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百家讲坛之清十二帝疑案 >

第31章

百家讲坛之清十二帝疑案-第31章

小说: 百家讲坛之清十二帝疑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创立满文,让额尔德尼和噶盖,说你们俩创立满文,他们说怎么创立,我不会呀,他们说你就把蒙古字母借用来,来拼写满语语音不就行了吗,就创立了满文。但是刚创立不太完善,皇太极的时候又改进了一下,原来的满文叫老满文,无圈点的满文,皇太极改进之后,叫加圈点满文,也叫新满文。这个事情不得了,满族有了自己的文字,当时整个东北亚地区,满-通古斯语的各个民族都没有文字,靠着满文记录的材料,才使的那个时期整个满-通古斯语的各个民族,人文社会的资料得以记录下来。还有,咱们那些儒家经典:《四书五经》、《论语》、《孟子》翻成英文,翻成西文,外国人他看不懂啊,他怎么翻呢?是满洲人把《四书五经》先翻成满文,满文是拼音文字,西方耶稣会士又把这些满文转成西文。所以满文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桥梁,我说满文的创制是满族历史上一个划时代事件,是中华文化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东北亚文明史上一件大事。
  四,创建八旗制度。努尔哈赤兴起之后,军队怎么组织?他没有用明朝的形式,用女真人原来狩猎的时候,牛录加以改造、加以整编,就变成牛录组织、军事组织,又进一步发展,变成四个旗,到1615年又发展变成八个旗。旗帜用正红、正黄、正蓝、正白,镶红、镶黄、镶白、镶蓝。黄、白、蓝镶个红边,红旗镶个白边,这是八旗。开始八旗就是满洲八旗,随着后金的地广人众,又逐渐形成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清朝人习惯叫做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一共24个旗,但是统称八旗。这是一件大事情,通过八旗组织这个纽带,把原来分散的女真人,以及归附的蒙古人,统一编制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政治、经济、军事、行政、司法以至于家族,统一到一起,把分散的力量形成了一个拳头,来对付明朝。这是后金、清能够取得胜利,定鼎北京,入主中原一个重要原因。李自成的军队没有严格的组织,有时候是一群乌合之众。八旗军队有严格的纪律,分三级:固山、甲喇、牛录,分三级,组织非常严密,“出则为战,入则为民“,打仗的时候,就出去打仗,不打仗的时候回家,该种地的种地,该放牧的放牧。它不但是个军事组织,军事、行政经济、司法统一起来,这个适合战争的需要,把它整个辖区的人统一成一个力量。有个说法叫女真人不满万,满万则天下无敌。努尔哈赤这个八旗军队开始有六万人,后来到十万人,后来到十六万人,那当然是天下无敌了。可以说努尔哈赤组建的这支八旗的骑兵,当时是中国最强大的一支骑兵,也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最具有战斗力的一支骑兵。
  五,促进满族形成。满族的先人是女真族,但是满族不仅仅是女真族。它是以建州女真为核心,以海西女真为主体,吸纳了蒙古人、汉人、朝鲜人、锡伯人,索伦人等等,组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天聪九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极发布一个诏谕,他这么说:“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我国满洲原名。”这一年是1635年,从此满族这个名称开始出现在中华历史的典策上,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今天满族人大约有一千万人,不仅在我们国家,而且在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民族,满族的缔造者,是努尔哈赤。
  六,建立后金政权。创建大业必立根本,要立根本就要建立基地。努尔哈赤起兵之后他要建立一个基地,基地的中心在赫图阿拉,这个基地还要建立政权。在明万历44年,1616年,正月初一,努尔哈赤和诸贝勒大臣一起举行了仪式,正式建立一个政权,通常叫做“后金政权”,也叫做“金政权”,表明努尔哈赤要同明朝分庭抗礼。中央王朝在万历以后,中央统治权力逐渐衰落,努尔哈赤兴起,建立了这么一个政权,组织政权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民众的生活,逐渐同明朝来对抗。没有这个政权,努尔哈赤很难成大事情,有了这个政权,有了这个基地,有了八旗军队,又有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就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力量,同明朝对抗一个强大的力量。所以从天命元年就是1616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清朝的实际时间是296年。那我们平常为什么说268年?就是从顺治入关以后元年,就从顺治元年,1644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这是268年,严格说起来应当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就算起,到宣统三年,1911年这是268年,严格说起来应当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就算起,到宣统三年,一共是296年。我们中国历史上从秦始皇以来,建立过二百年以上大一统政权只有汉、唐、明、清四朝,这个清帝国的基业是努尔哈赤奠定的。
  第七,丰富兵坛经验。我们中国的军事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很多的兵书,中国的军事思想是我们中华文化宝库当中一份珍贵的财富。努尔哈赤戎马44年,他有丰富的军事经验,丰富了中华的军事的武库。譬如说,他集中优势各个击破;譬如说,里应外合,速战速决;譬如说,诱敌深入,设伏截击等等。他发明和创造了一系列的战略和战术,大大丰富了我们中华武库。努尔哈赤打了那么多的仗,他积累了那么丰富的军事的经验,大大的丰富了中华军事思想的宝库。
  第八,制定抚蒙政策。中国中原地区北部,始终是个问题,秦汉的匈奴,明朝的蒙古,两千年没有解决。明朝英宗皇帝做了蒙古瓦剌的俘虏,一直到最后,明朝没有解决蒙古问题。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原因之一就是天子守国门。但是,还是蒙古人几次包围北京。北京修外城也是为了防蒙古,徐达、戚继光修长城也是防蒙古,但是有明一代,蒙古问题始终没解决。努尔哈赤改变了中原皇帝对蒙古的政策,对蒙古采取联姻、封赏、赈济、重教、结盟、编旗等等各种政策,努尔哈赤和蒙古人通婚,不是汉唐的公主下嫁,是我的格格嫁给你,你那儿女儿娶过来,变成儿女亲家。后来皇太极、康熙又继续努尔哈赤的政策,康熙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他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原来长城是防蒙古的,现在蒙古变成了长城了,可以说中国两千年的北方问题,匈奴、蒙古问题,到清朝这个难题才算得解,清朝蒙古没有发生大的问题。沙皇俄国侵略,那蒙古变成中国北方的长城了,满、蒙、汉共同抵御沙俄的侵略,这是一个大的历史功绩。后来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他们对蒙古的政策奠基者是谁?经始者是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
  第九,进行社会改革。努尔哈赤这个人不保守,不停地改革,他做了个规定,就是八大贝勒共同治国,叫“八王共治”,大汗选举,由八大贝勒选举,不好由八大贝勒罢免,我说这是贵族共和,有一定的积极的意义。满族原来游猎、捕鱼、采集,进了辽河流域,由牧猎经济过渡到农耕经济,由狩猎文化发展成农耕文化,对满族来说是一个大的飞跃,促成这个飞跃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原来女真人在山林里头,深山老林里头,他们迁到平原,过着农耕的生活,文化上有很大的提升,更不要说从龙入关,到了北京这一部分。
  第十,决策迁都沈阳。清朝的最初的首都在赫图阿拉,1621年迁到辽阳,1625年迁到沈阳。努尔哈赤决定由辽阳迁都沈阳的时候,贝勒大臣不同意,一致反对。努尔哈赤跟他们讲道理,迁到沈阳政治的好处,经济的好处,交通的好处,文化的好处,民族的好处等等,诸贝勒大臣还是反对。努尔哈赤生气了,你们不迁我迁,带几个人就到了沈阳,这贝勒大臣看不行啊,跟着走吧,到沈阳了,定都沈阳。这件事情不得了,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有利于辽河流域的开发,后来沈阳变成整个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经始者是谁?清太祖努尔哈赤。我有一次在沈阳做一次报告,我说整个你们沈阳人,都应该感谢清太祖努尔哈赤。今天沈阳故宫评成世界文化遗产,要感谢谁?我说首先感谢清太祖努尔哈赤。我们想想看,如果他都城在原来赫图阿拉,沈阳有什么发展?当然了,上面我说了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十大贡献,人无完人,他也有错误,也有缺点,晚年也犯了很多的错误,譬如说强行从辽西迁民到辽东,譬如说屠杀了一些汉族的儒生,譬如说占了汉人些房子,譬如说实行“计丁授田”,占了些汉人的地等等,但是我们要历史地看这些事情,既看到努尔哈赤有错误的一面,也要看到努尔哈赤有功绩的一面,因为今天我重点讲努尔哈赤的贡献,其他的问题以后有机会再讲,这是第二个问题。下一讲我讲努尔哈赤的人生四合。
 
  
 


  
清十二帝疑案 努尔哈赤(下) 
  内容简介:
  公元1559年,他的降生无人所知。
  公元1583年,他仅以十三副遗甲,含恨起兵。
  公元1616年,他击败九部联军,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公元1619年,他五天之内歼灭四路明军主力,兵临宁远城下。
  在他渐次逼近的锋芒中,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名字从此震撼而显赫。
  是他创立了长达296年的大清基业;是他缔造了绵延12朝的华丽王朝。
  是他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也是他埋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促成天命大汗努尔哈赤开创满清王朝?究竟又是什么令努尔哈赤从一个无人所知的布衣少年成就为彪炳史册的一代君王?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将与我们一同走近这位大清王朝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回望他44年的戎马生涯。
  (全文)
  今天接着讲《清十二帝疑案》之努尔哈赤 (下) 。
  现在讲第三个问题,人生喜剧与实现四合。
  努尔哈赤的一生应当说是成功的一生,作为一个男人来说,作为一个政治家来说,作为一个军事家来说应当说是成功的。由边远山区的那么一个少年,逐渐逐渐成长,成为大清国的奠基者,大清国的开创人,应当说是成功的。那他成功的基本经验是什么?我说努尔哈赤人生喜剧、人生成功的经验很多。我认识一个国际级的裁判,有一次开会我们俩住一屋,他跟我说,他说他们总结了,拿一个世界级的金牌要有一百五十六个因素,当然有主有次了。你平常锻炼非常好,那天感冒了,你金牌就没了,一百五十六个因素综合在一起,发挥最好,你才可以得到金牌。清太祖努尔哈赤44年,建立一个清帝国,我想比拿一个世界冠军总体来说应当更难,所以努尔哈赤的喜剧,他成功的因素应当是很多的,今天不可能都讲,我就讲两个字,“四合”,一二三四的“四”,谐合的“合”,就是:“天合”、“地合”、“人合”、“己合”,努尔哈赤事业成功的基本经验“四合”,清太祖努尔哈赤事业成功的基本经验是“四合”。
  先说“天合“,司马迁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个“天”是什么意思?天命,天时,天道,天意,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我这里主要指的是“天时”,魏源说过,说:“小天时决利钝,大天时决兴亡。”努尔哈赤的这个天时碰上一个大天时,明朝腐败,女真兴起,大天时。他怎么利用这个天时?明朝腐败对很多人说,都是面临这个问题,你怎么利用这个天时?举一个例子,萨尔浒大战,明朝号称四十七万大军,分四路打赫图阿拉这个小地方。我去过赫图阿拉,周围是山,这么一座小山城,平地出一个山,平顶山,很小一座小山城,实际大约有十二万军队打这么一座小山城。但是明朝不得天时,时间是阴历三月初一,东北赫图阿拉这个地方,气候寒冷,冰天雪地,明朝军队有的是从南方调来的,行进困难,天寒地冻,人饥马饿。努尔哈赤土生土长就在这儿,他就利用了这个天时,在明军没有合围之前,诸路消灭,利用天时。努尔哈赤他很重视这个天时,我数了一下,《清太祖高皇帝实录》,83875,八万三千八百七十五个字,其中说到“天”字312个,他的年号就叫“天命”,他重视天,努尔哈赤他自己就尽量使他自己和天合,打九部联军的时候,早上起来先祭天,对战士进行政治动员,鼓舞士气、夺取胜利,天时不可违。
  地合。地合主要指地利。还举萨尔浒之战的那个例子,明朝的军队它适合于平原作战,他有战车,它有炮。赫图阿拉这个地方我去过,这四路我都考察过,山路崎岖,你十二万大军在这个山沟里头你怎么汇集起来?努尔哈赤我就利用这个地势,设路障,到了东路军的时候,刘綎率东路军打赫图阿拉的时候,他沿着山沟像一个长蛇那样行进,军不能成列。后金的军队就埋伏在山坡树林里头,然后把它切断,分割开,聚而歼之。努尔哈赤利用了地利,明军的失败,地利是一个原因,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就是努尔哈赤尽量利用“地合”。刚才我讲了古勒山之战,努尔哈赤也用地利,他把树砍了,剩下树桩子了。叶赫那个贝勒来打,骑了马往前冲,他派了额亦都,是一面打一面退,且战且退,佯败,假装失败,布斋贝勒骑着马追,很多树桩把马给绊倒了,布斋一下子就栽下来了,建州兵一个叫武谈,一个箭步上去,就骑在布斋的身上,把布斋给杀了,有的书说,把布斋的尸体劈成两半,一半归还叶赫,一半留在建州,从此建州与叶赫结下不共戴天之仇。这里面我插一下,蔡东番的《清史演义》里头讲,说努尔哈赤修堂子挖出一个碑,上头有几个字,“灭建州者叶赫”,清朝后来果然就灭在叶赫手里头,慈禧太后是叶赫那拉氏,光绪那个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但是我要说明一下,满文、汉文、朝鲜文的记载没有这件事情,就是修堂子没有挖出石碑,至于后来慈禧太后是叶赫那拉氏,光绪的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这是一种历史的巧合。
  人合。光有“天合”、“地合”、没有“人合”也不行。努尔哈赤很重视“人合”,我举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对敌人。努尔哈赤打仗,打仗的时候趴在房顶上,对方一个人就一箭就射中了,就流血,他觉得伤不重,还继续作战,又一箭射到脖子上,血流如注。努尔哈赤就拄着弓下来,下边士兵说把你搀下来,他说不,完了就休克了,回去把伤养好,后来又来打这个翁克洛城,把这两个人抓住了,抓住以后让这两个跪在努尔哈赤的前头。其他贝勒说,说你有大罪,要亲自用鸣镝,带响的箭,把这两个人射死,以雪前仇。努尔哈赤说不可,说这两个勇士是为他的主来射我,死在我战场上都可惜,我怎么能亲手把他杀了,松绑,说这两个人为我用,已经是我的两个很好的英雄。两个人封了官,牛录额真,这是对敌人,俘虏的敌人。
  对友人。努尔哈赤怎么对友人合,他东海女真有一些首领就到了努尔哈赤这儿,努尔哈赤说你们这样,你们分成两行,凡是愿意回家的,站成一行,愿意留下的站成一行。这些人就分成两行,凡是愿意留下的,赏给土地、牛马、器具等等,不愿意留下的人一看就说了,哎呀,说上,就是努尔哈赤,对我们这么好,我们也愿意留下,个别人回去了,回去宣传努尔哈赤的恩德,后来出现东海各部争着归附努尔哈赤这个局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