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无奈三国 >

第113章

无奈三国-第113章

小说: 无奈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凭太尉大人差遣、调用。”

刘明欣喜的又一次搀扶起了荀攸。随后命人摆酒,给荀彧、荀攸和陈琳接风洗尘。

酒席宴上,荀彧、荀攸、陈琳全都是畅抒己见,提出各自的对幽州建设和发展的看法及建议。而这其中最让刘明称赞和记在心中的,就是荀彧提出的乱世以起,用人在即,应广设招贤馆,以纳贤才。

刘明对荀彧这个建议,那可真是深有体会。虽然自己现在手下的人也不少。可这几下里一分,还真不够用的。都有点捉襟见肘了。而且自己现在虽然也在培养将才,可毕竟那还需要时间,现在可是时间不等人呀。荀彧的这个建议,实在是太正确了。

不多时,荀彧这几个文人,就在刘明的这些高度酒下灌醉了。倒是刘明和郭嘉等人平常和张飞他们喝惯了,酒量早就练出来了。没有什么事。

刘明安排了荀彧等人休息之后,随即向郭嘉和杨军寻问该如何安置这几个人。

荀彧、荀攸这二人没说的,那郭嘉老早之前,就准备好他们的职务了。此时立马就向刘明举荐此二人为行军教授,平时协助刘明处理政事,战时协助刘明出谋划策。

陈琳则是大伙一致认为,虽然此时还不晓得陈琳政事上的处理能力,可此人口才了得,文笔了得。那绝对是没得说。而正好刘明最近一直认为幽州的报纸虽然办得不错,可是和现代的报纸比起来,总是少了点什么。而刚才刘明在酒席宴上看到陈琳和荀彧、荀攸二人因为观点不同,时而产生的辩论,刘明这才恍然,现在幽州办得这些报纸,几乎都是一些趣味相同的士子写的文章,虽然词句华丽精彩,可总是少了一些针对性,和刻薄性。

因此,在刘明得提议下,陈琳被任命为‘幽州时事报’的主编。负责缮写社论,抨击时事,持掌幽州舆论的导向,把握幽州的喉舌。

而就在刘明这里添人进口,欣欣向荣的时候。那曹操也迎来了自己的机遇,开始了蓬勃的发展。

这曹操自打兵败之后,就返回了陈留老家,继续的招兵买马,聚草屯粮。结交兖州的各个豪强,望族。由于曹操是早巴巴的就回来的。而那时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等人还在袁绍那里瞎待着呢。故此,曹操就在兖州和陈留无主之际,发展壮大起来了。

而在兖州刺史刘岱回来了之后,那刘岱又背负了杀害朝廷大臣的罪名,被留居洛阳的众公卿罢免了官职。虽然这不对刘岱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可那兖州刺史刘岱的心中也堵得慌,也憋屈得慌,更是惶恐不可终日。因此,刘岱也无心理会发展壮大的曹操。

而随后回来的陈留太守张邈,又接到了袁绍命其捉拿刘岱的命令。不知道应该如何得面对兖州刺史刘岱。故此,也没心思理会曹操以及其他的闲事。

不久之后,兖州刺史刘岱又接到了董卓以皇帝的名义对其进行的嘉奖。表扬其铲除叛臣有功。升其为兖州牧。这一下,刘岱倒是不愁洛阳众公卿给自己定的罪名了。可是,自己本来就是讨伐国贼董卓的正义之士,可如今自己却托庇到了国贼董卓的名下,以后自己绝对会被文人,史书唾骂的。而自己要不托庇到董卓的名下,恐怕眼前就有杀身之祸。

这刘岱本身的年纪就已经不小了,如今又被这几种念头这么痛苦的一折磨着,结果又赶上了张秀儿下令天下的黄巾旧部在各地起事。一个不小心,嘎呗儿,死在了起义的黄巾将士的手中。

刘岱这一死不要紧,这一下可就看出曹操之前结交那些氏族豪强的用处来了。曹操手下的心腹谋士陈宫,借着自己在兖州当地士子中的影响,提议恭迎曹操为兖州牧。一时之间,那时是八方响应。

而曹操也因此在还没有取得洛阳众公卿或是长安皇上那两个朝廷的同意及授命下,就已经是实质上的取得了兖州的统治权。而随后的联名上书到了洛阳的众公卿,和长安的董卓那里之后,两方面都不能实际性的控制兖州,又怕把曹操推倒对方的那一面,因此也都顺水推舟的任命了曹操兖州刺史的地位。

曹操至此,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兖州刺史。立马大刀阔斧的开始了整顿兖州的军政事务。又因曹操对刘明的佩服,因此,兖州的军政事务,大部分都是仿造刘明得幽州来治理得。曹操练兵屯田,收敛流民。严明法纪。招贤纳士。一时之间,兖州的面貌为之一新。兖州地面上的豪杰,有志之士,纷纷来投。

这一日,戏志才为曹操引荐一人,乃是东郡,东阿人(山东阳谷),姓程,名昱,字仲德。

曹操也风闻过此人。

想当初,在黄巾起事之时,那东阿县县丞王度起而应之,更烧掉县中的仓库。县令踰城逃走,吏民负老携幼向东逃到渠丘山。

此时尚在故乡的程昱命人去侦视王度,发现王度等人得空城不能固守,于是出城西五六里外止屯。

当时那程昱向县中大户薛房等人说:“如今王度等得到城郭也不能屯居,其势可以测知。他不过想趁机虏掠财物,并没有坚甲利兵以盈攻守之志。我们为何不相继回城守之?而且城高郭厚,又多谷米,如今若果还城找寻县令,共同坚守,王度必不能久待下去,那时向他攻击,王度随时可破。”

那薛房等倒是认同了程昱的看法。可那些吏民却不肯相从,当时程昱曾无奈地说:“愚民不可共计大事。”

但是程昱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密遣数骑在东山上高举旗幡,令薛房等人望见,然后大呼:“贼兵已经攻至!”,便下山取城,那些吏民见势也只能跟随程昱他们同去了。

而程昱也因此最终找到县令,一同守城。

后来王度等人来攻城,不能攻破,正欲退走。那程昱又趁机率吏民开城门追击,王度败走。东阿由此得全。

第一百七十二回 拥立

却说曹操知道这程昱如此了得,怎么会轻易放过程昱,自是恭敬有佳,虚心招待。而且,曹操和程昱一谈之下,立马就相见恨晚,引为知己。曹操当即就拜程昱为行军司马。

而曹操任兖州牧后,那济北相鲍信也带着手下两万多人来投曹操。

要说起济北相鲍信来,那济北相鲍信可是和曹操的交情非浅。

想当初鲍信受大将军何进所征辟,就任骑都尉,受命回乡招募兵卒,而鲍信在招募了一千多士兵之后,回来到达成皋的时候,那何进就已经死于政变。而当鲍信赶回洛阳的时候,董卓就已经进京了。当时鲍信就知道董卓必然会祸乱天下,于是就劝袁绍袭杀董卓。

鲍信对袁绍说:“董卓如今手握重兵,横行京城,我们如不趁机动手,日后必然吃亏。不如现在趁董卓刚到京都,士卒疲惫,我们就对董卓发动袭击,一定可以一举擒拿董卓。”

可那袁绍当时畏惧董卓的兵势,而没敢行动。

鲍信于是就带兵回乡,征召了士兵两万人,骑兵七百人,运载粮草物资的车辆五千多辆。直到曹操发檄文,在己吾起兵。鲍信于是以济北相身份与其弟鲍韬,鲍忠起兵响应曹操。

当时同盟军推举袁绍为盟主,曹操担任奋武将军,曹操与袁绍也因为鲍信的势力而上表推举鲍信担任破虏将军,鲍韬担任裨将军。

而随后,董卓携帝向长安逃窜,在刘明追击董卓之后,唯有曹操再次的起兵追击董卓。那鲍信就因此对曹操说:“日后能统领天下群雄以拨乱反正者,唯太尉刘明与曹公矣。”

群雄散去之时,那鲍信既没围着袁绍转,又因其弟鲍忠死在华雄之手。因此早早得就回去了。

而鲍信在兖州刺史死了之后,陈宫联合兖州的氏族推举曹操为兖州牧的时候,就是第一个响应的。而如今曹操正式成为了兖州牧。这鲍信自然是立即前来报道了。

曹操一见鲍信带着那么多的兵马前来,当时大喜过望。封鲍信为济北郡守。

而不久之后,又有一个人领着几百号人拿着王郎的推荐信来投曹操。此人乃是泰山巨平人,姓于,名禁,字文则。初时曾在鲍信手下,后在王郎手下为都伯。王郎觉得于禁有大将之材,就把于禁推荐给曹操。曹操见了于禁之后,觉得此人武艺高强,尤擅统兵布阵,乃拜于禁为典军校尉。

就在曹操巩固兖州的势力,平定兖州地面之上,黄巾骚乱的时候。那渤海的袁绍也听从谋士逢纪的建议,联合魏郡太守韩馥以及一些其他的关东将领,以皇帝年幼且被董卓控制为由,上书冀州刺史刘虞,推举刘虞称帝。

原来,那袁绍当初在渤海的时候,仗着原先冀州刺史刘虞打下的底子不错,钱粮广多,而且自己本身的人脉又广。很快的就网罗了不少的人才,扯起了十几万的兵马,并因此在诸侯汇聚的时候,成为了盟主。可毕竟人多了之后,这钱粮就花的跟流水一样了。到了群雄散去之时,这袁绍本身的粮食也不多了。此时幸亏那魏郡的太守韩馥,乃是袁门的故吏出身,很是为袁绍踢脚。在袁绍回归渤海,路过魏郡的时候,那韩馥派人给袁绍送来了二十万担的军粮,缓解了袁绍的军粮危机。

可袁绍军粮危机缓解了之后,那袁绍一方面受人鼓吹‘大丈夫纵横天下,岂待他人送粮为食!’。另一方面也不满由刘明拥立的那个以待在洛阳的众公卿组成的朝廷,对自己的指手画脚。因此产生了许多的想法。

那袁绍众多的想法之一,就是以刘备的计策,蚕食周边的势力,发展壮大。可袁绍所在渤海郡的本身,就是受到那冀州刺史刘虞的辖制。袁绍要想扩大地盘,必然会与冀州刺史刘虞产生冲突。虽然袁绍自信有能力把只知道发展农耕,予民休生养息的刘虞轻易击败。可那宗正刘虞与太尉刘明得交厚,那是天下皆知的。袁绍怕引起太尉刘明的报复,故而不敢轻易动手。

其二,那袁绍也想摆脱洛阳朝廷对自己的指手画脚。可如今那个洛阳的朝廷,是唯一一个可以在名分上抵制长安董卓把持的那个朝廷的政权。袁绍自己到是也想组建一个,可自己的名气不够呀。而宗正刘虞则不然,那刘虞不仅名气足,又是汉室的宗亲,宗正大人,可谓是根正苗红。而且最主要的,就是那刘虞本身只注重百姓的生活安乐,对军事一窍不通。用袁绍谋士逢纪的话来讲‘那刘虞就算是当了皇帝,也可不能阻碍主公的发展壮大。反倒是可以为主公提供大量的军粮,钱财。主公完全可以借着拥立之功,求得大将军的名分,借机把持朝政,掌控实权。把刘虞架空,从而征讨四方,一统天下。’

因此,袁绍才退而求其次,准备拥立刘虞称帝。

此事在袁绍手下的刘备看来,简直就是一场闹剧。以刘备对刘虞的了解,知道刘虞绝对是不可能同意袁绍他们的意见的。可刘备见到袁绍等人的兴致都挺足,因此也不想出头坏了袁绍对自己好感。毕竟刘备本身就是想借着袁绍的势力求得发展的,而不是真心想帮着袁绍如何如何的。

果不其然,刘虞一看到袁绍的这封表章,先是心跳不已,随后是勃然大怒。随手就把袁绍的这道表章丢到了地上。

刘虞的治中从事田丰一看刘虞如此的发怒,连忙把袁绍的那道表章捡起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魏郡太守韩馥、勃海太守袁绍及山东诸将议:今朝廷幼冲,逼于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现虞乃宗室之长者,欲立之为主。’

田丰一看就乐了,先把代表袁绍等人来此请求给刘虞上尊号的张岐,给打发走了。然后对着刘虞说道:“大人,这是好事呀。您怎么发火了呢?”

这田丰虽然智谋深远,可惜是性子太直,直接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此时刘虞的怒气犹自未消,又听的田丰这么说。也就是刘虞平常的养性功夫不错,这才压住了怒火跟田丰说道:“元皓休来戏我。那袁绍如何会好心得,立我为主。他不过就是想借我的名分,行谋逆之实。架空于我,使我为傀儡罢了。而且,就算那袁绍等人是真心的立我为主,可是我那太尉贤弟的手里,有先皇的遗诏在手,明确地指定了当今的皇上为帝。我身受先皇大恩。怎么可以起心谋夺当今皇上的帝位。此事是万万不可的。你也休得再提。如若不然,我必治你的谋逆之罪!”

此时,刘虞的别驾从事沮授也看了袁绍的那道表章,心中明白田丰的想法。看到刘虞如此说,沮授心中不甘的上前建策道:“大人。这可真是天上掉下馅饼的好事。那袁绍等人兵多将广,全都是拥有一定实力的诸侯,如今他们要拥立大人您称皇帝,用来取代那个被国贼董卓玩于鼓掌之中的小皇上。此事对于大人来说,那可真的算是有百利而无一害!首先,您是汉室宗亲,又有等同三公之高位。您要是称帝的话,天下人不会有什么不认同的。其次,那是袁绍等人拥立您为皇帝的,即使事有不测,首先倒霉的也是袁绍、韩馥等人,您还可以从容的回到咱们冀州,坐领州牧。可是此事一旦成功,您可就是那光武皇帝再世,可以中兴汉室了。再次,您怕那袁绍等人立您为傀儡,可那袁绍,韩馥等人,均在您的辖制之下。以前您只是刺史之职,有监察,委任之权。而无革除他们之权。可您要是被他们拥立为帝之后,只要一纸公文,就可革除他们的官职。须知这冀州上下,谁不感念您的恩得,只要您的命令,又有谁不会遵从?而且太尉大人与您私交甚厚,只要您称帝之后,表太尉大人为王,幽州兵马即可为您之强援。那袁绍等人就算是有什么异心,也不过是为您做嫁衣尔。”

长吏耿武此时也借机插言道:“大人。确实如此。而且,就算是咱们得不到太尉大人的援助。那袁绍乃是孤军穷客,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乳哺,立刻饿毙。而那韩馥也是无谋之辈。咱们即使是立刻招兵,也可轻易擒之。大人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虽然刘虞的这几个手下极力的向刘虞阐诉称帝的好处。可是这刘虞的忠义之心发作,说什么就是不答应。而且回书把那些让他当皇帝的人,骂了个狗血淋头道:“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暞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误邪!”

田丰等人虽然对刘虞的这种做法,不以为然。可却对刘虞在面对如此诱惑,还能遵守礼仪之道,甘为一个“纯臣”,而敬佩不止。决心追随刘虞到底。因此对刘虞这种不但拒绝袁绍等人的要求,而且还极为坚决,并且要痛骂对方一顿的做法,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是默默地做好了召集人马,随时应战的准备。

而此时,刘明手下的吕布到了辽西郡之后,为了自己将来的利益,还真的就听从了郭嘉得嘱咐,也不急着追赶那公孙度了,而是在辽西郡的地面上,那是狠狠的一通横划拉,接连拿下了海阳,滦县,乐亭,黎昌,肥如等城。

这些小城,有的只有三五百的军马,多的也超不过一千人,不是在吕布轻易的斩杀守将之后,就是在刘放的宣讲刘明的仁义之下,纷纷的献城投降。

而吕布再拿下了这些地盘之后,吕布既舍不得的把自己这两万兵马分散开来把守,也不舍得把这些城池,置之不理。同时,吕布也得到消息:公孙瓒留守辽西郡的那些残余部下,在公孙瓒谋士关靖和其弟公孙越,堂弟公孙范带领下,投靠了公孙度。而那公孙度更是因此在山海关留下五万的重兵,准备凭借山海关的雄关险地来抵抗自己的追兵。而且,公孙度更在白狼山以长戟兵的优势,大克乌桓骑兵。顺利的突围走了,平安的回到了辽东。不过,那些乌桓的骑兵由于行动快捷,也没受到什么太大的损失。并因为败在了公孙度的手下,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