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田园小当家 作者:苏子画(起点大封推vip2014-08-03正文完结) >

第115章

田园小当家 作者:苏子画(起点大封推vip2014-08-03正文完结)-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郑婉如主动告诉七朵自家的短工工钱,二十文一天,不包吃住。
    并说七朵家若人手不够的话,到时她会帮忙联系。
    她又问了黄大人买藕一事,叮嘱七朵一定要将这笔生意做得漂亮,这对往后的生意肯定会有助益的。
    七朵正色称是。
    又说几句话,七朵向郑婉如和康夫人辞别,去谭族长家。等七朵一离开,康夫人看着郑婉如,欲言又止的说,”沈夫人,有句话儿想问问,可又怕太唐突了。‘'

☆、第181章:动了心思(2)

康夫人口中说着话儿,可眼睛的视线总是不时的向那双绣鞋上飘。
    郑婉如早就瞅见她这小动作,唇角微勾。
    心想,若康夫人真如自己所想那般,这倒是件大好事呢。
    只是不知七朵父母的意见如何。
    还有,希望康夫人是经过慎重考虑才要问出这句话,而非一时冲动才好。
    郑婉如心思急转,微笑着嗔康夫人,“康夫人,我们认识这样久,我的性格你还不清楚嘛,有话尽管说,我不希望拐弯抹角,我可不会猜心思啊。说吧!”
    “沈夫人您教训得是,倒是我多虑了。”康夫人面色微讪,然后正色问,“沈夫人,不如七姑娘的大姐芳龄几何?可曾婚配?”
    “噗!”郑婉如用帕子掩了唇轻笑一声,果真被自己猜中了心思。
    康夫人听郑婉如笑,有些尴尬的说,“沈夫人见笑了,我就说这话问得唐突。”
    “不妨事不妨事。”郑婉如笑着摆手,然后道,“二霞今年十六,虽然尚未正式定亲,但上门求娶的人可是踏破了她家的门槛呢。”
    稍顿,她又说,“康夫人,你问这个做什么?”
    康夫人心头松了口气,笑着说道,“沈夫人,让您见笑了,我问这些,还不都是为了进儿嘛。这混小子都二十了,到现在还未定亲,可急死我和他父亲了。”
    郑婉如轻轻颔首,然后说,“进儿生得一表人材,品性又好,你们康家家境又富足,应该有很多人抢着将姑娘嫁过来吧,怎么到现在还未定下亲事呢?”
    “沈夫人。进儿能得您这样夸,他也不知是烧了几辈子高香了。
    不瞒您说,我也托人为进儿说了几门亲事,可是进儿这混小子总挑刺,不是说人家姑娘娇生惯养,性格霸道,不好相与。担心将来与我们老两口子相处不好。要么就嫌那姑娘太鲁钝软弱。怕将来无法担起我们康家。
    唉,我们这都急死了,他偏还在那儿说,要是寻不到合适的。他宁愿不娶。沈夫人,您说这小子混不混,将我这气得哟……唉!”康夫人愁眉苦脸,是真的烦。
    儿子虽然是孝顺,可她当娘的巴不得看儿子早些成家立室。
    郑婉如认真的听着,康夫人的儿子,她见过,对他的人品相貌各方面都十分清楚,是信得过的。
    而且从康夫人的字里行间。也能看到他是个稳重有主见。有自己想法的人。
    宁缺勿滥!
    这做法,不知要胜过那些花心滥情的花花公子多少倍。
    郑婉如在心里暗暗为他加分。
    “康夫人,儿孙自有儿孙福,进儿如何孝顺懂事,你和康老爷哪儿还用担心他娶不着媳妇呢。”郑婉如温声安慰。
    “唉。可看着和进儿一般年纪的都当爹了,我们怎能不着急呢。”康夫人轻拍了下大腿道。
    “这倒是,为父母者,哪个不为孩子们操心呢。”郑婉如点头。
    康夫人轻叹一口气,道是。
    “沈夫人,和您直说吧,方才见到二霞姑娘做得这双鞋,我可以断定她是位手灵手巧的好姑娘,又生在乡间,秉性定十分温良,没有城里富家千金小姐们那些骄纵的坏脾气。
    又见七姑娘年纪小小,说话做事却十分沉稳,做妹妹的尚且如此,做姐姐的哪儿能差。所以,所以我就斗胆求沈夫人,能不能帮忙从中牵个红线。
    正好进儿未娶,二霞姑娘未嫁,让他们相看,若要是都中意,岂不是可以成全一桩好姻缘。二霞姑娘若要是相不中,那只能怪进儿没那福分,我也不会强求。
    沈夫人,我的性格您也知道,我只有这一个儿子,儿媳妇将来就是我女儿,定不会让她受委屈。我们康家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但绝对能保证二霞姑娘衣食无忧,做上安稳的日子。”康夫人十分郑重的请求着。
    郑婉如笑,“康夫人,您光凭一双鞋子就能断定一个人的人品?”
    康夫人认真点头,“是啊,沈夫人您看这双鞋做工精细,鞋底纳得细密平整,可以看出做鞋之人性子沉稳,要是那浮燥急燥之人,这鞋底纳不到这样细密,更没这般平整。
    还有这鞋面上的绣花,无论是颜花搭配还是针法,都是一流,绣得活灵活现,就像活物一样,看得出二霞姑娘心思细密,心灵手巧。
    沈夫人,不知我说得可对?”
    郑婉如轻轻颔首,又道,“康夫人,二霞姑娘在我眼中的确是位极好的姑娘。只是,你方才也说了,进儿十分挑剔,我们觉着好的,他不一定认为好呢。”
    康夫人忙用力的摆摆手道,“沈夫人您都夸好的人,进儿要是再嫌不好,那他真是活该打一辈子光棍。说白了啊,进儿就是想找性子温和,又能帮我持家的姑娘,没太多的要求。
    当着沈夫人您的面,我也不怕说丢人的话,与我们康家门当户对适龄的千金小姐,个个金枝玉叶的,在家里都娇惯得很。而高门大宅中的小姐,又嫌我康家的门槛低了,不愿意嫁呢。
    所以呀,想找门合适的亲事,可真是难呢。”
    郑婉如沉吟。
    二霞的事儿,她都知道,为了二霞的亲事,谭德金夫妇没少操心,嫁一般的孬人家,他们不舍,嫁好人家,又难寻良人。
    上回林家,要是七朵他们多个心眼儿,二霞就差点儿入了火坑。
    这次的韩家,一个不慎,又差点儿入魔掌。
    林家的事,韩家的事,七朵都如实告诉了她。
    红颜多薄命!
    郑婉如在心里对二霞轻叹一声,所以她十分真心的希望二霞能快些将亲事定下来,让父母少操些心,也省了那些居心不良者再乱打主意。
    康进无论是家世,还是人品,都是可靠的,康夫人与康老爷都是宽厚仁慈之人。好相与,将来定不会为难儿媳妇。
    二霞要真能嫁了他,倒是桩好姻缘。
    不过,婚姻之事,有时还要讲求缘份,并非是表面看得那般美好。
    而且七朵家眼下的条件正在渐渐变好,她爹娘对择婿的条件会不会也提高呢?
    这一点儿。郑婉如心中没数。
    毕竟徐氏从未对她说过这种事儿。
    她有些担心的是。自己好心好意去说媒,万一徐氏心里不同意,可碍着她的脸面不得不同意,那可就不好了。
    好心办坏事。可就违了自己最初的心思。
    所以,还是慎重。
    “康夫人,这样吧,儿女亲事,乃是大事。您也别凭着一时冲动,就有了这般的想法,您回去考虑几天,要是还觉着二霞好,你过来。到时再说这事。好不好?”郑婉如想了想后,如此答。
    她是想着,回头去探探徐氏的口风,看徐氏对二霞亲事的看法,然后再决定可牵这根红线。
    反正这种事。也是急不得的。
    康夫人眸子轻垂了下,忽生一计来,觉得甚好。
    她抬头,“沈夫人,七姑娘家有藕卖,可是?”
    “嗯,是啊。”郑婉如点头,不知她为何会问这,忽然间明白她的用意,嗔,“康夫人,您这是准备干什么呢?”
    “呵呵,沈夫人,我不干什么,只是我家那口子与进儿爱吃藕,如今这市集上又没得卖,我去七姑娘家买些藕带回去尝尝。”康夫人笑着答。
    “买藕可以,但是……其他的事儿,还是暂时莫要说,省得唐突。”郑婉如想了想,同意。
    先让康夫人看看二霞也好,若她十分满意,到时再提亲更好。
    而且婚姻之事,得双方同意,如果徐氏夫妇不同意,康家也是不能强求这门亲事的。
    再说了,有我在这,也绝不允许这样的事儿发生!
    郑婉如这般思量!
    康夫人连声称是。
    对郑婉如能答应这个请求,十分高兴。
    两人又稍坐了片刻功夫,郑婉如带着康夫人出门,顺便稍上两盒点心。
    二霞正带着六桔和王氏姑嫂在整理藕,七朵他们还未回来。
    藕挖回来已有几天,七朵买了一些深盆回来,放上灵泉水,要将藕养起来,此刻二霞她们正在做这事儿。
    徐氏身体本就不太好,这几天太累,此刻有些头晕,二霞硬让她回屋歇着去了。
    听到敲门声,六桔去开门。
    这是七朵吩咐的,无论谁敲门,都不许二霞去开。
    她是担心韩和成那混蛋还不死心,会跑来骚扰,得提防着一些。
    不过,现在王氏姑嫂三人天天都在这边,七朵心稍宽。
    “沈伯母。”六桔打开院门,见是郑婉如和一位面生的妇人,忙热情的招呼。
    “嗳,是六桔呢,你母亲可在家,康夫人想买藕。”郑婉如笑着指了指身后的康夫人。
    “回沈伯母的话,我娘身子有些不适,大姐让她去歇息了,我这就去唤娘。”六桔十分礼貌的应话。
    康夫人暗暗点头。
    恩,虽然是乡下孩子,可都十分识礼,看来这家的家教很好。
    她很满意。
    郑婉如忙摆手制止,“你母亲身体不适,就莫去吵着她。对了,可有请郎中来瞧?”
    六桔摇摇头,“没呢,娘说她这是老毛病,等我爹和朵回来再说。”
    “好,不舒服就要早些去看郎中,可不能拖着。”郑婉如答。
    六桔称是,然后带着郑婉如和康夫人去倒座屋看藕。
    “大姐,沈伯母带康夫人来看藕,康夫人想买藕。”六桔走到门口,对着里面唤。
    倒座屋内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二霞出现在门口。
    “沈伯母来了,快请屋里坐吧,这儿脏呢。”二霞看向郑婉如,柔声说,唇畔漾出暖暖的笑容来。
    康夫人忙定眼看向二霞。
    瞬间呆住了。让她惊呆的不是二霞绝色容颜,而是这张脸为何这般熟悉?

☆、第182章:故人

    二霞雪白粉嫩的脸上沾着几处黑色的泥巴。
    但这并不影响她的美。
    更不难看出她与徐氏极其相似的容貌。
    郑婉如下意识的看了两眼康夫人,忽然见她这模样,心里微有些不快。
    不是说好了,暂不说明来意吗?
    这样盯着二霞瞧,会令人生疑的。
    她忙轻轻推了下康夫人,说,“康夫人,藕都在这儿,进去看看吧。”
    康夫人缓神,也为自己的失态感到不好意思。
    但是有句话哽在喉间,她实在忍不住,脱口而出问二霞,“姑娘,你可是长得像母亲?”
    二霞与六桔对视一眼,她不知康夫人的身份,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
    郑婉如眉头轻拧,也不明白康夫人为何要这样问。
    但她还是替二霞回答,“是的,康夫人,进去选藕吧。”
    “沈夫人,对不住。”康夫人低声道了歉。
    郑婉如笑了笑,两人随着二霞进倒座屋。
    六桔将点心送进屋子里,并去内室告诉徐氏家里来客了。
    听说郑婉如带人来买藕,徐氏哪儿还能睡得住,掀了被子要起来。
    “娘,您慢些。”六桔忙扶了她起床,并帮她穿衣裳。
    徐氏将衣服穿戴整齐后,六桔和六郎二人虚扶着她出了正屋。
    那边倒座屋内,二霞口齿伶俐的向康夫人介绍着藕的种类和价格,并问康夫人准备如何吃,炖买粉藕,炒和拌买脆藕。
    介绍完莲藕之后,她又顺便推销了下家里的豆芽。
    看着二霞。康夫人心里的满意度在急剧增加,稳重却不死板,举止端庄,爱笑却不轻佻。初时有些羞涩,说上几句话后,举止就变得落落大方。
    但她更关心另外一件事。
    只是又担心会弄错,惹郑婉如生厌。不敢轻易开口。
    听二霞介绍完之后。康夫人微笑着点头,说道,“二霞姑娘,先给我称一百斤。等吃完后,我再过来买。”
    “嗯,夫人,要是很久才能吃完,您将藕买回去后也像我们这样养起来,会保存时间长些。”二霞去拣藕,并指了指那些已经放在深盆中的藕,向康夫人介绍着。
    “好好,多谢姑娘。”康夫人见二霞做事手脚麻利。又点了一个赞。
    越看二霞。她越满意。
    要是能娶了这般的娇人儿回家,那真是好福气。
    康夫人在心里感慨。
    她不但买了一百斤藕,还买了十斤豆芽,总共花了三两银子。
    就在她付了银子与郑婉如出倒座屋时,徐氏正好从屋子里出来。
    “沈夫人。对不住,我这在屋子里躺着,也不知您来了,怠慢了。”徐氏忙远远的对郑婉如道歉。
    她未注意看康夫人。
    可康夫人已经在注意看她了。
    看了半晌后,康夫人面现激动之色,也顾不得什么礼节,小跑着迎向徐氏。
    “明秀?你是明秀,是不是?”离徐氏还有几步之遥时,康夫人停下脚,哽声问。
    徐氏本来在看郑婉如,忽然听到康夫人这激动的声音,也觉得有些熟悉。
    她忙看向康夫人。
    熟悉的眉眼,熟悉的笑容。
    记忆的闸门瞬间被打开,是她!
    原来是她!
    “您是桂荣姐?”徐氏轻轻推开六桔与六郎,慢慢走向康夫人,用不敢相信的眼神看着她。
    “嗯嗯,是我,是我,明秀妹妹,十几年了,终于又见着你了。”康夫人的眼睛潮湿了,缓缓迎向徐氏。
    “桂荣姐!”徐氏猛然上前,一把搂了康夫人,眼睛夺眶而出。
    “明秀妹妹!”康夫人也泪眼婆娑。
    她们二人怎么也不会想到,十几年后还会再有见面的机会。
    这下轮到郑婉如和二霞姐弟三人吃惊了。
    最最惊讶的当数郑婉如,本来是康夫人极力想来相看二霞,谁料会与徐氏是故人。
    想到这,郑婉如不禁在想,既然康夫人与徐氏二人相识,那这门亲事成的可能性极大。
    这难道真是姻缘天注定,一切是冥冥之中早有安排吗?要不是康夫人极力坚持要来,那又怎会与徐氏相认呢。
    郑婉如本来不相信这些命运之说,可现在,她不得在心里感慨着。
    等二人激动得差不多了,郑婉如笑着上前,“谭大嫂,康夫人,没想到你们二人竟然会相识,今日能再次相见,说明就是缘份,这是高兴的大喜事,莫再流泪了。”
    “呵呵,沈夫人,我能再见到明秀妹妹,可真是多亏了您啊。要不是您说明秀妹妹妹家藕,我就不会馋嘴,哪儿会想到天天掂记的人就在这儿呢。”康夫人用帕子擦着眼泪说道。
    眼睛里还有泪痕,脸上却带着笑容。
    徐氏与她情况相同,笑着说这真是缘份,本来身体不舒服,现在一下子就好了。
    “霞,桔,六郎,你们快过来见过桂荣姨。”徐氏又拭了下眼角,招手让孩子们过来。
    二霞姐弟三人走过来,都十分乖巧的向康夫人行礼问好。
    徐氏在一旁说着他们的姓名和行几。
    康夫人挨个拉起二霞他们三人的手,连声称‘好孩子’。
    “娘,还是请沈夫人与桂荣姨屋里坐吧。”二霞轻声提醒徐氏。
    “对对,瞧我这一高兴,倒忘了这是在哪儿。”徐氏轻拍了下脑袋,笑,并对二霞和六桔吩咐,“你们两也别忙藕了,快去泡茶和备菜,再去族长家将朵喊回来,中午一定要让朵多做些好吃的。好好招等沈夫人与桂荣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