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朝九晚五 >

第7章

朝九晚五-第7章

小说: 朝九晚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人手里的样板依葫芦画瓢,不出五分钟就交了作业,然后推说有事退出了。事后他说:“老外真笨,这么简单的事也要讲一个上午。”英国老师仔细看过他的作业后,连连摇头说:“天哪,难道他真能按时完成吗?”    
      和老外接触得越久,你的优越感就越强,因为你会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聪明了。许多让老外面红耳赤争论半天的东西,在中国人看来不过是浅显得不值一提的小规则或小道理。也许就在他们争论的同时,中国人可以想出十数种变通的办法。“原则上……”的意义是大家的微笑默契。    
      怕就怕来真的。习惯了变通之后,很容易把“我跟你说真的”也当成“原则上”的东西,那张五分钟出品的时间表就是一例。    
      以前在国产电影里常看到以下镜头:一个人用枪指着另一个人的脑袋,声泪俱下地陈述种种非杀他不可的理由,结果大多虚惊一场,不是被“刀下留人”阻止就是出现了锋回路转的情节,反正就是没杀。等到我把这种镜头归于“原则上”一类时,又看到了“玩真的”的版本:目示对方,传递一个“我要杀你了”的信息,然后举枪射击,“砰”地一声把对方击倒在地。真酷。    
      而且,连“我跟你说真的”这句话都不必讲。    
    


非职业真情告白职业的和非职业的

     午餐时间,邻桌隔板后传来嘤嘤泣声。这时——    
      非职业的:跑过去嘘寒问暖,试图安慰。    
      职业的:若无其事,静静地上网或翻看杂志。    
         
      座位像蜂窝一样密集的办公室里,事端也一样纷乱无章。利益错综复杂,由同事而朋友几乎是奢望。因此他人的事,无论公私,都不必涉猎过深。默默地递张手纸过去,已是最大的安慰。可惜办公室配备齐全,每人面前都有抽纸一盒,因此连这一人文关怀也显多余。    
      头脑风暴会议上,供职于Sales部门的你提出了一个marketing的绝妙方案。公司希望你继续努力跟下去。这时——    
      非职业的:加班加点,争取使自己的提议善始善终。    
      职业的:向公司表示,可以提供必要的信息,但希望marketing部门继续跟进,然后迅速脱身。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但术业有专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如果你以为自己像革命的老黄牛一般含辛茹苦,会好人得好报,那就错了。首先marketing的人怨你井水犯了河水,平白增加了工作量还显得被动,其次你的野心昭之天下,说不定就成了众矢之的。    
      老板过来拉家常,谈及过去的生活和工作经历,让人唏嘘。    
      非职业的:恭敬地听,严肃地点头,矜持地微笑,恪守上下级的礼节。    
      职业的:自然地提及自己,像老友一样亲切地交谈,暂时从工作关系中解脱。    
      适当的私人感情是工作的润滑剂。老板也需要偶尔地从职业的盔甲中走出,舒展一下盔甲内的柔软肢体。然而千万不要因此而以为你们之间的关系真得被拉近了。中场休息结束后,下一幕又开始了。一切都像没发生过一样。    
      如果刚才老板几乎要落泪的一幕依然挥之不去的话,就当是昨夜做的梦吧。    
    


非职业真情告白结发合同

     做业务最刺激的事莫过于签合同。    
      谈判桌上,利字当头。桌面上唇枪舌剑,为的是揭对方的短,护自己的短,争取最大利益;私底下相互揣摩,主要是想估算出对方的预算和实价。如果最终双方走到了利益的交叉点,就签订合同。信誉自合同签订时开始建立,到合同完成之日功德圆满。    
          
      有一次,经过多轮回合,总算与一个老客户达成了一致。事实上,多次合作后,我们也已成为私交很好的朋友。    
      双方眉开眼笑地拿出合同时,她突然说:“其实我们彼此这么了解,为什么还要签合同呢?我是绝对信得过你的。”    
      我想也没想地回答她:“对,为了不辜负你的信任,我要与你签合同。”    
      从此她对我更加信任。    
      还有什么能比合同更好地诠释“可信度”呢?如果我完不成承诺,甘愿受经济惩罚、法律制裁。有了这个底线,你还能不相信我么?    
      既然“信”可以这样诠释,仁义理智同理可得。比如:“歃血为盟”,几滴血、或者一个大拇指可以把“义”字表现得痛快淋漓,不容你不信。    
      那么“情”呢?当然就是以婚约为证了。    
      我愿意与你签订婚约,心甘情愿把财产拿来共享;与你朝夕相处,勇敢地面对慢慢变老的过程,以及时间带来的争吵和淡漠。你说,我爱不爱你呢?    
      或者,我不算爱你,但的确没什么可爱的人,你实在想结婚也可以,我们签个附条件的婚约:财产独立、你不得有外遇、不得要孩子、不得单方面提出性要求,等等。    
      这种功能性的婚约,如果双方能达成一致,也不失为一个解决方案。    
      只是无条件的婚约更有魅力。因为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在里面,它叫做爱。    
      你信赖我吗?信赖。愿意与我签合同吗?不愿意。啊,希望下次合作愉快。    
      你爱我吗?爱。愿意和我结婚吗?不愿意。那么,希望下辈子恋爱愉快。    
    


办公室风情办公桌风情

      熟悉我的人,走进办公室,一眼就能指出我的办公桌。不为别的,就因为它最乱。不熟悉我的人,看到我的办公桌,就把我的性格掂量得大差不离。他们多半会含蓄地问:“平常不太做家务吧?”    
      我相信人如其桌。没办法,性格即命运这句话也可以贯彻到办公桌上来,藏都藏不住。    
      小时候读《福尔摩斯探案集》,得知神探朋友可以从一个人肘部的衣服磨损、帽子上的几滴灯油,立即判断出他的身份或经济情况,对他的观察能力十分佩服。事实上,这种观察力在职场中有时真得很重要。    
          
      比如:当你应聘一个跨国公司的职位时,如果你顶头上司的桌子十分奢华,那么,开价的时候千万别客气。相反,如果上司的桌子看上去也不过而而,那他给你职位设立的预算大概也不会豪华多少。有个朋友是一家英美合资的跨国公司普通职员,他的办公桌结实奇巧,据说是美国制造,一万元一张。他的薪水也是我的好几倍,因为我的办公桌市值只有1000元还不到。    
      成功的或者比较霸气的老板总有一张非同寻常的办公桌。比如米尔肯,美国空前绝后的垃圾债券之王,他每天就坐在贝弗利山庄宽阔的办公桌中央,办公桌呈现X型,向四面散开,当中刚容得下四个员工专门为他服务。碰到这样的办公桌,想说NO的时候,还是委婉一点比较好。否则随时请你走路。    
      一次年终晚期宴时,抠门的老板想出一个馊点子,搜罗一下大家的办公桌,然后把私人“收藏”相互交换作为新年礼物。结束他得到一位女职员的口红,而从他的桌子上搜出的唯一的私人物品是一只木相架,里面是他和太太的合影。不知被哪位可怜的人拿去了。    
    


办公室风情报销

      杂志社开读者见面会。酷暑天,编辑途中下车买几个西瓜给大家消夏。付完钱,跟摊主说:“开张发票。”    
      没想到不经意的一句话给另两个顾客提供了谈资。都是年轻小伙,一个悄声对另一个说:“等咱们工作了,买东西也都得开发票了。”另一个说:“不如今天就过一下瘾。”于是清了一嗓子,亮声喊道:“开张发票!”    
          
      他也许不知道,除了这样的报销,还有花式各样的报销种类:交通、通讯、社交、住房、差旅、置衣、探亲等等、等等。反正想得出的花费,都有机会被报销,只要公司觉得你值。开始觉得挺舒服,花出去的钱可以覆水再收,等于变相涨了薪资。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拿人家的手软,吃人家的嘴软。公司给你一分钱,就一定会从你身上再把它找回来。听说我们的大老板经常夜半3点钟被欧洲总部叫起来问事,大概就是因为享受了太多的报销,结果连睡眠时间一起报销掉,超时上完北京时间的班,再接着上欧洲时间的班。    
      对大多数人来说,报销额度到底不是件坏事,有时当着众人的面使用一下也很有面子。但也有不屑一用的人。有个销售员业绩出色,公认和客户私交好,卖的都是人情广告。他的杀手锏是当着客户的面,从不开发票。用他的话说,发票一开,意味着可以报销,可是私人感情也就报销了。于是每次消费过后,故意不开发票,给客户一个朋友间私交的错觉。然后第二天跑过去补开。    
      发票开什么名目也是件有讲究的事,个中细节大概财会最清楚。    
      我们公司一次善心大发,给大家一个体健的预算,可以报销一笔健身费用。居然有一个同事将刚买的杠铃和安全套一起报掉了,可谓报销高手。    
    


办公室风情打卡机,No Budget!

     不知哪个好事者提的议,办公室准备实行打卡制。谁知竟没了下文。经理追问行政:这事怎么忘了?行政理直气壮地答道:财务说No budget。嘻嘻嘻,我想全办公室的人都在窃喜。这大概是最让人愉快的一次超预算了。    
      记忆中让我愉悦的超预算事件还有一件,也是最后一件。那是一个圣诞夜。公司为了表示仁爱之心,拨出预算供大家娱乐。并且好人做到底,民主地问大家想娱乐点啥?没想到一      
    民主就乱了套。大部分人想吃完饭后再唱歌,但是超了公司的预算。后来公司决定放弃民主,采中集中制,把预算分给大家各自娱乐完事。那天晚上,我用这天上掉下来的150 元和家人看了场电影。因为是公款,特别高兴。    
      只是这样的惊喜实属九牛一毛。大多数时候,当满腔的工作热情碰到财务预算时,就像热脸贴上冷屁股。于是只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心血在预算的压迫下一次次变形,再变形,直到从天鹅变成小鸭。    
      在策划一次推广活动时,区域总裁在项目启动会议上满面红光地宣扬自己宏伟的推广策略,惹得项目相关人员个个摩拳擦掌,不吝用最丰富的想象刺激灵感。等到热气球准备就绪,张曼玉没问题,金茂主会场OK过后,预算被全球总裁挥刀斩掉一半。于是一切重新开始。最讨厌就是这种事,耗尽了精力,不仅最后得分为零,还有一大堆屁股等着你去擦。    
      打卡机的预算终于有了着落。这也是意料中的事。只是我们突然发现办公室公用的速溶咖啡粉没了,下午的小饼干也久违了。原来财务迫于压力,拆东墙补西墙,于是这些可爱的小东西就变成了门口那台令人憎恶的打卡机。    
    


办公室风情电梯里的异香

      外企云集的写字楼,电梯里多半充斥着脂粉香。女人脸上的粉,身上的女士香水,男人发梢上的(口者)喱以及身上的男士香水,再混合着体香,站在里面就像进了香料厂,一鼻子的茫然。    
      国企云集的写字楼,啊,不,应该是国企写字楼,因为国企喜欢自己独霸一个山头,圈地为王,哪怕是一个矮小丑陋破旧的楼也好,一般有一个专门的楼层是用来做食堂的,一到      
    中午11点,就饭香四溢,电梯成了慢车,站站停,接进来一批批吃过了或还没吃的人群。有些人嚼着最后一口饭满足地踏进来,饭菜香混合着口腔粘液的味道,嗞咂有声,偶尔用手指剔剔牙缝。    
      比起这种饭香,香皂味似乎还更让人愉悦点。那是在一些福利好的单位,职工一到下午就可以拎着毛巾香皂去浴室洗澡,一来挪用上班时间,二来省却自家的水费电费,何乐而不为?只是每当在电梯里近距离闻到香皂或沐浴露的味道,看到一头湿发,就像偷窥到别人洗澡一样不自然。    
      这样看来,还是国企更像个大家庭。吃饭、洗澡、日用品发放等等,都被照顾得体贴入微。虽然由于薪水低或其他什么因素,员工也不时骂骂单位,但那终究还像传统大家庭里的口角,骂完后,一家人还是一家人。    
      外企就不同了。一个个包装得光鲜可人,笑容可掬,看起来像个五好家庭,说白了至多是个寄宿学校。走一个人,连招呼都懒得打。    
      有个女同事,就因为留恋家里的饭香,竟丢掉了饭碗。事情是这样的:她厌倦了中午的外卖,于是每天早上从家里带饭来公司,中午用公司的微波炉转一转就坐在位置上吃。没想到却遭到外藉老板的白眼,被认定为“损害公司形象”。    
      她倒也想得开,索性跳到一家国企,心安理得享受饭香去了。    
    


办公室风情名片的卖点

      我的名片“长相”很老实,从上到下印着公司的名称、Logo、姓名、职位,以及各种联络方式。对于大多数派发对象来说,我也许就等于公司的这个职位,如果我跳了槽,这张名片就寿终正寝了,取而代之的是这家公司出品的另一张名片,除了名字,其余条目基本不变。而我本人则随着名片的消亡从别人记忆中淡出。然后,再以另一家公司的另一个职位出现在另一些人的记忆里。    
         
      这些略显悲观的想法,被一位女士彻底改变了,不为别的,只为她那独特的名片。    
      那张名片的特别之处,是名片的正面除了正常的文字,还有一张彩照,足足霸占了一半的地盘,画面是一位系着红领巾的小女孩在向周恩来献花,周围则是斗志昂扬、载歌载舞的红卫兵。正当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她笑指这张照片:“怎么样?能认出这个小女孩吗?她就是我呀!”就在那一瞬间,她在我记忆中永恒了。虽然她的职业、姓名、职位早已被记忆过滤,但她那一刻的音容笑貌以及那个献花的小姑娘清晰如昨。    
      我还见识过其它一些有趣的名片:    
      有位台湾同胞,在司空见惯的什么经理、董事的头衔下,别出心裁印了一个身份“台胞”,让人耳目一新。从此后,他在众多台湾商人当中脱颖而出。其他的人一律被叫做“台巴子”,只有他被敬称为“台胞”,好像其他的人不是台胞似的。名片的创意功不可没。    
      相比起天天熏陶在现代商业氛围中的都市人来说,落后地区的人似乎更会寻找卖点。在一个研讨会上,遇到一位农民企业家。他的名片至今被我珍藏,因为在他的名字下印着“富有远见的农民企业家”。单单为了这份胆识和气魄,也要为他喝个彩!    
    


办公室风情会议消遣

      我曾经一天开过5个会。早上9:15,每周例会;10:30,与客户开工作进程会;11:50,被老板抓住开经验总结的轻松小会,这种侵占午饭时间的会议是最让人深恶痛绝的;14:30,与同事开项目进展规划会,很快,15分钟搞定;20:00,被强迫用手机接听一个电话会,一个新项目的头脑风暴,那个会议长达90分钟,最后手机像烘山芋一样烫。    
          
      开会多是为了信息沟通和集思广益,有些会议的确有效,但若期望每个会议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