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狂龙戏倩女 >

第15章

狂龙戏倩女-第15章

小说: 狂龙戏倩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天我正巧云游山下,突然听人谈起,武林中黑道人士,竟在阴山举行了会盟,创立‘蜈蚣’帮,公推‘黄衣魔僧’为帮首,打算对天下武林正道,作一个空前的了断。”
  “我见其巢穴,与吾弟近在咫尺,深怕吾弟不知讯息,才日夜兼程赶来,通报一声。”
  义秋待其说完,叹道:“大哥一番盛情,小弟先自谢过,其实‘黄衣魔僧’早在未作蜈蚣帮首前即对吾关外五雄垂涎三尺,两月前党派其徒弟‘千手如来’邀吾等加人其盟。”
  义秋顿了下,又接着道:“我们当然不肯,铁老弟年青气盛,竟当众折辱他一番,‘千手如来’自知人身单薄,悻悻然而去。”
  “我知其决不会善罢,果然不出所料,就在第二晚,‘千手如来’率众偷袭铁家庄。”
  “还好我们早有防备,当天下午即探得消息,才能布置妥当,击退这批贼众。”
  义秋说完这一番话,不住摇头叹息,道:“这次偷袭,虽未让其占得便宜。可是据我猜测,此次完全是‘千手如来’负气,一个人回去弄的鬼,或许‘黄衣魔僧’还根本不知道这回事,然而如果等到他自己亲自命令攻打我们时,就不会这样简单了,这即是我所忧虑的。”
  慧真子也长叹道:“谁说不是这样,只是‘黄衣魔僧’武功也恁地高绝,武夷山三凶,你曾听过吧?武功在武林一般中,已堪称一流高手,也是坐镇东南一方之大魔头,据说一年前,在关中与‘黄衣魔僧’遭遇到,三人联手合攻‘黄衣魔僧’,不出十招,竟被他制得服服贴贴,所以此次阴山会盟,才会接到他为帮中龙头。”
  “上次吾闻大师兄说‘黄衣魔僧’之怪异武功,似非出自中原,就如大师兄这般渊源武学,也料不出他是属于那一脉。”
  两人叹息一阵,初见时豪气干云,早已烟灭。
  “秋弟,从他们这次会盟看来,可想而知这般黑道人物,正欲掀起轩然风波呢!想数十年来,一直安宁无事之江湖,马上又要呈现血雨腥风,怎不使人痛心。”
  义秋微微一皱眉道:“难道说武林正道就不会也联合对付这般狂妄自大的匪徒吗?我古义秋一日气在,也誓必与他们周旋到底,绝不妥协。”坚毅的神色,从他语气中表露出来。
  慧真子陆述一陡地一惊,义秋坚毅神色中,使他又觉倒回数十年,他与义秋联手闯江湖的情景。本已逐渐衰退的好胜心,又再被激起。
  “秋弟!”慧真子一展愁云道:“此次吾下山,也正是奉大师兄命令,联络天下武林正直之士,共同对付这批妄为鬼魅。”
  “为兄奉师兄之命,一下山,即行赶来此地,先通知你一声,即刻就要离去,寻那如仙鹤无定的师弟。”
  义秋闻声大惊道:“难道大哥连在此住宿数日都不行吗?”
  慧真子摇摇头道:“聚会的日子还多的是,何必急在此一时,今又是灾祸即将之兴起,我必须在短时期内,把师兄传谕完成。”
  慧真子半路出家,所以一直仍称呼古义秋为“秋弟”,没能改过口来。
  暂且撇开义秋与慧真子商谈武林大事与闲话别后不提。且说忆君一人在山上,专心地将近“伏魔三十六剑式”练过一遍,虽尚有许多奥妙,不能领悟,然也自然受益不少。
  时光已西始,崇山峻岭之中,阴暗明显,划分清明,摇扬林海,被风吹得恍如万马千军,簌簌怒吼,半天金霞如幕,朵朵红云更飘缈无定。
  忆君收起“青霞”,悄悄步出这幽秘场所,目力所至尽是人间罕睹的奇景,忆君在这种壮伟雄穆环绕中成长,幼稚无瑕之心中,受了这大自然熏陶,怎会不成为一个胸襟远大,气度恢宏之人?
  忆君仁立山头,如带如屏块块白云,浮游足下头顶。偶尔一堆残云迎面扑来,水气弥漫,使得周身浸得微润。像这种情景,任何人看到,也会以为置身仙境,而感觉到无我了。
  一声锐啸从忆君口中冲出,远远山坪间也应起一嘶龙吟,转折间,龙儿已如飞而至。忆君慢慢将宝剑金鞭藏于鞍内,拍拍龙儿道:“龙儿,今日我功力似又有进境一层。运功时不但体内真气翻腾,全身涌然欲似乎已达到‘天阴正气’中所载‘凝神冉空’之地步。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天阴正气’的第一层就达成。”
  原来“天阴正气”共分六层,第一层“凝神冉空”,常人能练到,也需一年,忆君竟在两个月间达到,可谓奇迹。即如凤霞也只达到第四层“外息诸缘”之境。
  “龙儿,今天咱们较较脚程,比比谁先奔至山下,如何?”忆君豪性大发,竟想与瞬息百里之龙儿赛腿力。
  于是忆君长啸一声,尽量展开“凌宵步”中腾行身法,一个雪白小身躯,电闪般地向山下射去。
  龙儿欢嘶着也自扬起四蹄,追踪主人而下。朦朦云气遮中,一黄一白直如流星下坠,不分先后,向千奶峰麓而下。
  起始忆君还能凭着一口真气,与龙几首尾相御,不相上下,大概降到半山腰忆君真力告竭,气息喘喘,已奔得满头大汗,步履迟钝了。
  龙儿时天赋本能发挥出来,一溜黄影快得像一只箭矢,立刻将忆君抛后数丈。
  忆君目下功力尚浅,一口真气维持不了许我。然而从他初驰时,如飞速度看来,即是世上一流高手,也不过如此。
  不一会忆君与龙儿奔下山脚,龙儿稍放慢了些脚程,然而仍领先十数丈,看它场首摇尾,得意地向亿君显示它是一点也不累不疲乏。
  忆君伏在龙儿背上,不住喘气,一个小脸红喷喷直冒热气。
  “龙儿,你别得意,再两个月我就可以赶上你,哼!到时你也得像刚才般,跟在我屁股后头跑。”忆君说首,跨上龙儿,西下的夕阳,使他们影响子映在地上,欣长而形态优美。
  “狼山麓下,庞大无边的牧场,
  居杨河畔,是我无忧的乐园。
  看呀!连绵不断,雄奇山脉,
  听呀!那流水潺潺永无止休。
  北方男儿们!
  努力啊!
  那怕那万水千山,
  我也得游遍……
  那怕那垠垠漠海,
  也将被我星为牧园。”
  忆君唱起单纯,朴厚的牧歌,音调是如此和平雄壮,好似一个拓荒者,发现了自己梦寐所求这桃源般一切都满足了,因而唱出了自己心声。
  龙儿乘兴而起,四只铁蹄,踏出阵阵金戈交鸣之声。暮色垂至之原野上,又披上他俩欢乐兴奋之气氛。
  “君弟!君弟!”蓦然原上响起古濮的呼唤,从他有些焦急不耐的声调里,可窥出他一定寻找了相当长的一个时间了。
  忆君闻到大哥叫唤,连忙纵马而前,口中应道:“大哥!我在这里。”
  果然不一会儿,前面正是古濮骑着马觅声而来。
  “大哥!”忆君问道:“什么事这么急?我不是就在这里吗?”
  古濮来回大约跑了两三时辰,本已心焦火辣,气愤得紧,然而一见幼弟幼稚淘气之面貌,不禁一切火气都消了。
  古濮笑着道:“你这小鬼跑到那去了?害得我好找。快回庄去,有客人正在等你呢!”
  忆君闻言大奇,居然有客人等他,怀疑地问道:“是谁?询姐,肇炎哥?”
  古濮神秘地笑笑,道:“都不是,总之这个你一见到就会高兴,快!回家就知道了。”
  忆君随着大哥,飞驰归庄。龙儿逞威争风,不一刻就将古濮抛得老远。
  古濮摇摇头暗忖道:“想不到这畜牧也跟君弟一样,调皮得紧。”
  龙儿起跃如烟,淡淡暮色下,直似一匹雾里飞龙。瞬息间,已冲至庄内厅前。
  这时厅内突然暴出一片豪放已极的笑声,道:“听这急性儿马蹄声,准是君儿回来了,君儿,快来拜见陆伯伯。”
  忆君一听是陆伯伯,喜得大叫一声,翻身下马就往大厅冲人。
  厅内正坐着义秋与慧真子陆述一,古强站立在旁侍候着。
  “老道伯伯,你老跑到那里去了,怎么这样久都不来看君儿!可把我想死了。”忆君一面喊着,一面扑人陆述一张开双臂的怀中。
  “君儿!你还记得我这老道伯伯,哈!痛快,痛快,来咱们爷们儿亲热一下。”慧真子也老怀欢欣,拥着忆君不住抚爱。
  古义秋无可奈何,从慧真子怀中立起,恭恭敬敬跪下磕三个头。
  “君儿!”陆述一笑道:“快起来,别听老玩固话,以后我可不愿意你随便就作磕头虫呢!”
  忆君闻言嘻嘻笑道:“老道伯伯这话倒不错,我忆君以后可不能轻易向人磕头,不过老道伯伯例外,随便你什么时候要我磕,君儿都磕。”
  慧真子陆述—一听哈哈大笑,扶起忆君道:“来,告诉我,这些日子你那老玩固爸爸对你可好?”
  忆君眼儿眨了眨,看着父亲尴尬表情,心中念头一转。因为他知道,自从母亲亡后,父亲惧怕听从的就只有这个陆伯伯。
  “好是好,不太好。”忆君模棱两可说道,脸上还装出受委屈的表情。
  慧真子大奇,问道:“什么地方不好?告诉我,老道伯伯帮你出气。”
  义秋此时真是欲喝无能,虽是自己儿子,却有大哥撑腰,这怎么叱得出口呢?
  忆君心里暗笑,道:“爸爸当然对我好啦!只是却不许我练武,就不太好了。”
  慧真子闻言,神色一黯向义秋问道:“秋弟,你仍是没有传君儿武艺吗?”
  义秋渐然点头道:“大哥可明察小弟苦衷,实在是为着……”
  忆君一见父亲这大人了,还要受陆伯伯呵责,有些不忍。收敛笑容道:“爸爸别担心,我君儿也不打算向爸爸学武了。”
  义秋只好苦笑连连,心中暗暗咬牙道:“你这小鬼,调皮到这种程度,居然敢在大哥面前搬弄起为父是非,可是太久没挨打了。”
  忆君好似看透义秋心意,向父亲扮了个鬼脸,耸了个肩膀,倒像满同情父亲似的。
  慧真子、古义秋都是被他逗笑。义秋轻轻向古强道:“强儿,带君弟去沐浴更衣,马上就得为陆伯伯洗尘,饯行。”说时慧真子与义秋都有些黯然。
  慧真子心中尤其难过,在这世上除了宗教信仰外,唯一能令他有家的感觉地方,就是古氏牧场了。虽说他一个出家道士,不应有眷恋故居之念头,然而慧真子实又应当别论,后文自会述出。
  忆君一些也未感觉到空气的严肃,仍跳跳蹦蹦随着古强而出。
  慧真子待忆君外出,才微带责备口吻,说道:“秋弟,不是我摆大哥架子,君儿是你儿子,我当然无权过问,然而眼看大好资质,你却不加栽培,反叹天下之人才凋落,无人能继起护法。再说如果君儿练武,或者真能成为魔道克星,也说不定呢!”言下大有对义秋不知善加利用美材抱惜。
  义秋摇摇头道:“不是我不听大哥话,君儿生性我是较大哥了解些,他实在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就如同现在说来,连我这父亲也不会太顾忌。”
  “我也知道君儿确是个练武上上人选,然而你能讲出,谁能够格为他师傅,你能吗?我能吗?”
  慧真子默然摇摇头。
  “现在‘黄衣魔僧’崛起,而世上竟无人能克住他,想他首先即对我关外五雄起觊觎心,我义秋能将祖传下之产业,拱手让人?”
  义秋说至此处,已声色俱厉。根本不像在对慧真子说话,而是对着一群懦弱的懦夫,发出义正言辞的宣言。
  慧真子听着义秋心中累积之郁愤,面上也显出激动神色。
  “想当年我‘神手追魂’怕过谁来!如今为着家园,为着后代,竟要忍气吞声。”
  慧真子闻到义秋提起当年与自己联袂游侠江湖之名号,心神也自一振。
  “大哥!不是我泄气。”义秋声调已趋平和道:“你我武功,在江湖上已可称一流身手,然比起‘黄衣魔僧’来就差之太远了,恐怕连他麾下‘武夷山三凶’也不敌。”
  “如今此地即将呈现血雨腥风,‘蜈蚣帮’为了稳固地巢穴基础,势非先并吞咱们关外五雄。”
  “我有三个儿子,然而濮儿与强儿都已练武,在未来风雨中,则非负起卫民保家之任务不可,你能担保他们不死于非命吗?所以我要君儿弃武学文,实是延续我古氏一脉,语云: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古义秋难道愿意看在这一代绝子断嗣。这点苦衷,谅吾兄也能明白吧。”
  慧真子虽仍不以为然,也不能再加深责,说道:“秋弟,‘黄衣魔僧’之作法你难道不知晓,平日做案,何曾有过不斩草除根之事?你不令君儿学武,说不定会招致相反效果呢。”
  义秋点点头,同意慧真子看法,说道:“这一点我早考虑。然而忆君的性情我比你了解透澈些,即使他目前不会习得一招半式,如果得知父兄为人所害,必也会不顾一切利害寻仇拼命,假如稍有武功,怕不更是不顾一切了。”
  “如果不使他学武,将来一旦事发,也好派人护送他逃走,不会制他不住。”义秋说道。
  “所以,非有绝世高手肯为其师,否则我义秋为了古氏一脉,是不能让君儿学武的,但绝世高手何其难求?”义秋述完了为何不使亿君练武之原因。
  慧真子叹口气道:“可惜我大师兄不收俗家弟子,不然可将忆君荐至大师兄门下。”
  义秋惭愧地道:“但愿吾兄能谅解小弟之苦心。”
  慧真子哈哈大笑,拍着义秋肩肿,道:“咱们兄弟还说这些话,秋弟别难过,公道自有天论。我认为邪终归不会胜正的,或许上天早就决定消弥祸端之人了。”
  或许慧真子倒确是说对了——上天自有安排啊!
  这种企望自己之后代,能绵延千载万世的念头,是任何生物,不限于人的天生愿望。
  义秋虽是一个豪气干云之人物,也免不了这层顾虑。其实像他有三个儿子,而能献出两个,作为战争流血之牺牲品,在一般常人已不易办到。所以他为了保全古氏一脉,而替忆君设想周到的一点私心,实不应容人非义。而他不令忆君习武,或许正是他聪明之地方呢!
  然而世事往往不可预料。像义秋与慧真子为了亿君之习武与否,争得面红耳赤,结果仍得不到的结论,谁知忆君夙缘天定,根本无须他们费心呢!
  偏厅内,古氏父子与慧真子,虽然享宴甚睦,然而除了忆君尚不知离别在即以外,其余都是强颜欢笑。
  饭毕,义秋一行人,步人厅堂。
  “大哥,相见时难别却甚易,此次大哥逐烟奔程,恨小弟有事不能相随。小弟无以为奉,谨赠良驹一匹,权充吾兄坐骑。”义秋说着,声音已有些哽咽。
  “但望大哥顺利达成任务后,即刻回归小弟处,虽不能长留大驾,也须小住数月。”
  忆君一听才知道陆伯伯竟要马上动身运行,大闹道:“什么,老道伯伯你就要走了?不行!不行!非陪君儿在此不可。”
  慧真子何尝不愿能留居一段时间,眼见忆君情急模样也不禁心酸。
  “君儿!”慧真子说道:“人生的命运,往往不可靠自己意志决定。就拿我来说,虽然我可以在此玩居一时,甚或永居住下去。然而你要晓得,我的多停留一分,则江湖上或许就多死亡一人。从这个比例上看来,你就知道我的任务是多么刻不容缓。”
  “君儿!老道伯伯也喜爱你,也希望与你永远一块。好孩子,坚强点,老道伯伯顶多三两个月就会回来。”
  慧真子对亿君可说是痛爱到极点,因为忆君在六岁前,完全是由他带大的。
  忆君没有哭,在他小心目中,‘黄衣魔僧’的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