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 >

第151章

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第151章

小说: 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伦理思想的确在中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呢,它的生产也好、生活也好,都必须适
应当地的地质地理条件。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中国在一个大的中华文化圈里面,还有许多非
常富有自己特点的文化区或者文化亚区。
  这一次拍摄的地方(湘西土家人文化区域、闽西客家文化区域、徽州文化区域等),尽管
都是属于中华文明范畴,但是各自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为什么呢?因为老百姓要过日子!
他们要生活、要生产,就必须适应当地的环境,用最小的代价,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理环境的
优势。所以我们看到这样的多元乡土文化现象、多元的乡土建筑,无论是湘西的吊角楼,还
是福建客家人的永定土楼,江南的水乡,还有徽州这样的徽派建筑,它们都是和当地的地理
历史条件相结合的。那么,这种方式能够保持这样长的时间,也就说明他们有着顽强的生命
力,他们是充分地利用或者适应了当地的历史环境条件,满足了当地老百姓最基本的生产、
生活需要,所以这些历史(地方)文化具有巨大的生命力。

                传统文明的保护与发展
  ●记者: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的现代化进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乡
      从
土社会。中国的一个实际情况是,具有典型古代文明特色的建筑大多留存在经济不发达或欠
发达地区。在这样的地方,发展经济与保护传统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张力。您如何评价这种
现实情况?
  葛剑雄:传统文化是最能够体现中国地方特色的!但是,历史毕竟在前进!今天我们能够
看到的古代文明的遗存,很大程度上都在一些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地方,或者很少引起人
们注意的地方。例如上海附近的周庄,为什么现在能够保存得那么好呢?其实一直到 80 年代
初,周庄是不通公路的。很多保留传统文明与乡土特色的地方,都是最不会引起人们注意的
地方。例如婺源是最具有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而到婺源的交通也是最差的。比如这一次
我们到黄山,本来以为从黄山到婺源的交通应该是比较好的,而实际上这段路非常难走,超
乎了人的想象。还有些地方,象楠溪江,我们最近去看到了宋代的建筑:水庄周围是房屋;
中间是活水,建筑非常传神;但是很遗憾,走进去几乎没有办法下脚,环境是非常的脏乱差,
也不知道是猪粪、鸡粪还是人粪,水池中间也放着许多废弃物。所以说,这些文明之所以保
持到今天,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贫穷、落后、交通不便。相反的,在经济发达和交通便捷的
地方,在人去楼空、当地人已经去了大城市谋生的地方,这些古代文明的遗存基本上不存在
了!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对古文明遗存主要还是依靠被动的保护,而不是主动的保护:
往往在引起人们注意了以后,就是蜂拥而至的游客;然后就是拯救、复兴这些建筑,同时也
造就了一大批假古董。难道这就是唯一的出路吗?我想不是!
  ●记者: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地方都把发展经济与保护古文明遗存结合起来,其中有成功
的例子也有比较多的败笔,那么在现代如何保护古文明遗存以及如何有效保护传统文明?
  葛剑雄:今天经济发展了,我们才有了一些钱。我们的文化程度提高了,也才有更多的
人意识到保存古代文明的价值。交通发达了,古文明遗存可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我们也就
可以同时通过多种方法对它们进行开发利用式的保护。为什么中华民族就不能自觉地保存我
们应该保存的历史文明呢?这个问题是我始终在考虑的!对未来,我本人一直是非常乐观的。
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探索积极保护的措施,例如安徽某地有条措施:凡是到您家里(民居)
的游客人数都有登记,到年底分红的时候,到您家来的游客人数越多,您拿的钱也越多。因
此这里的老百姓也对保护古文明遗存持积极的态度,外商来买还不同意,他们自己就把保护
和开发结合起来了。相反,有的地方呢,因为政策不落实,老百姓就只想着把老房子拆掉,
为什么呢?因为旧房子不拆掉就没办法造新房子。还有些地方因为缺乏规划,老百姓盖的新
房和古建筑混建在一起,现在为了申请世界文明遗产,又得拆新建旧,乱来一气。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个特定行业或者一种建筑方式,它们的消失几乎是历史的必然。
比如历史上有一种手工做碗的,现在就不现实了,除非是作为手工艺品来收藏。因为现代社
会的家庭,一般是什么碗便宜买什么碗,手工做碗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比如还有很多表演
的形式,如锣,现在就只能作为一种民间习俗来看待了,不可能与现代城市里的卡拉 OK、
电影、电视片竞争。所以我们只能把它作为一种艺术品来珍惜、来对待。我们决不能因为人
类怀念历史,就让我们今天的生活停留在过去,而应该希望我们的社会进一步发展。而且,
也只有通过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也才能自觉地留住我们即将消逝的远去的家园。
  ●记者:不同的人对古文明遗存保护的态度与方法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发达地区与欠发
达地区。作为对历史地理学术有专攻的学者,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葛剑雄:我想是能够找到一个恰当的保护方法,关键的问题是当地老百姓和政府官员的
自觉意识。对于学者而言,我们应该深刻地反省——我们是不是真正有了一种人文的关怀?
一些学者经常指责当地的老百姓不懂得爱惜祖先留下的古文明遗存;经常也有人住在城市的
高楼里面却又向往农村的田园风光。这是非常不公平的。我就经常对他们说,真要让您到这
样的农村住上一年半载,愿意吗?我想没人愿意。这些建筑都是只能看不能住的,难道这里
的主人就没有权利改善他们的生活吗?为什么要让他们住在这样风吹雨打、朝不保夕的房子
里面,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像我们一样,用上自来水、抽水马桶,用热水洗澡,甚至用上空调?
他们也要生存、生活,也有追求、改善自己处境的权利。同时我们也看到,历史不可能将什
么东西都留下,都留下来也没有什么价值。假如现在北京的房子都是四合院,福建、湖南的
建筑还都是明清时代的建筑,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我们现在珍惜这些古建筑,因为它们越
来越少!不是什么样的古建筑都应该保护,我们应该保护古建筑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保存的
方法也不是一味地要求当地人怎么怎么做,我们都是这些历史文明的传承者,都负有保存文
化传统的历史责任。
  我们对待古文明遗存,既不能做伪君子,也不能做书呆子。做书呆子就是只知道一味地
消极保护而不开发利用,不考虑当地的生活实际需要;做伪君子就是自己可以享受城市的现
代文明,你们却只能住在这样的老房子里。这都是不应该的。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可以明白
保护和利用古文明传统同样的重要。
                                 (实习记者梁清富)
                   编者旁白
  7 月下旬,自南京往银川,西安是中转。两段航程,截然不同的两种视觉。南京到西安
自然一路葱茏,满目皆绿,且富有不同的色调和层次。可是自西安起飞后,绿色顿失,扑目
而来的,只剩一种颜色:黄。那种单调的、大色块的黄,如此乏味,却无止境。说起来,天
是高蓝,地是玄黄,天地之际,正可靠在背椅上一边饮咖啡,一边欣赏这色调的反差,可是,
有心情吗?眼睛先是注视着黄河,一线瘦弱,在山丛中孤寂地绕圈,令人感慨。尔后,黄河
远逝,逝不去的惟有黄土。它一直随我到下飞机,环顾机场四周,静寂之外,除了风萧,还
是苍黄。
  是在飞机上就想起阿姆斯特朗的那句话,这位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在他从登
月舱向月球迈出第一只脚时,说:这一步,对个人来说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
巨大的飞跃。作为人类登月成功抑或人类征服自然的又一胜利的象征,这句话在他脱口而出
的当时,就随无线电波传遍了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我现在想起的其实并不是这句,而是
另外一句:当他转过身来,在黑色的无边无际的茫茫的宇空中,发现几十万公里之外有一颗
蓝色的星球,他意识到这就是地球。看起来,它是如此的孤寂,然而,它却是我们惟一的生
存家园——阿姆斯特朗如是说。
  人,大约总是在某个契机下才意识到环境问题的。虽然 1960 年代是美国生态运动勃起
的时代,雷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就在这个时代问世,并引起轩然大波。但我想阿姆斯
特朗这番由衷感慨,是因为他换了一个角度,从月球上看地球。这正好印证了维特根斯坦的
话:没有死过,就不知道生的价值;没有离开过地球,就不知道地球的价值(大意)。至于我
自己,环境意识的萌生,一直迟延到 1997 年——这使我感到很不好意思——那是新疆之行
的结果。浩瀚戈壁,了无人烟,生态荒凉,更兼无止境地抽取地下石油,让我情不自禁对环
境问题产生关注。记得有一次谈到能源问题,同去的我单位的一位领导说:将来科技发达了,
从戈壁滩上抓一把沙子,都能变成能源。这样天真的乐观主义我无法认同,科技并非万能,
它在解决一个问题时,有时带来的问题会更大。离疆时,我选择了火车,想从地面好好看看
戈壁。整整一个白天,看够了戈壁的广袤和苍凉。想到这么大面积的地域废在这里,无以利
用,而东部却又土地紧张,人满为患,不由得产生深深的无奈。可是,荒废的记忆还没逝去,
眼前的景象又让我发慌。所谓“两湖熟,天下足”。当我从长江上岸,由宜昌经高速公路去
武汉时,亲眼看到这富庶的土地给高速公路切割得七零八落。虽然,我无法确切知道这路要
占去多少田地,但,想着中国各省份那像蛛网般辐射的高速公路,想到它每伸展一分,可耕
地就萎缩一寸,心不禁随之萎缩:我们到底还剩多少地可供鲸吞?何况除路外,每一个城市
都在无止境地扩展,而城市的数目又在不断增加。
  这次到银川,为了编书,“人与世界”卷有有关环境的词条,我选择了它。在宁夏的几
天,编委对生态问题都感同身受,因为车行处常常可以看到黄沙和土壤的交锋,以及土壤不
敌而被沙化,另外就是水资源的匮乏。两个多月后,本书编委移师桂林,在从机场去市区的
路上,出租车司机的随同,一个 30 多岁的女性,喋喋不休地向我们介绍桂林有什么吃、有
什么玩。说到吃,提及野生动物。这些也能吃?我不禁质疑。这女子大不以为然,一边吃着
盒饭,一边振振有词:有什么不能吃?该吃就吃,人不就一辈子吗?对话当然无法继续,彼此
差距太远。但这也不能完全怪她,她头脑里压根就没有一点生态意识。谁给她灌输过?
  谁给她灌输过?这的确是个问题。昨天的课上,面对教材上歌德的话:艺术家既是自然
的奴隶,更是自然的主人。我有意识岔题,把主语“艺术家”置换为“人”,让学生谈谈看
法,以此做一次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测验。果然有学生对这样的陈述表示认同,认为不言而
喻。于是我谈了自己的看法,我的意思大概是:尽管从历史上看,人的确是自然的奴隶,如
原始社会,后来也的确成了所谓的主人,如工业文明兴盛以来。但这种意识包括陈述是有问
题的。如果人从奴隶到主人,这就意味着,自然变成了奴隶。人类一旦以主人自居,而把自
然仅仅视为满足自己需要的取用对象,并以奴役的方式对待它,那么,这个奴隶是会反过来
向人类报复的。事实也正如此。下面就谈了我几次出行所见所闻的生态感受,最后把人与自
然的关系归结为一种伦理共同体。因为,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成员之一,它和其他成员的关
系也只能是共同体的关系,而不是什么凌驾其上的主人。我发现,我说的这些,就这堂课而
言,至少比我介绍的那些文学理论更引起学生的注意,因为,这些问题学生们以前并没有接
触过,更谈不上思考。我当时的感受是,哪怕是一个中文系学生,文学理论知识少一点并不
可怕,可怕的是居然没有一点绿色意识,因为,这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
 环境生态问题最重要的是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这样一种认知,才可以对我们的行为
有所制约,包括我们对发展的迷信、能源的攫取、生态的破坏和消费方式的任意。俗话说,
知难行易,或曰,知易行难,但,不管孰难孰易,所谓“行知”,行的是知,不知又何以行?
因此,让我们的绿色行为从认知开始。
                                     (邵   建)




                第四个时间单位


                    李工有
                    中国当代学者。本文原载〈二十一世纪〉(香
                    港)1999(10)


  人科动物已有三百多万岁了。可以想像,他在孩时所认识的第一个时间单位很可能是
“天”。他白天打猎采摘,晚上睡觉休息,日月是他的第一个“钟”。待到他渐渐学会耕作畜
养时,春播秋收使他对“年”有了深刻的认识。年的重要性超过了天,成为与他的生存休戚
相关的第二个时间单位。文艺复兴以后,人生的世俗价值得到重视。工业社会资本投入产出
过程的利润实现往往要耗费投资者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是一生的精力。人生的跨度成为现
代文明的核心时间单位。人科动物经过三百多万年的努力,终于达到了与上帝所赐寿命相一
致的第三个时间单位∶“世”。当然,上帝创“世”也是按照一定次序进行的∶第一天区分
昼夜,第三天确定一年四季,第六天创造人世。上帝在第七天没有创造任何世俗之物,只赐
福给第七天,定为圣日。圣日就意味著非世俗。也就是说,第四个时间单位是超越人生尺度
的。千年代表著超越人生世俗之界的时间单位。
  上帝从第一个时间单位走到第四个时间单位只用了七天。人毕竟是凡夫俗子,他用了三
百多万年,才走过相应的历程。上帝凭他的意志在天上造就时间单位,而人类必须在大地上
的生存搏斗中一步步攀升时间单位。在与自然较量的漫长岁月里,人类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
获取和制造所需的物品。人类社会的投入产出过程和生态系统对人类生产过程后果的更新降
解,构成了人与自然的完整循环圈。人类生产过程产出的后果就是生态系统降解过程的投入,
降解的产出和资源更新的结果又可作为人类生产过程的投入。在这个完整的循环圈中,人类
社会投入产出周期的数量级只有大于等于该产出后果被自然更新降解周期的数量级,生态循
环才可正常进行,那个时代的生产方式才是自然可承受的,经济才是可持续发展的。这不等
式是生态循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望文生义,“时代”看来与时间最有关。在英文中,“时代”也是直接以 time 或它的复
数形式 times 来表达的。以时间单位的攀升为标志来描述时代的变迁,是否更符合“时代”
的本意?上帝创世以前的时空为混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