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胜任的领导职务。
与此同时,一切人都应该努力以这样一种方式行使其参与自治的权利责任,以便为自己
和人类同胞创造最大限度的广义理解的福利。
5.关于男女关系的责任
因为妇女与男人是天生平等的,又因为他们常常相互吸引,所以,一切个人和社团都应
该尊重人性的这些方面,允许一切人,妇女和男人,拥有同等的权利去自由结婚,而且,一
切妇女和男人在婚姻生活或者解除婚姻方面都应有同等的权利。
与此同时,所有的男人和女人在婚姻之外和婚姻之内彼此对待的方式,都应该尊重自身
和别人的内在尊严、平等、自由和各项责任。
6.关于财产的责任
因为人类在本性上是自由的、有肉体的和社会性的,所以,一切个人和社团都应该尊重
人性的这些方面,允许一切个人和社团有权拥有各种不同种类的财产。
与此同时,应该以这样一种方式组织社会,以使财产之处置带有尊重,努力不仅仅为财
产所有者,而且也为其人类同胞,以及一般地为整个世界创造最大限度的福利。
7.关于工作与闲暇的责任
因为一切人要过真正的人的生活,通常就应既有有意义的工作,又有消遣性的闲暇,所
以,一切个人和社团都应该尊重人性的这些方面,并努力这样来组织社会,以便为自己也为
其社团的所有成员提供真正的人的生活的这两个方面。
与此同时,一切个人都有责任适当地工作以获取报酬,并且同一切社团一起,努力为自
己、为自己的社团、为其他的个人和社团,争取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和娱乐性的闲暇。
8.关于儿童与教育的责任
首先,儿童对自己的生存、对自己的社会化和教育,不能负任何责任;能负责任的是他
们的父母。当他们不论因何缘由而不能负责之时,范围较大的社团、亲属亲戚和公民社会就
有责任为孩子们提供尽可能最亲切的照顾,物质方面、心理方面、道德或精神方面以及社会
方面的照顾。
因为人类只有通过宽泛意义上的教育,在现在越来越多地还要加上严格意义上的教育,
才能成为真正富于人性的,所以,一切个人和社团都应该尊重人的发展的这个方面,并且应
该努力为所有的儿童和成年男女提供这样一种教育,这种教育旨在充分发展人的人格,以及
对各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促进一切人(不论其种族、民族、宗教、信仰、性别和其他
方面有何差别)之间的理解、对话和友谊以及对地球的尊重。
与此同时,一切个人和社团都有责任在为自己和自己的社团的这种教育提供必要手段方
面做出适当的贡献,此外,还应努力争取为一切人提供这种教育必须的手段。
9.关于和平的责任
因为对一切人来说,作为暴力之消失和正义之呈现的和平,乃是所有人的充分人性分别
地和共同地完全发展之必要条件,所以,一切个人和社团都应该尊重这项人类需要,并持续
地努力促进和平在所有层面上,在个人的、人际的、本地的、地区的、民族的和国际的层面
上之发展,同时承认:
a)和平的必要基础,是对一切人的公正;
b)暴力应予避免,只在无暴力则会导致更坏结果时才采用;
应该把一切努力都集中于迅速恢复和平——在对一切人公正这一必
c)当和平破裂之时,
要基础之上恢复和平。
与此同时,应该认识到和平像自由一样,是一种应当不断加以培育的正面价值,因此,
一切个人和社团都应该做出必要的事先努力,以求不仅避免和平被破坏,而且加强和平的稳
定发展和增长。
10.关于环境保护的责任
因为万物不论有无生命,都只因其存在便具有一种内在的价值,又因为假如环境被严重
破坏则人类就不能作为人类充分发展甚至生存下去,所以,一切个人和社团都应该尊重在其
中“我们大家生活、活动并拥有我们的存在”的生态圈,并且应该这样行动,从而:
a)除非是用于某种更大的善(例如用植物或动物果腹),否则不毁灭任何自然形态的生物
或无生物;
b)只要可能办到,就仅仅消耗可替换或可再生的自然形态物质。
与此同时,一切人和社团都应该不断地保持警戒,以保护我们脆弱的宇宙,尤其是保护
它免遭正在爆炸的人口和正在增加的技术可能性日益扩大的威胁。
1993 年 12 月 2 日修订
殊别价值与普世价值之间
——“文明冲突”的另一面
刘军宁(舒城)
中国当代学者。本文原载“多维新闻网”。
判断文明间会不会发生冲突,首先要探讨文明为什么冲突,即是否存在导致文明冲突的
重大肇因。这种肇因首先又必须从文明的内部去寻找。本文试图通过对文明内部价值构成的
剖析来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1 作一个简要的评估。
从价值构成上看,每一种文明都含有殊别价值和普世价值两种成分以及相应的制度。儒
教文明的殊别价值主要来自孔子等人创立的儒家教化;伊斯兰教的殊别价值主要来自于《古
兰经》 基督教的殊别价值则主要来自
; 《圣经》 正是这些殊别价值把各种文明相互区分开来。
。
从殊别价值的角度看,每一种文明都是平等的,彼此无高低之分。文明中的另一种价值是普
世价值及体现这些价值的相应制度,如人权、自由、平等、正义、宽容及其制度载体如民主、
宪政、法治和自由企业制度等等,这些价值在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中得到了系统化。它们之所
以为普世价值是因为从总趋势上看这些价值正在被各种文明所接受,而不论其殊别价值如
何。含有普世价值越多的文明越先进,越少则相对越落后。从这种意义上说,西方文明是一
种先进的文明并不是因为基督教比伊斯兰教或儒教高一等,而是西方文明中所包含的普世价
值多于其它文明。
殊别价值受特定文明的具体性格的限制,故受到该文明范围的限度。换句话说,殊别价
值的适用与推广不可能超越其所属文明的界限。例如,儒家的价值系统要在儒教文明圈以外
的地方普遍推行是不可能的。相比之下,普世价值则超越了文明之间的界限,甚至可以说是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如人对自由及其制度保障之普遍需要。所以,自由、正义、民主、法
治这些普世价值及其制度载体是没有国界、没有文明界限的。当然,普世价值的充分落实需
要一定的物质和文化条件,并且会打上各种文明之殊别价值的烙印,这是另一回事,不在本
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在文明的问题上,常碰到的误解有两个:一是把西方文明完全等同于普世价值,二是把
非西方文明完全等同于殊别价值。前者把西方文明看成是〃切合所有人的普世文明〃2。这过
分夸大了其中的普世价值,把其中的殊别价值也普世化了。基督教特有的殊别价值并不具有
普世的性格,更不能说是所有其它文明都注定要接受的。后者认为非西方文明只有殊别价值,
甚至不承认普世价值可以同样适用于非西方文明。这两种观点往往相互联系。非西方文明对
普世价值的吸纳固然迟于西方,且常常对这些价值加以抵制,但若从纵向的历史加以比较,
它们已经接受了很多的普世价值,只是没有达到西方文明所含普世价值的程度。然而,若是
把西方文明中的普世价值与殊别价值统统看作是普世价值,然后向世界加以推广,秉持这种
文明观就难免造成文明的冲突。
从人类的文明史上看,在普世价值尚未出现的时代,冲突最普遍,即所谓〃春秋无义战〃。
对普世价值分歧最大的时代是冲突最激烈、对峙最严峻的时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随后的
冷战。对普世价值的认同越多,文明间的冲突就越少。所以自从普世价值被发现之后,文明
间的冲突已不再取决于殊别价值,而是取决于普世价值的普世程度。换句话说,取决于各个
文明对自由、民主、市场、法治、人权、多元、宽容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认同
的程度越高,冲突越少;认同的程度越低,冲突则越有可能发生。从这种意义上讲文明的冲
突不是殊别价值问题,而是普世价值或意识形态问题。
文明的冲突,还是意识形态的冲突?
亨廷顿认为,随著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的冲突正让位与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他甚至自
信地断言,〃若是发生下一次世界大战的话,那将是文明之战。〃3 然而,意识形态的冲突真
的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吗?还是它仍用看不见的手支配著国家间和文明间的冲突?自由、民主
的普世价值已经没有普及的必要了吗?我们现在先来看看亨廷顿为其文明冲突论所列举的
经验证据。
亨廷顿列举了两个最主要的例证。一是中国儒教与西方的基督教之争,二是伊斯兰教与
基督教之争。按照表面上的逻辑,在三方之争中西方及其基督教是伊斯兰教与儒教的共同敌
人,而不是三方互为敌人,故得出儒教与伊斯兰教联手的结论是合乎常理的。亨廷顿认为,
中美的冲突是文明冲突,文明的断层线便是未来的冲突线。依此推断,儒教文明的阵营将包
括中国、日本、两韩、越南、台湾,香港。可是,现在有结成这一联盟的迹象吗?显然还没
有。不仅如此,它们因为意识形态的分歧而陷入了难以弥合的分治与对立,如中国大陆与台
湾、南韩与北韩之间。
用亨廷顿自己的话说,中美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中美对人权等的看法和理解上存在差
异。这些差异显然属于意识形态和普世价值的领域,而非文明或文化领域。众所周知,使中
美关系出现难题的真正原因是美国坚持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而非基督教的殊别价值,以及中
国政府坚持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而非儒教文化的殊别价值。所以在儒教文明圈内,与美国关
系难以改善的只包括那些与美国有意识形态差异乃至冲突的社会。可见,只有意识形态的因
素才能解释:为什么同为历史上受过儒教影响的国家,中国、北韩与美国关系的性质,显然
不同于南韩、日本与美国的关系。按照文化冲突论,中日、两韩应站在一个阵营与美国抗衡
才是,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可见的将来也不可能如此。美国与某些伊斯兰教国家的冲突,绝
不是美国的基督教文化与其伊斯兰教相冲突,而是美国的自由民主价值观与这些国家的威权
主义政权之间的冲突。意识形态的分裂越深,冲突的程度就越剧烈。只是伊斯兰的扩张性军
事独裁政权和反对政教分离这一现代民主国家起码原则的原教旨主义僧侣政权,才与美国关
系最僵;而象巴基斯坦、埃及这样的伊斯兰国家,哪怕其民主制度还不太稳定,就不会与美
国存在根本的冲突。在西方文明与儒教、伊斯兰教文明之间真正的冲突线根本不是文化的断
层线,而是意识形态的断层线。只是这种意识形态的断层线与冷战时期相比在划分和走向上
有所变化。
亨廷顿所列出的文明冲突的许多案例中都能看到意识形态的影子。例如他暗示,西方在
执行联合国决议中对以色列实行双重标准,是因为它们同属西方基督教文明 5。但是,对美
国舆论中指责前总统布什在〃人权和最惠国待遇〃问题上对中国也执行双重标准的说法,又怎
么解释呢?所以,布什若在中国问题上采用双重标准,不可能是出自文化传统上的解释。唯
一的解释是,此举是为了促进中国在意识形态上美国与美国对话。出于这种考虑,克林顿上
台后在对华政策上也不得不谨慎行事。若是按照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那将误诊中美关系的
性质,并将导致中美在意识形态上的冲突进一步扩大。
不可否认,在当今世界上,的确在发生著一些独立于意识形态的较纯粹的文化冲突,例
如发生在前苏联境内的一些民族纠纷。但是仍然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这种文明(文化)的冲
突正在世界范围内压倒其它冲突。在意识形态分裂仍然十分深重的后冷战世界中,文明的冲
突远远没有取代意识形态冲突,用亨廷顿自己的话说,民主化仍将是当今和未来世界的浪潮。
同时,威权国家的掌握者会继续以固有文化(殊别价值)的盾牌来抵挡西方意识形态的攻势,
防范自由、民主等普世价值和制度对他们的权力造成冲击。
若是把自由主义与极权主义及其左右翼变种的冲突和对抗视为意识形态冲突的全部内
容,那么,的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自由主义对抗右翼极权主义)和冷战(自由主义对抗
左翼极权主义)之后,这种意识形态的冲突已经以自由主义的胜利而告终。但是,价值观和
相应的制度的冲突并未因此结束,自由、民主、人权在许多地方受到了顽强的抵抗。而这种
抵抗最剧烈的地方也就是不接受自由民主的非西方与象征著自由民主的西方最可能发生冲
突的地方。所谓〃文明的冲突〃,只不过是在另一个锋面上展开的意识形态的冲突,或是在普
世价值上的冲突。如果说二次大战和冷战时期是自由主义与左右翼极权主义发生冲突,那么
现在则是自由主义与威权主义的冲突,如美国与两伊、政变后的海地、桑蒂诺派统治下的尼
加拉瓜、诺列加统治下的巴拿马、政变期间的格林纳达、伊拉客等威权国家所发生的冲突。
显然,目前与西方发生冲突的不是全部的儒教或伊斯兰教国家,而是其中的威权国家,甚至
连基督教、天主教或东正教文明中的威权国家也不例外。
(以下删除)
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限制
如果亨廷顿所断言的文明冲突其实不过是意识形态冲突的新形式,那么,我们不禁要问
为什么象亨廷顿这样卓有成就的政治科学家会对其观察对象前后作出差距如此之大的判断
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亨廷顿在过去所作的预言的效度
(validity)
,以及其重要论断的前后一致(consistancy)的程度。
在《变迁中社会的政治秩序》(1968)一书中,亨廷顿以犹犹豫豫的笔调来暗示苏联模
式作为一种可行的现代化道路具有较强的政治生命力 6。事实证明,这是一条走不通的现代
化道路。可是,亨廷顿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显然,他作判断时只是依据当时的一些
经验事实,如当时走这条现代化道路的国家数量在增加、关于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统计
数据等,而没有认真考察这条现代化道路的价值基础的坚实程度。他固然看到了这条现代化
道路的种种缺陷,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怀疑这条道路的可行性。换句话说,亨廷顿对苏联模式
的判断,是一种基于经验证据的事实判断,而不是对该模式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正当性的价
值判断。然而苏联模式却有其特有的价值基础,所以不含有价值判断的判断不可能是对苏联
模式的全面判断。如此看来,象美国所有其他的行为主义政治科学家一样,亨廷顿没有预见
到苏联后来的突变就不足为奇了。他们判断的失误就在于忽略了价值问题,而他们所研究的
对象的独特性恰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