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李好(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6-30正文完结,种田文)-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饿着肚子呢,她也想吃点,才有力气走路啊。
杜榆很想赖着不走,但是齐氏绝对不会吃自己这一套。她忍着肚子的饥饿感,自己手上没有钱,果然很悲催,外面也有一些小摊贩卖些吃的,味道真不错,但是杜榆只能跟它们挥手拜拜。
“还看啥啊,那东西吃了肚子疼!赶紧跟我回去,不然晚饭就赶不到了。”齐氏见杜榆还不想走,觉得小孩儿就是嘴馋,这肯定是又想买东西吃了。
好吧,在奶奶的一向压制下,杜榆很难翻身,她要顶嘴,说不定就是一巴掌过来了,齐氏可不是说不打孙女的人,以前杜柳顶嘴,就被她打过嘴巴子。她是好汉不吃眼前亏,能避锋芒就避锋芒。
在回去的路上,齐氏才拿出了那种硬硬的饼子,杜榆是噎的不得了,就这样,还被奶奶给说了一顿,大讲自己小时候什么都没得吃的,连草根都吃过的,你这连饼子都吃不了,一点儿也吃不得苦头,反正啊,她这就是被数落的对象。
作者有话要说:齐氏就是嘴巴利害的很!
第44章 好消息
以后打死也不跟奶奶出去了;这真是要命!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齐氏给佛主上了香;家里倒是没有出什么事儿了。
地里照样是缺水;杜有忠他们兄弟几个,都是趁着白天天刚刚亮的时候,就去挑水。
就说杜榆;也是跟着驴车,在河滩上舀水灌溉庄稼。
这靠天吃饭;根本不可能富起来,能填饱肚子都是困难,可是却不能让农人们把庄稼地给丢了。
何况;在世人眼里,这当农民;可比商人要强多了。毕竟士农工商嘛。
而朝廷的粮食终于到达,盘水镇的粮食价格降了下来,不过对杜榆他们来说,县里发生了一个大事儿,那原来的县太爷竟然被革职查办了,说是官商勾结什么的,头上的乌纱帽就没有了。
都在说,那县太爷的县衙里抄了好多东西,就这次天大旱,他就多收了很多钱财,并且把赋税还给留了一部分。
也就是说,本来大家交的没有那么多,但是这位县太爷在让人收田税的时候,用各种方法,把粮食给多收了,这多收起来的粮食就他自己给藏了起来,换做了银钱。
还有就是因为天旱,县里也请了龙王,这些费用都是县里的富户出的,可是大部分都进了县太爷的口袋里,最后被朝廷派来送粮食的官员给查了出来,直接就给撸了官职。
杜榆心道,这位县太爷不会是因为把朝廷给的粮食都给贪污了,所以才会犯事儿的吧,毕竟前面的那几个事儿,每一任的县太爷都或多或少有的。
要不然就是有人故意要整他这个人,或者他的派系倒霉了。
当官真的需要谨慎那,一个不慎,就是很严重的后果。
这县太爷下台了,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反正对杜榆他们杨柳村来说,好处还是有的,就是多了一台水车,原来新的县太爷,用了那旧任县太爷贪下来的钱,给做了十来部水车,然后又有各个镇上的有钱人家,看着新县太爷这么的爱民如子,也捐了钱,这样算下来,杨柳村因为人口还是比较多的,所以竟然也得了一台。
新水车安装的时候,全村大部分人都去看热闹了,心里的喜悦是不言而喻。要知道有了水车,就能把河里的水给车到小渠沟里去,再也不用那么麻烦的一桶一桶的去挑水了。
而里正秦德才为了防止大家起哄抢这水,就已经安排了人,按照田离河水远近的距离开始了排队放水。
如果谁要是中间不服气闹事儿,那以后这水车的使用权就没有他们的份儿了。
这天是轮到杜榆他们家,家里的人都去踩水车,看着那水给车到该去的方向,杜榆觉得这水车真是神奇。
水车来了,也缓解了大家的压力。
不过毕竟河里的水比以往少了一半都不止,也不指望收成和往年一样了。再干下去,就是水车也不管用了,因为如果河里的水都干了,这水车就无用武之地了。
不过,杜榆和大郎还有二郎,倒是有了一个新发现,河水里那石头缝里,竟然有螃蟹,虽然很小,但是却比没有强是吧。
以前水大,不能翻石头,如今水浅了,一翻里面好几个螃蟹。
这还是杜榆无意中发现的,所以找了大哥和二哥去翻石头。
要说这螃蟹吧,虽然有两个大钳子,但是只要把这两个钳子给按住了,螃蟹就只能乖乖的束手就擒了。
“这玩意儿就是一个壳,有啥好吃的?”眼看着孙子们弄了一木桶这个东西,齐氏觉得完全是浪费,螃蟹这么小,里面蟹黄都估计很少很少,吃了有个什么劲儿?
不过说归说,齐氏还是让胡氏他们给爆炒了,好歹比青菜要有味道不是?
杜榆他们最开始没有人跟着一起弄,可是几次之后,村里的孩子们都去翻石头了,那河里的螃蟹就越来越少了,那时候杜榆也不过去了,过去了也只能捡到零星半点的。
夏天,本来农活儿也不多,除了早上和傍晚需要放水之外,没有别的事儿,杜有贤在养伤,看起来已经好的很了,杜有忠把书本又拿了起来,除了教两个儿子外,把杜榆也教上了。
齐氏本来想说些什么的,被杜老爷子给说了一顿,齐氏想着大儿子这没有了差事,心里郁闷,有书看就看吧,免得到时候憋出病来。
安定的日子就这样过着盛暑,午睡的时候,知了是不要命的叫唤着,杜榆恨不得在自家老槐树底下放个席子睡觉。她家院子里的两棵老槐树,也有二十几年的树龄了,枝繁叶茂的。
春天槐花出来的时候,还有一股子香味,他们家里还做过槐花饼子,味道真不错,虽然是粗面的。
晚上杜家是在槐树底下吃饭的,放了一大张桌子,又凉快又惬意,除了有蚊子来骚扰以外。
杜榆身上容易招蚊子,简直是一天不咬几个包就不成,吃饭的时候,不拿个蒲扇打着就不成。
那蚊子专门盯着杜榆咬,有时候她就恨不得在蚊帐里面吃饭,这个时候也没有蚊香之类的。
倒是有艾草,可是点着的时候,烟熏火燎的,也不方便。
镇上有卖用艾草做成的香饼,专门驱蚊的,可是价格贵,不是他们这普通人能消费的起的。
胡氏就提议,以后晚上吃饭早一点,傍晚就可以,免得天色黑了,这蚊子就起来了。
要说这蚊子吧,人家活动的时间都是晚上,要不然怎么又叫夜蚊子,白天一般不出现,杜榆想着,是不是要弄些金银花之类的,做一个香囊放在身上,这样蚊子就不会专门朝她身上招呼了。
金银花也是可以驱蚊的,还有薄荷叶,这两样东西,山上和地头都是有的,薄荷叶一般是在田野里长着,杜榆也认识。金银花就更不用说了,是个药材,往年还有人采了卖到镇上的药铺里,价格还不算低呢。
说干就干,她可不想一个夏天就直接成为蚊子的美食。
最后等杜榆的这个香囊做好了以后,戴上了,发觉效果还不错,杜榆不由得有些佩服自己,别的不说,利用天然的条件,来让自己好过一些,还不用花钱,越想越觉得美啊。
她自己做了一个还不打紧,也想着给家里的人多做几个,反正她采的金银花和薄荷叶都还多,杜榆不是没有想过用这香囊去卖点钱啥的,只不过自家爹说了,有钱的人,买的比这个要好的多,而且效果也比这个强,没钱的人呢,人家没有钱买这个,不会自己做?何况,这也不是什么特别复杂的东西。
于是这个赚钱计划就泡汤了。还被自家爹说了,她一个小孩子不应该操心赚钱的事情,家里这么多大人,哪里就靠着一个小姑娘赚钱去了?
要真是那样,他们家的男人就别在这活下去了。所以不让杜榆再琢磨这赚钱的事儿。小姑娘,就该多玩多笑的,不应该多想这些大人的事儿。
看来,杜榆想着能发财致富的雄心壮志是不成了。她那些见识什么的,完全不顶用,唯一比这边的小姑娘们多了一个优势就是她识字儿,还能写字,可是别人也不会让她写字赚钱那。她这个悲催的,真是就是个废柴啊。
作为一个小姑娘,消息不灵通,说出来的话也不让人信服,表现的妖孽一些?你傻不傻啊,啥叫妖孽?世上聪明人多了,你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你就是再聪明,又聪明到哪里去?
最可气的是,杜榆以前的专业是英语系的,你让她把这个专业如何发挥的出来?不能对着一群人说鸟语吧。
好在她以前在乡下住过好几年,对一些家常农村菜熟悉的很,还有自己平时也是会做饭的。但是这个时候,做菜的样式也很多了,她只能找些这个时代没有的做菜的法子,还有自己看得生活小妙招,这才有了点用武之地。
不过,很快,杜榆就有了用武之地,这天,齐氏是兴冲冲的回来的,她发现去了白马寺以后,家里的日子比以前好过了,这不,连水车也下来了,虽然这是大家共用的,可是不妨碍齐氏的心理作用啊,所以她就去了白马寺又还愿去了。
本来还想叫杜榆也跟着去的,但是杜榆想着上次自己跟着奶奶一起去,那个不舒服啊,所以不想跟着了。
好在齐氏也没有坚持,还是自己一个人去了。
这一去呢,就带来了一个消息,原来七月十五,中元节要到了,很多富户要在白马寺上香。
这本来和他们杜家没有啥关系,可是呢,有的人家还需要供奉在佛主面前的经文。
“这不,就有一家,还差几本,刚好是他们家的小姐,看这也来不及了,就想着让差不多的小姑娘能帮着写几本,到时候供奉到佛堂上。本来要是那个绣出来,更是好,可是这绣出来不是花的时间更久吗,所以只好先写出来了。”
齐氏一想,这不刚好那就是给他们家赚钱的吗?她家小孙女正好也会写字,于是就毛遂自荐,自己给定下来了。
“娘,这给佛主供奉的,让别人写会不会不够诚意?”胡氏问道,不会是那家的小姐自己偷懒,所以才这样吧,先不说赚钱的事儿,到时候得罪了佛主,那不就得不偿失了?
“不会,我问了以前也有这个事儿,只要心诚,就没有事儿,再说他们也不是让人白干活儿,是给了钱的,就不算是偷懒,关键是这会写字的一定要是差不多的小姑娘,这样佛主才领情。”
第45章 面试
也就是说对方人家是出了钱的;不是不劳而获;好救济了穷人;是一个大功德。
所以还是有诚心的。这里的诚心,是要写佛经的人,每写一个字;就要在心里念叨这是给谁写的。
不过这心里念叨没有念叨;谁会知道?这不是瞎扯吗?于是主要还是要付钱,也算是接济了穷人;佛主自然心中有数。
“咱们这一片;穷苦人家的丫头,谁家会让她读书认字?咱们家就是;所以合该我们赚钱;你把
榆儿那丫头给捯饬捯饬,明天我们就去让人看看,这一本书有五百个钱呢。”
这就是要去面试了!胡氏忙说道:“娘;爹不会同意的。”
“你爹那个人,就是迂腐,读书为啥不能去赚钱?就他那样的,要不是有我张罗着,早就穷的只喝西北风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我说了算!”
胡氏回去把这事儿跟杜有忠一说,杜有忠听了,倒是没有反对,他自己不是什么迂腐清高的人,早年也偷偷抄书给书坊的人赚过钱,只是女儿还小呢。会不会太累了?
结果杜榆听了,还真是同意了,赚钱谁不想啊,她家如今爹没有了一个月二两的银子,生活质量大大的降低,“爹,我这样,不仅能赚钱,还能把字给练好呢。”别人家肯定会提供笔纸和墨等物,在自己家,这些东西就少见。
因为价格太贵,买不起,她也就是在草纸上写过。好在她还是有以前会写字的优势,总算是写的不错了,当然,是这个年龄段来说的。
一本五百钱那,十本就是五两银子,嘿嘿,一想起自己能赚那么多钱,杜榆就兴奋起来。
“好吧,明天你和娘一起,带着榆儿过去,榆儿,你要是不喜欢,就不要答应下来。”知道女儿一直为赚钱操心,这次还真是顺了她的心了。
对了,杜有忠也想起来了,他可以去县城里,看看县里有没有书坊需要抄书的,好歹也能赚点钱,不然在家里也不成样子。
这就是杜家的一个优势了,杜老爷子那年轻的时候,读了十几年的书,总算没有白读过,现在不就慢慢的转化成钱财了?
这乡下,真正的能花钱让人读书的少之又少,因为那是极其花钱和烧钱的行当。
所以读书人就是受人尊重,从心里都敬畏。
当初杜榆在大姑那边,把小姑娘们的名字写下来,就让大家对她很敬佩,更不用说杜老爷子这种了。
杜老爷子考功名的理想没有实现,所以才把这个理想传承给下一代和孙子辈,可惜,经济大权不掌握在他手里,他也只能把自己所学交给儿子和孙子们。
杜家的人是免费就学到了字,也算是杜老爷子的一个丰功伟绩。
齐氏虽然说不用管杜老爷子,可是这事儿却是瞒着杜老爷子的,想着等把钱拿到了,就是他知道了,还能咋样?
这老头子就是太迂腐了,光读书有个屁用?要不是她这么精打细算的,家里早就喝西北风了。
不过齐氏算是第一次对读书有用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不像以前一样,老是觉得读书就是浪费,要不是因为杜老爷子是免费教儿孙们,她哪里会同意儿孙们学认字?早就给呵斥住了。
齐氏让胡氏给杜榆穿好一点儿,起码不能补丁加补丁的。杜榆心道,要是自己穿的补丁加补丁的,说不定人家还会更怜惜呢,不过这话也只能是在杜榆心里说说而已,要是说出来,保不齐又
是一顿敲打。
“去了不要给我露怯,大大方方的,问你啥话,别乱答知道不?”其实对杜榆说道。
杜榆点头,这次去白马寺竟然不是走着去了,让五叔直接用驴车送过去的,待遇也提高了,齐氏还画了一个饼给杜榆,要是她真的拿下来这个活儿,到时候给她买好吃的。
杜榆心道,您还真是哄小孩子,她可不是吃货。杜榆准备说贴心话,“我不要好吃的,到时候拿了钱,给爷和奶奶吃就好了。“
齐氏果然心花怒放,“哟,这还懂事了,那就好好的表现!”
齐氏是相信自己的孙女能胜任的,还好,在这小丫头学认字和写字的时候,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然哪有今天的好事儿?
白马寺很快就到了,齐氏带着胡氏和杜榆七拐八拐的,拐到了一个僻静的厢房,这该是白马寺香客们歇息或者暂住的地方。门口还站着一个婆子,见到了齐氏,竟然主动打起招呼来了,然后看了看杜榆,问道:“杜家婶子,这个就是你那个孙女?”
齐氏忙福了福身,笑着说道:“就是我那孙女,您看咋样?”
“哟,长得挺白净的,不过要知道咋样,得进去试试才能说,杜家婶子,你跟着我去吧。”
齐氏又介绍胡氏是她儿媳妇,那婆子也笑着点头,没有说啥,一会儿杜榆被领进来了一个房间,又见到了一个三十来岁的媳妇,这女人穿的比那门口的婆子要好多了。
估计是个管事的,听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