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6071-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

第11章

6071-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第11章

小说: 6071-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史,尤精三史。”早年他专学二王(羲之、献之)书,后兼临北朝三公郎中刘珉书,并融合当时众书家的长处,勤学苦练,细心揣摩,渐得书法之道,从摹体中脱出,形成自家体势、风格,其书以险劲刻厉的独特风貌而令人耳目一新。    
    欧阳询书法在隋代已很出名,到了唐代更是书名卓著,远播外夷。高丽王曾派专使求其墨迹,故唐高祖李渊叹曰:“不意询之书远播夷狄。”他的楷书融合了魏、晋、南北朝碑书的特点而自成一家,稳重、简练、化矫野为文明,引旷达为端雅,开一代风气,对后世影响极大。清包世臣说他“楷法沉实,力贯毫端,八方充满!”前代人评其书曰:“有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    
    欧阳询最大的贡献,是他对楷书结构的整理。他充分思考了点画之间的主次关系、穿插挪让、整体的章法和汉字形式的类别方面,使书法成为一种严肃的、郑重其事的创作方式。这种极端理性的用笔方式,也只有到了欧阳询的时代,才能被这样面面俱到地考虑到。相传欧阳询总结了有关楷书字体的结构方法共三十六条,名为“欧阳询三十六法”,此法虽然掺入了后人所作的若干解释或思考,但其中肯定有很大成分依然是欧阳询的:他的研究已经完全摆脱了不稳定的字形的无规律性的变化,而进入了造型分析的层次,书法结构的成熟观念,至此才算是真正的成立。    
    从欧阳询成功地改革了楷书的结构,并卓然自成大家以来,学习他的人就没有间断过,其中甚至有几次高峰期。米芾《书史》提到,唐末人学习欧书者尤其多,四明僧无作学习欧阳询的楷书,甚至可以达到八九分的程度,以欧书成名者又有七八家。至于宋代初期学习欧阳询楷书的人就更多了,皇妃孙氏之弟孙思皓学得最为逼真,名气也最大。    
    欧阳询的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温彦博碑》。行书墨迹有《张翰》、《卜商》、《梦奠》等帖。其书法理论传至今日的有:《八诀》、《三十六法》、《传授诀》、《用笔论》四篇。从点画结构到用笔,是一套完整的书法理论。是历代书论中极为著名的论文。    
    欧阳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美妙的书式,渗透了对新笔法的自信与自负,而这正是他贡献给后人的最有价值之所在。后人所崇尚的“晋唐传统”,欧阳询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一位。


《文化艺术》 第二章、书法艺术书法大家虞世南

    书法大家虞世南    
    唐代自文宗以下,历朝皇帝都以王羲之的书体为楷模。虞世南的书法,继承多于创造,加上虞世南博学卓识,坦诚忠直,故而深得宠幸。太宗言“远学王羲之,近学虞世南”,足见其影响力。虞体笔圆体方,外柔内刚,几无一点雕饰或火气,也自成书风,而他的行草书,则几乎是王羲之行草诸帖的嫡传。为初唐四大书家之一。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浙江余姚人,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他出身望族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从小就过继给叔父为子,因而取字伯施,生性沉静,笃志勤学。    
    虞世南少年时曾向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禅师学习书法,甚得王书神髓。为了学习书法,他曾把自己关在楼上,业成方才下楼。写过的废笔足足装满了一大瓮。他白天练完字,在入睡前还用手指划着肚皮或床单,琢磨字的气势结体。日子长久,被单也划穿了。通过刻苦学习,虞世南成了王氏笔法的嫡传宗师。    
    虞世南入唐时已是花甲之年,授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共掌文翰。一次,李世民命他把《列女传》书写在屏风上。当时没有底本,虞世南就默写出来,竟然一字不差。李世民立为太子,虞世南为太子中舍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虞世南被任命为员外散骑侍郎兼弘文馆学士,当时,虞世南年近古稀,他请求告老还乡,太宗不许,迁太子右庶子,虞世南固辞不受,仍被任命为秘书少监。贞观六年(633年)升秘书监,掌管图书著作等事,世称“虞监”。贞观八年进封永兴县公。因而史称“虞永兴”。    
    贞观十二年(638年)虞世南致仕(退休),官衔为银青光禄大夫、弘文馆学士。这年因病去世,享年81岁。唐文宗下诏陪葬昭陵,追赠礼部尚书,赐谥“文懿”。    
    他的书法圆融遒逸,外柔内刚,论者以为如裙带飘扬,而束身矩步,有冠剑不可犯之势。用笔沉粹、典丽,以风骨逆劲著称书史。他创立的“虞体”流派,刚柔并济,方圆互用。人们称颂“虞体”“得右军之美韵,而失其俊迈”。刘熙载《书概》说:“永兴书出于智永,故不外耀锋芒而内涵筋骨。”所谓得“右军之美韵”,是说得于王氏嫡传;所谓“失其俊迈”,是说他并非纯属“王书”一体,而是自立门户,独创新格。与欧阳询“险劲”一路并称“欧虞”。    
    传世的书迹有石刻《孔子庙堂碑》、《破邪论》及行书《积时帖》、《左脚帖》、《汝南公主墓志藁》等。著有《书旨述》、《笔髓论》。编有《北堂书抄》160卷。    
    《汝南公主墓志》,贞观十年(636年)书。纸本,行书18行,共222字。纵26。3厘米,横39。5厘米。此帖书法温润圆秀。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云:“见其萧散虚和,风流姿态种种,有笔外意”,是虞世南晚年的代表作。现藏上海博物馆。    
    《孔子庙堂碑》为虞世南撰文并书写。原碑立于贞观初年,楷书35行,每行64字。碑额篆书阴文“孔子庙堂之碑”6字。碑文记载唐高祖五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后裔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葺孔庙之事。为虞世南69岁时所书。此碑书法用笔圆润,字形稍呈狭长而尤显秀丽。横平竖直,笔势舒展,一片平和润雅之象。宋黄庭坚有诗赞曰:“虞书庙堂贞观刻,千两黄金哪够。”因此碑为初唐碑刻中杰出之作,亦为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家公认之虞书妙品。因书法佳妙,致使碑文捶拓过多,未几即毁。原碑毁后,唐武周长安三年(703年),武后命相王旦重刻,今重刻一石亦不传。


《文化艺术》 第二章、书法艺术柳公权与“柳体”

    柳公权与“柳体”    
    大唐文化瑰丽堂皇,书法艺术名家辈出。初唐有欧、虞、褚、薛;盛唐有张旭、颜真卿、怀素诸人;中晚唐有柳公权、沈传师诸大家。柳公权从颜真卿处接过楷书的旗帜,自创“柳体”,登上又一峰巅。“柳体”与“颜体”齐名,并称“颜筋柳骨”。    
    唐朝最后一位大书家柳公权(778~865),字诚悬,陕西耀县人。他继承了前辈书体结构,自创所谓“柳体”,并为后世百代楷模。其书体化身万千,流传于民间,乃至国外。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重视。他官居侍书,长在禁中,仕途通达。文宗皇帝称他的字是“钟王复生,无以复加焉”。    
    柳公权的书法,由于帝王的赏识,在他在世时就已极其珍贵。一次,文宗和学士们联句,文宗说:“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一时续的人很多,但文宗却偏独赏识柳公权的“熏风自南来,殿阁生余凉”,以为“词情皆足”,并“命题于殿壁”。柳公权遵旨持笔,一挥而就,字体很大,约有五寸,但精美非凡,以致文宗赞叹着说:“钟(繇)王(羲之)无以尚也。”立即迁他为少师。一次宣宗叫他在御前写楷书“卫夫人传笔法于王右军”,草书“谓语助者,焉乎哉也”,行书“永禅师真草千字文得家法”等29字,令军容使西门季玄捧砚,枢密使崔巨源拿笔,写完后备加赞赏,且又“赐以器币”。后来,此事传开,大家便都争着向他求字。    
    由于人们十分喜爱柳公权的字,所以都以得到柳公权的字为荣耀。朝中的大臣们死后,如果碑文的字不是出于柳公权的手笔,人家就要以为他们的子孙不孝。就连从四方来中国进贡的外国使臣,也都带着专门准备的钱来买柳公权的字。那些大臣和使臣们得到柳公权的字以后,就送给他许多金银财帛作为酬谢。柳公权对财物毫不经心在意,可对于自己使用的笔砚和收藏的碑帖、图书却十分珍爱,每次使用后,总要亲手锁好,保管起来。    
    《玄秘塔碑》书刻于唐会昌元年(841年),碑为楷书,总28行,每行54字,原碑下半截每行磨灭两字,即使是旧拓也不能窥见原貌,其余诸字则都完好无损。后世因此碑字画挺朗完好,结体精密紧凑,故学习柳体楷书的常以此碑为入门之阶。碑今存西安碑林。    
    除《玄秘塔碑》享有盛名外,其楷书之最精者当首推《神策军碑》。《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书刻于唐会昌三年(843年),崔铉撰文。因为此碑记述唐武宗李炎巡幸左神策军事,书刻后又立在皇宫禁地,不能随便捶拓,因此流传极少。    
    柳公权的行书帖刻,一般以《兰亭诗》为最出名。《兰亭诗》字迹虽较丰肥浓艳,但却骨力清劲,没有半点俗气。柳公权的行书帖刻《蒙诏帖》也很有名气。《蒙诏帖》全文只7行,仅“公权蒙诏,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深察感幸,公权呈”数字而已。又因帖中写有“翰林”字样,故此帖又称《翰林帖》。按柳公权《蒙诏帖》作于长庆元年(821年),其书字体气势超迈,意态雄健,当时柳公权44岁,正值雄姿英发之际,故其书自是如此。后人认为此帖不仅是柳公权行书的杰作,亦代表了中晚唐一代书法的风格。    
    


《文化艺术》 第二章、书法艺术文豪苏轼的书法成就

    文豪苏轼的书法成就    
    北宋最著名的文人首推苏轼,他在书法上的造诣也很精深,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书法“宋四家”。苏轼书法成就主要是体格的创新。他反对传统束缚,认为写字重神韵,重视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苏洵的长子,人称“苏长公”。他在宋神宗时曾受重用,然因新旧党争,屡遭贬抑,又因作诗“讪访朝政”,被人构陷入狱,出狱后贬黄州。从此随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生活。    
    苏轼敢于创新。“唐人尚法”,他却认为执笔无法,书法乃无法之法。他斜执笔,用侧锋,遭人讥议,却笔挟伟力豪气。他置“书贵瘦硬方通神”的训则于不顾,用既肥又扁的字形,吐露萧散风神。他在书法作品中抒发他的才情学识,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个性情绪的触发都在作品的笔画中表现出来。    
    苏轼从前代和当代书家中汲取营养,他一生的坎坷遭际也无不影响和促进他书艺的成长,终于达到卓然自立的境界。苏轼生命之波澜,至黄州一变;苏轼书法艺术,在黄州也随之一变。历炼越深,其书艺也愈加超越自我。他至儋州后又为之一变,“晚岁自儋州回,挟大海风涛之气,作字如古槎怪石,如怒龙喷浪、奇鬼搏人,书家不可及。”在苏轼那里,书艺与他的文学成就一样,随着生命的流走,阅历的加深,愈益闪放光辉,通向美妙的境界。    
    《罗池庙迎享送神诗碑》以苏轼的真迹刻石而成,刻于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正书,10行,行16字,无书写年月。在用笔上虽仍是三分笔,但温厚中出险辣,得气得势。比如其中一些“我”字,“戈”法不取钩,而是一泻而下;“事”、“兮”等字末尾均以铦利之锋芒挟裹而出。结字上也率性而作,如“鹅”字特大,且用行书,众多“兮”字,也随手妙变。王世贞有评:“东坡书《罗池铭辞》遒劲古雅,为其书中第一。”《罗池庙碑》与《表忠观碑》相比照,可以看到苏轼书碑的又一种面目和情调。    
    《前赤壁赋》,行楷书,纸本,前有缺行。曾经贾似道、文征明、项元汴、梁清标等收藏过,后入清内府,现存台湾。此赋用笔锋正力劲,欲透纸背;在宽厚丰腴的字形中,力凝聚收敛在筋骨中。这种力又往往从锋芒、挑踢、转折中闪烁出来,就像宽博的相貌中时有神采奕奕的目光流观顾盼。特别耐人寻味的是,苏轼选用行楷表现出一种静穆而深远的气息。明董其昌赞扬此赋“是坡公之《兰亭》也”。董氏还赞扬此书墨法:“每波画尽处每每有聚墨痕,如黍米珠,恨非石刻所能传耳。”    
    


《文化艺术》 第二章、书法艺术黄庭坚的书法成就

    黄庭坚的书法成就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他又能词,兼擅行、草书。书法初以周越为师,后取法颜真卿及怀素,受杨凝式影响,尤得力于《痊鹳铭》,笔法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倔,自成风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省修水县人。在书法上,被《宋史》本传称为“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在书法宋四家中,是最富有创造性的一位。    
    黄庭坚自幼聪颖异常,5岁能背诵五经,7岁写过一首《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因此他父亲黄庶非常喜爱这个孩子。舅父有时亦来黄家,随便从书架上取书一本查问庭坚,他能对答如流。李常为之惊奇,称他有“一日千里之功”。    
    宋神宗即位后,于熙宁三年(1070年),任王安石为宰相,开始实行新法。但是,新法一开始就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猛烈反对。后来新旧两党斗争愈演愈烈,革新和保守的斗争逐渐蜕化成官僚集团之间的争权夺利,一直延续到北宋灭亡。在这场斗争中,黄庭坚站在旧党一边,他很尊敬司马光和苏轼兄弟。他虽然没有积极参加这场斗争,但他的一生一直卷在斗争的旋涡里。崇宁四年(1105年)九月三十日病逝于戍楼,终年61岁。    
    新奇是黄庭坚书法艺术的主要特点。他有句话“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说得恰到好处。黄书中最奇伟、成绩最突出的是草书。他得笔法于张旭、怀素,特点为用笔瘦劲婉美,雄放瑰奇;体势纵横开阖,奇姿危态百出。特别是狂草,他用笔圆转飞动,使用点子和断笔特多;不求每行的陡直,只求通盘的气势连贯。联绵飞舞中,又富有节奏之美。    
    家乡存有《上冢》、《咏清水岩》、《双井解嘲》、《云岩寺院记》、《王纯中墓志铭》及都昌南山《清隐禅院记》等诗文及《双井》、《钓矶》等石刻。    
    《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晚年作品,黄庭坚一生创作了数以千百的行书精品,其中最负盛名者当推《松风阁诗帖》。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称行书之精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化艺术》 第二章、书法艺术米芾刷字

    米芾刷字    
    米芾以书法名世,为北宋四家之一,若论体势骏迈,则当属第一。米芾习书,自称“刷字”,成就以行书为最大。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法书,可见其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    
    米芾(1051~1108),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迁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