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张学良家事 >

第2章

张学良家事-第2章

小说: 张学良家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墙笮」倌菜那剐底拥约笆涔袢冀倭讼吕矗⒔恍腥舜搅诵铝⑼徒稚稀U抛髁匾幻婷钍窒氯饲星胁坏蒙枚倮吹某德硐淞幻娼晡炊ǖ脑鲮鞣蛉撕吞碛度税才诺揭患湔啃菹ⅲ⒌闵献詈玫难黄涛鲮鞣蛉搜咕K婧螅智鬃哉写父鏊婊さ闹匾僭保闼翘稍谄康目煌飞铣檠黄室獗硐殖霭ι酒难铀担骸翱龋衷诠叶嗍轮铮穆砺遥颐堑蓖练艘彩潜槐粕狭荷侥模 彼婊す僭奔抛髁厮渎估紊В刺竿挛难牛隙ū赜幸椋ξ仕趺闯坪簟U抛髁匾槐ㄐ彰父鏊婊さ刮豢诶淦貌畹愦涌簧戏吕础U抛髁氐拇竺缋坠岫窃缬卸牛且蚕氲比坏匾晕菩哿晌髀塘值恼抛髁乇囟婺空⑺祷按忠啊⑸缡ê穑袢占嗣妫词钦庋桓鋈逖盼潞汀⑽闹时虮虻那嗄辏皇辈唤等唬婷嫦嚓铮底猿破妗U抛髁乜闯隽怂堑难纫桑吮砻髯约旱男募#鞫蛩墙彩隽俗约旱纳硎篮腿绾伪槐莆弈危餍月洳莸木詈蟛⒈硎救绻艿玫交嵛倚馗疤赖富穑谒淮恰!   �
    几个随护官员被张作霖的这番话所打动,其中一个官员对张作霖说:“你们同朝廷作对,终非长久之计,迟早是会被剿灭的。现在增祺将军网开一面招抚胡匪,这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们何不趁势弃暗投明,改邪归正呢,这才是正路啊!”张作霖心中暗喜,但假装胆怯地说:“我早有此意,可是听说增祺将军不分青红皂白,常对杀人放火的胡匪和维护地方的保险队一并捉拿法办、严惩不怠。”那个官员说:“事到如今,也不必瞒你,我们护送的宝眷正是增祺将军最宠爱的沈氏夫人,你要是不放心的话,不妨去求求她。”张作霖大喜过望,就势跟着那个官员去拜见沈氏夫人。入室后,先行大礼参拜,然后俯首而立说:“张作霖冒犯夫人,愿听吩咐。”沈氏夫人此刻对张作霖的来意已猜到了几分,见张作霖对自己很恭敬,也很谦逊,便壮着胆子说:“我看你不像一般的绑匪,只要你能保证我们一行平安到达省城奉天,我一定在将军面前保举你。”此话恰好说中了张作霖的心事,他听后称谢不已,立即表示:“假如我张作霖能带领众兄弟投到将军麾下,为朝廷效力,有生之年,决不忘记夫人的大恩!”言毕告退,命令手下人将所劫之物连同枪械子弹如数奉还,此外,还备上一份厚礼赔罪。沈氏夫人和随护人员大为感动,拿出五锭纹银要赏给张作霖的部众,张作霖婉言谢绝说:“只要我们有出头露面的一天,那就没齿难忘了。”    
    沈氏夫人平安抵达奉天后,对张作霖的为人赞不绝口,详详细细地把他诚心弃暗投明,想接受招安的愿望告诉了增祺。增祺听夫人及随从说了途中有惊无险、转危为安的经过后,一时大为动容,他本就有招抚张作霖之意,此时便批复新民府接受张作霖的投诚。1902年,张作霖率250名匪众受抚新民府,被改编为巡警营马队,张作霖任帮办。自从归顺地方官府以后,张作霖便安心向善,英勇善战,1903年,新民府把巡警营与巡捕营合并为巡防营,共485人,张作霖被升任管带,他手下的张景惠和汤玉麟、张作相也分别当上了帮带和哨长。1904年春,张作霖部被列入国家正式军队编制,这是张作霖政治生涯中极为关键的一步,从此,他成了一个头戴五品亮白顶兰翎,身穿天青宁绸军制服,腰佩清式军刀,足登薄底快靴的正规清军的管带,月俸银130两。张作霖踏入官场,由此起步,凭借这一地位和手中的这支武装开始了此后无休止的权力角逐,居然得心应手,一路扶摇直上。


第一章 草莽出身的张作霖4、一步步登上权力的颠峰

    张作霖是个颇有头脑的人,他有一套自己的打算,懂得如何抓住机会,尽可能地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日俄战争期间,他周旋于清廷、日本和俄国三者之间,应对自如。对于朝廷的“中立政策”他持阳奉阴违的态度,对于恶斗中的日俄双方则采取双管齐下、投机取巧和从中渔利的立场。经历了复杂环境磨炼的张作霖,练就了一身同时对付几个敌人的本领,他的巡防营也因此扩编为三个营,这些都为他日后的升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06年,时任奉天巡防处总办的张锡銮是个精于骑射的人,有“快马张”之称。张作霖为了讨好这位顶头上司,特意从自己的战马中挑选了一匹最好的送给张锡銮,随后,又以“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借口,拜张锡銮为义父。在张锡銮离开新民赴奉天上任时,张作霖又从自己的马队中挑选了250名人高马大的骑兵,由他亲自率队,护送张锡銮直至奉天。这一系列的举动给张锡銮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不出张作霖所料,不久,来自奉天的任命书,就将他所部三营扩编成五营,他本人也被任命为巡防五营的统带官,这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张作霖不仅官职高升了一步,更重要的是实力又有所扩大。    
    1907年,清廷在东北废除将军制,建立行省,徐世昌被任命为东三省总督。上任伊始,就组织力量剿灭胡匪,在官军围追堵截下,大小匪帮或降或亡,清廷对徐世昌的政绩大为赞赏,但辽西巨匪杜立三的拒不投降,却使徐世昌寝食难安,大为头痛。为消灭杜立三,徐世昌特令张作霖前往剿匪,张作霖认为这又是他立功升官的好机会,机不可失,于是十分卖力,他不费吹灰之力就设计诱杀了杜立三,喜出望外的徐世昌立即奏报朝廷为张作霖请功,张作霖被朝廷赏银5000两,并提升为奉天省巡防营前路统领。不胜感激的张作霖进省来向总督谢委,徐世昌命督署总参议周树模代见,闲聊中周树模问他:“你为什么愿意受抚?”张作霖不假思索地说:“回禀大人,我想升官发财!”回答得非常干脆明确。    
    张作霖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所有,他无时无刻都在想着如何抓住机会,再进一步。1908年,徐世昌又一次将目光投向了他,派他到辽源、洮南一带追剿被沙俄收买的蒙古叛匪,张作霖果然又一次不辱使命。此时,张作霖的军事实力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巡防营扩充为七个营兵力,队伍增至3500多人。    
    这次剿灭叛国蒙匪之后,张作霖羽翼渐丰,野心勃勃的他不再甘心蛰居洮南一隅之地,他在耐心等待时机,蓄势待发。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奉天以张榕为首的革命党企图推翻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的统治,宣布奉天独立。赵尔巽对此惊惶失措,因驻省会清军第二混成旅倾向革命,政治上不可靠,遂急电令驻防在通辽一带的后路巡防营统领吴俊升前来救驾,以资震慑。政治头脑非常敏锐的张作霖截获了这个情报后,认为机会来了,于是日夜兼程,三天内到达奉天,积极镇压革命党的起事活动,挫败了革命党,维护了赵尔巽的封建统治。就这样,张作霖成功地为自己日后的飞黄腾达铺垫下了坚实的踏脚石。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夺了共和国大总统要职,身为清廷东三省总督的赵尔巽,摇身一变成了民国的奉天都督,节制奉、吉、黑三省。1912年,北洋政府对陆军进行整编时,经赵尔巽推荐,张作霖的巡防营被改编为陆军第27师,张作霖任中将师长。1916年4月,北京政府又任命张作霖为奉天督军兼省长,一跃而为奉天举足轻重的实力派人物。从此,张作霖由原本清廷一个小小的武官,成了民国的新贵,以其为首的奉系军阀开始形成。张作霖称霸奉天全省之后,很重视文治武功,不仅接纳了一批军校出身的新派,而且还网罗了一批官僚政客,协助他治理奉天军政。野心勃勃的张作霖,在奉天省安定以后,又着手兼并了吉林、黑龙江两省,1918年9月,北京政府屈于张作霖的军事压力,任命张作霖为东三省巡阅使,总揽东三省军政大权。至此,张作霖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张大帅”,以他为首的奉系军阀也最终形成。    
    张作霖并非北洋军阀嫡系,但他插手北洋军阀派系斗争,纵横捭阖,夺权逐利,先后击败段祺瑞、曹锟、吴佩孚的皖、直两系势力。奉系军阀迅速崛起,张作霖身为奉系军阀首领,在较长时间内控制着北京政府。在20世纪20年代,北洋政府历届总统选举,每届内阁组成,如果没有张作霖的首肯,是很难维持其统治的。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终于登上了他梦寐以求的最高宝座,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末代国家元首。


第一章 草莽出身的张作霖5、“不能做让子孙后代抬不起头来的事”

    奉系和张作霖的崛起,和日本帝国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张作霖在未入关之前,深知在满蒙做任何一件事情,抛开日本或无视日本都是行不通的,所以不管他内心喜欢不喜欢日本,只要日本控制着东北,他就要和日本合作,保持友好关系,取得日本的谅解和支持,以图将来的发展;而对日本来说,蓄意吞并东北,进而侵略全中国,是既定的国策,他们也需要张作霖这样的人物来巩固日本在满蒙的特殊地位。出于各自不便告人的目的,双方很自然地勾结到了一起。但张作霖毕竟是中国人,他也具有民族感情,在和日本交往中,也要保持自己的体面和中国应有的独立自主权,所以,他与日本帝国主义既有相互利用的一面,也有矛盾冲突的一面。特别是张作霖率部入关以后,他已不再是割据一方的地方小军阀,而是握有北京政权占有半个中国的大军阀了,他对国内局势有了新的看法——仅仅取得日本的支持远远不够了,已经不符合现实的需要,还必须争取更多国家的支持,才能在北京站稳脚跟。同时,张作霖也想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借助英美势力,牵制贪得无厌的日本,由日本手掌中挣脱出来,获得较多的独立自主权。因此,入关后张作霖与日本的矛盾渐趋尖锐,最后竟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张作霖是个机智善变的人,他善于窥伺各时期日本政府对华政策的虚实张持,去钻空子。在几次打内战和他处境危殆,需要借助外力时,他会无视舆论反对,接受日本提出的苛刻甚至屈辱的条件,以获得支援,但事情过后就另改一副面孔,设词推诿,概不履行或承认。他在对日交涉上有一个秘诀——从来不订成文条约或协定,也从来不在正式外交文件上签字,预先就留下尔后耍赖不认帐的借口。而日本也以为签订正式条约,可能引起国际麻烦,于事无补,又觉得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不怕张作霖不就范,也默许了这种做法。    
    张作霖取得北京政权后,日本原以为他一定能顺从己意,解决多年来没有解决的“满蒙悬案”。所谓“满蒙悬案”,主要是指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的“二十一条”中有关“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地区的问题。1925年郭松龄反奉时,张作霖为取得日本援助以打败郭松龄,曾和日本缔结密约,密约中规定日本在我东北享有土地商租权和杂居权等条款。但事过境迁,在打败郭松龄之后,张作霖深感这些条件太过苛刻——如果答应土地商租和杂居权,就等于承认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的“二十一条”,损失太大,照章履行的话,不但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抗,而且也将使自己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处处受制于人,严重影响自己的切身利益,所以,张作霖采取了不加理睬,避而不谈,以拖为上策的办法来对付日本人。对此,日本深为不满,说“张作霖说话,说了不算”。    
    但对于日本陆军的及时援助,张作霖是心存感激的,他对左右亲信说:“日本人这次帮我,当然有所为的,我们对他的好意,也应该有个报答,我张作霖受日本人的好处,只有拿出我自己的财物来报答他,我将日本银行的存款,全数赠送,表示我的全心全力。日本人如果另有要求,只要是张作霖个人所有,我决不吝啬,但国家的权力、中国人共有的财产,我不敢随便慷他人之慨,我是东北的当家人,我得替中国人保护这份财产,不负他们的所托!”张作霖说到做到,他将自己存在日本正金、朝鲜两个银行的日金存款500万元,全部赠给关东军司令官,分赠日本出力人员。他当时表示:“日本人仗义扶危,武士道的精神,固然施不望报,但张作霖受人一饭之恩,终身便不能忘,这一点意思表示,聊以酬答日本人公私的协助好意。”    
    1927年8月,日本驻奉总领事吉田茂再次提出所谓“满蒙悬案”问题,有一次竟盛气凌人地对张作霖说:“你要真不接受的话,日方当另有办法。”张作霖听了很不受用,他当即毫不示弱的反唇相讥道:“怎么说!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尽管拿出来,难道又要出兵吗?我姓张的等着你好了!”话音刚落,就起身送客。而后吉田茂每次到张作霖那里去谈判,只要一遇到对己不利的话,张作霖就立刻推说牙疼退席,借以拖延时间,抵制日本的无理要求。    
    1928年4月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4支国民党新军阀联合起来,组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四个集团军,决定进行“北伐”,共同反对奉系和张作霖。北伐军一路打来,奉军节节败退,张作霖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日本更是趁机纠缠不休,趁火打劫,逼迫张作霖在满蒙问题上作出明确答复。然而,就在日本侵略者不断施加高压的情况下,张作霖在多个场合连续表示,“豁出去我这身臭皮囊不要了,也不能做让子孙后代抬不起头来的事!”    
    1928年5月17日晚,日本公使芳泽拜会张作霖,将日本照会面交张作霖,并提出“满蒙权益”的要求,诱惑说:“如果你答应这个要求,日本可以设法阻止北伐军渡过黄河。”张作霖警觉地看了芳泽一眼,正色道:“我们家中的事,不劳邻居费心,谢谢你们的好意。”芳泽轻蔑地说:“你们打得过北伐军吗?”张作霖不紧不慢地说:“打不过他们,我们可以退出关外。”诱惑不成,芳泽变了嘴脸,恐吓说:“恐怕未必回得去吧!”张作霖才不吃这一套呢,他满不在乎:“关外是我们的家,愿意回去就回去,有什么不行!”芳泽见说不过张作霖,恼羞成怒,便开始挑衅:“张宗昌的兵在济南杀死几十名日本侨民。”张作霖不为所动地说:“我尚未接到报告。”芳泽接着用威胁的口吻说道:“张宗昌是你的部下,你对此事应负一切责任。”话音未落,张作霖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久蓄的怒火终于如火山爆发般汹涌而出,朝着芳泽熊熊燃烧。他愤然从椅子上站起来,把手里的翡翠嘴旱烟袋猛力向地下摔成两截,声色俱厉地冲着芳泽叫道:“此事一无报告,二无调查,叫我负责,他妈拉个巴子,岂有此理!我这个臭皮囊不要了,也不能做这种叫我子子孙孙抬不起头来的事情。”说完撇下芳泽,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客厅,两人3个多小时的唇枪舌战,在硝烟弥漫中不欢而散。    
    对于日本的照会,张作霖于5月25日通过外交部长罗文干答复日本政府:“于战乱及于京津地区,影响波及满洲地区时,日本将采取机宜措施一节,中国政府断难承认。东三省及京津地方,均为中国领土,主权所在,不容漠视。”最后并告诫日本说:“深盼日本政府鉴于济南不祥事件之发生,勿再有不合国际惯例之措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