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土匪的历史 >

第12章

土匪的历史-第12章

小说: 土匪的历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③出马最多者赏;    
    ④扩张山务者赏;    
    ⑤刺探敌情者赏;    
    ⑥领人最多者赏;    
    ⑦奋勇争先者赏;    
    ⑧同心协力者赏。    
    “八斩条”指的是:    
    ①泄露秘密者斩;    
    ②抗令不遵者斩;    
    ③临阵脱逃者斩;    
    ④私通奸细者斩;    
    ⑤引水带线者斩;    
    ⑥吞没水头者斩;    
    ⑦欺侮同类者斩;    
    ⑧调戏妇女者斩。    
    (何西亚:《中国盗匪问题之研究》,第36~38页,泰东图书局,1925年版。)    
        
    西江畔的土匪    
    土匪组织的“四盟约”,据有关专家指出,它最早来源于秘密会党,后来土匪结帮盟誓也多采用。例如,道光、咸丰年间,秘密结社组织天地会内开始流行《洪门三十六誓》,土匪的“四盟约”与《洪门三十六誓》中的内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显然,是土匪组织吸取了天地会的一些内部规范。    
    土匪与秘密结社同是下层社会组织,他们的某些活动也存在相一致的地方,并且,土匪与秘密结社存在着各方面的关系,在约束和协调其成员的行动步调,有效地抗击和躲避官府的追剿,以保证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等方面,他们有共同的地方,因而,土匪与秘密结社某些规矩的大同小异,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各地土匪以及各种性质和类型的土匪,它们所规定的纪律的侧重点、详略情况和严厉程度是有所不同的。有的土匪纪律比较简单,如河南土匪王天纵规定了三条禁令:一禁奸淫妇女;二禁在保护区和公道范围内劫抢;三禁私吞公财(即手下人所经手的任何粮钱物品收入,都必须如数交公)(张钫:《中州大侠王天纵》)。平原上的土匪活动十分猖獗,但土匪纪律也比较简单,即“不拒捕”、“不采花”(强奸),“不出卖江湖”,“不吃水”(土匪私吞赃款物叫吃水,这条纪律很严格,每次出门抢劫回来,各个匪徒都要洗身——搜荷包,以防夹带,有事先带款出门者,如果先不向匪首报告明白,一律以赃款论处,须纳出并在赃款里平分)(朱国南:《我所知道的江汉平原的土匪》)。    
    巨匪瞿伯阶,为匪整整20年,但为他的土匪队伍制订的纪律却相当简单,这就是:①不要得罪没钱的人;②不能强奸妇女;③不要牵别人的耕牛。(瞿伯平:《湘西土匪瞿伯阶股内幕纪实》)    
    而有些地区的土匪纪律是比较详尽细致的,这以东北地区的土匪最为典型,东北地区普遍遵循的纪律是“十不抢”、“不横推立压”、“兔子不吃窝边草”等。    
    所谓“十不抢”,指的是:    
    一是喜车丧车不抢。土匪不抢喜车丧车,主要是图个吉利。    
    二是邮差不抢。俗话说:“穷教书、苦邮差。”邮差没有多少钱,不值得抢。    
    三是摆渡的不抢。土匪到处流窜,遇到江河摆渡,常常求助于船老大。    
    四是背包行医的不抢。土匪在打仗作战时,不免有伤病号,因而很需要医生的治疗。    
    五是耍钱、赌博的不抢。据说土匪与耍钱、赌博的是—家人,所以不抢。    
    六是挑八股绳的不抢。挑八股绳的包括两种人:一是锔锅的,二是卖梨糖瓜籽的,卖酒、卖油的。他们都是小本经营,抢他们不值得,有时还能从他们嘴里打探点消息。    
    七是车店不抢。冬天来到,寒风刺骨.经常在野外活动的土匪无处藏身,往往扑到车店里住宿,吃点喝点,所以不抢车店。    
    八是僧侣、道人、尼姑不抢。    
    九是鳏寡孤独的不抢。    
    十是单身的夜行人不抢。    
    “不横推立压”,包含两层意思:    
    “横推’指的是办事出乎常理,不太近人情。“立压”是指用强迫的手段糟踏女人,对于有这样事的土匪,他们叫它为“邪岔子”,多要严惩。    
    “兔子不吃窝边草”,这容易理解,就是不打扰为难身边的父老乡亲。村里谁家有了红白喜事,只要他们知道,往往要去参加,特别是救过他们的命、有过恩情的人,更是如此。    
        
    东北土匪住过的窝棚    
    2、惩罚    
    对于违背土匪纪律的,东北土匪股常常以“活埋”、“背毛”、“挂甲”、“穿花”、“看天”等手段加以严厉惩罚。    
    所谓“活埋”,即把活人埋进土坑,这对自己内部和抓来的人都适用。    
    所谓“背毛”,就是用绳子勒死。处刑人用一根小细绳,套在违纪人的脖子上,然后用擀面杖在脖子后一点点上劲,直到把人勒死。    
    “挂甲”惩处一般在冬天使用。把人的衣服全部脱光,绑在树上,然后向他身上泼凉水,东北冬天气温极低,只一夜的工夫,那人就冻成了雪白的冰条。    
    “穿花”惩处一般在夏秋季节使用。把人衣服脱光,绑在大树上。东北地区的山上,各种蚊子、小虫、瞎虻特多,一到黄昏,象雾气一样,成群飞来,糊在这人身上,一宿间就把人的血吸干。土匪往往利用这个刑罚来对付抓来又逃走的人。    
    “看天”是最残酷的刑法。处刑人把一棵青干柳小树(一般碗口粗细),一头削尖,插进犯人的屁眼子里,然后一松手,人被挑上天空,不久死去。土匪使用这种方法对付那些叛变、告密的人。    
    此外,用马拖、火烧、刀割等等刑罚也是很多的,最多的是用皮鞭沾凉水(或用皮带)抽。    
    对于“压花窑”(即强奸女人)的匪徒处罚很严,一般都是处死刑。随便找人家女人,也是要受到刑罚的。(以上东北地区匪规参见曹保明《土匪》,第73~79页)    
        
    匪土首级    
    3、义匪的纪律    
    近世土匪队伍中,制定纪律最全面具体的要算东北著名的马贼张白马股匪。张白马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北满活动的土匪首领,在这个地方,曾经出现过乌托邦式的“赭土嘎共和国”。20世纪初这个共和国灭亡之后,张白马就为他的部众制定了13条纪律。在这13条纪律中,张白马首先明确什么人可以什么人不可以抢劫。攻击单身行人、妇女、老人和孩子要受到处罚,外国人不管多么富裕,都受到保护,以免引起外交上的麻烦,攻击妇女要处死等等,具体的条文是:    
    第一,凡遇孤客妇女,或老叟儿童,不准开差(即行动),违者罚。    
    第二,凡遇官吏经过本山主区域,不问其清廉贪墨,须奋勇直前;苟若人稍有政声者留半给之;贪墨者尽没其囊橐;苟有徇情纵容者,流西伯利亚。    
    第三,凡在客地同志,比比对面不相识,本山主持颁发一种飞马牌香烟,苟见彼人有吸此种烟者,不啻即表示本山之标帜,须彼此互相援助,违者立斩决。    
    第四,凡属本山友派,以义情为重,不必溢露于面,苟此在内肇祸者重罚。    
    第五,关东毗连外国境界,若遇外国人任凭有几何财帛,不特不能开差,抑且暗中妥为保护,庶免惹起无谓之外交。    
    第六,凡情愿入本山为么者(么即在胡匪中最小之称谓),须由本山20人以上之介绍,并须躬自认定某人为老师,然后行拜谒师礼,手续完备后,经其师出切保证方可入山。        
    第七,凡各地同志为膺介(指他党土匪)所攫,如有隙乘,须出全力援救,违者重罚。      
    第八,凡本山同志有泄露秘密者杀无赦。    
    第九,凡抽签得为宣告他人死刑之实行员,虽骨肉至亲不能宽贷;若临事退缩或徇私纵放,则实行杀无赦。    
    第十,凡开差时奸淫妇女,或非公搜括,及私纳不报公账者杀无赦。    
    第十一,凡因荒怠误公,有碍全局者,杀无赦。    
    第十二,凡开差一次得来之财帛,无论多寡均以九折开拆;二成归公,一成给与眼线,四成公摊,一成特奖此次出力人员,一成抚恤本山历年伤亡弟兄子侄之家属。    
    第十三,凡入本山为么,舍正当经犯可以兼为外,其余医卜星相等空心饭,皆不兼为,因此种营业容易败事,而最注重者不能为官。若已入本山团体而又为官者杀无赦。(参见《东方杂志》第244卷第13号,第77页)    
        
    山东土匪的匪窝    
    从这些条文的内容来判定,张白马属于劫富济贫的义匪(英学者霍布斯鲍姆认为的社会土匪)。一般说来,义匪所规定的纪律,多侧重于劫富济贫宗旨的贯彻,而且执行纪律比较严厉,张白马股匪的纪律可以说明这一点。另外,河南义匪白朗和秦椒红股匪所制定的纪律也能证明这一点。白朗队伍规定的三条纪律中的第一条就是:“专打大户老财,对贫苦人民则多方体恤,秋毫无犯,违者就地正法。”(《白朗起义调查简记》,载《史学月刊》1960年第4期)    
    秦椒红专门与富户作对,不抢穷人。他规定其部众派粮派款要执行“五要五不要”的原则。    
    五要是:做官的人要,在衙门当差的要,做生意的人要,吃租子的人要,放债的人要。五不要是:贫苦人家不要,做苦力的人不要,帮工的人不要,残废人不要,参加革命(辛亥革命)的人不要。(蔡少卿主编:《民国时期的土匪》,第60页)    
    纵观各地区、各种种类的土匪纪律,有三条纪律是土匪提到最多、也是最重视的:第一保守秘密;第二,禁止强奸、调戏或虐持妇女;第三,兔子不吃窝边草。    
    对于保守秘密这一条,人们不难理解。土匪是与正统社会的法律与秩序作正面对抗的组织,它的劫掠活动显然会引来统治阶级的镇压,因此,绝大多数的土匪组织没有固定的活动区域,而是流窜劫掠。在活动过程中,为了避免官方的追踪和打击,土匪对自己的活动和行为严加保密,因为一旦泄露,后果是严重的。    
    为了保密,土匪常常使用自己的秘密用语。土匪的秘密用语不及秘密结社那么复杂,通常是以纯粹的当地土话为基础,只有本地人才能听得懂,再加上某些带有土匪活动的劣性特质的特殊词汇或者和土匪日常生活有关的某些迷信用语。有人说,每个土匪首领都有一本小册子,上面记录着匪帮的秘密用语,所有成员都必须学习使用,一般要花6—8个月的时间才能熟记。    
    此外,为了保密,土匪还采用了秘密手势,口令,规定的对话等,以达到巩固联络、增加内部凝聚力、排斥外人的目的。例如,河南的有些土匪常用下列规定的对话验明来者身份,以排斥外人的混入。    
    1问:你从哪里来?    
    答:我从我来的地方来。        
    问:你到那里去?        
    答:我到我要去的地方去。        
    问:你身上带着什么?        
    答:我带着3支香和500元现金。朋友,富有可能来找你,但又走了(说最后一句时,来者以手指点提问者的身后)。      
    2问:你到哪里去?        
    答:我要去拜见捕手。        
    问:你想拜见哪个捕手?        
    答:我想拜见某某捕手。        
    问:你为什么想拜见老捕手?        
    答:我有事要跟他谈谈(或者我想送钱给他)。        
    当来人能准确回答完上述规定的对话,提问者便知道来人是自己人。这些规定的对话显然外人是不知道的,因此难以混入。    
    从整体而言,土匪组织的秘密用语、秘密手势、口令等等虽不如传统的秘密结社那样发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保密方面还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智取威虎山》剧照。土匪的黑话在保密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土匪纪律中最突出的一条,就是禁止强奸、调戏和虐待妇女,这是什么原因呢?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土匪这样规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争取民众尤其是本地民众的同情和支持。中国传统社会是个男女授受不亲、受儒家文化影响至深的社会,淫荡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强奸妇女更易触犯众怒,会遭到舆论的普遍谴责。在古典小说《彭公案》中,作者虚构的一系列罪孽多是为了传播儒家的道德观点,例如书中写道:绑架受人尊敬的少妇和成熟的女子,要受到老天爷的处罚和唾骂。整本书所表述的主旨是,强奸和通奸是最不可饶恕的罪行。    
    土匪虽然是个极为放荡不羁的群体,但活动在这个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国度里,在制定纪律时,不能不考虑对待妇女的问题,以博取名声。因此,在土匪纪律中突出禁止强奸、调戏和虐待妇女,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兔子不吃窝边草”,指的是不抢劫骚扰邻近乡里,不危害相识百姓,因为乡里百姓知情多,如果多次犯案,必定积成民愤,就自断活路了。


土匪的纪律对违纪者的惩处

    二对违纪者的惩处    
    各地土匪组织为各种需要而制订了纪律,以约束土匪成员的行为规范。    
    但是,在土匪的活动过程中,土匪的违纪现象是屡见不鲜的,即使是口碑较好的“义匪”亦如此,如河南白朗匪部,白朗制订严厉的纪律来禁止部众骚扰妇女,但实际上当他们的部队扩展到成千上万的规模时,特别是当土匪外出抢劫得意忘形时,就很难控制他们强奸妇女的行为,例如,在白朗洗劫陕西彬县和河南栾川之后,据记者报道,没有一个超过十岁的女孩子不被强奸。    
    此外,还有大量的开小差、泄密、不服从、私吞抢劫财物、骚扰乡邻、动作迟缓等违纪现象。对于这类违纪现象是否作惩处呢?不能过高地估计土匪纪律对土匪成员的约束作用,土匪队伍不会严格按纪律惩罚违纪成员。但是,也不要否认在特定情况下,对违纪的土匪又的确是按纪律作严惩的。例如,有的土匪队伍对行军中动作迟缓的人要作严厉的处罚。有一位因心脏衰弱而在急行军中掉队的土匪实在走不动了,土匪头子很平静地告诉他,他当土匪的日子最好可以结束了。这位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的土匪听了立即明白了该做什么,他没有说什么,提起自己的步枪便朝着河沿走去,然后消失在一片沼泽地中。这位土匪的土匪生涯就这样结束了。    
        
    东北小木屋    
    一般情况下,由土匪头子执行纪律,土匪头子操纵着其他土匪的生杀大权。许多资料证明,土匪头子对以下几类违纪者基本上都要处以死刑:    
    一是骚扰抢劫乡邻。“兔子不吃窝边草”,是土匪制订的一条最重要的纪律。土匪的抢劫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界限取决于是在家乡还是在外打劫。一离开家乡,普通土匪就变得很难控制。但是在家乡,他们受到土匪行为准则的约束,违纪是要受到惩罚的。以下是一段记载:    
    民国时期流窜于山东济宁、汶上、宁阳、兖州一带的武装土匪陈德山部,作恶多端,队伍发展很快。陈德山系汶上县人,为了能在当地站稳脚跟,不准自已部下的土匪在当地抢掠。他常讲:“一百里内出了事,找我姓陈的。一百里外,我就不管啦!”    
    有一次,有一个姓魏的小土匪在本地抢劫,被人告发。陈德山听后火冒三丈,魏再三磕头求饶,陈德山为了笼络群众,收买人心,还是当众把他枪毙了。(孙源:《土匪头子陈德山》)    
    二是私吞赃款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