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勋贵世家+10番外 作者:云之风华(晋江vip2014.04.23正文完结)-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氏笑道:“嗯,才我还和老太太说呢,千事万事也没有她肚子重要,要好好养着,府里一应大小琐事都放一放。”
转头对郑氏歉意道:“媳妇无能,是个不中用的身子,独担了这几日就不济了,徐氏这样子,少说也是一年,媳妇难以为继,还请老太太帮扶。”
黎氏说的倒是真的,魏氏还真没有独立掌过几年家,开头当媳妇,自然要忙着生孩子,养孩子,生大爷的时候,就伤了底子,以前伯府也好,现在公府也好,家里大小事情,一直靠婆婆帮衬着,后来六弟妹接手扶持,最后交给儿媳妇,如今这意思,是想再请老太太出山了,黎氏在位置上,转了转身子,提醒老太太自己的存在。
郑氏笑若摇头,道:“家里看着满堂儿孙,一到这时候用人方恨少了,我如今清闲久了,懒得动了,不如给你指个人出来,小孩子家儿,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历练历练。”眼神逐转向思伽。
魏氏,黎氏也齐齐看向思伽。
思伽连忙推辞道:“老太太,我进门日子浅,又年轻,实在难当大任。”
说实话,思伽的确对韩家大权无窥伺之心。韩昭旭有一点思伽甚是欢喜,不是长子,不是嫡子,韩家当家,是轮不上的。思伽本身对权势和金钱,还真不热衷。权势是什么,那是当老妈子操心一家子的吃喝拉撒,除了韩昭旭以外,对于韩家其他人,思伽真还没有培养出这种亲情,管他们从头到脚。至于金钱,自己有嫁妆,韩昭旭有产业,夫妻又不缺钱,钱这种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够用就好,多了只是个数字的改变,浸于此道,是会欲沟难填,无穷尽矣。人生苦短,当活得自在逍遥才是。
郑氏嗔道:“外头有男人们,大事还有你婆婆,你只管着家中琐事就是了,年纪轻轻的,不可躲懒。”
魏氏看了一眼黎氏道:“交给老二媳妇也好,只是她的确进门太短,不如让五弟妹帮衬些。”
黎氏向魏氏投来欣喜一笑。
郑氏摇摇头道:“这几个月来,小二媳妇做事处处妥当,这个担子,就让她接接看,不怕,后头我来提点着。都是家里的事,错了也不打紧。”
郑氏力挺思伽,并亲自给她做后盾,魏氏,黎氏也不敢争锋,魏氏,是没多大恼,本来就没有这个精力抓住管家的全部权利,只看给谁罢了,纯粹是担心思伽的个人能力。黎氏的落差就比较大了,原本是雄心壮志的要一举拿下,结果,没入人法眼,马上调低姿态当副手,也没有捞到。
郑氏一头敲定,事情就定了,思伽也不在推辞,就当做个一年的老妈子,换种过日子的方式。
思伽回到苍擎院,院中丫鬟婆子知道思伽要暂代当家奶奶,又是郑氏力挺,俱是高心,思伽独坐在炕上,静静梳理各种头绪,事情躲的过去就躲,躲不过去了,自然要全力应对,不能丢了二郎的脸,不能失了苍擎院的面子。
当天午饭后,思伽就带人去春晖堂给魏氏请安,魏氏倒是痛快的交了所有的单子账册和对牌,这些几天前在徐氏手里,徐氏卧下后,魏氏接管了几天。只道有什么不懂,就来问自己便是。
下午思伽就一直在看单子账册,晚饭和郑氏同进,又在善年堂留了很久,听了一顿教导。
徐氏养胎,泊志院的议事厅就关了,思伽主事,议事厅自然改在了苍擎院,院子前面的倒坐房,原来就是府上婆子媳妇临时站脚的地方,如今理事,府中往来听候差遣,也只在这处,再里面的正院,却是不叫旁人进的。
从昨儿中午起,于嬷嬷就带人打扫了三间倒坐房,换了新的家具,思伽一步步从正院而来,越过韩府所有的管事媳妇走到厅内,只见中间一张紫檀灵芝纹的短塌,边上有案桌,放着笔墨纸砚和单子册子,下面两溜燕翅排开的乌木椅,思伽赞许的对于嬷嬷点点头,逐走上去。
榻上阿芒铺了一层锦被,思伽坐了,春燕倒了一杯滇红功夫茶,放在榻几上,思伽接了,慢慢喝了一半,屋里屋外立着的几十号人都是低头垂首,似乎个个温驯恭顺,思伽放下杯子,适闲的把双手交叠着放在腿上,微笑的道:“论理,我是个清闲的,我也乐得清闲,可是,老太太信重于我,把这个家暂托给我,既托了我,我少不得用一百二十个心眼,这家在我手里一日,我可容不得它出半点差子。你们是府里的老人了,有些事比我还明白,也应拿出一百二十分的忠心扶持我。丑话说在前头,我可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若是有人瞧着我年幼,不经事,敢在下头糊弄我,盼你们长长久久能糊弄得过去,若是叫我给翻出来,我可不管你是打哪里来的,有如何如何的体面,三岁主,百岁奴,主子就是主子,奴才就是奴才,到时候,别怪我冷血无情,不顾着你们的老脸了。好赖坏的,也只担待我几个月罢了,你们细想去。”
底下的管事媳妇们年轻的都是二十几的,五十上的也有的,对于根植韩家几十年的他们来说,二奶奶不仅年纪幼小,根基也浅显,二爷是厉害,但是现在北地剿匪呢,原也是不管庶务的,当听得二奶奶接了大奶奶的手,众人那都是欢喜一场,打小算盘的可不在少数。今日一见,还是及笄之年的二奶奶,端坐在上首,内敛深沉,一番话,一松一紧,一张一驰,恩威并济,顿时让下头人忌惮了几分,把原来的心思先收回去再看看,有几个浮躁了,还把过一会儿的回事单子,偷偷打开,重新审查一遍。
思伽点头示意阿芒,阿芒清了清嗓子道:“我们二奶奶第一次理事,是以,各位嫂子们,也不大认得的,你们在回事前,可要先给我们奶奶自报家门,从哪里来的,哪年来的,都要说清楚。现儿,按照原来旧例的顺序,一宗宗的开始回事吧。”
阿芒嗓门最大,里外都听得明白,逐点头应合。
于嬷嬷可是地地道道的韩家老人,做着维持顺序的工作,引着一个个人前来回事。
思伽手下六大丫鬟,春燕,夏果,含巧一班,阿芒,秀儿,如真一班,一个接单子,念单子,一个拨算盘,核对银钱,一个誊抄做记录,最后把回事单子转给思伽,思伽再大致审核了一遍,盖了印章,才给对牌。
虽然有前面自我介绍耽误了时间,不过,思伽有两套班底辅助,个人分工明确,大大缩短了办事的时间,底下人看着思伽身边像账房先生似的六个丫鬟,也不敢弄鬼,头一次理事十分顺利,也没有出幺蛾子。
作者有话要说:徐氏怀孕了
思伽才能展示锋芒呀
☆、第94章 识字
绿竹从小父母双亡;连个兄弟都没有,单单留下她一个;就被领到叔婶家里过活;寄人篱下;实在没过过几天好日子,从记事起,就在叔婶家里当奴婢使唤,因为阖家都是王府的家生子;生来就是伺候主子们的;到了五六岁的年纪,王府的管事就会来遴选苗子进府学习办差,那一年;管事看她摸样整齐,人也伶俐,是想把她分过去当正经丫鬟的,叔婶的女儿才去学蹴鞠呢,后来,叔婶使银子硬是把两条人的路换一换。蹴鞠有什么不好的呢,当然不好,偶尔玩玩那是怡情,若是正经以此为营,搏主子们一笑,那是什么,那就是个地地道道玩意儿,在王府里的奴婢们的地位,就比王府养着的家妓,歌姬,戏子强点儿,而且,日日关在院子里练蹴鞠,除了蹴鞠,基本的礼仪规矩之外,连基本的女儿家的活计,如针线女红什么的,都无人来教导,将来,年纪到了,放出府去,也不知道自己要落到何种地步。所以,当院子里的管事尊了大爷的命,要挑一个妥帖人送给信国公府韩二爷,闲暇陪着新婚的妻子玩耍的时候,绿竹一狠心,拿了自己所有的体积钱,差不多六两银子,银子是少了点,自己的月例银子一个不留的都被叔婶拿着,就点子钱,还是多年偷偷摸摸攒下来的赏赐,跪着求着塞进管事手里,请着帮帮忙往上面说说话,后来,韩二爷来府里的时候,管事才选了自己和另两个差不多的丫鬟在席间表演蹴鞠,演完了,绿竹就转手到了信国公府,又是学了多日公府的规矩,才被允许带到二奶奶面前。
结果,绿竹是赌对了,虽然信国公府是比不上景王府,但是,绿竹的日子是过得越来越好了,二等丫鬟,月例七百铜钱,比以前在王府当蹴鞠丫鬟拿的还多呢,关键是自己拿着,再不会给叔婶抢去了,吃食呢,以前只能去王府大厨房下灶吃大锅饭菜,冬天要是去晚点,饭菜都冷掉了,现在就不用去大厨房和别人抢饭菜了,二等以上的丫鬟,都是能近身伺候主子的,虽然绿竹除了蹴鞠,什么都不大会,茶叶不会分,器皿不会配,首饰不会搭,料子不会看,针线不会练等等,所以,也没有分配屋里具体的事,但是,好歹占着位置,饮食都在苍擎院小厨房的下灶里出,几乎天天还能吃到二奶奶的例菜,二奶奶还特别和善,院子里的姐妹们也和气,平日里教她们蹴鞠,她们也一样样的现教自己院子里的各种活计,绿竹也在努力学习,一定要早日当上一个合格的二等丫鬟,不然,二奶奶若是不爱蹴鞠了,怕是要被别人顶了位置去。
绿竹立在二奶奶身后,看着春燕,阿芒几个伏在桌案上给二奶奶做事,单子一溜就能念到头,算盘噼里啪啦打得直响,字也是一个个写的很好看。绿竹心里就直敲鼓了,自己会什么,只认得自己的名字,算盘就没有摸过,笔也不会拿,看来自己要真正的在二奶奶身边立足脚跟,还有很多事情要从头学起。
曼霜,南霜两个心里的虚心也少不到哪里去,虽然没有绿竹那么目不识丁的,字,好歹认得一些,写得出几张大字来,可是,也远远不如二奶奶带进府里的丫鬟,把一个个字都写的小小的,整整齐齐的码在册子上,毕竟,就算是来当爷们儿姑娘们的贴身丫鬟们,也不必识字算数,也没有人来教自己识字算数呀。只有将来,或许自己有福气在府里当上了管事媳妇,到时候,才用的上几个字,才有机会临时学习。
底下的管事媳妇们,特别是那些触碰到支应钱银的,原来的确是先想摸摸二奶奶的深浅,以后伺机整出点幺蛾子,比如,虽然单子上各种东西,数量,单价都写的清楚,没办法,内院事物都是条条款款的,处处开支都是依着旧例来的,糊弄不过去,只是,这汇总的银子数,虚报点,本来嘛,管事们,最重要的还是管事,又不是账房先生,账房先生还有算错的时候,管事偶尔算错也是有的,万一二奶奶拿过来就戳了印,发了对牌,那可不就是被拿捏住了,说是回头醒悟过来是要翻出来治的,说说罢了,当主子的,能为了扒下奴才们的脸,先扒下自己的脸来吗。不能呀,到时候,只能打落门牙往肚子里咽,长长久久的,这个二奶奶还有威服嘛,没有威服的主子管着,以后的事还不是随便了。
哪儿想到,二奶奶一出手,就是六座镇山太岁,一重重的严守着山门,二奶奶在山顶上喝茶呢,边边都摸不到,这架势还真把大伙儿唬住了,原来,这位二奶奶不是不知柴米油盐,娇滴滴的闺中小姐,是精通俗物的高手。都说其主必有其仆,一天理事下来,管事们就只合二奶奶手下的丫鬟过招了,还没有斗嬴,银钱那是算得清清楚楚,模糊的地方,都翻出旧例来,依规矩行事,那个敢儿轻易出手挑衅,若是没有把握一斗到底,不是自己打脸,所以,都伏了回来,或是都存着等别人先做一回冲锋的意思,毕竟,府里管事,都是美差,竞争也很激烈了,折下来,替补的还是很多的,能当上来的,都是人精了,谁也舍不得拿自己几十年的老脸给二奶奶立威呀,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家还是都听过的。
思伽坐在榻上慢慢饮茶,神思悠远。治家,是为妇之德,作为嫡女,自己在家的时候就是作为当家奶奶培养的,不说公侯府,沈家封爵之后,也是以掌管一家伯府的目标来教导,安排家事,辖制奴婢,看帐算账,都是基础课,又不是真正十五岁的芊芊小姐,两辈子的智慧,还能不门门功课优秀。记得那位琏二奶奶,都是个不识字的,全盛时代,都能把荣宁二府给管住,她还只用了一个读书识字的书童彩明,何况我沈思伽!
思伽常常寻思,自己作为穿越女的优越在哪里?人情世故,针线女红,琴棋书画,没培养过,都是回到古代一点点学起来的,思仟总觉得她这个姐姐比我这个当妹妹的厉害,就以上来说,还真是她综合实力强些,起点一致,所谓的穿越还真比不上她这位土著,上辈子的精力,都投给了语数英,物理化,政史地了,功课内容不一样,真没作弊的机会。各种技能什么的,也没有,就算有,又如何,绝对是水土不服的,跨越千年而来的,破坏历史正常发展轨迹的东西,只能等待被碾压。好好隐藏住自己别致的灵魂,在道德,伦理,三观和原来的守则相冲突的时候,能彼此调整和谐,不把自己搞的精神分裂,再尽可能的把日子过得开心一点,就算对得住自己了。
优越谈不上,思伽有的,仅仅只是一个别致的灵魂,还因为这个灵魂别致到独一无二,而时常被这种无法与人倾诉发泄的寂寞所困扰。困扰久了,自然生出了点超脱流俗的胆略和叛逆。
就拿跟在身边的丫鬟们来说吧,每个新到的人,思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扫盲,教她们识字,教她们算术,不是有没有必要的问题,实在是原来习惯了,受不了日日相处的人,都是目不识丁的,好歹接触着小学毕业的,拉近点心里上的距离,是吧。虽然这个举措胆大了些,只在自己的屋子里这么干干,也能被世俗所容忍。
如今的世俗,可不是主张,全民教育,启迪智慧的,所有的封建王朝,都是主张愚民的,为此,君主自封天子,君权神授,宣扬佛道儒三家,三家三足鼎立,抚慰民心。无才便是德,不仅是男人,对女人的要求,也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要求,在这个时代,绝对合乎情理。只有愚昧的人,才最容易忽悠,最容易听话,最容易控制。蔡伦改造了造纸术,在当时依旧是个名声狼藉的宦官,畏罪而死,纸质书籍在唐代才成为主流,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依旧是个清贫的布衣,从生到死,名不见经传,技术被统治者封存,被社会忽视,直到明末,才开始比较算是广泛的推广。为什么他们改进足以推动世界进步的技术,做出了如此卓越的贡献,也没有在生前享受到功名利禄,依旧受当世人鄙睨,沦为尘土呢。因为,每个朝代都不主张平民读书,而他们的所作所为,降低了读书的成本,长久以往,是和统治者的帝王心术向违背。所谓读书识礼是一场笑话,读书,从来不和识礼划上等号。一个人,读了书,懂了礼,开启了智慧,他的心也就放大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这样的老百姓都懂得的道理,满腹经纶的野心家们会不懂,自古,读了书的人造反,可比目不识丁的农民造反,成功率高的多。
思伽当初要求自己的丫鬟们都能写会算,有见识,一则是预见了自己管家的地位,想躲懒,更深层的,还是自己的骨子里,终究寄居着一个平等自由的灵魂,又富有大胆的冒险精神和孤傲的征服勇气。自信自己的人格魅力能控制全场。
这种时候,思伽想到了韩昭旭,想到了他二十年的轨迹,觉得他行事之间也带着一分不服世俗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