    
      毛泽东带领着特务营的同志,一面沉着地迎击敌人,一面突围。    
      他们终于从敌人两个团的接合部冲了出去。    
      冲出包围圈,他们发现前面两边是山,中间是一条河;河的对岸没有敌人,于是马上渡河上山,脱离了危险。    
      这时,朱德带领的独立营和机关的部分同志,从另一个方向也突出重围。可是,他们还没来得及过河,就遇到了敌人。    
      原来他们走到敌人的埋伏圈里了。朱德发现中了敌人的埋伏,拼死抵抗,左突右冲,试图跳出敌人的埋伏圈,但是没有成功。    
      大部分同志英勇牺牲了。剩下的同志被敌人包围在一个山坳里。敌人估计在这些红军中,会有红军的领导人,甚至还可能有朱德。于是,领赏心切的敌人就在红军中寻找起朱德来。    
      红四军军长朱德。朱德长着一副普通农民的相貌,穿的又是普通士兵的衣着,经过这场鏖战,硝烟、尘土弄得满身满脸。不认识他的人,要想根据他的身份、地位,或者根据想像中的军长模样,企图把他从士兵中识别出来,是办不到的。    
      一个敌军头目,领着几个端着枪的士兵来到山坳里的红军中,逐个地进行辨认。他们走到朱德的跟前,问:“你是朱德吧?”    
      “我不是,我是伙伕头。”朱德操着四川口音,坦然地回答。    
      “你说朱德在哪里?”    
      “在那边。”朱德随便往一个方向一指。    
      敌人从朱德身边走过去了,继续寻找朱德。而真正的朱德却找到了机会,同部分战士一起,从敌人的监视下跑了出来。他们马上渡河,甩掉敌人,同山上的毛泽东会合了。    
      然而他的妻子伍若兰,却没能逃脱敌人的魔爪,被俘了。    
      在这次战斗中,伍若兰一直同朱德在一起,并同他一起突围。在中了敌人的埋伏,同敌人进行拼杀时,红军的队伍乱了,他们也被冲散了。    
      敌人找不到朱德,对红军队伍中的这个妇女却不肯轻易放过,严加查问,他们终于了解到她就是朱德的爱人,就把她关起来,押到赣州。他们逼迫她供出红军的情况,还要她劝降朱德。这些,都被伍若兰坚决拒绝了。    
      敌人恼羞成怒,把她枪杀了,并把她的头割下来,挂在赣州的城门上示众。    
      朱德脱险后,找不到伍若兰,估计她一定落入敌人手中,非常难过。他说:    
      朱德的妻子伍若兰。“要是我们没有分开就好了”    
      毛泽东和贺子珍也很难过。他们劝慰朱德说:“你不要太难过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当时,他们的确无法可想。因为这次战斗,红军损失很大,已无力回救了。    
      圳下突围后,队伍陆续会聚起来。陈毅也脱险了。为了避开敌人,休整队伍,红四军前委带领全军,完全避开大路,爬高山,钻密林,来到寻乌县内的罗福山,在这里作短暂的休息。    
      接连两仗失利,使红四军处境十分艰难。军部的领导人都在寻找摆脱困境的办法。在前委会上,毛泽东提出,现在敌人对我前堵后追,军队还可能被打散。他建议,把红军队伍按原来的编制,改编为三个纵队,以便遇到紧急情况时,各个纵队可以独立作战,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不过,干部战士都不愿意分开,这项建议当时没有执行。    
      在队伍进行休整期间。前委召开军事会议,批评了林彪。这次会议,贺子珍也参加了。林彪在这次会上对自己的失职作了检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人,都发言批评了他。    
      不久,红四军的队伍经福建武平和江西会昌,来到瑞金城南的山区。    
    


第四卷 患难相随平安突围(1)

    贺子珍进瑞金城搞报纸,却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