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与烈日擦肩而过 >

第5章

与烈日擦肩而过-第5章

小说: 与烈日擦肩而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志说完,向杨帆投去一个兄长般的目光。由于冰块的数量越来越多,再加上那些让人防不胜防的“冰块炸弹”,登陆艇已经无法靠自动驾驶来躲避,必须用驾驶员的经验来把握。杨帆点了点头,关上自动控制系统,两只手放在两个用来控制姿控火箭的操纵杆上。李志则握住另一个操纵杆。这些操纵杆调节着姿控火箭的排气量和排气方向,数量极为细小。作为宇航员,他们都接受过手动操纵训练,但手动操纵只是紧急救险时使用的。李志体验过一回,杨帆还是初次遇险。他不知道自己的感觉能否起作用,但李志那一眼令他镇定下来。 
    
    三个姿控火箭开始前所未有的快速启动、关闭、变向、旋转,设计者最初为它们预定的功能都被发挥到极致。最不容易的是,杨帆和李志的操作必须合拍才行。飞船逐渐闯入了碎片大阵前后左右那大大小小的碎片就象公路上堵塞的车辆一样,而青龙号则象玩劣青年驾驶的加塞儿小车。 
    杨帆一坐到驾驶台前,精神就会高度兴奋。杨帆是“电子游戏一代”出身,对各种按钮、手柄几乎有天性般的喜好和敏感。虽然屏幕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彗星碎片是物质的,而不是用软件模拟的,但恍惚间,杨帆还会觉得自己象是在打电玩般轻松。 
    自从登陆艇进入彗发以来,田丽就分出一部分精力,用登陆艇上的大气取样设备采集彗发的样品,不仅组成彗核的各种物质分布不均匀,而且组成彗发和彗尾的各种物质的分布也是很不均匀的。在如此接近彗核的地方,田丽帮不上李志和杨帆什么忙。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样品上。她知道这些标本的价值,如果青龙号脱险回到地球,不知会有多少个研究机构会想尽方法,以求得这里的一瓶彗发气体标本。 
    
    登陆艇的大气取样设备原来是准备采集火星大气样本的,而火星大气的成分又简单得多,所以用来盛放样品的集气瓶的数量很有限。田丽不得不对样品进行简单的初步分析,以确定哪些样品更有研究价值。作为一个科学家,田丽就象来到一座金山前,却发现运载工具十分有限一样。由于忙着分析标本,田丽倒不必为飞船的环境担心,直到从飞船的外壳上传来咚的一声,才吓得她抬起头来。但一看到李志和杨帆的镇定表情,就又安心地进行自己的工作了。她知道,周围碎块虽多,但由于都是从同一个彗核中分离出来的,运行方向和速度相差很小,飞船进入到这个碎块带这前,也已经把速度和调整到相应地步。青龙号和那些碎块之间的相对速度也很小。此时他们大概就象在高速公路上超车一般。 
    
    江涛可与田丽不同,他的工作就是仔细观测并记录登陆艇外的各种现象,自己又不能象李志和杨帆那样亲自驾驶飞船。结果就象坐在司机身边的乘客看着司机疯狂飙车一般,提心吊胆,直冒冷汗。 
    面前,彗核已经占据了少半个天空,正从四面八方兜上来迎接它们。而周围的碎块也增加到了极限。不过,仍然有足够多的空间令他们可以向前驶去。 
    “杨帆,飞船调转一百八十度,开动尾部火箭。”李志命令。 
    “飞船开始调头,调转结束,尾部火箭开动。”杨帆边操作边回答。 
    飞船把尾部转向彗核,淡青色的火焰从发动机的喷口喷出,随着飞船的向心自转,在前方形成了一个近千米长的圆锥,足以扫清前进道路上不大的碎块,为飞船打开一条通路。同时还起到减速作用。 
    “四十公里外就是彗核了。”江涛兴奋地报告:“计算机已经制作出彗核局部简明图形。这里有一个小平原,我们可以靠上去。” 
    江涛的报告声刚落下,飞船便滑过了最后一层碎片云,面前豁然开朗,不仅没有冰块和岩石,甚至也没有云雾。一个由冰雪构成的世界呈现在前方。刚才青龙号遇到的那些气体和冰块都是被阳光从彗核的向阳面剥离下来,并在阳光的压力和太阳风的“吹拂”下飘过来的,所以一旦避开了直射的阳光,也就遇不到这些东西了。 
    在他们面前,是一个光彩夺目的庞大宝石。如此璀璨的天象,令每个人心头激荡不已。数千年来,无数代人渴望了解星空奥秘,不正是因为期望着看到这样眩目的奇景吗? 
    “天啊,这真是彗核的背面?”耀目的亮光令田丽不得不眯起眼睛观看面前的景色。 
    “确实是背面。”江涛解释道:“周围的彗云反射阳光,再由彗核表面的冰层折射出来。不过你看,下面的陆地虽然光线充足,但很平静,没有物质喷发的迹象。说明它确实是彗核的背阴面。” 
    随着飞船越来越靠近彗核,飞船的四周,由冰组成的地平线徐徐上升,吞没了一片又一片宇空。江涛和田丽望着神秘的彗核表面,嘴大张着合不拢。也许今后几十年间,他们都是惟一亲眼看到彗核表面的人类。 
    “关掉尾部发动机,关掉姿控火箭。进入静止轨道。” 
    伴随着一阵轻微的震动,飞船静静地停了下来。 
    在这之前,对于登陆彗星的步骤,宇航员们曾经作过讨论。大家都认为四个人应该分两批进行。但是对于谁参加首批登陆意见却并不一致。李志认为,首批登陆的人数应为两人,另外两个留守在飞船上,如果在登陆过程中遇到什么意外情况,留在飞船上的两个人中可以派出一个,驾驶备用艇前去救援,另一个人继续留在飞船上准备接应。 
    杨帆是驾驶员兼机械师,首批登陆人员中必须有他。至于另外一名人员,田丽和江涛都争执不下。田丽是生物和化学专家,她想在登陆过程中详细测试彗发成分。而江涛则想在登陆过程中对彗发和彗核进行天体物理学方面的观测。另外,虽然登陆艇和备用艇的外形相似,但体积,结构和功能却大相径庭。登陆艇上不仅有设施先进的实验室,而且它的外部也安装了各种科学仪器。备用艇则只是作为救生艇而准备的,所以它的设计以安全可靠为宗旨。尤其是它的维生系统,安全系数很高。但是它只装备了很少的科学仪器。因此,田丽和江涛都想坐登陆艇登陆而不想乘坐备用艇登陆。 
    
    李志指令长很满意小集体此时的气氛。逃难的惶恐正在被探险精神取代。此时,他们不再是一批避难者,反到是有史以来第一批拜访彗星的冒险家。 
    于是,他批准杨帆等三人一同登陆。自己留在青龙号上保持通讯畅通。 
    杨帆等三人飘进登陆艇,开始进行例行检查。登陆艇的外形大体上呈圆锥形,顶点是对接口。锥底上分布着三条起落架和三个发动机喷射口。登陆艇不仅有设施完美的生活舱和装备先进的实验室,而且还带有一部靠六条机械腿驱动的步行式探险车。原来还有一部轮式探险车,由于彗星表面无法使用,被放回青龙号的储藏室了。登陆艇原来储备的生活物资只够三个人使用四十天的,因为登陆火星后,他们只计划在火星上停留四十天。现在任务变了,登陆艇里又装载了青龙号上一半的生活物资,不仅储藏室被塞得满满的,就是生活舱也没有多少空间了。不过,由于彗星的引力很微弱,所以这些增加的额外负荷不会影响登陆艇的飞行。 
    
    青龙号上的另一半生活物资则装进了备用艇。因为青龙号不能在彗核上着陆,只能由两艘登陆艇登陆彗星。 
    青龙号轻轻一颤,登陆艇带着大家的希望向“希望”飞去。 
    “看到右边那块深色区域吗?深颜色说明冰层下面有岩石。我们降落在那里。”江涛给杨帆指着目标。登陆艇象羽毛般荡了过去。杨帆经历过不少次再入大气层操作,也接受过火星登陆的计算机模拟训练。然而,面对重力如此之小的彗核,杨帆还是头一回。此时,自动驾驶仪完全没有用处,他必须把人类的灵活机智提升到极限。 
    “一千五百米、一千四百米、一千三百米……”遥控系统机械地报告着数据。 
    杨帆关上发动机,用姿控火箭对准彗核表面喷射。姿控火箭的功率很小,一分一毫地衰减着相对速度。此时登陆艇与彗核间的相对速度是每秒三米左右,并且正在减少。 
    “三百米、二百米、一百米……” 
    “减震器已经张开,大家作好准备。” 
    三个人把头弯向双膝,蜷起身体,让脊柱结构为他们作最后的缓冲。 
    一阵轻微的震动后,杨帆立刻打开了朝向天际的姿控火箭,防止登陆艇由于反冲再弹回太空。在这么小的重力环境下,大型物体间碰撞的结果和台球差不多。 
    终于,姿控火箭的气流把登陆艇死死地按在彗核表面。杨帆关上了所有的发动机。静静地等了一会儿。登陆艇纹丝未动,他们确确实实地来到了彗核上。 
    杨帆松开满是冷汗的手,向后仰倒在座椅上。此时,他仿佛听到遥远的地球那里呼起一片欢呼声。当然,真正的欢呼声要在几分钟之后才能响起来。 
    第六章 
    “报告指令长,我们登陆艇成功了。”或许是刚才耗费了太多激情,杨帆报告时的声音干涩而平淡。他自己都觉了出来,赶忙打开一瓶水喝起来。江涛和田丽也都瘫坐在椅子上,好一阵没有动静。自从飞船被宇宙尘击中后,大家一直绷紧的神经此时才算稍微松驰了一下。 
    片刻的闭目养神之后,杨帆腾地站起来,整理了一下宇航服。江涛也站过来,帮他系好飞行背包,又从工具柜里拿出一面国旗塞在他手里。然后,杨帆的身影消失在减压舱气阀后面。抽气声咝咝作响。减压舱里也有闭路电视,信号正在向地球直播。杨帆向闭路电视镜头挑起大拇指,以示自己轻松的心情。 
    减压完毕,外艇门悄然无声地滑进艇壁,一片冰天雪地的世界展现在杨帆面前。杨帆停在门旁,久久未动。他觉得自己仿佛正置身于地球南北极某处的冰原上。彗核表面凸凹不平。登陆艇位于一片相对平坦平原上,四周是一些低矮的冰山,都不过几十米高。彗核表面的颜色有深有浅,说明组成彗核的各种物质在彗核中的分布很不均匀,彗星被天文学家们称为“脏雪球”,看来这个绰号还真恰当合适。 
    
    再往远处瞧,因为彗星的直径很小,所以地平线离得很近。虽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但是由于彗发对阳光的反射作用,使彗核的背阴面上也有充足的光线。彗核表面的冰层把照在上面的光线的一部分反射回去,使彗核看上去就象一个巨大的闪闪发光的宝石。这里虽然是背向太阳的一面,但谈不上处在黑夜中,亮度大约象地球上的黎明一样。 
    
    杨帆缓慢地走下舷梯,在梯子的最后一级上站好。当初在登陆火星的计划中,就确定由他第一个踏上新土地。计划中,他应该宣读登陆宣言,然后再迈出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那个宣言宇航小组修改了无数回,但一颗硬币大小的流星却让它完全作废。 
    杨帆稳定了一下心情,开口说道: 
    “朋友们,我们能来到这里,是踏在无数前辈组成的阶梯上。我们也愿意作后人前进的阶梯。” 
    没有回答,杨帆只在耳机里听到一阵哗哗的电流声。 
    杨帆转过身子,扶着栏杆,朝前探出身子,向彗核迈出左脚。没想到耳机里却传来一声大喊: 
    “小心,力量太大了!” 
    听到江涛这一声喊,杨帆已经离开舷梯的左脚硬生生地收了回来,身上冒出了冷汗。当然,冷汗立刻被宇航服内的循环系统排解了。面前的大地看上去就象地球上的一个高原,容易使人产生错觉,忘记彗核的重力相当微小。如果刚才杨帆那一脚随便踏上去的活,反作用力会立刻把他弹上太空。 
    杨帆抓牢舷梯,再一次伸出左脚,在彗核表面上反复试探,才小心地把重心移到左脚上。人类第一次踏上了一颗彗星,但却没能够踩出一个脚印来,不仅因为这里重力微小,而且杨帆是踏在几十亿年形成的坚固冰面之上。 
    当杨帆小心地松开手之后,才真正感受到彗核引力的微弱。希望彗星的彗核质量大约为20万亿吨,引力只有地球的千分之一,杨帆平时一百五十斤的体重在这里减少得还不及地球上的一只青蛙沉。他开始试探着向前迈步,只要脚稍微一用力蹬地,身体就不由自主地飞了起来,飘飘荡荡,一分钟左右才能再落地。 
    “不要离开登陆艇一百米以内,以便援救。”几公里外,李志在天上命令道。 
    杨帆围着登陆艇跳开了“舞”。每一步都能飞过几十米,然后再调头向另一个方向飞去。脚下晶莹剔透,让他感觉象是走在一座冰场上。终于,他落在一片颜色较深的地方,停了下来。较深的颜色使他有一种踏实的感觉,因为这意味着冰层下面不远就是岩石。杨帆手里的五星红旗仍然束在一起呈杆状。他把旗杆的下端放到脚下的冰面上,小心地找好位置。 
    
    就是在地球上,凭人力他也不可能把旗杆插进冰层里去。幸亏这不是根普通的旗杆。杨帆双手紧握旗杆,用右手大姆指按了一下旗杆上的一颗按钮,只觉得猛地一震,旗杆下端弹出一米长的铆接杆,深深地射入冰层中去。巨大的反作用力使杨帆的身体横飞起来,不过他早有准备,双手紧紧地握住旗杆,身体几乎笔直向天,然后又从另一面落到地上。三分半钟以后,这个惊险动作在地球上引起一片惊呼。 
    
    之所以会在旗杆里安排这种构造,原来只是为了能够让国旗长久地飘扬在火星上。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当年阿姆斯特朗登月时插下的星条旗至今仍然完好无损地立在那里。火星与月球不同,火星上不仅有风,而且还有很猛烈的尘爆,普通材料制作的旗子在尘暴中很快就会损坏。为了能让五星红旗长久地飘扬在火星上,设计者们选用了纳米合成材料来制作旗面和旗杆,而且还设计了弹射型的旗杆,这种旗杆可以轻而易举地插入坚硬的岩石之中,使之不被暴风卷走。 
    
    插好国旗后,杨帆后退了一步,向国旗举手行礼。此时此刻,千难万险都被抛到了脑后。 登陆仪式结束后,杨帆回到登陆艇,换田丽和江涛踏上彗核。由于三个人都很疲倦,所以他们只做了一些简单的测量和采样工作,就回到艇内去休息了。 
    李志指令长在几公里外的青龙号上,通过屏幕分享着组员们的快乐。信号从登陆艇那边传来,通过青龙号通讯系统做中继放大,然后传向地球,引起一波又一波的感慨和赞叹。此时,彗星已经深入水星轨道,速度也越来越快,就象是扑火的飞蛾。弥漫汹涌的太阳粒子流干扰着通讯信号,只有青龙号上的通讯系统才有足够的功率与地球联系。 
    
    不一会儿,方自然代表宇航中心发来的贺电传送到青龙号,又从这里传向登陆艇。 
    “你们是真正的杰出人士,从来都是。”方自然最后用自己的话总结道。 
    “庆祝我们登陆成功,并预祝我们以后的旅程能够一帆风顺。来,干一杯。”田丽说着,把三杯无色透明的液体端到大家面前。这是在失重环境下使用的水杯,杯子上面套着封套,插着吸管。 
    “这就是彗星水吧。”杨帆端起一杯仔细地端详着,象品评师在作鉴定。 
    “你能肯定,人喝了它没有问题吗?” 
    “怎么,怀疑它有工业污染?”田丽笑道:“它比地球上所谓的纯净水还纯净呢?” 
    “哈,”杨帆的脑子又开始往外冒怪念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