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禅语,一种人生_鸿逸-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乞丐虽然活了过来,但他仍然是一个身无分文的乞丐。
一种人生:
人类之所以总是生活在愁苦当中,是因为我们的欲望太庞大了,永远也填不满,所以我们永远都处于饥渴、焦灼的状态。只有抛却名利、无欲无求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10。心中有粪
一句禅语: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
苏东坡年轻时,有一天到金山寺和佛印坐禅。坐了两个时辰,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便忍不住问佛印:“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
“像一尊佛。”佛印接着问东坡,“你看我坐禅的样子怎样?”
“像一堆粪。”东坡揶揄地说。
。。t,xt;小;说;天;堂
第12章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
东坡回家后,高兴地告诉苏小妹:“我今天赢了佛印禅师。”
苏小妹不以为然地说:“其实你今天输了。佛印心中有佛,所以才看你如佛,你心中有粪,所以才视禅师如粪。”
生活中有很多这种自以为是的人,总觉得别人不如自己,别人都是傻瓜,其实追根究底还是自己痴愚。
某人去动物园看猩猩。他先向猩猩敬礼,猩猩也模仿着对他敬礼,他觉着很好玩,又向猩猩作揖,猩猩便也向他作揖。某人接着向猩猩扒眼皮,不料猩猩这次没有模仿,而是打了他一巴掌。
某人生气地去问饲养员。饲养员告诉他:在猩猩的语言里,扒眼皮是骂对方傻瓜的意思,所以猩猩要打他,某人大悟。
第二天,某人再去动物园以图报复。他向猩猩敬礼、作揖,猩猩都跟着做了。接着他拿出一根大棒子向自己头上打了一下,然后把棒子交给猩猩。
不料,猩猩这次又没有模仿,而是向他扒了扒眼皮。
一种人生:
究竟谁是傻瓜笨蛋,聪明的你自然心知肚朋。所以,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不要自以为是,因为把别人当粪便的人自己就是粪便,把别人当成傻瓜的人自己才是傻瓜。
11。做个肉身佛
一句禅语: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归省禅师担任住持期间,由于天旱,很少有人能拿粮食来养活这些僧人,僧人们只能每天喝粥吃野菜,个个面黄肌瘦。
有一日,住持外出化缘,法远就召集大家取出柜里储藏的面做起粥来。粥还没做好,归省禅师就回来了,小师弟们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归省禅师看到法远居然把应急用的面都用了,生气地说:“谁让你这么做的?”
法远毫无惧色地说:“弟子觉得大家面如枯槁,无精打采,于是就把应急用的面拿出来煮了。请师父原谅。”
归省严厉地说:“依清规打三十大板,驱逐出寺!”
法远默默离开了寺院,但他没有下山,而是在院外的走廊觅了个角落栖息下来。无论刮风下雨,都不曾动摇他向佛的决心。
归省禅师有一次偶然看见他在寺院的角落睡觉,十分吃惊地问道:“你住这里多久了?”
“已半年多了!”
“给房钱了吗?”
“没有。”
“没给房钱你怎么敢住这里!你要住,就去交钱!”
法远默默托着钵走向市集,开始为人诵经、化缘,赚来的钱全部用来交房钱。
归省禅师笑着对大众宣示:“法远乃肉身佛也!”
后来,法远继承了归省禅师的衣钵,将佛学发扬光大。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要成大事首先必须历尽磨难。只有在这些磨难中忍辱负重、坚持下来,才具有在功的资本。
现今,日本国民中广为传颂着一个动人的小故事:
许多年前,一个妙龄少女来到东京帝国酒店当服务员。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也就是说她将在这里正式步入社会,迈出她人生第一步。因此她很激动,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可万万没有想到,上司居然安排她洗厕所!
洗厕所!说实话没人爱干,何况她从未干过粗重的活儿,细皮嫩肉,喜爱洁净,干得了吗?洗厕所时在视觉上、嗅觉上以及体力上的折磨都会令她难以承受,心理暗示的作用更是让她忍受不了。当她用自己白皙细嫩的手拿着抹布伸向马桶时,胃里立刻“造反”,有如翻江倒海,恶心得几乎呕吐却又吐不出来,太难受了。而上司对她的工作质量要求特高,高得骇人:必须把马桶抹洗得光洁如新!
她当然明白“光洁如新”的含义是什么,她当然更知道自己不适合洗厕所这一工作,真的难以实现“光洁如新”这一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因此,她陷入困惑、苦恼之中,也哭过鼻子。这时,她面临着人生的抉择:是继续干下去,还是另谋职业?继续干下去——太难了!另谋职业——知难而退?人生之路岂有退堂鼓可打?她不甘心就这样败下阵来,因为她想起了自己曾下过的决心:人生第一步一定要走好,马虎不得!
在此关键时刻,同单位一位前辈及时地出现在她面前,帮她摆脱了困惑、苦恼,他并没有讲什么空洞的大道理,只是亲自做个样子给她看了一遍。
他—遍遍地抹洗着马桶,直到抹洗得光洁如新;然后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毫不勉强地喝了下去!他不用一言一语就告诉了少女一个极为朴素的真理:光洁如新,要点在于“新”,新则不脏,因为不会有人认为新马桶脏,反过来讲,只有马桶中的水达到可以喝的洁净程度,才算是把马桶抹洗得“光洁如新”了,而这一点已被证明可以办得到。
她看得目瞪口呆,恍然大悟:“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洗厕所最出色的人!”
几十年之后,她已是日本政府的主要官员——邮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
一种人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对于一个人来说,能否担起这个“大任”就看他有没有那种吃苦的勇气,懂不懂得风雨之后才见彩虹的道理。
12。看破红尘
一句禅语:一个修道的人,要出入得宜,既不抽身旁观,也不投身粉碎。
无相禅师行脚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看到不远处有一个青年在池塘里打水车,无相禅师就向青年要了一杯水喝。
青年以一种羡慕的口吻说道:“禅师,如果有一天我看破红尘,我一定会跟您一样出家学道。不过我出家后,不想跟您一样到处行脚,居无定所,我会找一个隐居的地方,好好参禅打坐,而不再抛头露面。”
无相禅师含笑问道:“哦!那你什么时候会看破红尘呢?”
青年答道:“我们这一带就数我最了解水车的性质了,全村的人都以此为主要水源。若找到一个能接替我照顾水车的人,没有责任的牵绊,我就可以出家寻找自己的出路了。”
无相禅师道:“你最了解水车,如果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或完全离开水面会怎么样呢?”
青年说道:“水车是靠下半部置于水中,上半部逆流而转的原理来工作的。如果把水车全部漫在水里,不但无法转动,甚至会被急流中走;同样的,完全离开水面也不能车上水来。”
无相禅师道:“水车与水流的关系可说明个人与世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完全入世,纵身江湖,难免不会被物欲红尘的潮流冲走。假如纯然出世,自命清高,不与世间来往,则人生必是漂浮无根。同样,一个修道的人,要出入得宜,既不抽身旁观,也不投身粉碎。”
一种人生:
出家光看破红尘还是不够的,更要发广度众生的宏愿才好。出世与入世两者并立,这才是为人处世和出家学道的正确态度。
13。“倒空”的虚无
一句禅语:诸佛菩萨要修行,一定要离相。
药山禅师有两位弟子,一位叫云岩,另一位叫道吾。有一天,禅师在庭院里打坐,两位弟子在身旁坐着,禅师看到院子里一棵树长得很茂盛,而旁边的一棵却枯死了,就指着院子里一枯一荣的两棵树,先对道吾问道:“那两棵树是枯的好呢?还是荣的好呢?”
道吾回答道:“荣的好。”
药山再问云岩道:“枯的好呢?荣的好呢?”
云岩答道:“枯的好!”
这时,正好一位姓高的侍者经过,药山又以同样的问题问他道:“枯的好呢?还是荣的好呢?”
侍者回答道:“枯者由他枯,荣者任他荣。”
禅师说:“荣自有荣的道理,枯自有枯的理由,我们平常所指的人间是非、长短、善恶,可以说都是从常识上去认识的,都是停留在分别的界限而已,而这个侍者却能从无分别的事物上去体会道的无差别性,所以才能说出:‘枯者由他枯,荣者任他荣’。”
无差别就会无欲无求,这就是自然之道,就是虚无。
虚无是一种“倒空”的境界。注意,是自己“倒空”,不是由别人来“淘空”。虚无者自己倒空了,所以很轻松自在,心里没有阴影,身上没有包袱。
庄子曾经讲了一个寓言《丑人有魅力》:
卫国有个相貌丑陋的人叫哀骀它,男人跟他相处,想念他而舍不得离去。女人见到他,即请求父母,说:“与其做别人的妻,不如做衰骀它的妾。”
这样的女人已有十余人了,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从没听说哀骀它倡导什么,只见他附和别人。他没有君王的地位去拯救别人的苦难,也没有钱财去养饱别人的肚子。见识也超不过四邻,然而,男人女人却都愿意亲近他。
鲁哀公召见哀骀它,果见他的相貌丑陋得让天下人惊骇。但不出一个月,哀公便发现他的过人之处。不足一年便十分信任他,决定将国事委托给他。
哀骀它无意答应,也无心推辞,后来他还是离开了鲁哀公。
鲁哀公怅然若失,问孔子:哀骀它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说:“哀骀它不说话也能取信于人,为才全之人,日夜不间断地随物保持春天般的生机,和外物产生和谐的感应。”
哀骀它这种人就是虚无主义者。他的随和不是小随和,而是大随和,所以有大人缘,无论是男女老幼,还是国君,都很乐意与他打交道。而他本人根本就无所谓、无得无失,一切自然。一般人认为虚无者消极,其实刚好相反,真正的虚无者非常积极。他不是一般地“看透了”,或“看穿了”,而是“看出来了”。
人心的隐秘环节被他探明,世界的关键骨节被他摸清,因此他走路放心大胆,不会撞鬼。对于他来说,一切都是透明的,毫无遮挡。但他也不是全知全能的,因此未来还有悬念,因此他也很小心,也像一般人一样憧憬着可能的美好世界。
一般人的憧憬都伴随着担心,而他没有,所以很顺心,不会患得患失,老是计较什么。
虚无者明白自己的缺陷,并且不打算弥补。他把遗憾留给自己,把完美留给别人。这样他就更快乐,更自由。
镜子说:“啊,我真大,我里面什么都有。无数的美女每天都来看我,总也看不够。美女都嫁给了镜子,我就是她们的老公。”
空气笑了说:“当红颜成白骨,你还做她们的老公吗?”
镜子不服气地说:“总比你好,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空气微微笑,不作回答。
第二天,空气一觉醒来,伸了一个懒腰,说道:
“我真快乐,我什么也没有。鸟儿在我里面飞,飞一会儿就走了。风来云去,也总是一瞬间。我的一生是自己的,不会被任何人占据。我真快乐,因为我一无所有,所以不会丧失。”
镜子惭愧地说:“你是对的,老兄。我其实也是空空的,但不如你快乐,以后我要向你学习。”
一种人生:
庄子曰:“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无何有之乡”就是“乌有之乡”,也即虚无之乡。哪里是最真实的所在?每个人都是虚空的,每个人都相同。而占据更多虚空的人必将深谙人心,获得如何使人生成功快乐的真正心传。
wwW。=[t。xt^小。说。天)堂)
第13章 一切皆为虚幻 (1)
金刚经云: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名利于我如浮云,但又有多少人可以看透虚幻,置身事外呢?
1。看破虚幻,容者无敌
一句禅语:忍耐无争也,可辱而不可轻;其无怨也,可同而不可损。
义青禅师在尚未正式开示说法前,曾在法远禅师处求法。有一次,法远禅师听闻圆通禅师在邻县说法,便让义青禅师去他那里求法。
义青禅师极不愿意,他认为圆通禅师并不比自己高明,但又不愿违逆法远禅师,便不情不愿地去了。但到了圆通禅师那里,义青禅师并不参禅问法,只是一味地贪睡。
执事僧看不过去,就告诉圆通禅师说:“堂中有个僧人总是白天睡觉,应当按法规处理了。”
圆通禅师很是惊讶,问道:“是谁?”
执事僧回答:“义青上座。”
圆通禅师想了想,便说:“这事你先不要管,待我去问一问。”
圆通禅师带着拄杖走进了僧堂,果然看到义青正在睡觉。圆通禅师便敲击着义青禅师的禅床呵斥说:“我这里可没有闲饭,给只会睡大觉的上座吃。”
义青禅师却似刚睡醒般地问道:“和尚叫我干什么?”
圆通禅师便问:“为什么不参禅去?”
义青禅师回答:“食物纵然美味,饱汉吃来不香。”
圆通禅师听出义青禅师话里的机锋,说:“可是不赞成上座的有很多人。”
义青禅师则胸有成竹地回答:“等到赞成了,还有什么用?”
圆通禅师听其话,知其来历一定不凡,就问:“上座曾经见过什么人?”
义青禅师回答:“法远禅师。”
圆通禅师笑道:“难怪这样顽赖!”
随之,两人握手,相对而笑,再一同回方丈室。义青禅师因此而名声远扬。
俗话说:“最大的是心,最小的也是心。”做人,惟有宽大容物才能成就自己。胸襟宽广,就能够团结一切人,能够成就大事。反之,心胸狭窄,容不得他人强过自己,容不得他人轻视自己,很多时候只会使自己局限于一隅,难以有所建树。
容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思想修为,更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一个人越能够容人之攻——对别人不妥的讥讽之词不计较;容人之长——对别人的优点虚心学习;容人之短——对别人的缺点正确看待;容人之过——对别人的错误不记旧账,其包容心愈大,成就的事业也就愈大。所以,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必须有容人的雅量。反过来讲,只有自己能容人,别人才能容自己。
汉高祖刘邦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安国家,抚百姓,给饷银,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统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然而,刘邦能够打败西楚霸王项羽,一统天下,就在于刘邦有容人之量,善用人才。
不仅刘邦,纵观历史,具有容人雅量,因容人而成功的帝王将相比比皆是。齐桓公不计管仲一箭之仇,反而用他为相,终于成就霸业。秦穆公不记恨宝马被人吃掉,反而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