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边缘小品 作者:张贤亮 >

第12章

边缘小品 作者:张贤亮-第12章

小说: 边缘小品 作者:张贤亮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维熙兄,我不想探讨造成这种文学现象的非文学原因,我只想说,如果因种种非文
学的原因而使文学的步于“扭捏”、“局部的停滞或裹足不前”,以及“和经济改革的
顺差和相悖的反差”,那就决不仅仅只会妨碍文学的发展。这种现象即刻会反馈到文学
以外的领域,对我们的经济与体制改革都非常不利。经济繁荣,文学停滞,社会主义在
这样的双轨道上进行是不可想象的。最近,我读了一些探讨西方现代社会的理论书籍,
又去了一趟北欧,给我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是:如果我们不万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的建设、不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繁荣,那就不能充分发挥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越性,在我们“深刻迅猛的经济改革”之后而出现的经济繁荣的社会中,也将和西方
一样出现种种“社会病”。
    对目前西方流行的“社会病”,如吸毒、酗酒、迷信、形形色色的犯罪案猛增等等,
我们解释这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恶果,是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精神空虚的表现。诚
然,就因私有制而产生的根本矛盾所造成的社会现象来说,如此解释是合理的。但是,
我们在作如此解释的同时,也应该承认西方在各门科学与文学艺术上,直到今天仍然不
断地涌现出具有创造性的优秀人才,其数量之多,成效之优,还是我们要向它看齐的。
所以,现代人所谓的“精神空虚”究竟有什么历史内容,它和社会制度的联系点在那里,
是我们必须搞清楚,才能扬其长、避其短的。
    从欧洲回来,我重温了马克思有关现代社会的论断。这里,篇幅不允许我大段引述
马克思著作的原文,我只想请你注意一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册,第
四八五至四八七页与一○九页上的几段话。那几段话会给我们很大启发。原来,现代人,
即生活在工业社会的人的“精神空虚”是一种因不满足而产生的空虚,是基于人要追求
自己的全面性而暂时不得的空虚。这种“精神空虚”要大大高于古代农业社会的人的
“原始的丰富”。工业社会所创造的牛产力与财富,一方面因其资产阶级形式会派生出
种种“社会病”,另方面,又会激发起人空前活跃的创造力。而人开始不满足,开始追
求自己的全面性,则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后的普遍心理状态。
    现在,西方在高呼他们进入了“第三次浪潮”,我们在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
社会。在我看,我们所说的“四化”,是概括了他们说的“第二次浪潮”与“第三次浪
潮”这样两个历史内容的。随着“四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且不去预测人们的道德
观念、价值观念与伦理观念会有什么变化,人们精神上的追求将提到生活的重要位置上
来,是完全可以预料的。维熙兄,你我都经过六○年“低标准”的生活。我们都知道,
那时的社会问题最简单:吃、吃、吃!连穿都顾不上。那时人们普遍认为,一个社会只
要把人民的吃穿解决了,就万事大吉,天下太平。殊不知,不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和从社会实践的观点出发,我们现在都应有这样的看法:社会生产力越发达,人的物质
生活越丰富,人的精神追求也会越活跃,“思想问题”也会越“复杂”。尤其在我们这
个“抛弃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的社会里,你所说的“深刻迅猛的经济改革”已使我们
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易变的绝对
运动之中”;“在这里,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
了。
    《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温·托夫勒说:“在任何一个稳定的社会中,任何一个
占优势的变革浪潮,其未来发展的图景是比较容易看得清的,作家、艺术家、新闻记者,
和其他对未来浪潮的发现者,承担了这项使命。”我认为他把作家列为“发现者”之第
一位,是很有见地的。你在给我信中表述的对文学现状的看法,就表现了这种发现。我
理解你的意思,并不是指文学本身“停滞或裹足不前”。正如你信中所说,尽管“由于
‘左’倾错误的流毒和多年来陈旧积习作怪”,尽管“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来描
写‘昨天’的文学作品,常是磕磕碰碰”,但当代文学不可否认仍然“跨入繁荣鼎盛时
期”。你的忧虑,是把文学放在时代的坐标参照系上而生的忧虑,是面对着由于社会的
迅猛发展,我们的人民已经开始发展他们的全面性,开始有着更大、更广阔的精神追求
的现实,而对文学的进步还不满足。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你我的忧虑与不满足。正是我
们走出大墙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要求发展我们自身的全面性的表现。维熙兄,你的这
种不满足是可贵的,高尚的。因为马克思说过:‘’古代世界提供了从局限的观点来看
的满足,而现代则不给予满足。凡是现代以自我满足出现的地方,它就是鄙俗的。”
    我和你在北戴河朝夕相处的愉快的日子里,经常听到你说“使命感”这个词。我非
常赞赏你具有明确的使命感。是的,在我们社会已经如此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在我们的
人民已经开始发展他们的全面性,而即将成为以不满足和有着更大、更广阔的精神追求
为心理特征的现代人的时代中,我们的文学应该怎么办?高度发达的社会应该有同等审
美力量和同等思想意义的文学艺术与之适应。我们作家今后如果不能拿出具有更高的美
学价值和更深刻、更丰富的思想内容的文学作品,以适应已经发展了的人民的美育要求
和使他们得到精神享受,那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会脱落而难以
维系整个的社会精神。想一想,这将会出现多么使我们难堪的局面吗!
    我再次说,我不想探讨造成你的忧虑的非文学原因。我只想呼吁非文学领域和整个
社会重视我们文学,关心我们文学,在四项基本原则的范围内以更宽容的精神,鼓励文
学要表现人的全面性而从内容到形式上所作的探索,以促进我们以学和社会同时健康发
展和持续繁荣。我们作家,只有在我们自身的职业范围内努力。国文兄曾提出“文学要
和时代同步前进”,有人不同意,认为文学是反映现实的,永远不可能和时代“同步”,
只能跟在时代后面亦步亦趋。我也不想介入这种辩论,因为这实质上可归于把生产力的
发展同艺术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永恒规律的无休无止的探讨。但是,我们至少应该承认
文学家应该与时代同步前进这个命题可以成立。而现在,我们文学家面对这样迅猛发展
的时代,的确大有努力的必要。
    首先,我认为我们文学家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更新知识,
已经成了当务之急。要表现社会、表现时代、表现历史,没有对社会、时代、历史的较
全面较丰富的知识是不可能的。今天,我们一些文学家,包括我自己在内,谈起文学来
或许能头头是道,但是对文学以外的领域毕竟是生疏的。这在一个长期停滞的社会环境
中,也许还能应付,还能写出一些不错的作品,因为在那种社会环境里,人还没有造成
自己“丰富的关系”,单个人具有的狭隘的知识,就表现了“原始的丰富”。而今天,
“深刻迅猛的经济改革”已形成了一幅广阔而多变的社会图景,并且把我们的昨天和传
统习惯等等也要放到新的历史天平上来衡量;人的能力(体力的和智慧的)已接触到前
人从未涉足的领域;信息技术的变革,新的理论、观念、艺术见解、技术进展与新的经
济和社会的创见,以空前的速度不断地涌现,造成了人的新的智能环境,于是人扩展了
自己;工业社会的集中化、标准化、同步化、专业化,在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中,
并不会消除人的个性,相反,我们的人民正是借助工业社会所带来的物质条件充分地展
开各自的个性。总之,文学是写人与社会的,在我们面前的人与社会已开始了巨大的发
展,我们面对着一个多样化的世界,文学家如不随之发展,不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更
新知识,就等于自行取消写作当代题材文学作品的资格。同时,作家的勇气不但来自艺
术家的良心和责任感,还要来自对社会的科学认识与自身知识的全面性。
    其次,我认为我们现在仅仅“深入生活”还不够,还必须“创造生活”。我们作家
不能只满足于深入别人的生活,更应该在这正起着深刻变革的时代中于非文学的领域内
也以具有鲜明的变革现实的意识去创造生活。我们常说作家应该是思想家,而思想家的
特点正在于他要创造性地掌握历史和在现实中体验历史。我很赞同意大利共产党的领袖、
马克思主义考葛兰西这样的观点,即:真正的思想家不能不是实践家,也就是说,他是
一个积极改造周围世界的人。即使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我们知道,丰富的想象力来自艺
术的启示、生活和体验与记忆。但这里所说的生活不是别人的生活,而是自己的生活;
属于别人的不论多么激动人心、可歌可泣的生活都不能代替自身在某一领域中哪怕是进
行微小的变革的感受。如果用我惯常开玩笑的口气说的话,我建议你去当一个劳改农场
的场长,建议国文去当一处铁路分局的局长,建议文夫去办一个饮食公司或旅游公司,
建议骥才搞一家美术广告公司,建议子龙真正地去当“乔厂长”……以施展作家对未来
发展图景的想象,把我们变革现实的热情化为现实或局部化为现实。经济转型的过渡时
期正是创业精神最旺盛的时期。作家亲身投入创业中去,我以为只有助于我们表现时代
和再现历史,而不会贻误我们职业的使命。
    至于我,我要和我区的同志们一起办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刊物——《文学家信息》。
基于对我们作家、业余作者和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在现代都面临着一个在马克思主义的指
导下调整知识结构和知识更新这种认识,基于我们现在的信息生产突飞猛进,以致许多
人被知识的海洋所淹没却又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找必需的知识这样的现状,这家刊物专为
作家、业余作者和广大文学爱好者从知识的海洋中提取必需的知识。也就是说,这家刊
物专从文学的角度出发,来广泛摘编文学、艺术、哲学、美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
心理学、民俗学、历史学、地理学、宗教、民族和国际政治等等方面的信息,以及介绍
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比如正在发展的空间科学、生物工程和海洋工程的新情况。它将
成为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资料;它不追求趣味性和新闻性,只注意努力扩大文学工作者与
文学爱好者的知识面,要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与文学的边缘上形成一门边
缘科学,以促进和便利创作、研究、评论和阅读文学作品。
    现在,我们自治区领导对办这个刊物的计划也感到兴趣。可是要把这个计划变为现
实,肯定有许多想不到的困难。但正因为有“想不到”,才能激发起活力,生活本身会
不断地把它还不为人所知的方面展示出来。我们,如不愧为当代的中国作家,就要像我
们在北戴河时常喊的:“下海去!下海去!”
    谨颂伏安!
                                                                贤亮
                                                          1984。7。25。
… 
                   
     边缘小品   文化型商人宣言     
 中国文化人正困于四十多年来从未有过的窘迫;在逐步解除了计划经济的束缚奔向
商品市场的亿万人的洪流中,文化人已痛切地有了落后和失落的感觉。似乎文化和文比
人都遭到空前的忽视和冷遇。很多文化人茫然不知所措:是继续自己的专业还是随波逐
流,也涌到杂乱而又繁荣的,嫉嫌而又诱人的市场上去?
    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从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转变,正是文化和文化人从不正常的、畸形的和被主宰的状态,恢复到正常的、适
当的、主动的状态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次历史转机。中国的文化和文化人,都将经过
产前的阵痛,落到它应有的社会地位上。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真正冲决中国文化人自“五四”开始就企图冲决的旧
文比、旧传统、旧意识和旧观念,才能真正实现我们在一九四九年就向往的政治目标。
“德先生”和“赛先生”,不是凭天真的理想、幼稚的热情,更不是靠政治口号和政治
运动能迎接来的。这方面我们已经有非常惨痛的经验。只有发达的市场经济,才是两位
先生的红地毯!
    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我们靠
“思想”过日子已经太久太久,所以我们的“丑”才会出得这么大。小平同志的南巡谈
话,公开提出了“三有利”的原则,这就要让所有的“思想”都落到实处来鉴别。当然
我们只会选择适用于“三有利”的。“三有利”,才是建设中国的新文化也即新文化人
的行为指南。
    在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中,文化人如果不亲身参与市场建设和商品经济,也在商品
大潮中当一个弄潮儿,不但不能解除眼前经济上和精神上的窘迫,而且会辜负先辈们的
教导甚至辜负自己的一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靠无可奈何的勇气或为生计所逼出的胆量闯荡市场而发财致
富的阶段已经过去;随着我国准备“入关”,价格机制逐步理顺,依仗不公平的买卖而
得利的侥幸也不复再来。未来中国的市场,将被文化型商人在平等原则上一与各色人等
进行的公平竞争所占领和统治。
    我们,文化型商人,也和前期闯荡市场的那些小商小贩一样,几乎两手空空。他们
凭借勇气和胆量,而我们却拥有中国大多数人没有的高智商、丰富的知识、社会经验和
广泛的社会关系。
    是的,我们的智慧、知识、经验和社会关系就是我们雄厚的资本!
    对商品经济我们毫不陌生,《资本论》四十多年来都是我们的教材。如果我们现在
换一个角度去学习并加以运用,我们将会在经营管理上超过大多数职业商人或企业家。
    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必须下定决心亲身参与!我们要实践!我们要下海!
    也许会有人说,“文化型商人”反过来也可称作“商人型文化人”。如果这种褒贬
出自甘于清贫、甘于寂寞的文化人之口,我们应该谅解并要对他们表示尊敬。中国确实
需要一大批不为环境所动,专心致志于自己专业的文化人。而倘若是那些以嘲弄咒骂新
事物为能事的批判家这样说,我们则要自豪地回答他:是的,你怎么称呼我们都可以!
十八世纪英国的政治家伯克(Burke)早就说过,“不纯粹性是一切伟大事物的天性”。
我们正是要冲破专业的桎梏,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中,成长为马克思所说的“全面发
展的人”!
    现在,社会不但允许我们可以有“第二职业”,还给予种种方便和优惠,这是找们
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一次绝好机会。问题是我们必须用最高级的、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