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声传-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最艰难的时刻,政治工作发挥出特有的威力,王树声不断地给战士们作鼓动工作,各级干部以短促有力的口号,宣传队员们敲响锣鼓,打起“呱嗒板”,活跃气氛,鼓舞部队的士气。王树声带动广大干部和战士,发挥了高度团结、友爱的精神,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终于征服了险恶的党岭山。
历经千辛与万苦脱险而出的红四方面军,到4 月上旬,又占据了东起懋功,西达甘孜,南抵瞻化、泰宁,北连草地的一片地区。
此时,党中央组织中国人民抗日先锋队,已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直逼同蒲铁路。王树声愈来愈感觉到远离抗日前线,终非正途,他彷徨、迷惘。。
王树声明白:康北毕竟是少数民族地区,革命基础不好,自然条件恶劣,远离革命中心,要在这里进一步建立根据地,是不适宜的。每当他听到党中央一再表示关怀,热烈期望红四方面军迅速北上的来电,更激发了渴求北上抗日的心情。
1936 年6 月3 日,红二方面军红六军团先头部队在甲洼与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二军会师。随后,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率领大部队,一路横扫湘鄂黔滇康的凶敌,渡过金沙江,跨过大雪山,与红四方面军齐聚一起。
王树声和战友们一道,为远道前来的亲人腾出最好的房子,备好最好的饭菜,握着他们的手,问寒问暖。。
对于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会师后的战略动向,党中央致电朱德、张国焘、刘伯承、徐向前、陈昌浩等人,“四方面军与二方面军,宜趁此十分有利时机与有利天候,速定大计,或出甘肃,或出青海。在兄等大计决定之后,一方面军适时向天水、兰州出动,进一步策应兄等,使蒋军不能拦阻,至于奉军已与秘密约定不加拦阻”。
张国焘的内心却另有算盘,不愿与中央会合。但由于朱德、任弼时、关向应的坚持,以及包括王树声在内的、以总指挥徐向前为首的红四方面军广大干部、战士的强烈呼声,还是决定了即刻北上,与中央会合的行动方针。
7 月初,二、四方面军联合编为三个纵队,王树声及其所部三十一军九十三师属中纵队,开始北上了。
还是那一片草原。
王树声已是第三次过草原了。那迷迷茫茫、变幻无常、充满了神奇和恐怖色彩的沼泽地,再也吓不倒曾两次征服过它们,今日又被北上抗日、会合中央的激情所鼓舞的红军英雄们,他们一路欢歌笑语,把杂草、烂泥踏在了脚下。
每到晚上,篝火四处燃起,战士们都围在一块,有的唱歌,有的讲故事,有的吟诵着自己编的顺口溜和诗歌。
王树声随口来了个顺口溜,逗得大家笑个不停。
“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爬起来,跟上去,爬到宿营地!”
“天当被,地当床,暴雨来了当蚊帐”。
一个战士捂着肚子站了起来,煞有介事的说道:“既然首长带了头,我们不能落后啊,大伙儿,咱们一起唱‘牛皮歌’!”
许多战士站起来,围着篝火边跳边唱。
“牛皮本是好东西,哟嗨!吃多了就要胀肚皮,好东西,哟嗬嗨。。”
又是一阵笑声。王树声自告奋勇的站了出来,文绉绉地来了一首诗:
天上无飞鸟,
地上无人烟。
茫茫草原,
蓝蓝的天,
只有红军亲眼见!
篝火旁,洋溢着热烈的气氛,不知是谁低声唱起了《国际歌》,大家跟着唱了起来,由小到大,由近而远。
簇簇篝火,飘动着红色的火焰,映红了夜空,映红了红军战士兴奋的脸庞。阵阵歌声,流淌着战斗的音符,冲破了长夜,汇成了一曲曲雄壮的大合唱,震撼着战士们的心灵,激励着战士们的斗志。
在北上抗日的精神鼓舞下,王树声和战士们一起再次征服了茫茫大草原,进入甘南。
胜利的曙光在望!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指日可待!
王树声和广大红四方面军指战员一起,北上、南下、西进,再北上,历尽千辛,尝尽万苦,终于找到了革命的正确道路和方向!
第八章 征大漠战关山 绝域苍茫路
1936 年10 月。陕甘边区。
金风飒爽,碧空万里。到处一片沸腾。
会宁城门楼前扎起了彩门,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热情的人们夹道欢迎远道而来的红四方面军英雄们。
会宁城内,万象更新,满城的欢歌,满城的笑语,使这座偏僻的小山城空前地热闹起来。
红四方面军终于与一方面军的部队会合了!
多么激动人心的会师啊!
同志们悲喜交集地拥抱在一起,手挽手地走来走去,兴高采烈地互赠礼品,互相倾吐盼望之情,互相谈论一路上的艰辛。。
王树声热情地与欢迎他们的红一军团的代表握手。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了他的眼帘。
“陈赓!”王树声激动地叫道。
“哎呀,树声,可把你给盼来了!”
陈赓曾在鄂豫皖苏区任红十二师师长,当时,王树声是十一师师长。1932年在反“围剿”中陈赓负了重伤,先是到上海治疗,后又辗转到中央苏区。
阔别四年多后在这里会师,彼此心中都有说不完的话。
10 月10 日,在会宁文庙前的广场上举行庆祝会师大会。会场上歌声嘹亮,人群欢跃。大会由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李卓然主持,朱德、徐向前、陈昌浩、陈赓等先后作了重要讲话。庆祝大会上,还宣读了中共中央、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贺电。贺电对全体指战员表示“热烈的敬意与欢跃的贺忱”,并说:
我们即刻就要进入新阶段了,这就是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新阶段,我们要在这个新阶段中,树立全国人民的模范,树立抗日战线的模范,争取一切国民党军队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抗日前进道路,扩大抗日根据地,巩固杭日根据地,为保卫西北而战。
保卫华北而战,保卫全国而战,为收复失地而战,为联合工衣商学兵,联合各党各派各界各军,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而战!
党中央的号召令王树声热血沸腾,就好像长期飘零在外的孩子又回到了父母的身边,听到了党中央的声音,感到分外温暖。
尝尽别离苦,倍觉会合甜。酸甜苦辣,其中的滋味王树声深有感触。也许是长征的积劳,也许是因会合过度的高兴,王树声病倒了。
征尘未洗,戎装未换,王树声躺在病床上仍沉浸于胜利会师的喜悦之中,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这时,他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让他随红四方面军西渡黄河,先北进,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而拼杀,继西征,为“打通国际路线”而血战。
王树声二话没说,立即服从了上级的安排。多年来,他一直听从党的安排,一切服从组织的需要,能上能下,毫无怨言。1935 年3 月,过嘉陵江在长征途中,他从副总指挥下到三十一军当军长;在北上会师的途中,他被张国焘剥夺了三十一军军长的职务,降职为红四方面军教导团团长。每次他都能愉快地服从分配,从来不考虑个人得失,走到哪里,都是尽心尽力完成任务。
出征前,徐向前曾征求过王树声的意见,怕他身体不行。但王树声一再坚持要去,他希望借此机会,到最艰苦的地方磨炼自己。
红军三大主力在西北会师,对国民党在西北地区的统治造成严重的威胁。两年来一直千方百计围追堵截红军长征的蒋介石,甚为恐慌。他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立即纠集几十万大军,企图对陕甘边区进行围剿,把红军主力歼灭在西北地区。
蒋介石的“剿共”部署分为两步,第一步,组织“通渭会战”,目的是要在西兰大道地区,给红军主力以致命的打击,防止红军西渡黄河;第二步,组织最后“围剿”,集中几十万大军,配属一百架新式战斗轰炸机,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战术,将红军主力压迫至黄河以东、西兰大道以北地区,一举消灭。
1936 年10 月上旬末,不愿打内战的张学良,把蒋介石的“通渭会战” 计划秘密通报中共中央,提议红军及早进行宁夏战役,打通苏联。中共中央在征求了各方面军领导人的意见之后,决定执行宁夏战役计划,提出《十月份作战纲领》。10 月23 日,朱德、张国焘电令徐向前、陈昌浩: 红三十军首先渡河,红九军跟进;如渡河不成,南敌突进。刚以红九军配合南线部队击敌。
10 月25 日,红三十军第二六三团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在虎豹口偷渡成功。接着,后续部队迅速抢渡,锐不可挡,摧毁马家军沿河防线,控制了上百里的沿河地带。
红三十军、九军和红五军团,共约两万余人渡过黄河,时称红四方面军河西部队。他们一登岸,立即向北展开了全面进攻。
王树声当时仍旧担任红四方面军总部教导团团长,随九军行动。首战一条山、锁罕堡,再战拉拉牌、镇虏堡。这几仗,红军取得了一定的战绩,但打得也相当艰苦。
为完成夺取宁夏的计划,河西红军顶住了敌人强大的攻势,并遵命于十一月六日迅速制定出《平(番)大(靖)古(浪)凉(州)战役计划》,拟首先消灭平番、大靖间马步芳部,在这一带立住脚跟。
但是,河东红军主力在麻春堡、关桥堡地区设伏诱歼胡宗南部,未达目的,而此时敌人已进至靖远、打拉池、中卫等地,打通了增援宁夏的通路,河东红军主力与河西徐向前、陈昌浩指挥的三个军联络被隔断了。这样,宁夏战役计划便无法实现。
11 月8 日,中共中央根据情况的变化,放弃宁夏战役计划的执行,电令徐向前、陈昌浩指挥已过黄河的红三十军、红九军、红五军团组成西路军,在河西创立根据地,以直接打通苏联为任务,准备以一年完成之,并任命陈昌浩、徐向前为西路军军政委员会正、副主席。
11 月上旬末,西路军分三个纵队向西进发。第一纵队为红三十军,在右翼由一条山地区向大靖前进;第二纵队为红九军,在左翼由镇虏堡地区经松山城、干柴洼向古浪前进;红五军团为第三纵队,经吴家川等地在三十军之后跟进。总指挥部直属队和王树声,仍随九军一起行动。
就这样,王树声和西路军一道开始了极为悲壮的西进历程。
河西走廊,戈壁连天。
寒风裹着戈壁的砂砾、祁连山的雪屑,像头发怒的狮子咆哮着,地暗天昏。
大地被冻得龟裂,红军战士被冻得瑟瑟发抖。但是,为了西进,大队人马卷裹在风雪里,日战夜行,向甘(州)、肃(州)地区挺进。
11 月中旬,西路军相继克永昌、山丹等县,占据了永昌迄凉州西北四十里铺一线。但胜利只是暂时的,西路军立即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这一带,本属河西走廊“蜂腰部”:北面沿龙首山脉的古长城外,为荒凉的大沙漠;南面为终年积雪、海拔四五千米的祁连山;中部宽不及百里,村庄零落,满目疮痍。其间,永昌、山丹两县,在百多里的狭长地域上,人口稀少,粮食难以供给。
王树声和其他指战员还发现,这一带的居民大多是汉、回杂处,在敌人的长期欺骗和压制下,群众对红军的政治主张,充满了误解和歪曲。因此,这一地区缺乏党的工作基础,群众条件对红军极为不利。
11 月的河西走廊已是滴水成冰的季节。战士们身穿单薄的衣衫,冒着砭人肌骨的寒风在荒漠里艰难地行走着。作为西路军右支队的红九军经过干柴洼激战,摆脱敌人的追击,于25 日拂晓前赶到古浪。古浪守敌兵力薄弱, 只有三个团,被我军轻而易举地攻占了。
古浪,处于凉州和西宁之间,为凉州的门户,地当要冲,势在必争。但古浪城坐落在两面夹山的小川道上,地势低洼,易攻不易守。九军进入古浪城后,虽作了布防,但没有认真分析敌情,仅仅利用敌人原设的一道散兵壕,临时加以修补,没有构筑较坚固的工事就高枕入眠了。
次日拂晓,敌人三个骑兵旅、两个步兵旅,另加四个民团,在飞机、大炮配合下,从东北和西南两面向古浪城发起了闪电般反攻。
一时间,枪炮声震耳欲聋,杀声四起,敌人的轰炸机猛轰滥炸,整个古浪城变成了一片火海。成营成团的敌人挥舞着明晃晃的马刀,端着长枪,冲呀杀呀地嚎叫着涌了上来。九军广大干部和战士,奋勇抗击,反复肉搏,才打退了敌人一次次的进攻。
中午十二点左右,敌人用山炮轰开城墙一角,步骑兵乘机突人城内。敌人骑兵挥舞着马刀,许多战士猝不及防,都惨死在敌人的马刀之下。尤其是供给部和卫生部的一些女同志,被残暴的敌人堵在屋子里,统统用刀砍死,血浆流得满地都是。
将士同数倍于己的敌人,苦战了三天三夜,在三十军的接应下方才撤出重围。临走时,一些实在无法带的重伤员,集中在几间大屋子里,军政委陈海松特意让曾日三主任给敌人写一封信留下,希望他们讲人道主义精神,不杀害伤员。但惨无人道的敌人,还是把他们全部杀害了。
古浪城一战,九军损失两千多,军参谋长陈伯稚、二十五师师长王海清、二十师政委易汉文等,都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九军元气大伤。突围后,向在永昌的三十军靠拢。
在此危难之际,王树声受命担任西路军副总指挥兼第九军军长。他认真总结了九军古浪失利的教训:
“从指挥上讲,这仗欠妥当啊!古浪的城垣残破,地势低洼,易攻不易守。应在城外的制高点严密布防,先把敌人挡住,再在城内做好第二道防线,可我们却忽视了这些,让敌人抢占了城外的制高点。几千人生命换来血的教训,应该牢牢记住。。”
当红军到达永昌时,三十军已向山丹挺进,只留下八十八师。红五军也已到山丹。此时,西路军的部署形成了一条长蛇阵,从永昌到山丹绵延达一百多公里,这个狭长地带的地形对我步兵活动很不利。
红九军与三十军八十八师会合后,看起来兵力略有集中。但王树声丝毫不敢大意,因为他所面对的敌手不是弱者,而是视红军为不共戴天仇敌的马家军。
马家军代表着西北地区回族上层最反动的封建势力。他们以残暴的手段压迫和剥削当地回、汉等族人民;又以狭隘的民族观念和宗教迷信,统治军队,蒙骗群众。他们与蒋介石之间既有矛盾又相互勾结,在反对共产党这点上是共同的,并极其顽固。
马家军,俗称“西北五马”,主要为马步芳、马步青、马鸿宾、马鸿禄和马鸿逵所部。红军渡黄河之前,蒋介石组织“通渭会战”,把马步青的主要兵力布防于黄河西岸,企图阻止红军西进:红军渡河之后,蒋介石即任命马步芳为西北“剿匪”第二防区司令,统一指挥这一地区的十多万兵力,与红军抗衡。
王树声召开了各级干部会议,反复强调各级指战员要清醒头脑,正确认识敌情,提高警戒意识,作好打恶仗的思想准备。他还让各级干部作好政治宣传工作,鼓舞红军战士的斗志。
“大家应该认识到我们目前的处境,千里挺进,无根据地依托,流动作战,环境艰苦,群众基础不好,仗是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