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汪东兴回忆录 >

第18章

汪东兴回忆录-第18章

小说: 汪东兴回忆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离谈话的房间还有几十米远。我马上跑步回去,报告毛主席和周总理。毛主席听了报告以后说:“林彪还是我们党中央的副主席呀。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不要阻拦,让他飞吧。”周总理同意毛主席的意见,让我马上去传达给吴法宪。我又跑回值班室,只告诉了吴法宪一句话,就是不要派飞机阻拦,其他的话,我没有告诉他。这时时针指向13日凌晨1点12分。飞机从起飞时算起,已经飞了40分钟,快要飞出国境了。把这架飞机放过去,是毛主席、周总理的意见。这个意见是对的。要是把这架飞机拦截下来,那可不得了!会在全国造成不好的影响。林彪是党的副主席,我们当时并不知道他要飞到哪里去,做什么事,拦截专机,我们怎么向全国人民交代!后来才知道,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林彪、叶群经过长期策划,林彪认为,只要毛主席健在,无论是威望还是文的、武的,他都不是对手,所以他想出了三个计策,即上策是谋害毛主席,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中策是南逃广州,另立中央政府;下策是往北叛逃国外。最后关头,他选择了下策。    
      13日凌晨3点多,我们还没有离开毛主席住地,空军司令部又打来了电话,说调度室报告,北京沙河机场有一架直升机飞走,机号是3685,机上有周宇驰、于新野、李伟信和正副驾驶员共5人,直升机正向北飞行。我马上将这个情况报告毛主席和周总理。毛主席和周总理异口同声地说:“下命令,要空军派飞机拦截。”空军的歼击机升空以后,由于天空很黑,直升机又没有开航行灯,所以经过一番搜索没有找到目标。驾驶直升机的飞行员陈修文,是个很好的同志,后来被追认为烈士。他当时装着很焦急的样子,喊叫说没有油了,要降落下去加油。其实油是够的。周宇驰说不能降落,降落下去,大家就都别想活了。周宇驰还谎称,林副主席已经坐三叉戟专机在乌兰巴托降落了,说你们不要害怕,出了国境就行。陈修文听周宇驰这样一讲,操纵飞机摇晃了一下,然后利用飞机晃动的机会改变了航向。这时,天已经发亮,陈修文看到头顶上的歼击机了。周宇驰他们也看到了,很紧张。飞机开始往回飞,陈修文并将罗盘破坏了。周宇驰发现后,问陈修文为什么改变飞机的航向。陈修文说,头上有歼击机,如果不机动飞行的话,可能要被打下来。周宇驰又问陈修文,罗盘怎么不对。陈修文说罗盘早就出了故障。这样一来,周宇驰感觉到飞机的航向有问题,不知道飞机往哪里飞。陈修文知道方向,他驾驶飞机经张家口、宣化等地又飞回北京。直升机在怀柔沙峪的一个空地上空盘旋了5圈后,开始降落。当直升机降落到离地还有20米时,周宇驰开了两枪,把陈修文打死了。陈修文旁边的副驾驶员叫陈士印,他将陈修文身上流出的血抹在自己的脸上,躺在地上装死。周宇驰、于新野、李伟信从直升机上爬下来后,就往山上跑,一直到累得跑不动时才停下来。周宇驰说:“这样不行,早晚都是死,跑是跑不了的,咱们今天就死在这里吧。”他还说:“有两种死法。第一种是如果你们怕死,我就先把你们打死,然后我再自杀;第二种是如果你们不怕死,那就自己死。”说完这些话,周宇驰就把带在他身上的林彪的手令和林彪给黄永胜的亲笔信撕碎。这两个被撕碎的罪证,后来都找到了。于新野对周宇驰说:“我们还是自己死,不用你打。你喊‘一、二、三’,我们同时开枪。”当周宇驰喊过 “一、二、三”后,“砰!砰!砰!”三声枪响,可是倒下的只有两个人,原来是李伟信怕死,他把枪弹射向了天空。看到周宇驰和于新野两个人都躺在地上死了,李伟信爬起来就跑。这时民兵已经赶到,就地把李伟信抓起来了。抓李伟信的时候,他还喊叫,说要找卫戍司令。    
      14日上午8时30分,在乌兰巴托,蒙古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打电话通知中国大使馆,说蒙古副外长额尔敦比列格约见中国驻蒙古大使,要向大使通报一架中国喷气式飞机在蒙古失事的情况。    
      9月14日中午12时20分,中国驻蒙古大使将一架中国飞机在蒙古失事的情况报告中国外交部。外交部在代外长姬鹏飞主持下召开了党组会,并将这个情况很快抄报了党中央。当时,我们都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开会,是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王良恩接的报告。周总理看到报告后,在会场上对我说:“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消息,你是不是马上去报告毛主席。”我说:“我马上就回去报告毛主席。”当时,毛主席就住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我跑了一段路到北京厅,把这个消息报告了毛主席。毛主席想了一下,问我:“这个消息可靠不可靠?为什么一定要在空地上坠下来?是不是没有油了?还是把飞机场看错了?”我对毛主席说:“飞机到底是什么情况,现在还不清楚,大使准备去实地勘察。目前还不知道飞机是什么原因坠落下来的。”毛主席又问我:“飞机上有没有活的人?”我对毛主席说:“这些情况都不清楚,还要待报。”这个消息虽然很不具体,但它却使毛主席、周总理和正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议的中央政治局的大多数同志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我国驻蒙古大使后来到飞机失事的现场去了解了情况,弄清飞机坠毁在蒙古温都尔汗附近肯特省贝尔赫矿区南10公里处,是中国民航256号三叉戟飞机,机上8男1女,全部死亡。关于飞机坠毁的情况和我国外交部交涉的情况,大使和经办的外交官都已经有文章发表,是可靠的。不久,我们把从直升机上和周宇驰等人的自杀现场缴获的林彪的一些文件,如林彪的手令、给黄永胜的信等调出来看时,在场的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等都惊呆了。林彪叛逃后,关于如何处理同林彪有密切关系的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等人的问题,毛主席对周总理说:“看他们十天,叫他们坦白交代,争取从宽处理。老同志,允许犯错误,允许改正错误,交代好了就行。”但是,黄永胜这些人,在十天中既不揭发林彪的罪行,又不交代自己的问题,什么都不坦白。十天后,毛主席把我找到他的住处说:“黄永胜他们怎么处理了?你去问一问总理。”于是,我马上赶到人民大会堂新疆厅向周总理汇报,说毛主席催问对黄永胜等人的处理。周总理让我等一下,等他接见完外宾后,同他一起乘车去见毛主席。当我同周总理到达中南海毛主席住所后,周总理向毛主席报告说,黄永胜他们在拼命烧材料。毛主席说:“是啊,那是在毁证据嘛。这些人在活动,这些家伙是要顽抗到底了。”周总理对毛主席说:“我马上办。今天晚上办不成,明天早上一定办成。”周总理和我从毛主席那里出来后,周总理说:“你不能离开中南海了,要严加保卫毛主席的安全。我们有事时可以找张耀祠、杨德中,必要时找你。”我当时向周总理建议不要在集体开会时解决,要分开来,一个人、一个人地办。后来是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宣布的对黄永胜等人的处理决定。当时,怕他们反抗,把福建厅的烟缸、茶杯等都端走了。周总理对他们宣布说:“限你们十天坦白交代,争取从宽处理,你们不听。这个事还小呀,还有什么事比这个事更大!你们对党对人民是犯了罪的。现在宣布对你们实行隔离审查。”一场阴险狠毒的反革命政变阴谋活动就这样被彻底粉碎了。人民终于将林彪一伙野心家、阴谋家押上了审判台,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中共中央在1981年所作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1970年至1971年间发生了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事件。”“毛泽东、周恩来同志机智地粉碎了这次叛变。”历史的事实确实是这样的。毛主席在与林彪集团的斗争中,表现出了非凡的胆略和气概。毛主席以他异常丰富的斗争经验,成功地识破、挫败了林彪集团在庐山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阴谋夺取国家最高权力的宗派活动。此后,毛主席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削弱了林彪集团的势力。1971年南巡期间,毛主席和沿途党、政、军许多高级干部谈话,做工作,揭露林彪一伙的真实面目,提高大家的认识,团结全党,反对分裂,并以其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的胆识,成功地战胜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划的暗杀、搞武装政变等一系列阴谋,在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的反革命武装政变及分裂活动的殊死搏斗中,夺取了全面胜利。中国共产党没有被分裂,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被分裂,中国的历史避免了大倒退。毛主席识破和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为我们党和国家战胜野心家篡党夺权的阴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其意义和作用都将是巨大的和深远的。    
    


粉碎林彪反革命政变阴谋后记

     后 记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形成、发展和覆灭,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本书把我跟随毛主席参加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前前后后活动经过写出来,希望能有助于大家了解这段历史。本书中,毛主席在武昌、长沙、南昌、杭州、上海、丰台等地的多次谈话,虽然地点、对象不同,但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为了保持历史的原貌,尽管内容上有些重复,我还是按照原来的记录抄录下来了。书中记录的毛主席各次讲话,有些事的判断或说话,以及我自己的某些表态和检讨,现在看来也许不够准确,或者不够妥当,但这都是历史真实情况。我相信读者会理解历史发展有个过程,人的认识会受一定的历史环境限制的,也受到实践的检验。我如实地写出来,是为了真实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本书写作的过程中,得到当代中国研究所大力支持。刘中海、金隆德、朱元石、刘志男、刘桂民和汪小燕等同志,对本书资料核对、记录整理、抄写校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央党史研究室郑惠、魏久明、霍海丹等同志对本书作了审校。对此,我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的出版,主要靠当时记下的资料。现在看来是十分珍贵的。毛主席的讲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当然有的谈话是有感而发的,临场记录不可能句句记到,难免有遗漏的地方。本书的内容、观点,是以我个人的角度和认识整理的,不一定都是对的。如有不当之处,请读者提出意见或批评。    
                                                    汪东兴1996年10月14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