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6071-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

第16章

6071-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第16章

小说: 6071-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跎隙嗖扇×骰问剑挥诖嫘院臀难裕磺榻谄鸱矗巳胧ぁ!   
    进入唐代以后,随着文化艺术进入全面繁荣时期,敦煌的石窟创作也出现了高潮。唐代佛教典籍经过大量翻译和广泛流行,大量的佛经内容变为图像。这一时期“经变画”的规模十分宏伟。几乎一进洞窟,除塑像外,其余三壁都是巨幅绘画,人物众多,色彩绚烂华丽。这种通壁大画的出现,是唐代敦煌壁画的重要特色。    
    在唐壁画中,装饰图案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装饰龛楣、佛坛,还是整个天花板上的藻井,所绘龙凤龟蛇、狮象花树,以及云气水纹,无不栩栩如生。有的周围还饰以不同情态的飞天,更显流动活泼。唐代敦煌壁画一派繁荣,此后则每况愈下。到明清已成空白。晚清敦煌宝藏被西方侵略者大肆盗买,造成了这一民族艺术瑰宝的大量外流与毁损,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一大遗憾。


《文化艺术》 第三章、美术绘画元代的壁画艺术

    元代的壁画艺术    
    元代壁画比较兴盛,分布地区也很广。元代壁画创作由于统治者对道教的推崇也经历了一个发展时期,但传世作品不多。它是在继承唐宋和辽金壁画传统基础上亦有新的变化。寺庙、宫观壁画的题材内容以佛道人物为主,殿堂壁画大都描画山水、竹石花鸟。    
    参加创作的作者,大多数为民间画工。也有一部分文人士大夫画家。寺、观、墓室壁画多出民间画工之手,宫殿及府邸壁画以文人士大夫画家为主。山水、竹石、花鸟等题材的增多,是元代壁画的显著特点之一,这与文人画的兴盛和当时艺术风尚及审美爱好有密切关系。元代壁画主要分为:    
    ①佛寺、道观壁画。元朝政府为了利用宗教维护其统治;采取了保护宗教的政策;从而使佛教和道教颇为盛行。为了鼓励宗教的发展,元政府还下令全国兴修佛寺、道观,佛寺、道观壁画也随之应运而生,并多邀民间高手绘制。甘肃敦煌莫高窟第3窟和第465窟佛教密宗壁画,山西稷山县兴化寺、青龙寺佛教壁画,山西芮城县永乐宫、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道教壁画,均属于元代壁画代表作。特别是永乐宫壁画,规模宏大,描绘人物众多,内容丰富,技艺精湛,为存世古代道教壁画之最佳作品。    
    永乐宫是13世纪保存至今最为完整的建筑群,又有绘于14世纪的宏伟壁画,鲜明地体现了古代美术的卓越成就。这些壁画的创作年代大约正值欧洲文艺复兴初期,置于世界艺术之林也是卓越突出的。这些画都出自民间画师之手,元朝统治阶级由于艺术上的偏见,对他们的事迹不甚重视。但正是这些能工巧匠的创作,使元代壁画显示出非凡的技艺,流传千古。    
    广胜寺水神庙壁画中的戏剧人物图和描写明应王宫廷生活的画面,线条苍劲,色彩丰富,人物形象真实生动,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亦堪称元代壁画中的珍品。此外,像西藏的拉当寺、夏鲁寺,内蒙古、辽宁、甘肃、四川和华南许多地区的佛寺、道观中,当时都绘有佛道壁画。    
    ②墓室壁画。元代墓室壁画;据考古发现;最具代表性的有山西大同冯道真墓壁画和北京密云县元代墓壁画;均绘制于元代初期。    
    冯道真墓中的《论道图》、《观鱼图》、《道童图》和《疏林晚照图》等水墨画似乎出自同一位作者手笔,其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墓主人这位道教官员的生前生活、情趣和爱好。图中人物意态生动,景致优美,笔法流畅而苍劲,有南宋人遗规;其章法结构又颇受北宋和金代画法的影响,并且具有文人画的某些特色。北京密云县元墓壁画,人物衣纹勾描娴熟,花卉竹石线条洗练,尤其梅花、竹石作为单幅画面的出现,在前代壁画中极为罕见。上述两墓壁画的发现,对于研究元代早期山水、人物、花鸟竹石的画法和艺术风格的演变有重要价值。其他尚有山西长治市捉马村、辽宁凌源县富家屯、内蒙赤峰市三眼井元墓壁画等。    
    ③宫殿、厅堂壁画。元代皇家宫殿和贵族达官府邸;曾盛行用壁画进行装饰。据文献记载;元代宫中建嘉熙殿,一些著名画家如商琦、唐棣等人曾应召为该殿画壁。蒙古族道士画家张彦辅曾奉命画钦天殿壁。一些贵族、达官为附庸风雅,也请名画家在府邸厅堂内画一些山水、竹石、花鸟一类题材的壁画。但随着建筑物的毁灭,这类壁画已不复存在。    
    元代壁画的盛行,给一大批民间画工提供了施展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从而使得唐宋以来吴道子、武宗元等人的优秀壁画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在中国绘画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文化艺术》 第三章、美术绘画“浙派”创始人——戴进

    “浙派”创始人——戴进    
    明初,由于君主专制加强,画家们思想上受很大束缚。画院画家主要承袭宋代画院君主画的风格,花草画多取宋代工丽的路线。当时画坛以戴进为首的浙派影响最大,它是画史上第一个以地域命名的画派。    
    戴进(1388~1462),字文进,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浙江杭州人。宣德年间(1426~1435年)官直仁殿待诏,绘画临摹精博,得唐宋诸家之妙,故道释、人物、山水、花果、翎毛、走兽等,无所不工。山水师马远、夏圭,并取法郭熙、李唐,俱遒劲苍润;人物佛像能变通运笔,顿挫有力;所作葡萄配以勾勒竹、蟹爪草,别具格调。画在明中叶影响较大,是“浙派”创始人。成为明代前期画坛主流。代表作有《春山积翠图》、《竹石图》、《风雨归舟图》、《三顾茅庐图》、《达摩至慧能六代像》、《南屏雅集图》等。    
    一次,明宣宗在宫中观看画家们的得意之作。或许是戴进推测赤色是明朝的天命神授的吉色,皇帝一定喜欢,就把一幅钓鱼图放在自己的一批作品的最前面。画上的钓鱼人身穿一套赤色的长袍,很显眼。按照宋玉的《钓赋》加以解释,钓鱼人如同帝王或首领,被钓的鱼如同人才。当时,谢廷询是宫廷首席画家,画技在戴进之下,他怕戴进被皇帝看中,抢了自己的饭碗,就对皇帝说:“画得虽然好,但很俗气。大红是本朝官员的礼服用色,乡下的钓鱼人怎么能穿呢?”皇帝听他说得有理,就叫人把戴进的其他作品都撇开了。戴进在京城找不到出路,就只能寄人篱下,代替谢廷询画画,署名谢廷询。此事尽管引起时人的公愤,但却并没有改变戴进的命运。    
    戴进技艺全面,人物、山水、花卉皆擅长,面貌也有多种变化。山水取法宋人苍劲一派,又溶以元人水墨法传统,山石大斧劈皴,水墨淋漓,豪放挺健,下笔较重,粗犷有力,气势流沛。人物工意结合,面部描写较细,神态生动,衣纹线条则粗放顿挫,劲练洒脱,风貌独具。花鸟既能工笔设色,又能水墨写意。戴进的直接继承者有其子戴泉、婿王世祥、弟子方钺、夏芷等,均为浙江人,故他的传派世称“浙派”。    
    《春山积翠图》作于明正统十四年,是戴进62岁时的作品。此图构图、用笔与李唐、马远等南宋院体水墨画派风格—脉相承,以疏爽之笔出之。整幅作品用二大块斜向切入,近景以浓郁的松冠为主体;中景山岩以重浓墨点出树林;远景用淡墨稍示山形,施以苔点。近、中、远三个景物层次自然推出,简洁明快,颇具气势。视觉中心几株苍劲虬松屈曲盘桓,生意盎然。松下一高士曳杖缓行,一书童抱琴侍随,一前一后行进在高岭小径上。中景和远景的两座山峦相互交叉,左右相切,之间的茅舍隐隐约约,含蓄有致,与前景的人物相呼应。此图云气采用浸化渲染留出空白,隐无笔痕又弥漫流动。烟霭于画底油然而生,依山坡斜势施以皴笔,虽寥寥数笔,但将山坡质地表现毕至;小景山峦用笔轻快疏爽,虚实相映;山腰虚处薄雾环绕,宛如轻纱遮盖,穿过两山之间,消失在谷底尽头。使峡谷中的茅舍树林深幽隐藏,景致愈远愈迷濛。不仅加强了画面的空间层次感,而且充满了静谧空幽,使整幅画呈现出一种高古清远,悠闲舒适的士大夫的生活情趣。    
    


《文化艺术》 第三章、美术绘画江南第一才子——唐寅

    江南第一才子——唐寅    
    “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    
    唐寅(1470~1523)中国明代画家,文学家。字子畏、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他是一个取材广博的画家,山水多取法于南宋李唐、刘松年,一变斧劈皴为细长清劲线条皴法,并兼及元人法。画人物工笔,写意俱佳。画花鸟喜用水墨,清隽峭利,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画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官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还是沈周的徒弟,有一篇关于唐伯虎潜心学画的故事,还被后人引为为理想而奋斗的佳话,列为学习的楷模。唐寅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少年唐寅的画画得不错,富豪人家常请他作画,唐寅也就慢慢骄傲起来了。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她对唐寅说:“孩子,你学画还只是刚刚起步,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她随手递给唐寅一卷行李和一包碎银,“当今大画师沈周离此不远,拜他为师吧,画不好就别回来见我!”唐寅当然知道沈周的画很出名,欢欢喜喜上路拜师去了。    
    转眼就是一年。在沈周的指点下,唐寅的画技很有长进。这一天,小唐寅拿出自己的画和师傅的画比了比,已经不相上下了,不禁暗暗自喜:我自己已成名手,该出师回家看望母亲了。沈周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叫妻子准备饭菜为唐寅饯行。饭菜摆在后花园东北角的一间小屋里。这间小屋平时紧锁着,谁也不让进去。唐寅一进屋就四处张望,只见有四个门,却没有一扇窗子。他好奇地顺着门格子向外望去,见门外花红柳绿,山鸟飞翔,仿佛那山涧流水声都能听到。他想:这么好的风景,师傅平时不让我进来,大概是怕徒弟从这里出去游山逛水,无心学画了。他正看得发呆,听到师傅说话了:“你的画本来不错,又学了一年,现在可以出师了。你想到后花园痛痛快快地玩玩吗?”小唐寅顾不上满桌的饭菜,站起来就去开门,也许是走得急了,让门格子碰了一下;他便去开另一个门,又让门格子碰了一下;再去开第三个门,这回碰得更厉害了。原来这三个“门”都是沈周画在壁上的!唐寅从兴奋中醒悟过来,他转身扑通一声,双膝跪在师傅面前,说:“师傅,我不想回家了,让我再跟您学三年吧!”从此以后,小唐寅专心致志地跟师傅学画,再也不提出师回家的事了。    
    三年转眼过去了,冬日将尽。唐寅为感谢师傅的教育,亲自动手烧菜,宴请师傅。当他把烧好的鱼端上桌时,一只大狸猫从门外呼呼地跑进来,跳上桌子就想吃。唐寅急了,骂道:“大胆畜牲,师傅还没品尝,哪里轮得到你呀!”“啪”的就是一掌,那大狸猫“呼”的一声就往窗上跳,跳了一个窗户又一个窗户,就是跳不出去,最后“呜呜”地叫着从门口逃出去了。原来,那窗户是唐寅画在墙上的。师傅见了这情景,哈哈大笑起来:“唐寅呀,你已经四年没有见到你娘的面了,要过年了,快回去了吧……”    
    唐寅性格狂放不羁,在绘画中则独树一帜,自成一路。他行笔秀润缜密,具潇洒清逸的韵度。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人物画多描写古今仕女生活和历史故事。他的代表作《落霞孤鹜图》、《丘壑独步图》就是他绘画风格的最好的体现。    
    《落霞孤鹜图》是唐寅山水画苍秀一路的代表作。画高岭耸峙,几株茂密的柳树掩映着水阁台榭,下临大江。阁中一人独坐眺望,童子侍立,远处落霞孤骛,烟水微茫,景物十分辽阔。画法工整,山石轮廓用较干笔皴擦点染,线条变幻流畅,风格潇洒苍秀,构图不落俗套。画上自题诗曰:“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骛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作者显然是借《滕王阁序》作者王勃的少年得志,为自己坎坷的遭遇吐不平。此画近于南宋院体,和他借鉴北宋、元代的作品风格不同,是他盛年时的得意之作。唐寅除绘画外,兼长诗文、书法,堪称“二绝”,他以高度的文化修养,深化了艺术表现的层次。    
    《丘壑独步图》构图幽奇,意境清旷,运笔疏秀,皴染细丽,墨色苍润。山峦间泉水曲流,潺潺有声,在小桥曲径,杂树枯枝间,一位“襟带玄古、气度儒雅”的文人袖手伫立,若有所思。人物虽小,却刻划精细。树木勾勒简洁凝练。谨细却不拘束;物象真实而不失韵味,在唐寅作品中另具一格风貌。此图曾入清宫内廷,钤有“乾隆览赏”、“石渠宝笈”等印玺。后归著名收藏家吴湖帆,钤有“某景书屋”印并跋。


《文化艺术》 第三章、美术绘画民俗奇葩——杨柳青年画

    民俗奇葩——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始于明朝崇祯年间,已历时三百余载。因产生于天津杨柳青镇而得名。在中国众多年画中,卓而不群,风范独标。它风格独特,构图丰满,线刻精工细腻,人工染色艳丽,而且富有装饰趣味,为大众生活添加了欢乐,成为一年一度除旧迎新,履吉纳福的必备艺术品。    
    据说北宋末年即有开封的画师流寓于此,所以有“北宋画传杨柳青”之说。杨柳青年画以其细腻的笔法、秀丽的人物造型、明艳的色彩、丰富多姿的形式内容而著名。其中有“神笔”之称的白俊英就擅长杨柳青年画。    
    白俊英在书画艺术上造诣颇深,以绘画最为著名,她的山水画自有特色,画仕女极妍尽态,称为绝技。她的扇画和瓷画更是登峰造极,名噪一时。    
    白俊英家庭生活极为不幸,夫君早逝,她成了“青年孀守之人”,过早地结束了夫妻生活,因而也就避免了种种干扰与儿女拖累,在长期的孤独生活中,她不得不移情于诗文书画,在想象的世界里寻找寄托。因此,白俊英常得从容暇豫,以从事笔墨,或以书抒怀,或以画抒情,或以诗言志,从事艺术创作神凝意专,技艺精进,达到很高水平,世人称书画为“三绝技”,正是一个有力的旁证。年轻早寡,虽是不幸,但也造就了白俊英的多才多艺,足可见她是个自强不息的有作为的女子。    
    白俊英是个颇有学识,多才多艺的名媛,富有惊人的艺术才华,是才女中佼佼者,用“绝艺如君天下少”来形容白俊英当为恰如其分。    
    杨柳青年画在制作工艺上,技艺精湛,工序繁复。它采用木版套印和人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一张年画要经过构稿、雕版、木版套印、工笔彩绘、精工装裱等几道工序。题材丰富多彩,胖娃娃、门神、缸鱼,吉祥喜庆、五谷丰登,表现人民欢度新春的欢乐情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