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上)〔德〕克劳塞维茨-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囊蛩兀谝运僬剿倬龅钠锉鞯氖贝绕淙绱恕!∷裕杆俣既返囟ㄏ戮鲂模飧龈拍钇鸪跏恰!! ! ! ! ! ! ! ! �
52
84战争论(上)
在估计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因素时产生的,因而得到了眼力这个只表示准确的目测能力的名称。 很多军事学家也是以这个局限的涵义给它下定义的。 但是不可否认,在行动瞬间所作出的全部准确决定,如正确地判明攻击点等,不久也都被理解为眼力了。 所以,所谓眼力不仅是指视力,更多的是指洞察力。 当然,这个词和它所表达的内容一样,多半用在战术上,然而在战略上也经常需要迅速定下决心,所以也是不可缺少的。 要是从这一概念中除去由这个名称带来的过分形象的成分和狭隘的意义,它无非是指一种迅速辨明真相的能力,这种真相普通人完全无法辨别,或者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才能辨别。果敢是勇气在具体情况下的一种表现,当它成为性格上的特征时,又是精神上的一种习性。 但是,这里所说的是敢于负责的勇气,并非敢于冒肉体危险的勇气,也就是敢于面对精神危险的勇气。这种勇气是从智力中产生出来的,所以,通常称为有智之勇,但它并不因此就是智力的表现,它依然是感情的表现。 因为我们看到,有一些极聪明的人常常并不果断。 单纯的智力还不等于勇气,因此,智力首先必须激起勇气这种感情,以便有所依靠和得到支持,因为在紧急的时刻,人们受感情的支配比受思想的支配更多些。在这儿我们认为果断的作用是在动机不足的情况下消除迟疑的危险和疑虑的苦恼。固然,根据不严谨的语言习惯,单纯的冒险倾向、大胆、无畏、蛮干等也能叫做果断,然而,如果一个人有了足够的动机(不管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是恰当还是不恰当)
,那就没有理由再说他是否果断了,因为再那
53
战争论(上)94
么说,就是臆测他人之心,武断地说他有疑虑,而实际上他根本没有。这里能谈的只有动机的强弱问题,我们还不致于那样迂腐,因为语言习惯上有些不妥就争论不休,我们的说明只是打算清除一些无理的非难罢了。这种能够消除疑虑的果断,只有通过智力,并且只有通过智力的一种特殊活动才能产生。 我们认为,必要的感情和较高的理解力的简单结合,通常还不能产生果断。 有些人虽然有看透最复杂的问题的极其敏锐的洞察力,也不缺乏承受重担的勇气,可是在许多困难的场合却不能当机立断。 他们的勇气和他们的理解力互不相干,各自独立,所以没有产生第三种东西——果断。 只有通过智力的这样一种活动,即认。。 。 。识到冒险的必要而决心去冒险,才能产生果断。 能够让感情坚强的人产生果断的正是这种特殊的智力活动,它通过对迟。
疑和动摇的害怕心理来战胜任何别的害怕心理。 因此,照我。。 。们看来,智力较差的人不可能是果断的。 他们在困难的场合也可能毫不犹豫地行动,可这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既然。。 。 。 。 。 。 。 。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行动,自然也就不存在任何疑虑了。 虽然这样的行动偶尔也会成功,可是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只有平均的结果才能说明有无军事天才。 假使有人对我们这种。。 。 。 。说法感到奇怪,原因在于据他了解,有些果断的骠骑兵军官并不是善于深思的人,那么我们就必须提醒他,这里说的是智力的一种特殊活动,而并非指善于深思默想的能力。因此我们认为,果断的产生应归功于智力的特殊活动,而有这种智力活动的人,与其说是才华出众的人,不如说是坚
54
05战争论(上)
强的人。 我们还能举出大量事例来证明果断的这种由来。 比如,有些人在地位较低时曾表现得非常果断,但当地位较高时却不果断了。 他们虽然打算要定下决心,可是因为他们不熟悉自己面临的新事物,又意识到错误的决心所包含的危险,。。 。因此他们的智力就失去了原来的力量。 他们越认识到自己陷于犹豫不决的危险,越习惯于不迟疑地行动,就越畏缩不前。在提到眼力和果断时,自然就得谈谈和它们相类似的机。
智。 在象战争这样充满了意外事件的领域中,机智肯定会起。
巨大的作用,因为它正是一种能够出色地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 不是别的,人们钦佩机智,因为它不光能对意外的质问作出恰当的回答,而且能对突然的危险迅速想出救急的办法。这种办法和这种回答,只要求它们恰当,并不要求它们是不寻常的,因为,同一个办法或回答,当它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时,看来可能是极平常的,从而给人的印象是平淡的,可当它是敏捷的智力活动的结果时,却能让人钦佩。 机智这个词。。非常恰切地表明了智力及时而敏捷地提出救急办法的能力。人的这种宝贵的素质,主要来自他感情上的镇静还是主要是来自他智力方面的特性,这取决于具体情况,可是,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完全没有。 对意外质问的恰当的回答主要是聪明头脑的产物,而应对突然危险的恰当办法则首先以感情的镇静为前提。现在,要是综观一下形成战争气氛的四个要素,即危险、。。劳累、偶然性和不确实性,那么就很容易理解,要想在这种。。 。 。 。 。 。 。 。 。困难重重的气氛中确实有把握顺利前进,就需要在感情方面和智力方面有巨大的力量。 可以发现,战争事件的讲述者和
55
战争论(上)15
报道者根据这些力量在各种情况下的不同表现形式,把它们称为干劲、坚强、顽强、刚强和坚定。 这些英雄本色的表现,。。 。 。 。 。 。 。 。 。 。都能看作是同一种意志力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但是,不论这些表现彼此多么近似,它们总不是一回事,因此,在这里把这些精神力量的不同表现至少比较精确地区别一下,对我们也有好处。首先,为了让观念明确。 必须指出,足以激发指挥官上述精神力量的负担、压力或阻力(不管叫法如何)
,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直接来自敌人的活动、敌人的抵抗和敌人的行动。敌。。 。 。 。 。 。 。 。 。 。 。 。 。 。 。 。 。 。人的活动直接影响到指挥官的,开始不是他作为一个指挥官的活动,而只是他个人的安危。 假使敌人抵抗的时间不是两小时而是四小时,那么指挥官个人面临危险的时间也就不是两小时而是四小时。 很明显,这种危险是跟着指挥官职位的提高而减小的,对居于统帅地位的人,这种危险就不存在了。其次,敌人的抵抗直接对指挥官发生影响,是因为敌人。。在较长的抵抗中令我方军队受到损失,而指挥官对这种损失负有责任。 军队受损失在指挥官心中所引起的焦虑,首先就考验和激发了他的意志力。 我们认为,这还远不是他必须承受的最沉重的负担,因为这时对他来说还只是要掌握住自己。但是,敌人的抵抗所产生的其他一切影响,都会对指挥官的部下起作用,并且通过他们反过来对指挥官本人发生作用。。。 。 。 。 。 。 。 。 。 。 。 。当部队精神焕发、勇气十足地战斗时,指挥官在追求自己目的的过程中,几乎没必要发挥巨大的意志力。 但当情况变得困难时(要取得卓越的成就,困难是决不会没有的)
,事情的进展当然就不会再象上足了润滑油的机器那样顺利了,
56
25战争论(上)
机器本身开始产生阻力,而要克服这个阻力,指挥官就必须有巨大的意志力。 这种阻力并不就是指和抗辨不服从(虽然。。 。 。个别人经常有这种表现)
,而是指整个部队的体力和精神不断衰退所造成的总印象,是指看到流血牺牲时所引起的痛苦情绪。 指挥官首先必须克服自己的这种情绪,然后同所有其他人的这种情绪作斗争,因为他们的感受、印象、意愿和忧虑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传染给他。 要是部下的体力和精神力量不断衰退,靠他们本身的意志再也不能振作起来和支持下去,那么统帅意志上的压力就逐渐加重。 统帅必须用自己精神之光和内心之火,重新点燃全体部下的信念之火和希望之光。 只要做到这一点,他才能控制他们,继续统率他们。 如果他不能做到这一点,他的勇气已经不够重新鼓舞起全体部下的勇气,那样他就会被部下带到表现出动物本性的境地,以致于临危而退和不知羞耻。 这就是一个指挥官要想取得卓越成就时务必在斗争中以自身的勇气和坚强的精神去克服的压力。这种压力是随部下人数的增多而增大的,所以,为了要承受住这种压力,指挥官的精神力量必须随职位的提高而增强。干劲表示引起某种行为的动力的强度。 这种动力可能来。。自理智上的认识,也有可能来自感情的冲动。 但要想发挥巨大的力量,感情的冲动是不能或缺的。我们必须承认,在进行激烈的战斗时,人们内心的一切高尚感情中,再没有比荣誉心更强烈和更加稳定了。 在德语中用贪名图誉这种含有贬义的词来表达这种感情,未免有失。。 。 。公道。 固然,在战争中滥用这种高尚的感情,必然会对人类犯下令人愤慨的罪行。 可是,就这种感情的来源来说,它确
57
战争论(上)35
实能算是人的最高尚的感情之一,它是在战争中使躯体获得灵魂的真正生命力。 不管别的一切感情,如爱国心、追求理想的狂热、复仇心以及其他各种激情多么普遍,不管其中有一些看来多么崇高,但就算有了它们,荣誉心仍是不可缺少的。 其他感情虽然一般地能鼓舞和提高广大士兵的士气,却不能让指挥官具有比部下更大的雄心,而这种雄心是指挥官要想在自己职位上取得辉煌的成就所必备的。 其他感情,都不能象荣誉心那样,让每一个指挥官象对待自己的田地那样对待每一个军事行动,千方百计加以利用,细心播种,努力耕耘,以期获得丰收。最能让军队发挥作用和取得胜利的,正是从最高一直到最低的各级指挥官的这种努力,这种竞争心、勤勉精神、和进取心。对于职位最高的统帅来说更是这样。试问,自古以来,有哪一个伟大的统帅没荣誉心呢?一个伟大的统帅没荣誉心是可以想象的吗?
坚强是指意志对猛烈打击的抵抗力,顽强则是指意志对。。 。 。连续打击的抵抗力。虽然坚强和顽强这两个词的的意义十分接近,而且常常相互代用,但是它们之间本质上的显著差别是不容忽视的。人们对猛烈的打击所表现现出来的坚强,可以只来自感情力量,但顽强却还要更多地依靠智力的支持,因为伴随着行动时间的延长,就要增强行动的计划性,顽强的力量的一部分就是从这种计划性中获得的。现在我们来谈谈刚强。 首先我们就要问,应该怎样来理。。解刚强。显然,所谓刚强不是指感情激昂,即不是指感情强烈,因
58
45战争论(上)
为如此说就违反语言习惯。 刚强是指在最激动或热情奔放的时候也能够听从智力支配的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只是从智力中产生出来的吗?我们表示怀疑。 自然,有些人具有突出的智力但不能自制,这个现象并不能证明我们的怀疑是对的,因为有人会说,这里需要的是一种特殊的智力,并非全面的智力,而可能是更为坚强的智力。 但是,我们依然认为,有感情最冲动的时刻也能使自己服从智力支配的力量,即我们所说的自制力,是一种感情力量,这种说法是比较正确的。 这。。 。是一种特殊的感情,它能让刚强的人在热情奔放时仍能保持镇静而不损伤热情,通过这样的镇静,智力的支配作用就得到了保证。 这种感情是最高尚的自豪感,是人的自尊心,是内心最深处的要求,要求随时随地象一个有判断力和智力的。。 。 。 。 。 。 。 。 。 。 。 。 。 。人那样行动。 所以我们说,刚强是指在最激动的时候也能保。。 。 。 。 。 。 。 。 。 。 。 。 。 。持镇静的那种感情。。。 。 。 。 。 。 。如果从感情方面观察一下种种不同类型的人,就会发现,有一种是不太敏感的人,我们把这种人叫做感情迟钝或感情淡漠的人。第二种是很敏感的人,不过他们的感情从来超不过一定的强度,我们看到,这是一种很容易动感情而又平静的人。第三种是很容易激动的人,他们的感情激动起来就象火药燃烧一样猛烈和迅速,但不太持久。 最后,第四种是不为小事所动的人,他们的感情通常不是很快而是渐渐激发起来的,可是这种感情非常有力而且比较持久。 这是一种感情深沉、强烈而不外露的人。这种感情上的差异,可能同活动于人的机体中的各种肉。。 。
59
战争论(上)55
体力量有关,而且来源于我们称之为神经系统的那种具有两。。 。重性的组织,这种组织一方面同物质,精神都有联系。 在这个隐晦不明的领域内,凭我们这点哲学知识是探索不出什么来的。 但是,稍微研究一下这几种人在军事活动中会表现出多大程度的刚强和起怎样的作用,却是十分重要的。感情淡漠的人不轻易失去镇静,然而我们当然不能把这叫做刚强,因为他压根没有表现出任何力量。可也不能否认,这种人正是因为能够经常保持镇静,因此在战争中才多少有他有用的一面。 他们往往缺乏行动的积极动机,也就是缺乏动力,结果就缺乏行动,可是他们也不易坏事。第二种人的特点是遇到小事易奋起行动,遇到大事却容易消沉。 这种人在个别人遭遇不幸时会积极帮助,可在整个民族遭受灾难时却只会忧愁叹息,不能奋起行动。这种人在战争中既能保持镇静也能积极活动,可是他们却成就不了什么大事,如果他们要成大事,那就要有卓越的。。 。智力使他们产生成大事的动机。可是这种人很少会有卓越的、。。独立的智力。容易激动和暴躁的人,本来对实际生活就不太适宜,所以对战争就更加不适宜。虽然这种人有冲动这个很大的优点,可是这种冲劲不持久。 如果这种人的容易激动的感情有勇气和荣誉心来引导,那么,当他们在战争中担任较低的职务时,他们的感情通常非常有用。 原因很简单,因为下级军官所指挥的军事行动的持续时间很短,他们通常只需振奋一下精神下一个大胆的决心,就够了。 一次勇猛的冲锋,一阵激昂的杀声,只是几分钟的事情,而一次激烈的会战需要一整天,一
60
65战争论(上)
个战局却需要一整年。这种人要在感情激烈冲动时保持镇静就更加困难,因而常会失去理智,对指挥作战来说,这是最糟的一面。但是,如果认为这种好激动的人决不会是刚强的,即是说他们决不能。。 。在最激动的时刻保持镇静,那也不符合事实。 既然他们往往都是比较高尚的人,又如何会没有自尊心呢!在他们身上并不缺乏这种感情,只是这种感情没有来得及发生作用而已,因此他们多半在事后感到羞愧。 如果他们经过锻炼、体验和自省,终于掌握了控制自己的方法,能在感情激动时及时意识到内心还有保持镇静的力量,那么,他们也很可能成为很刚强的人。最后,是那种感情很深沉、但很少激动的人。 这种人和前一种人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