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百家讲坛之清十二帝疑案 >

第1章

百家讲坛之清十二帝疑案-第1章

小说: 百家讲坛之清十二帝疑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写在前面的话 
 
  当央视在热播《康熙王朝》的时候,有个MM在单位的班车上发出了疑问:“怎么没有韦小宝?”!!!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受过中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的话,就在我哭笑不得之时,竟又有几人附和此问题。可见戏说之风毒害之深!
  我一直比较喜欢央视十套的节目,前段时间看过部分在百家讲坛中阎崇年研究员讲的《清十二帝疑案》,立即被深深的吸引住,可由于时间关系一部没看全,甚为遗憾。最近在新浪论坛看到一篇帖子以“经常出现的一张令人讨厌的照片”为题,把阎老师的照片粘了上去,立时召开一片骂声。也就在此时让我产生了上网找关于阎老师及《清十二帝疑案》的想法。结果竟意外的顺利。在央视国际的网站上找到了可以说是全部的节目视频及文本。
  在此,我把我所找到的资料做成E书,与朋友们交流,希望朋友们喜欢,由于本人网页编辑水平不高,还望朋友们多多包涵指正!每篇讲座题目后面的“”是该集的视频链接,点击可下载或在线观看。本书所有视频链接来源于央视国际网站,如在此出现链接错误或失效,请登录央视国际查询。
  请勿把此书用作商业用途!
 

 





  这是一个日出东方的王朝,她曾经雄姿勃发、屹立于世。是她缔造了一个民族的光荣与尊严;这是一个苍凉日落的王朝,她曾经丧权辱国、山河破碎。是她留给一个国家最深的伤痛与屈辱;当296年的兴衰荣辱、风云变幻逐一地成为过眼的烟云,当12位皇帝的文治武功、命运沉浮渐次地成为远去的背影,我们回望曾经的这样一次历史之旅,却依然会诧异于仍有如此众多的疑团与玄机未曾得解;我们重温曾经的这样一次心路历程,却依然会无奈于12位皇帝面孔的模糊与人生的粗略。 

  
主讲人:阎崇年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创建第一个专业满学研究机构: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 北京满学会,并主持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国际满学研讨会。北京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论文集有《满学论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燕步集》共四部;专著有《努尔哈赤传》、《古都北京》、《天命汗》等十六部。主编学术丛刊《满学研究》第一至六辑和《袁崇焕学术论文集》等十一部。先后发表满学、清史论文二百五十余篇。





  


  
清十二帝疑案(一)努尔哈赤 
  内容简介:
  巍巍中华,漫漫长河,伟大英雄,辉同日月。他们叱咤风云,挥鞭断流,功劳政绩,留传万世。
  清太祖努尔哈赤正是这样一位中华历史上、世界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努尔哈赤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长达296年的时代,占据了自秦朝以来整个中国皇朝历史的七分之一,它的出现使中国皇朝制度达到鼎盛。
  这就是清朝,它上承明朝中晚期强劲发展的封建社会,专制主义急剧加强的中央集权,经济领域崭新的资本主义萌芽;下接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全面巅峰之后的社会转型,在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中开始迈开近代化的步伐。它开疆拓土,外御强敌,民族协和,封定藩属,奠定了当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而大清皇朝的缔造者、开创者正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中国两千余年的皇朝史上,开创过200年以上大一统皇朝的,只有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明太祖朱元璋和清太祖努尔哈赤。刘邦、李渊和朱元璋均为汉人,只有努尔哈赤是满人。
  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世纪后期和17世纪初期,活跃在中华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舞台上,他戎马一生,瑕不掩瑜。
  所谓“时势造英雄”,所谓“性格决定命运”,究竟是什么足以促成天命大汗努尔哈赤开创满清王朝?究竟又是什么令努尔哈赤含恨逝去?
  努尔哈赤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但是他也埋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他的一生,应当说是一个喜剧的一生。他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场戏剧是喜剧,但是他晚年也演了一场悲剧。努尔哈赤成功和失败,喜剧和悲剧,谜底是什么?
  本期主讲人为您从天合、地合、人合、己合四个角度分析努尔哈赤的成功之谜与失败之谜。
  (全文)
  近年以来,出版努尔哈赤的传记,小说、影视作品等等,海内外一共大约有八十几部,这说明的确努尔哈赤受到海内外的关注。
  我有一次到美国讲学,一位学者,他跟我说,他说你们中国啊,英杰历史人物太多了。但是我们西方人最关注的有两位,一个是成吉思汗,另一个就是努尔哈赤。我在想这个问题,我们古代的英杰人物,可以说灿若星汉。为什么他们特别关注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他们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而且直接地影响到世界的历史。所以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我们重视努尔哈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努尔哈赤播下的种子,也就是说,努尔哈赤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但是他也埋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清朝的历史不仅影响当时的中国,影响今天的中国,影响今天的北京,也影响我们在座的诸位。
  因为努尔哈赤是一个热点,大家关注他,努尔哈赤就产生了很多的疑案。我觉得努尔哈赤有两个谜,两个大的疑案,大家需要思考一下,第一个就是努尔哈赤这个人应当说是成功的,他从一个边塞没有上过学,拾松子采蘑菇,这么一个青年,后来能够“黄衣称朕”,建立后金,这个谜底是什么?也就是说努尔哈赤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场喜剧,这个喜剧的谜底是什么?第二努尔哈赤死是个悲剧,宁远之仗打败了,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努尔哈赤一生,他的悲剧,谜底又是什么?我们在探讨他成功谜之前,先要看一下他成功在什么地方,努尔哈赤是25岁起兵,万历11年,1583年起兵,到天命11年他故去,68岁故去。一共是戎马生涯44年,努尔哈赤一生主要功绩是什么?我数了一下有十项,这十项了不起呀!我看过一本美国历届总统的合传,合在一起,一任一任总统来数,他有哪些功绩。这是美国一个历史学家写的。美国总统有的是一任,有的两任,多者罗斯福三任。到历史学家眼里面,有的美国总统这一任历史功绩一件没有,有的一件两件,多者三件四件,努尔哈赤能够到十件就是了不起。
  我认为努尔哈赤的一生,应当说是一个喜剧的一生。他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场戏剧是喜剧,但是他晚年也演了一场悲剧。就是他68岁这一年,天命11年,1626年,这一年的正月他率兵攻打宁远。他认为是兵到必胜,功而必克,志在必得,结果就碰在了袁崇焕的手下。袁崇焕成了努尔哈赤的克星,努尔哈赤战败了。同年8月11努尔哈赤就死了,所以努尔哈赤他是闷闷不乐。《清太祖实录》记载,说他从25岁用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惟独败在这个袁崇焕手下。当年袁崇焕才42岁,进士出生,名不见经传。努尔哈赤68岁,是身经百战,沙场老将。但是就这一仗,就这一幕悲剧就决定了努尔哈赤最后悲惨的结局,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那我们就要探讨一下努尔哈赤成功,他这个谜底在什么地方,他这个悲剧谜底又在什么地方?
  下面我就要跟大家讨论,就是努尔哈赤成功和失败,喜剧和悲剧,谜底是什么?一个运动员要想拿到世界的冠军,夺得一个世界级的金牌,要有156个因素统一起来,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才可以得一个金牌。他当然这156个因素有主有次,你譬如说耐力呀,速度这是主要的,也还有次要的,他说缺一不可。我当时很惊讶,156个因素才能得一个冠军。后来我又一想,你做一个大清帝国的奠基人,开辟一个历史时代,应当说比得一个世界冠军更复杂一些。因为他要经过44年的考验,那么努尔哈赤他成功的因素是什么?我想不止156个因素,当然也不能156个因素一个一个说。我分析了一下,我想主要有四个因素。努尔哈赤成功主要有四个因素,他失败也主要有四个因素。努尔哈赤成功的四个因素就是两个字,一二三四的四,四合。这是天合、地合、人合、己合,自己的己。努尔哈赤最后的那场悲剧,谜底四不合:是天不合,地不合,人不合,己不合。
  我先说一天合。大家都知道司马迁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后两句我们不讨论,讨论第一句。“究天人之际”,就是研究吧,探讨吧,天和人之间的关系吧。我想重点从天时这个角度来分析努尔哈赤的成功。这个天时是有大天时,有中天时,也有小天时。大家都知道魏源了,他写了《圣武记》。他在《圣武记》里说,他说“小天时决利钝,大天时决兴亡”。就是努尔哈赤赶上这个天时是大天时,这个天时几百年遇上一次。孟子说过:“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我想他这个五百年是个概数了,也可以考虑三百年二百年。就是明朝从建立到明末,二百多年了,到了一个社会大的动荡,大的改组,天崩地解这么一个天时。努尔哈赤赶上了,我们举几个具体例子来分析这个天时。
  大家都知道萨尔浒之战了,萨尔浒之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们从天时分析,明朝为什么败了,努尔哈赤为什么胜了。我说第一是天,天时。努尔哈赤很重视这个天:我数了一下《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一共是83735个字,其中讲天312个字。他这年号叫天命,努尔哈赤是很重视天的。当然这个天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解释,我们还是回到这天时。明朝发动萨尔浒之战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阴历三月初一。这就是明朝犯了一个大忌,天时不利。这个时候赫图阿拉大雪封山,江河冰冻。明朝有的军队是从江南派来的,他的东路的主将刘綎是从江西派来的。从江南到了一个冰雪这么一个天地里面打仗,山路崎岖,密林丛布,后金又设了很多的障碍。明朝设想得很好啊,统帅杨镐坐镇沈阳,兵分四路,西路是从抚顺打,往赫图阿拉打。东路呢是从现在的桓仁往西打,南路呢是从清河往北打,北路是从开原往南打,叫做分进合击,犁庭扫穴,一举歼灭努尔哈赤。
  明朝的军队号称47万,可以说气吞山河,但是它天时不利。有人提建议说现在不行,雪太大了,你没法行军,是不是缓一缓,明朝说不行。但是这个天时对后金是有利的,它就是当地土生土长,它适应那个气候。明朝原来计划是四路同时合击,四路军队,号称47万,打赫图阿拉这个小地方,那可以说捣了个稀巴烂。但是因为它违背了天时,它四路军队不能同时到达一个地方,它有快有慢有先有后。努尔哈赤就是利用这个天时。杜松的军队先到了,努尔哈赤是集中六万八旗军队对杜松两万多军队。我集中优势兵力把杜松吃掉,三月初一。三月初二是北路从清河马林的军队赶到了,趁后金的八旗军队,乘锐集中又吃掉了马林的军队,这是初二。三月初三,军队调整。这个时候就往东调整,调整到东线阿布达里岗。刘綎率着军队从东部来了,努尔哈赤指挥他没到前线,他指挥军队就到了东部。阿布达里岗我去过,是一个山谷,两旁都是山河密林,他把军队事先就埋伏在山林里。刘綎的军队是又饥又饿又冻又疲劳,像一个长蛇一样缓慢地前进。后金的军队把俘虏的明朝的军队换上衣服,后金人穿上,带着他的旗帜,引诱杜松说快点,赫图阿拉拿下了,你快进兵。刘綎就急着进兵到了一个稍微开阔一点的地方,后金伏兵四起,把明朝军队,因为是长蛇阵,分割成几段。刘綎是明朝一个总兵,真是一条汉子啊!骑着马就跟后金搏斗,一箭就射到刘綎的左肩上,左肩不能打了,就拿右肩抡刀,又一箭射到右肩上,还是骑着马跑。后金的军队一刀劈到刘綎的脸上,把半边脸劈掉了,刘綎还本能地在马上还冲了几下就摔到马下了。他的一个部将下了马以后,举着刘綎的尸体同后金军队搏斗,但是寡不敌众,还是失败了。打完了,这是三月初四。初一打败了西路,初二打败了北路,初三调整了一下,初四打败了东路,接着初五就到了南路了。南路一看不好就往回撤,最后又尾击,后金又打了一个胜仗。所以明军是四路出师两双败北。后金呢,我集中兵力逐个击破,一个一个击破,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的战例。就是努尔哈赤利用了天时,如果明朝军队晚发兵两个月,雨季到来之前,四路军队同时到了赫图阿拉,那后金就招架不住了。这场战争对后金来说,决定后金兴亡的一战,这是第一个例子,就是这个天时。
  第二个我说说这个地利,就是地合。努尔哈赤打败了杨镐之后,取得萨尔浒大战胜利之后,就往西进军了,就进入到辽河流域了,就打沈阳。沈阳和辽阳是明朝在辽东最坚固的两座城市了。地利可以说对后金不利的,山路对它有利。怎么变不利为有利,怎么变地不合为地合?后金骑兵攻沈阳城,城坚池深,怎么攻啊?努尔哈赤就利用地合,地不合我创造一个条件让地合。就是把明朝沈阳守城的兵队引出城来,叫做引敌出城,城外不就是平原吗?浑河平原!野战争锋,骑兵作战明朝不行,后金军队强,就在城外野战把明朝军队消灭了。再配上里应外合,就把沈阳城打下来了。打下来马上就打辽阳,打辽阳还是这个办法。还是把明朝的军队引诱到城外,利用后金骑兵的优势,同它野战争锋,把明朝主力打败了,再里应外合把辽阳打下来了。本来这个地利对明朝是有利的,我有两座坚城。但是努尔哈赤他变不利为有利:我把你主力引出来,我在平原上用骑兵的优势,我同你冲击。创造一个地合的优势,就连着打下了沈阳和辽阳,两座重镇。辽阳是明朝辽东的首府,后金占了辽阳就表明,明朝在辽东地区统治的崩溃。
  第三是人合,人合我举两个例子。一个例子就是,努尔哈赤率着军队打仗,打到一个城叫翁科洛城。打到这儿努尔哈赤就爬到房子上面,他那会儿军队比较少。对方有个人叫鄂尔果尼,就一箭射中努尔哈赤,那血就往下流。努尔哈赤比较坚强,还继续在这儿弯弓往下射。正在这时候还有一个人对方叫洛科,一箭射到努尔哈赤脖子上了。他往下一拔这个箭的时候,那个箭带反钩,射到静脉了,静脉血流如注。下面就接应他下来,他说不行,要镇定。他拄了那弓从房顶一点一点下来,完了就休克了。回去之后就把伤养好了,就又来打翁科洛城。这个城就打下来了,射他的鄂尔果尼和洛科这俩人就都抓住了。别人就把这俩人捆起来了,放在努尔哈赤面前跪着,说这两个人有大罪呀!对他要处以什么刑啊?叫乱箭穿胸之刑,当时是最残酷的刑法。努尔哈赤说不妥,说两军对垒,他是为他的主人来射我,说这样的勇士太难得了;现在他为他主人来射我,他要是我的人呢?他不就可以为我去杀敌了吗!这样的英雄好汉,死在战场上都可惜呀!你们怎么能让我把他给杀了呢?松绑,把这两个人绑都松了,解开了。两个人都授了官。对待敌人对待已经放下武器的敌人,努尔哈赤表现了一个宽大的胸怀,能够团结。别人一看呢,原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