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16旧唐书上 >

第159章

16旧唐书上-第159章

小说: 16旧唐书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云公集》四卷  
  《张绾集》十卷  
  《甄玄成集》十卷  
  《萧欣集》十卷  
  《沈君攸集》十二卷  
  后魏《高允集》二十卷  
  《宗钦集》二卷  
  《李谐集》十卷  
  《韩宗集》五卷  
  《袁跃集》九卷  
  《薛孝通集》六卷  
  《温子升集》二十五卷  
  《卢元明集》六卷  
  《阳固集》三卷  
  《魏孝景集》一卷  
  北齐《杨休之集》二十卷  
  《邢子才集》三十卷  
  《魏收集》七十卷  
  《刘逖集》四十卷  
  后周《宗懔集》三十卷  
  《王褒集》三十卷  
  《萧捴  集》十卷  
  《庾信集》二十卷  
  《王衡集》三卷  
  陈《沈炯前集》六卷  
  《沈炯后集》十三卷  
  《周弘正集》二十卷  
  《徐陵集》三十卷  
  《张正见集》四卷  
  《陆珍集》五卷  
  《陆瑜集》十卷  
  《沈不害集》十卷  
  《张式集》十三卷  
  《褚介集》十卷  
  《顾越集》二卷  
  《顾览集》五卷  
  《姚察集》二十卷  
  隋《卢思道集》二十卷  
  《李元操集》二十二卷  
  《辛德源集》三十卷  
  《李德林集》十卷  
  《牛弘集》十二卷  
  《薛道衡集》三十卷  
  《何妥集》十卷  
  《柳顾言集》十卷  
  《江总集》二十卷  
  《殷英童集》三十卷  
  《萧悫集》九卷  
  《魏澹集》四卷  
  《尹式集》五卷  
  《诸葛颖集》十四卷  
  《王胄集》十卷  
  《虞茂代集》五卷  
  《刘兴宗集》三卷  
  《李播集》三卷  
  唐《陈叔达集》五卷  
  《褚亮集》二十卷  
  《虞世南集》三十卷  
  《萧瑀集》一卷  
  《沈齐家集》十卷  
  《薛收集》十卷  
  《杨师道集》十卷  
  《庾抱集》六卷  
  《孔颖达集》五卷  
  《王绩集》五卷  
  《郎楚之集》十卷  
  《魏徵集》二十卷  
  《许敬宗集》六十卷  
  《于志宁集》四十卷  
  《上官仪集》三十卷  
  《李义府集》三十九卷  
  《颜师古集》四十卷  
  《岑文本集》六十卷  
  《刘子翼集》十卷  
  《殷闻礼集》十卷  
  《陆士季集》十卷  
  《刘孝孙集》三十卷  
  《郑代翼集》八卷  
  《崔君实集》三十卷  
  《李百药集》三卷  
  《孔绍安集》三卷  
  《高季辅集》三卷  
  《温彦博集》二十卷  
  《李玄道集》十卷  
  《谢偃集》十卷  
  《沈叔安集》二十卷  
  《陆楷集》十卷  
  《曹宪集》三十卷  
  《萧德言集》三十卷  
  《潘求仁集》三卷  
  《殷芊集》三卷  
  《萧钧集》三十卷  
  《袁朗集》四卷  
  《杨续集》十卷  
  《王约集》一卷  
  《任希古集》五卷  
  《凌敬集》十四卷  
  《王德俭集》十卷  
  《徐孝德集》十卷  
  《杜之松集》十卷  
  《宋令文集》十卷  
  《陈子良集》十卷  
  《颜顗  集》十卷  
  《刘颍集》十卷  
  《司马佥集》十卷  
  《郑秀集》十二卷  
  《耿义褒集》七卷  
  《杨元亨集》五卷  
  《刘纲集》三卷  
  《王归一集》十卷  
  《马周集》十卷  
  《薛元超集》三十卷  
  《高智周集》五卷  
  《褚遂良集》二十卷  
  《刘祎  之集》五十卷  
  《郝处俊集》十卷  
  《崔知悌集》五卷  
  《李安期集》二十卷  
  《唐觐集》五卷  
  《张大素集》十卷  
  《邓玄挺集》十卷  
  《刘允济集》二十卷  
  《骆宾王集》十卷  
  《卢照邻集》二十卷  
  《杨炯集》三十卷  
  《王勃集》三十卷  
  《狄仁杰集》十卷  
  《李怀远集》八卷  
  《卢受采集》十卷  
  《王适集》二十卷  
  《乔知之集》二十卷  
  《苏味道集》十五卷  
  《薛曜集》二十卷  
  《郎余庆集》十卷  
  《卢光容集》五卷  
  《崔融集》四十卷  
  《阎镜机集》十卷  
  《李峤集》三十卷  
  《乔备集》六卷  
  《陈子昂集》十卷  
  《元希声集》十卷  
  《李适集》二十卷  
  《沈牷期集》十卷  
  《徐彦伯前集》十卷  
  《后集》十卷  
  《宋之问集》十卷  
  《杜审言集》十卷  
  《谷倚集》十卷  
  《富嘉谟集》十卷  
  《吴少微集》十卷  
  《刘希夷集》三卷  
  《张柬之集》十卷  
  《桓彦范集》三卷  
  《韦承庆集》六十卷  
  《闾丘均集》三十卷  
  《郭元振集》二十卷  
  《魏知古集》二十卷  
  《阎朝隐集》五卷  
  《苏瑰集》十卷  
  《员半千集》十卷  
  《李乂集》五卷  
  《姚崇集》十卷  
  《丘悦集》十卷  
  《刘子玄集》十卷  
  《卢藏用集》二十卷  
  道士《江旻集》三十卷  
  沙门《昙谛集》六卷  
  沙门《惠远集》十五卷  
  沙门《惠琳集》五卷  
  沙门《昙瑗集》六卷  
  沙门《亡名集》十卷  
  沙门《灵裕集》二卷  
  沙门《支遁集》十卷  
  《曹大家集》二卷  
  《钟夫人集》二卷  
  刘臻妻《陈氏集》五卷  
  《左九嫔集》一卷  
  《临安公主集》三卷  
  范靖妻《沈满愿集》五卷  
  徐悱妻《刘氏集》六卷  
  《文章流别集》三十卷 挚虞撰。  
  《善文》四十九卷 杜预撰。  
  《名文集》四十卷 谢沈撰。  
  《文苑》一百卷 孔逭撰。  
  《文选》三十卷 梁昭明太子撰。  
  《文选》六十卷 李善注。  
  又六十卷《公孙罗注。  
  《文选音》十卷 萧该撰。  
  又十卷 公孙罗撰。  
  《文选音义》十卷 释道淹撰。  
  《小词林》五十三卷  
  《集古今帝王正位文章》九十卷  
  《文海集》三十六卷 萧圆撰。  
  《词苑丽则》二十卷 康明贞撰。  
  《芳林要览》三百卷 许敬宗撰。  
  《类文》三百七十七卷 庾自直撰。  
  《文馆词林》一千卷 许敬宗撰。  
  《赋集》四十卷 宋明帝撰。  
  《皇帝瑞应颂集》十卷  
  《五都赋》五卷  
  《献赋集》十卷 卞铄撰。  
  《上林赋》一卷 司马相如撰。  
  《幽通赋》一卷 班固撰,曹大家注。  
  又一卷 项岱撰。  
  《二京赋》二卷 张衡撰。  
  《二京赋音》二卷 薛综撰。  
  《三都赋》三卷  
  《齐都赋》一卷 左太冲撰。  
  《齐都赋音》一卷 李轨撰。  
  《百赋音》一卷 褚令之撰。  
  《赋音》二卷 郭微之撰。  
  《三京赋音》一卷 綦毋邃撰。  
  《木连理颂》二卷  
  《靖恭堂颂》一卷 李暠撰。  
  《诸郡碑》一百六十六卷  
  《杂碑文集》二十卷  
  《翰林论》二卷 李充撰。  
  《杂论》九十五卷 殷仲堪撰。  
  《设论集》三卷 刘楷撰。  
  又五卷 谢灵运撰。  
  《连珠集》五卷 谢灵运撰。  
  《制旨连珠》四卷 梁武帝撰。  
  又十一卷 陆缅撰。  
  《赞集》五卷 谢庄撰。  
  《七国叙赞》十卷  
  《吴国先贤赞论》三卷  
  《会稽先贤赞》四卷 贺氏撰。  
  《会稽太守像赞》二卷 贺氏撰。  
  《列女传叙赞》一卷 孙夫人撰。  
  《古今箴铭集》十三卷 张湛撰。  
  《众贤诫集》十五卷  
  《杂诫箴》上十四卷  
  《诏集区别》二十七卷 宋干撰。  
  《霸朝杂集》五卷 李德林撰。  
  《古今诏集》三十卷 温彦博撰。  
  又一百卷 李义府撰。  
  《圣朝诏集》三十卷 薛尧撰。  
  《书集》八十卷 王履撰。  
  《书林》六卷 夏赤松撰。  
  《山涛启事》三卷  
  《范宁启事》十卷  
  《梁中书表集》二百五十卷  
  《荐文集》七卷  
  《宋元嘉策》五卷  
  《策集》六卷 谢灵运撰。  
  《七林集》十二卷 卞氏撰。  
  《七悟集》一卷 颜延之撰。  
  《俳谐文》十五卷 袁淑撰。  
  《弘明集》十四卷 释僧祐撰。  
  《广弘明集》三十卷 释道宣撰。  
  《陶神论》五卷 释灵祐撰。  
  《妇人训诫集》十卷 徐湛之撰。  
  《妇人诗集》二卷 颜竣撰。  
  《女训集》六卷  
  《文释》十卷 江邃撰。  
  《文心雕龙》十卷 刘勰撰。  
  《百志诗集》五卷 干宝撰。  
  《百国诗集》二十九卷 崔光撰。  
  《百一诗》八卷 应璩撰。  
  《百一诗集》二卷 李夔撰。  
  《清溪集》三十卷 齐武帝命撰。  
  《晋元氏宴会游集》四卷 伏滔、袁豹、谢灵运等撰。  
  《元嘉宴会游山诗集》五卷  
  《元嘉西池宴会诗集》三卷 颜延之撰。  
  《齐释奠会诗集》二十卷  
  《文会诗集》四卷 徐伯阳撰。  
  《文林诗府》六卷 北齐后主作。  
  《西府新文》十卷 萧淑撰。  
  《诗集新撰》三十卷 宋明帝撰。  
  《诗集》二十卷 宋明帝撰。  
  《诗集抄》十卷 谢灵运撰。  
  《诗集》五十卷 谢灵运撰。  
  《诗集》二十卷 刘和撰。  
  又一百卷 颜竣撰。  
  《诗例录》二卷 颜竣撰。  
  《诗英》十卷 谢灵运撰。  
  《古今诗苑英华集》二十卷 梁昭明太子撰。  
  《续古今诗苑英华》二十卷 释惠静撰。  
  《诗林英选》十一卷  
  《类集》一百一十三卷 虞绰等撰。  
  《诗缵》十二卷  
  又《词英》八卷  
  《六代诗集钞》四卷 徐陵撰。  
  《古今类序诗苑》三十卷 刘孝孙撰。  
  《丽正文苑》二十卷 许敬宗撰。  
          《古今诗类聚》七十九卷 郭瑜撰。  
               《歌录集》八卷  
  《汉魏吴晋鼓吹曲》四卷  
  《乐府歌诗》十卷  
  《太乐杂歌词》三卷 荀勖撰。  
  《太乐歌词》二卷  
  《乐府歌词》十卷  
  《乐府歌诗》十卷  
  《三调相和歌词》三卷  
  《新撰录乐府集》十一卷 谢灵运撰。  
  《玉台新咏》十卷 徐陵撰。  
  《回文诗集》一卷 谢灵运撰。  
  《金门待诏集》十卷 刘允济撰。  
  《集苑》六十卷 谢琨撰。  
  《集林》二百卷 刘义庆撰。  
  《集钞》四十卷  
  右集录楚词七家,帝王二十七家,太子诸王二十一家,七国赵、楚各一家,前汉二十家,后汉五十家,魏四十六家,蜀二家,吴十四家,西晋一百一十九家,东晋一百四十四家,宋六十家,南齐十二家,梁五十九家,陈十四家,后魏十家,北齐四家,周五家,隋十八家,唐一百一十二家,沙门七家,妇人七家;总集一百二十四家。凡八百九十二部,一万二千二十八卷。  
  三代之书,经秦燔炀殆尽。汉武帝、河间王始重儒术,于灰烬之余,拓纂亡散,篇卷仅而复存。刘更生石渠典校之书,卷轴无几。逮歆之《七略》,在《汉艺文志》者,裁三万三千九百卷。后汉兰台、石室、东观、南宫诸儒撰集,部帙渐增。董卓迁都,载舟西上,因罹寇盗,沉之于河,存者数船而已。及魏武父子,采掇遗亡,至晋总括群书,裁二万七千九百四十五卷。及永嘉之乱,洛都覆没,靡有孑遗。江表所存官书,凡三千一十四卷。至宋谢灵运造《四部书目录》,凡四千五百八十二卷。其后王俭复造书目,凡五千七十四卷。南齐王亮、谢朏《四部书目》,凡一万八千一十卷。齐末兵火延烧秘阁,书籍煨烬。梁元帝克平侯景,收公私经籍归于江陵,凡七万余卷。盖佛老之书,计于其间。及周师入郢,咸自焚炀。周武保定之中,官书裁盈万卷。平齐所得,数止五千。及隋氏平陈,南北一统,秘书监牛弘奏请搜访遗逸,著定书目,凡三万余卷。炀帝写五十副本,分为三品。国家平王世充,收其图籍,溯河西上,多有沉没,存者重复八万卷。自武德已后,文士既有修纂,篇卷滋多。开元时,甲乙丙丁四部书各为一库,置知书官八人分掌之。凡四部库书,两京各一本,共一十二万五千九百六十卷。皆以益州麻纸写。其集贤院御书,经库皆钿白牙轴,黄缥带,红牙签,史书库钿青牙轴,缥带,绿牙签,子库皆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集库皆绿牙轴,硃带,白牙签,以分别之。  
  志第二十八 食货上  
  先王之制,度地以居人,均其沃瘠,差其贡赋,盖敛之必以道也。量入而为出 ,节用而爱人,度财省费,盖用之必有度也,是故既庶且富,而教化行焉。周有井田之制,秦有阡陌之法,二世发闾左而海内崩离,汉武税舟车而国用以竭。自古有国有家,兴亡盛衰,未尝不由此也。隋文帝因周氏平齐之后,府库充实,庶事节俭,未尝虚费。开皇之初,议者以比汉代文、景,有粟陈贯朽之积。炀帝即位,大纵奢靡,加以东西行幸,舆驾不息,征讨四夷,兵车屡动。西失律于沙徼,东丧师于辽、碣,数年之间,公私罄竭,财力既殚,国遂亡矣。  
  高祖发迹太原,因晋阳宫留守库物,以供军用。既平京城,先封府库,赏赐给用 ,皆有节制,征敛赋役,务在宽简。未及逾年,遂成帝业。其后掌财赋者,世有人焉。开元已前,事归尚书省,开元已后,权移他官。由是有转运使、租庸使、盐铁使、度支盐铁转运使、常平铸钱盐铁使、租庸青苗使、水陆运盐铁租庸使、两税使,随事立名,沿革不一。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贻患于黎庶,此又不可不知也。如裴耀卿、刘晏、李巽数君子,便时利物,富国安民,足为世法者也。  
  开元中,有御史宇文融献策,括籍外剩田:色役伪滥,及逃户许归首,免五年征赋。每丁量税一千五百钱 ,置摄御史,分路检括隐审。得户八十余万,田亦称是,得钱数百万贯,玄宗以为能,数年间拔为御史中丞、户部侍郎。融又画策开河北王莽河,溉田数千顷,以营稻田,事未果而融败。时又杨崇礼为太府卿,清严善勾剥,分寸锱铢,躬亲不厌。转输纳欠,折估渍损,必令征送。天下州县征财帛,四时不止。及老病致仕,以其子慎矜为御史,专知太府出纳。其弟慎名又专知京仓,皆以苛刻害人,承主恩而征责。又有韦坚,规宇文融、杨慎矜之迹,乃请于江淮转运租米,取州县义仓粟,转市轻货,差富户押船,若迟留损坏,皆征船户。关中漕渠,凿广运潭以挽山东之粟,岁四百万石,帝以为能,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