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古国怪遇记 >

第19章

古国怪遇记-第19章

小说: 古国怪遇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圣闻言,斥退土地,驾起筋斗云,径到烂官国。在小巷按落云头,正要打听,忽听附近有呻吟之声,不觉狐疑,遂向一个老儿,作揖动问。    
    “客官呀,”老儿曰,“这一带小民,自上次恩屁西台风过境,大水之后,一个个双脚浮肿。今日正要前去衙门请愿,只因那卫生官嘴脸凶恶,怕得要死。”    
    “既然如此,老孙胆大皮厚,愿代各位一行。”    
    众小民听了,大喜过望,顶礼膜拜。好个美猴王,走到没人处,摇身一变,变成一个瘪三模样,公然不惧,大摇大摆,进了衙门,向卫生官敬施一礼。    
    “看你瘦得成了一把骨头,不去棺材铺,七折预约一副候用,却来此何干?”卫生官问曰。    
    “小的住贫民地区,为病请愿。”    
    “汝等之病,我早知悉,上次发给你们两副感冒特效药,乃龟兹灵方。今日前来,有何可说?”    
    “禀大人,我们害的不是感冒。”    
    “呔,”卫生官翘起胡子曰,“我说它是感冒,它就是感冒,你怎敢嘴强?念你昏穷无知,也不怪罪于你,何况我满腹经纶,民主作风。另有一包巴拉松,带回众人分吃,再赐你半斤撒尔,专治各种头痛,包管其效如神,药到病除。猪八戒都教我治过,呜呼,本官在恶医国开业时,门口还有他送我的匾哩。”    
    悟空听这卫生官一派官话,很是耳熟,定睛一看,竟是鸦鸦乌原身,遂用手一抹,露出嘴脸,笑曰:“泼魔,你可认得老孙?”鸦鸦乌一瞧,魂飞天外,心惊胆战,急纵身,径上云端,驾着一溜黑烟,向南天逃去。悟空紧追不舍,直追到通天河,举目一望,千里波涛,一片汪洋。鸦鸦乌被水气一熏,立脚不住,跌落平地,被悟空赶至,一把捉住辫子。    
    “大圣饶命。”    
    “饶你不难,跟我回恶医国再说。”    
    “千万放手,痛死我也。”    
    悟空看他哎哟得震天响,于心不忍,就把他放下。鸦鸦乌也真光棍,当下双膝跪地,磕头如捣蒜曰:    
    “大圣呀,不知道你老人家也会驾云,又有如此手段。有眼不识泰山,罪该万死。早知如此,何敢狗眼看人?”    
    “马屁之话,不必多讲,且跟我走。”    
    “走向何方?”    
    “回到恶医国,打开地牢门,放那些正派医生出来,也是上天好生之德。”    
    “此事千万做不得。”鸦鸦乌急曰。    
    “何故?”    
    “小的当年费了多少手脚,才把他们一一斗垮。今日一旦放了,怎有我的天下?你老人家若不见外,小的愿供奉终身,要银子有银子,要美女有美女,要想当官弄权,等我禀报柏杨老尚书得知,定有好差事发表。此言出自肺腑,谁要说话不算话,谁就是乌龟王八蛋。”    
    “一派胡言。”悟空恼道。    
    “若不听小的此计,小的就要撒赖,寸步不行。”    
    “此话当真?”    
    “一点不打诳语。”


第六部分第十五回 恶医国(7)

    悟空大怒,喝曰:“打狗脱鸦鸦乌,你瞎了眼,认错了人也。”    
    “多少年来,没有一个不跳到我摆的圈里的,别看你老人家嘴硬,不过一时抹不开罢啦。”    
    悟空看鸦鸦乌如此发泼,叹曰:“人心如此,真是佛也救不得。我不就此断了他的恶根,小民永无翻身之日。”当下用金箍棒一打。可怜鸦鸦乌,空有一身和泥本领,只因遇到太乙真仙,不吃他那一套,不跳他的圈圈,竟然命丧黄泉。悟空在尸首上找出钥匙,正要驾云前往恶医国,忽见尸体蠕蠕而动,冒出一缕黑烟,化成鸦鸦乌原形,似云非云,似雾非雾,在那里向悟空点头微笑。    
    “这是什么玩意?”悟空大惊曰。    
    “大圣啊,”那鬼魂曰,“算我倒霉加三级,遇到你这个不开窍的神经病。想那五殿阎君,我都给他们医过杨梅大疮,怎敢留我?今日就此告辞,前往大唐国投胎转世,遇到猪八戒型的朋友,照样前途光明。白白。”    
    说罢此话,抓了一把沙土,往悟空脸上一撒,等悟空揉亮双眼,鸦鸦乌早已不知去向。看官,五百年后,大唐国医生辈出,到处都是鸦鸦乌,有包治癌症的焉,有包治麻风的焉,遗害苍生,种因于此。此是后话,按下不提。    
    且说悟空无心再追,遂驾起筋斗云,只听风声呼呼,半杯茶工夫,到了恶医国,拘出土地,问明地牢所在,打开门锁,放出历代名医。可怜一个个骨瘦如柴,面目憔悴,同到唐僧面前见礼致谢。    
    “咦,迷死脱华,怎么还有女的?”沙和尚大惊曰。    
    “那位乃南丁格尔女士,”华佗曰,“是她不肯听话,被定了个黑色思想之罪,判了七十八年有期徒刑。”    
    众人听说,不禁垂泪。忽见八戒,揪着柏杨先生耳朵,揪了进来。那柏杨先生满面流泪,抱住唐僧大腿,叫曰:    
    “圣僧,念我前情,救命则个。”    
    悟空听得声音有异,急忙捻诀,念曰:“唵吽静法界,乾元亨利贞。”向柏杨先生身上吹了一口仙气,那老头儿打了一个寒战,现出原形。咦,只见他———    
    蓬着头,戴一顶扁薄金盆;光着眼,簇两道黄眉倒伸。悬胆鼻,孔窍开衩;四方口,利齿尖唇。穿一副叩结连环铠,束一条生丝银穗筋。脚踏乌拉鞋一对,手执狼牙棍一根。形状像兽不如兽,相貌似人却非人。    
    唐僧发抖,孔丘心惊,女团员更一个个吓得粉汗直流,花容失色。    
    “想不到柏杨老头真有两下子,还会变哩。”潘金莲牙齿打颤,咬着小手帕曰。    
    “变他娘的变,老子行不改名,坐不改姓,黄眉大王是也。”    
    “好妖怪,”悟空曰,“你不在小雷音占山为王,却跑到恶医国变成柏杨先生模样,转弯抹角,是何道理?”    
    “你这个猴头,我有的是名堂。”    
    “是啥名堂?”    
    “这叫做嫁祸于人。是那糟老头在世上写了不少杂文,顶撞过我,不用此计,焉能栽赃?”    
    悟空闻言,恨从心头起,恶自胆边生,举起金箍棒,正要打下,好黄眉大王,只一扭身,化作一阵旋风,径行逃走。    
    “干你老母,”悟空急得乱跳曰,“真是老啦,筋骨不灵啦,一会工夫跑了两个,怎能擅自罢休。”    
    不表悟空乱嚷,且说八戒一把拉住华佗,要讨膏药。潘金莲挽住南丁格尔,亲热曰:    
    “阿姐,你真是再傻不过,怎不去外国嫁个擦皮鞋的,也受用一阵,那护士有啥干的?且跟我们朝圣团前往,遇到瘟生,捞他一票,胜似白衣白帽。”    
    悟空看她说话不照路,把她推向后帐。那妇人仍喋喋不休,骂曰:    
    “你这个小没有良心的癞和尚,连女人都没沾过,白活一生一世,却一直怪奴家心直口快。”    
    悟空两手掩耳,假装没听见。唐僧起身,送出华佗、扁鹊、南丁格尔一行,各回各院。当时传播,全国军民,年老年少,若男若女,都叫:“真是活佛菩萨!”齐集街头,送唐僧出城,足有二十里之遥,仍不肯舍。唐僧勉强下马,一再辞行,众人方才返回。    
    正是———    
    鸦鸦乌千方百计,通天河上显神通,阴魂不散;    
    晕晕乎变化多端,黄眉大王且栽赃,害人如麻。    
    欲知朝圣团此行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七部分第十六回 飞帽国(1)

    话说朝圣团,一念虔诚,四体劳碌,离了恶医国。行经数日。忽有一座高山挡路,峰插碧空,摩星摘月,虎啸狼嗥,枭鸣鹰扬,只见———    
    绝壁黑云飘,悬崖射影寒。飞禽逞怪相,走兽比凶顽。林内血千缕,峦头肉几竿。吼叫狼夺食,咆哮虎争餐。猿啸寻人骨,猩跃觅腥膻。阴风吹飒飒,暗水响潺潺。时闻鬼哀鸣,又听魂扣关。嶙嶙均奇石,削削尽峰巅。群狐窥洞口,众蛇盘翠岚。    
    众信徒人人心惊,个个胆碎。又见山头有一城池,依崖傍谷,羊肠险道。正窥探间,蓦听呼呼呼呼,一阵风起,飞沙走砾,尘土扑面。唐僧在马上打了一个寒战,曰:    
    “风紧风紧,千万小心。”    
    悟空曰:“春有和风,夏有热风,秋有金风,冬有朔风,何时无风,怕他怎的。”    
    “此风太恶,绝不是天然之风。”    
    “自古来,风从地起,云自山出,岂有人造之风,师父啥时候神经兮兮啦?”    
    一言未了,更见一阵雾起,真是好雾———    
    漠漠连天暗,蒙蒙遍地昏。日过全无影,鸟声乍不闻。宛然如混沌,仿佛堕劫尘。不见身旁危,漠视世间人。    
    唐僧曰:“风还未定,如何又这般生雾?”    
    “莫慌莫忙,暂请下马。待老孙施展法力,看个端的。”    
    好大圣,把腰一躬,就到半空,用手搭在眉上,瞪起火眼金睛,见那城门楼上,刻着三个大字“飞帽国”。城门前正有一队兵马,摆成行列,喷云吐雾,在那里操练哩。    
    “师父也真有点神通,”悟空暗笑曰,“他说不是天然之风,果然不是天然之风,原来是妖精弄喧儿哩。若是老孙使棒往下就打,这叫暗下毒手,乃硫磺党下三滥的勾当,枉坏了老孙的名头。且不管他,只同师父进城面君,临机行事也罢。”    
    实时按落云头,到唐僧跟前。唐僧问曰:    
    “悟空,风雾处吉凶如何?”    
    “风雾处正是飞帽之国,虽不见吉,也未见凶,反正不能走回头路,且去倒换关文。”    
    “自云游以来,所过城池,都在平川,飞帽国高在山巅,阴阳怪气,恐怕不妙。”    
    “莫怕莫怕,只念宽心经。”    
    当下一步一停,一停一步,沿着山径,攀附而行。到了城门,妖精早已退去,阳光再行普照,万里顷刻无云。唐僧正自欢喜,忽听一声响亮,一个白面书生,头戴钢铁帽,身穿夷装服,足登尖头皮鞋,坐着流线型骡车,前呼后拥,徐徐而出,厉声喝曰:    
    “哪里来的一群流氓无赖,在此喧哗。”    
    “这小子血口喷人,等我上去给他一耙。”八戒曰。    
    “不可造次,”唐僧曰,随即趋步上前,恭施一礼曰,“请问尊姓大名?”    
    “俺,飞帽国栽赃大王顺手捏八世是也。汝等从何处而至?往何处而去?姓甚名谁?照实招认,以便取尔性命。”    
    唐僧忍气吞声,把朝圣之事,叙了一遍。栽赃大王闻言,哈哈大笑,曰:    
    “妙哉妙哉。听说你唐僧乃十三世童身,吃你一块肉,胜似升天庭;又听说那潘金莲,乃名鸨何秀子及门弟子,怀有床上绝技,一亲芳泽,胜似国务院邀请。大好机会,怎能放过?镇殿大将军小报告何在?”    
    “驾前伺候。”    
    “把他们给我拿下。”    
    “领旨。”    
    书中交代,那小报告乃火焰山人氏,本在岳飞帐下当一名火头军,只因写了两封告密文书给当朝一品秦桧太师,秦桧太师正看岳飞不顺眼,得了那两封文书,芳心大喜,遂即发了十二道金牌,把岳飞调回临安,诱到风波亭上,活活害死。小报告从此连升六零六级,官做到荆襄把总之职。后来大宋天下,被他们一伙搞垮。树倒猢狲散。秦太师早有护照在身,跑到大唐,又钻营了大大一官。只小报告落荒而逃,逃到飞帽国,起初只在街口摆个面摊,后来遇到天赐良机,又写了几封告密文书。不出三载,就做到镇殿大将军之职,金银财宝,堆积如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比那临安时节,更为风光。    
    小报告奉了圣旨,左手一挥,右手一晃,千万小妖,一哄而上。悟空一手难敌四拳,叫声不好,呼啦一声,纵身走脱。可怜朝圣团,一个个绳捆索绑,蜂拥进城。悟空无可奈何,按落云头,变做一个有翅蚂蚁,无声无息,一直飞进城池,径到金銮宝殿。见那栽赃大王,端坐龙墩之上,左边潘金莲,右边潘巧云,两个骚货,一人执壶,一人执杯,正在灌他迷汤酒哩。悟空正要下手,只见小报告上殿,双膝下跪,高呼万岁,把头碰到地上,咚咚地响。    
    “赐卿平身。”栽赃大王曰。    
    “谢主隆恩。”小报告又磕了响头爬起。    
    “蒸笼可曾备好?”    
    “万事齐全,只等大王一声令下,就可举行开蒸典礼啦。”    
    “孔老二,孟老大,都是万众景仰之人,不如放他一条生路。”    
    “万岁爷呀,想那孔孟二人,穷酸一个,妖言惑众,专门挑拨军民感情,动摇国本,谁不知道是被大唐开除国籍,驱逐出境的,放他不得。”    
    “既放不得,也蒸了吃吧。”    
    “这种人的肉味奇酸,吃了会倒牙。”    
    “依卿之见?”    
    “不如扔到山涧,喂那豺狼虎豹。”    
    “准奏。”    
    “还有几个诗人,曰李白,曰杜甫。此二人,世之患,请大王指示方针。”    
    “也喂豺狼虎豹罢了。”    
    “不可不可,文人气质,多不合时宜。豺狼虎豹吃了,万一也染上不合时宜之疾,不买大王的账,这山就住不成矣。”    
    “你有啥歪主意,讲出朕听?”    
    “不如弄两斤巴拉松灌到他们肚子里,给他来一个连根烂。”    
    “妙法妙法。看你聪明伶俐,忠心报主,朕简记在心,定有重赏。”    
    “大王呀!只要你舒服,也就等于小的舒服啦。”    
    “难得你如此耿耿赤诚,将来定有好处给你。”    
    “谢万岁。”


第七部分第十六回 飞帽国(2)

    悟空听了,浑身直往上麻,欲待现出本相,一棒打杀,又不知师父何在。那美猴王乃心细之人,不肯造次,当下飞出金銮宝殿,径往天牢。刚过御花园,眼前一亮,只见一件通天帽,黄光四射,像山头一样,矗立殿后,俯耳细听,其中隐约有啼哭之声。有的男团员曰:“早知出国路上如此难行,宁可留在大唐摆地摊。”    
    有的女团员曰:“若那纺织公司小开肯给我五千两银,奴家怎肯漂洋过海?”    
    悟空低声叫曰:“师父。”    
    “徒弟,”唐僧在帽下唤曰,“我们快要闷死啦,救命要紧!”    
    “稍安毋躁,看老孙的法力。”    
    好大圣,拔下一根毫毛,叫声“变”,变成一把锋利无比的弹簧刀,在通天帽上用力插割,可怜竟像碰到铁板之上,火星乱迸,分毫不动。悟空无奈,收回毫毛,吸罡气,发罡力,口吐三昧真火。火焰熊熊,要烧那帽,连近处石头都烧成焦土,等火灭风息,那帽全无损耗。悟空大怒,举起金箍棒,照那帽死命一棒,只听扑哧一声,几乎栽了个狗吃屎,通天帽被打扁在地,未损一针一线,连个窟窿都没有。却听唐僧叫声:    
    “苦也,徒弟,你打杀了人啦。”    
    “禀大圣,”六丁六甲在内唤曰,“棒儿来得太凶,若非小神保护圣僧,恐怕一命休矣。”    
    “这便如何是好?”悟空叹曰,“且问这顶通天帽是啥宝贝?”    
    “不识不识。”    
    “列位可从帽檐底下爬出,莫一味等老孙发泼。”    
    “已经试过,爬不出,爬不出。”    
    悟空叹曰:“大江大海经多少,小小阴沟翻了船。师父啊,早知饿死华山,还可魂归西天,如今通天帽如此厉害,怎生救你也。”    
    “大圣且莫啼哭,”六丁六甲劝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