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候“文革”还没结束,学校里虽然在上课,却不鼓励学生读书,整天只是学雷锋什么的。文武是班长,还是齐齐哈尔红卫兵代表大会的代表。吴老师对他的要求很高,可是他做的往往超过她的要求。比如打扫卫生,他每天早上在全班60多个同学没到学校之前,就把教室打扫干净,这让吴老师非常惊讶。到了1977年冬天,恢复高考了,她常对文武说,“我们那一代没考上大学,你们真是幸运。”口气一点也不像老师,然后又借给他很多书。
那时候文武并不理解老师的话,可是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的,父母的话听不进去,你信服的人说的话,你就不由自主地照着去做。他那时也是这样,吴老师只要督促一下,他就发奋图强。
初中毕业的时候吴老师叮嘱他要好好读书。他去读高中,吴老师不再教他了,因为学历不够,不能教高中。但她还经常去文武家,告诉文武的妈妈如何教育这孩子,其实是在代替妈妈来教育他。然后,文武考上了大学,坐火车离开这座城市,也要离开吴老师了,分别的时候吴老师还是对他说要好好读书。“现在想想,她那些话,别的人也对我说过,只有她的话最中听。所以我总觉得,一个人对你产生影响,常常不是取决于他的水平或者他的话有没有道理,而是取决于他和你的关系是否融洽。”
文武本来想去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果去了长沙,到国防科技大学去读“雷达电子对抗”。大学第一年,他的成绩不怎么样,也就是中上水平。好在他读书很自觉,不用什么人管。有些人说,一个学生原来排在什么位置以后会一直排在什么位置,他就不这样看。他的一些同学,那时候考上了清华北大。他开始觉得他们真是了不起,可后来却发现他们也是成就平平,不了了之。所以他相信,人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关键还在于自己不停地努力,不断地往前走。当然还要有人指点,让你明白你应该往哪里走。
他那时的问题是眼界太窄,本来就是小地方出来的,长沙又不是个发达敏感的城市。他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直到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个机会让他到北京去做论文,才发现这个问题。
他在北京住了一年半。每天骑自行车去清华,去北大,去中国科学院,看了很多国外的文章,认识了当时的电子所所长柴振明教授,认识了几位世界著名的美国学者和教授,和他们讨论很多事情,和那里的学生交流彼此的体会。你要问他看到了什么讨论了什么,他现在都说不清了,但他发现自己的眼界不一样了,思维也不一样了,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都不一样了。等到回长沙的时候,老师同学都说他变了,看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都不一样了。大家从此都相信“环境改变人”。
他自己本来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感觉,现在想一想,这是真的。但是环境能否改变人,还在于这个环境是否拥有足够的力量。他从齐齐哈尔到长沙就没那么大的变化,变化是在从长沙到北京之后发生的。
第101节:第八章 大师在哪里?(8) ↑回顶部↑
北京的经历让他相信,“一个人要想让自己更优秀,就一定要往前走,一定要去寻找高手。”
他后来的发展就和张亚勤有很大关系。
他和张亚勤是在美国认识的。那时候他在美国读博士,常常看到张亚勤的论文,觉得那都是视频压缩领域里最优秀的论文。他从张亚勤的文章中悟出了不少东西。那些文章不仅好,还很多。你看那些有名的杂志上,隔两个月就有一篇。他很奇怪,心想“这人怎么那么厉害?”过了好几年,他终于有机会找到亚勤,两人一谈就很投机,然后就开始讨论一些研究题目,还合作一些项目,一起发表文章。亚勤的年龄其实比他还小些,但是和亚勤在一起的时候,文武总觉得“他又是老师,又不是老师,因为我们就像朋友一样,可能这就是良师益友吧。”
自从认识亚勤,两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就从来没有间断过。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转折关头可能只有一个两个,最多也不会超过三个。文武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每个转折关头都有好的老师在身边指点:
你和最好的人在一起,肯定也会越来越好的。你周围有这么一个人影响着你,你会不知不觉地往他那里靠。你会有一个更远大的目标,遇到困难不会沮丧,有了成就也不会张狂,你会朝着你的目标一直走过去,而且不走弯路。举个例子吧,做一篇论文,如果我自己独自去干,可能要用三年,如果和亚勤讨论以后再干,可能只要一半时间。
我喜欢数学,因为喜欢那个老师
那个老师不经意地表扬了我一次,我就很受鼓舞,信心足了。
——沈国斌
朱文武由于喜欢老师进而喜欢学校,那种感觉其实相当普遍地存在于孩子们心里。你若仔细调查,就会发现,很多孩子之所以喜欢一门课,是因为喜欢那个老师;之所以讨厌一门课,是因为讨厌那个老师。
我们已经叙述过,沈国斌是怎样一步一步地从偏僻乡村走向世界科技的最前沿,这一过程差不多贯穿在过去20年里。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其中一个细节,它能让我们知道,有时候一个细节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大历史。
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沈国斌的数学非常好,几乎每次考试都是满分。还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别人问他如何能够学好数学,他说很简单,“喜欢数学老师,就喜欢这门课。”
到了初二,他喜欢的数学老师考上师范大专,走了。班里来的新老师,给沈国斌的“第一个感觉就很不好”,满脸阴沉,说话严厉,开口就问“谁是数学课代表”。沈国斌心里发怵,也不起身响应。老师连问了好几声,见下面还是一片沉默,不禁怒容满面,沈国斌终于意识到自己无法躲避,战战兢兢地起身迎接老师的目光,接着就有一阵训斥劈头盖脸而来。
“第一次见面我就不喜欢这个老师,”沈国斌说,“后来我的数学就下来了。”
老师批评他,说他的数学不行,当数学课代表是徒有虚名。这让他更加沮丧。沮丧的结果是数学成绩更差。如此一来就成了恶性循环。有一次数学考试只得了40多分,还牵连其他课程也不如从前。
就这样到了初三。有一天又是数学课。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题,是一个平面几何题,让大家回答。班里有个同学数学第一,平时总是他抢先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可是这一次,也许是题目太难,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反正当时好一阵沉默,无人应答。恰在这时,沈国斌脑子里灵光一闪冒出答案,又鬼使神差地举了手,结果证明他是对的,而且解题方法特别巧妙。老师看他举手,已经有些意外,现在看了他的答案,很惊讶地望着他,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很好,很聪明的方法。”
“在这之前我的平面几何一直很差,就是这一句话,我大受鼓舞,信心一下子就足了。”以后的一个月里,沈国斌把全部精力都投在平面几何上。从此以后直到博士毕业,数学都是他的长项。
“真的就是那一句话,我就有了动力。”他说,“我不是学不会,只是觉得老师好,才有动力去学,否则就没有兴趣。”
“神奇小子”的苦恼
我们的教授跟踪世界的潮流是不紧的,他谈的都是老一代的东西,等到国外高潮过去了,国内才热起来。
——李劲
16岁那年,李劲免试进了清华大学。看上去一帆风顺,然而这个天赋极高的年轻人却遇到了难于排解的烦恼。
他选择了电子系的图像专业,就像在中学一样,他在大学仍然是最优秀的学生,用三年半时间学完了本科和硕士7年课程,又用三年半获得了博士学位。像他的同学说的,也像报刊上广为传扬的,他是“清华园里的神奇小子”。可是他却发现,他的一连串“优秀业绩”不过是关起门来自说自话。
严格说来,让李劲烦恼的,不是有了什么麻烦,而是没有什么麻烦。直到大学毕业的时候,他还没有看到一篇像样的关于图像的论文。“大学毕业了,可是如果有人要问我:图像编码是什么东西?你在研究的是什么?我会说,我不清楚。”他认为他的博士论文非常好,但他又说:“我知道我的论文不是世界一流的。但最要紧的问题是,清华不是站在世界前沿,只不过是我们国家的前沿。所以我在这里永远只是国家级的,不是世界级的。”
当时报刊上面依然只是在宣传李劲的辉煌,他把自己的苦恼藏在心里,也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多年以后,他成为微软的研究员,也具有了更多的阅历,终于和记者谈到了这个话题:
第102节:第八章 大师在哪里?(9) ↑回顶部↑
问:你在大学是一个最优秀的学生,但你在毕业的时候,还不知道你的专业做的是什么?我不懂这是为什么?一个不知道自己做什么的学生却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这是正常的吗?
答:又正常又不正常。要做研究,本应掌握大背景:别人都在做什么,没有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了?将来可能是什么?可是我们的学校很少让学生知道这些更广阔的东西。我们很多教授,也没有了解这些东西。老师喜欢听话的学生,学生喜欢能让自己毕业的老师。老师的东西学生很快做出来,老师就满意。但这个东西人家是不是做了,来龙去脉是什么,全都不知道。老师是糊涂的,学生是模仿的。所以,一个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事情做得完全符合老师的“优秀”标准,但也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做的东西有没有用处。
问:你的意思是不是,在国内做研究,由于环境的问题,你个人的努力无法弥补这种差距?
答:一个是环境的问题;还有一个是缺少领头人。我们国内的教授跟踪世界的潮流是不紧的,他谈的都是老一代的东西。
问:“老一代”的意思是什么?
答:老一代的意思是落后10年。国外的热点起来的时候,大家不知道,等到国外高潮过去了,国内才热起来。
问:你是不是由于这些原因才出国?
答:是的。尤其我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我做的东西和国际的先进水平还是有一段距离。
问:你为什么没有尝试把你的论文提高?
答:很想,但做不到,我没有样本,没有见过人家怎么做的,把自己的论文提上来,太难了。有时候,不是你不会做,而是那一层纸没有人给你捅破,告诉你怎么做上去。
问:仅仅是一层纸?
答:我觉得是。有时候,导师只要在小的问题上轻轻推动一下,告诉你这个方向是对的,那个方向是不对的,然后举出一些例子,什么样的东西是一流的,什么样的东西不是一流的,学生就会明白了,并不需要手把手地教。
问:你说的这个情况,对越是有才能的学生,损失就会越大。因为只有最难的问题,才能把一流和二流的学生区别开。
答:对。但我不相信学校的教授不知道这些问题。中国有很多问题,大家都可以说出来。我可以说出清华100个问题,但是你让我当清华校长,我也没有办法解决。很困难,超过我的能力。报纸上都能一针见血的告诉你问题在哪里,但不能告诉我们怎样解决。
问:因为很多问题发生在校园里面,但原因在……
答:校园外面。
“清华太老了”
“清华”太老了。这样下去,压制了年轻人,也耽误了整个国家。
——黄昌宁
像王坚那样离开名牌大学的教授岗位来到微软的人,还有一个,那就是黄昌宁。他曾经是清华大学教授。
1999年,黄、王二人双双离开自己的学校,投奔微软研究院,在希格玛大厦见面的之后,有一段对话谈到他们在学校做老师时的体会,真是满腔怨气,愤愤不平。我们在《追随智慧》中已经说到,现在重新提起,因为它与本章所论主题密切相关。
黄:鼓励学校去办公司,鼓励教师去兼职,这在国外不可想象。
王:这和军队经商的性质是一样的,危害也一样,把科研人员都毁了。
黄:也破坏了学校的培养人的环境。
王:这不是一个个例,是普遍的。
黄:把科研所划给公司。打个比方,就像“文革”中工农兵走进上层建筑一样。这种东西叫创新?我不知道创新在什么地方。
王:北大方正对北大有什么好处?没有好处。就是给学校上交一笔钱。
黄:在清华同方,我们叫“上贡”。
王:现在有点“逼良为娼”的感觉。包括老师办培训班,也是一样。
黄:如果让你当总理,你可能第一条政策就是不许学校经商。
王:人家说,基础研究对富人是保险,对穷人是赌博。可是在学校,不能这样说。因为学校最重要的目的是产生人才。
黄:教授不是把目光注视国际学术的最前沿,而是要花很大力气争取资助,维持课题组的生存。研究的是生存,不是前沿。首先是管肚子,是饭菜票,是改善用的和住的,然后才是做什么研究。
“拿中国的学校和外国的学校比,中学比他们的好,大学不比他们差,研究生就不如人家了。硕士还勉强。博士就差得太多。”黄昌宁用一种过来人的口吻说:“差在科研水平上。你的科研在世界范围怎么样?如果是同一个水平,可以说,出来的博士也是同一个水平。但如果差了10年,你的博士怎么会比人家的好呢?总体科研水平差,培养出来的人就差,这是可以推算出来的。”
邓立也知道这种说法,而且毫不犹豫地表示赞同。他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之后,又在加拿大一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然后留下来教书。他在那里教了10年书,由助教到副教授,再到终身教授。几年前,他辞去“终身教授”的职位,来到微软,做了一个研究员,不再带博士生了,可是每当闲下来的时候,还是喜欢回忆自己的教学生涯,拿中国比外国:“国内的老师很关注学生,整天盯着学生。国外的老师放任学生,学生喜欢做什么都可以。但是到了研究生阶段,情况就不一样了。国外的教授在学生的论文选题上非常仔细。他们认为,选好一个题目,就等于你的论文完成一半,所以要帮助你广泛涉猎,反复推敲。要确定你的选题很有价值,有新意,过去没人做过,而且你努力一番之后能实现它。可是国内的教授到了这时候,反而很随意。比如语音信号处理这个研究领域,每年国际会议上发表几大本论文,中国的教授们就把论文抱回去看,有些教授是一边打太极拳,一边看人家的论文,看好几个月,然后挑出一个人家已经做过的题目,拿去补充一点什么东西。你搞研究总是跟在人家后面,怎么超过人家?”
第103节:第八章 大师在哪里?(10) ↑回顶部↑
现在回头来看黄昌宁。他是我们国家最优秀的计算语言学专家之一。60多岁,一头白发,两道眉毛又浓又黑,显得异常突出。一副黑边眼镜,一身花格衬衣。人家都说计算机的世界是年轻人的天下,但黄昌宁却是个例外。1999年春天,他从清华大学教授的位置上退休,立刻成为很多学校和公司追逐的对象,香港大学还给他发来了聘书,但黄昌宁最后接受了李开复的邀请,来到微软研究院担任自然语言处理小组的经理之职。在希格玛大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