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毛泽东与贺子珍 >

第6章

毛泽东与贺子珍-第6章

小说: 毛泽东与贺子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如何对部队进行整顿,部队的整顿从哪里着手,毛泽东苦苦思索了一阵子。当脑中有些头绪之后,他又和余洒渡、余贲民、苏先俊等人多次商讨,决定选择一个僻静的地方,对部队进行整编,切实解决存在的种种问题。    
      9月29日,工农革命军进驻江西永新的三湾村。地处九龙山脚下的三湾,位于永新的西面,四周被郁郁葱葱的山峦所环抱,显得清秀、宁静。村头的枫树,高大、挺拔,在秋日照耀下熠熠生辉。    
      在这里,具有重要意义的三湾改编,在工农革命军中全面展开。    
      何挺颖毛泽东先把全师缩编成一个团,由陈浩任团长,何挺颖任党代表,韩昌剑任参谋长。全团辖一、三两个营及特务连,由前委统一指挥。    
      接着,在部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排有党小组,连有党支部,营、团设党委。连以上有党代表,负责党务工作和士兵的政治思想工作。从而,确保了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确保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与此同时,毛泽东在部队中广泛推行民主主义,一方面连以上设立士兵委员会,另一方面制定各项民主制度,切实维护士兵的权益。    
      工农革命军刚到三湾时,群众摸不清底细,纷纷往山上跑。他们藏在密林中,观察着村里的动静。不久他们发现,这些衣衫褴褛的大兵,和以往的国民党军队截然不同。进了村后,他们不砸老百姓的门,不抢老百姓的东西,而且很有组织纪律性。渐渐地,几位胆大的老人想进村看看。临走前交代山上的人:“如果我们下山后,没有喊你们下来,你们千万别下来。即使吊打我们,你们也不能下来。”    
      1927年9月29日,秋收起义部队约1000人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图为部队在三湾进行改编的地方。    
      下山后,老人看到工农革命军果真与国民党军队不同。于是,他们胸中的疑虑与恐惧一扫而光,忙上山把大家都叫下来。顿时,三湾村喧闹起来。群众都想把自己的房子和床铺让给战士睡,把自己种的菜给战士吃。群众还到处打听,这样好的兵是哪一个长官带的。    
    


第二卷 井冈之恋毛泽东上井冈山(2)

    一位战士回答:“是毛泽东带的兵,我们不叫他长官,叫他毛委员。”    
      群众笑着说:“我们习惯将带兵的人叫司令,我们就称他毛司令吧。”    
      这样,“毛司令”的称呼很快在三湾传开了,群众还编了一首歌谣,颂扬毛泽东带领工农革命军在三湾领导穷人闹革命:    
         
      天上降了北斗星,漫山遍野通通明;    
      一九二七那一年,三湾来了毛司令。    
      毛司令哟真英明,带来将官带来兵;    
      红旗飘飘进村来,九龙山沟闹革命。    
      部队经过整编,面貌焕然一新。之后,毛泽东又为部队制定了“三大任务”、“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确立了不少重要的建军原则,使工农革命军日益发展壮大,在创建农村根据地的斗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为全党提供了宝贵的建军经验。    
      10月6日,井冈山沉浸在一片浓重的秋色之中。在古城主持前委扩大会议之后,毛泽东又匆匆地赶到宁冈茅坪附近的大仓村,希望会见当地的地方武装首领袁文才。    
      再说,此时井冈山上,贺子珍正躺在袁文才的妻子谢梅香的床上打摆子,突然听到一个自卫军战士进屋来向袁文才报告说,有一支身份不明的队伍,正向宁冈的砻市挺进,砻市的保安队、民团都已经跑掉了。老百姓人心惶惶,商店都上板了。    
      砻市实际上是宁冈自卫军的天下,这里的保安队、民团,同袁文才的自卫军达成默契,“互不侵犯”。    
      美丽的宁冈砻市    
      袁文才一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一面派人下山继续了解这支队伍的动向,一面让人通知山上的王佐下山共商对策。    
      同时,袁文才又把住在茅坪的永新的共产党员请来,研究局势。    
      袁文才住的是三间一排的平房,中间是厅,两旁是睡房,袁文才同永新的同志就在厅房里研究形势。他们每个人说了些什么,贺子珍在厢房里听不大清楚,只是感觉到气氛很紧张。    
      不一会儿,一个自卫军战士进来报告说,这支队伍大约有一千多人,穿得很破烂,神色很疲劳,还有一部分坐担架的伤病员,有的人挑着一捆捆的枪。他们进砻市后,没有进老百姓的屋,而是露宿街头。由于店铺都关门了,他们买不到粮食,连饭都没有做。这个自卫军战士还说,他们在街上贴了很多标语。    
      袁文才问:“标语上写些什么?”    
      这位自卫军战士回答说:“标语很多,有‘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内容。”    
      在会上,大家议论和猜测了好一阵,觉得情况还是不清楚。从标语和部队的作风来看,有可能是我们自己的部队;但这是真的共产党的队伍呢,还是国民党军队冒充骗人的呢,大家摸不准。另外,这支队伍开到砻市来,目的是什么呢? 他们是长住? 还是借道路过? 都不知道。大家决定再进一步了解情况,晚上派几个战士下山,揭些标语回来。    
      为了预防万一,那天晚上,袁文才的队伍做好了战斗准备。    
      第二天一早,王佐赶到茅坪时,揭下的标语也送来了。大家一看,果然写的都是革命口号。可是大家看着标语的署名“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都很奇怪:从没听说国民党有这个番号的军队;要说是共产党的队伍,现在全国一片白色恐怖,什么时候又建立起一支工农革命军呢? 它又是谁领导的呢?    
      袁文才为了彻底弄清情况,决定派一名精干的战士下山,让他故意暴露自己的身份,实地考察一下这支队伍的状况和对自卫军的态度。    
      直到这时,井冈山上的共产党员还完全不知道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消息。    
      派下山的自卫军战士,按照袁文才的指示,故意在这支队伍面前东张西望。    
      他这种可疑的形迹,果然引起工农革命军的注意,把他抓了起来。这个自卫军战士装得很凶,大声嚷嚷说:“你们是什么队伍? 竟然敢抓我? 你们快把我放开,要是不放,枪声一响,我们的队伍打下山来,你们就没命了!”    
      他还往东面山头一指,说:“我们的队伍正埋伏在那个山头上看动静呢!”    
      伍中豪他这一番话,激怒了革命军战士。他们把他押到营长伍中豪那里。伍中豪见他态度狂傲,非常生气,想枪毙他。但又一想,觉得还是请示一下毛委员比较妥当,就向毛泽东报告了。毛泽东一听,赶忙说:    
      “枪毙不得,赶快把他带到我这儿来。”    
      毛泽东亲自询问了那个自卫军战士。他一听是袁文才队伍的人,马上把捆绑他的绳子解下来,说:    
      “我们是一家人哟! 我们这次来,正要找你们。你回去报告袁文才,就说我们是共产党的队伍,到井冈山来是同你们一起搞革命的。”    
      毛泽东把那个战士让到凳子上坐下,接着说,“我们正奇怪呢,为什么头天贴的标语,到第二天早上都没有了? 莫不是山上的共产党拿去研究了? 我们说,他们拿去有好处,这样我们就相互了解了。”    
      原来毛泽东也正派人寻找袁文才、王佐的队伍。他把那个自卫军战士送走后,马上派人到茅坪同袁文才、王佐联系,双方很快决定派出代表进行谈判。    
      第一次谈判主要是革命军代表介绍毛泽东领导的这支队伍是革命的队伍,到井冈山来是同这里的革命武装一起搞革命的。革命军代表主动提出,为了支援袁文才、王佐的革命武装,打算送给他们一部分枪支,同时希望袁文才为革命军安置一批伤病员,解决军粮和队伍的驻扎问题。袁文才、王佐的代表则主要了解这支军队来砻市的意图及对自卫军的态度。    
    


第二卷 井冈之恋毛泽东上井冈山(3)

    第一次谈判以后,袁文才知道了这是党中央委员毛泽东领导的队伍,非常高兴。他在大革命时,就听到过毛泽东的名字。这时,永新的共产党员又给他介绍说,毛委员在湖南搞农民运动搞得很红火,还写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文章,登在刊物上。袁文才听了,对毛委员很敬佩。    
      王佐虽然对毛泽东没有多少了解,但他很相信袁文才,看到袁文才这样欢迎革命军,他      
    也表示赞同。    
      第二次谈判时,革命军代表把送给袁文才、王佐的一百多枝枪带来了。袁文才也吩咐自卫军到老百姓家里买粮、买菜,同时请砻市的店家开店营业。他让传话给店家老板,毛委员的队伍要买什么,先赊上账,由自卫军来还。自卫军又把从老百姓那里买来的米和盐,送到革命军那里,并帮助他们弄来铁锅,生火做饭。    
      经过两次谈判,袁文才、王佐决定请毛泽东上山,共商大计,并约定会见的地点在步云山那座像庙宇一样大的房子里。    
      那天,永新、莲花、遂川的党员和袁文才,王佐一早就来到步云山迎接毛泽东。贺子珍打摆子还没有完全好,也跟去了。毛泽东只带了五六个革命军主要领导干部朝步云山走来。他们穿的衣服很不整齐,有穿国民党军服的,有穿中山服的,但每人的脖子上都结着一条一寸多宽的红领带,这是识别带。因为革命军没有统一的军服,结上这根领带,可以比较容易与老百姓区别开来。    
      参加秋收起义部队人员合影    
      毛泽东穿的是一身灰布中山服,也很破旧了,他同大家一样,脖子上系了一条红色识别带。毛泽东个头很高,十分消瘦,颧骨都突出来了。头发从中间向两边分开,比较长,但并没有拖到肩上。皮肤晒得很黑,神色上还留有经过激战后没有恢复的疲劳,但是一双眼睛很有神,显示出他的睿智、温和与毅力。他的脚走起来有点不得劲,那是因为长途行军磨伤脚,化脓了。    
      几个人沿一条山间小路排着单行朝山上走,毛泽东走在最前面。他看到山上迎候他的人群,快步走了过去,首先同袁文才、王佐握手。然后,转过身来,把同他一起上山的战友,逐个介绍给袁文才和王佐。袁文才和王佐也把山上的同志介绍给毛泽东。毛泽东同见面的每一个人握手问好。    
    


第二卷 井冈之恋毛泽东上井冈山(4)

    毛泽东第一次见到贺子珍,顿生疑团,怎么井冈山上还有年轻女子呢?袁文才释疑,毛泽东爽朗地笑起来,说:“我还以为她是你的女儿,或者是哪位同志的家属呢!”毛泽东握住贺子珍的手说:“很好,很好。今后我们共同战斗吧!”    
      当袁文才领着毛泽东来到贺子珍面前时,毛泽东有些惊讶。他没有料到,在井冈山的“头面人物”中,竟然有一个年轻姑娘。袁文才介绍说:    
         
      “她是永新的干部,叫贺子珍。”    
      毛泽东的疑团顿释,爽朗地笑起来,说:“我还以为她是你的女儿,或者是哪位同志的家属呢!”    
      毛泽东握住贺子珍的手说。“很好,很好。今后我们共同战斗吧!”    
      接着,大家坐下来商谈事情。    
      从毛泽东的介绍中,贺子珍才知道,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后,为什么带着队伍不去别的地方,却来到井冈山,原来是王新亚起的作用。    
      王新亚离开永新后,带着安福的农民自卫军活动到湖南浏阳一带,在那里同毛泽东会合了。他向毛泽东介绍了大革命时期井冈山附近的永新、宁冈、安福、莲花等几个县革命斗争的情况,讲了几个党组织的力量和工农自卫军发展的规模,永新暴动的结果,以及袁文才、王佐领导的宁冈自卫军至今仍在井冈山坚持斗争的情况。    
      王新亚还介绍了井冈山在罗霄山脉中段的地理条件。这一切都给毛泽东留下深刻印象。    
      后来,王新亚率领的安福农民自卫军同安源的矿工组成了起义的第二团,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起义失利,第二团被打散,王新亚牺牲了。秋收起义的余部向何处去?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毛泽东觉得,王新亚讲述过的井冈山,从党的力量、群众的基础到地理条件,都是革命军落脚的理想地方。于是带着起义队伍的余部,向井冈山方向前进,途中,队伍经过三湾时,对队伍进行了整顿和改编,打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的番号,向砻市开来。    
      交谈中,毛泽东充分肯定了袁文才、王佐的自卫军,在革命最困难的条件下,坚持革命,为党保存了一支革命武装。他提出,“以后革命军要同袁文才、王佐的队伍协同作战,共同在井冈山立住脚跟。”    
      这一次商谈,气氛融洽。双方都没有什么保留和顾虑。袁文才和王佐都很高兴。袁文才早就盼望能同上级党取得联系,为革命做点工作,因此,在这次会上,他当场表示,欢迎毛委员的队伍上井冈山领导他们干革命,安置伤病员和队伍驻扎的问题,他都答应安排。他知道毛委员的队伍需要用钱,事先把埋在地下的银元挖了出来,约有一千块,装了十二个竹筒,带到步云山来。在这次会面中,袁文才亲自把银元交给毛泽东。    
      这次会面后,贺子珍同袁文才一起回到茅坪。袁文才原是个沉默寡言、感情不外露的人,这天回到家里后,异常兴奋,话也多起来。他用客家话给妻子谢梅香讲述了这次会面的情形,一面讲一面笑。接着,他又对贺子珍说:“我看革命高潮要来了,有了毛委员的领导,我们今后可以有很多的事干了。”    
      贺子珍和谢梅香受他的情绪感染,也很高兴,大家兴奋地议论将要到来的革命高潮会是个什么样子。    
      自从毛泽东率领队伍来到井冈山以后,井冈山变样了,沸腾了!    
      革命军第一团的伤病员首先上山。开始时,还没有红军医院,袁文才和王佐把伤病员分散安置在老百姓家里。    
      第一团的官兵并没有立即上山。他们先开到莲花、湖南的攸县和茶陵去打土豪和筹款。毛泽东因为脚伤,没有随部队出发,留在茅坪养伤了。脚伤痊愈以后,也才下山追赶部队。    
      在养脚伤的这段日子。毛泽东充分利用这个机会,熟悉这里的地形、环境和人员的情况。他同袁文才、王佐亲密切交往,经常同他们促膝倾谈,对他们的身世、为人和思想,了解得比较透彻。    
      毛泽东还与在井冈山上避难的永新的共产党员刘珍、王怀、贺敏学等人多次详谈,了解永新党建立的经过和斗争的情况。连生病刚愈的贺子珍,他也找过几次,听取她对怎样开展井冈山地区工作的意见。毛泽东还由袁文才、王佐和永新党的同志陪同,察看了井冈山的山势地形。    
      毛泽东开始住在步云山。步云山离茅坪不远,步行半小时就到了。    
      袁文才同毛泽东熟悉以后,非常敬佩他,觉得毛泽东住得离自己太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