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无奈三国 >

第393章

无奈三国-第393章

小说: 无奈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实在的,鲁肃也不是没有怀疑过荀或所言不过是对自己的谎言。

那马超被困在间隔之中,由诸葛亮亲自看管,哪怕就是剑阁被攻破了,那马超也是只有身死,而无生还的道理。但是,鲁肃也是有大智慧和见识的人,鲁肃深深知道,两军谈判,对方实在没必要耍这种小手段,到时候,等自己返回之后,什么谎言也是瞒不住的,反倒弱了幽州的名故此,鲁肃除了感到伤夫了手中的全部筹码之外,更忧心剑阁的安危。剑阁一破,蜀中的其他防线,可就松懈的很,孙权停留在蜀中,那可就危险了。

突然间,鲁肃自以为明白了,弄不好就在自己来的路上,短暂的平和,麻痹了诸葛亮等人,吴军大败,恐怕连孙权都遭到不测了。怪不得刘明不与自己谈判,只是闲谈,感情自己早已经没得可谈了。人家肯见自己,不过就是想看一出猴戏罢了。一时间,鲁肃悲愤莫名。

刘明看鲁肃站在那里,变言变色,刘明很是同情,出言开导道:

“鲁将军,先前之战,只不过是一场误会,我军马将军既已平安归来,此事当可化解”我军也元意刀兵四起,百女生受苦。”

第五百七十一回 曹操使臣

刘明的安慰,令鲁肃一愣,还准备和自己和谈?鲁肃下意识的问道:“蜀中可还安好?我家主公可还安好?”

鲁肃这两句话一出口。刘明这屋里的人就全明白鲁肃的心思了。

感情鲁肃是担心孙权已经被彻底打败了。

荀或上前安慰道:“鲁将军勿忧。我军只是命人接出了马将军,并没有进犯剑阁,蜀中依然安然无恙。”

鲁肃这才安心。可却依然有些忐忑。

刘明很是随意的问道:“鲁将军,你路而来,观我幽州风土如何?

人情如何?”

鲁肃正人君子,这些地方,例也说不出佳话。坦诚地赞道:“太尉大人治民有方。道路宽畅,民居井然。百姓面色红润,衣着整洁,礼仪为先。实在是好啊。”

刘明微微而笑。淡然说道:“鲁将军纽赞了。愧不敢当。然,治民有方,本公却不敢芍同。若国对民,以治为主,则压力越打,反抗也就越大。而,民为国之本。乃国之根基。若无万民齐心,盛世也宛如高楼万丈,却无寸徐根基,顷刻为之颠覆。万民如此之重要,如何可妄言治之。余之浅见,当以引导,循循善诱,引领万民,共建家园。”

鲁肃又是为之一愣。治民有方。乃是自古至今称赞官吏的不二赞誉。从来闻者都是以之为喜。最多也就是客气几句,向刘明这样的直接否定,那可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但是,以鲁肃的智慧,却也觉得刘明说得好像也有几分道理。可具体又多正确,鲁肃一时间却又琢磨不出来。瞬间的忍维碰撞。咱新的新概念,令鲁肃这样聪明地人,也不禁有些当机。

但是,鲁肃的责任感是很强的,自觉自己乃是代表孙权的使臣,如此被人说教,却无片言反应,那是很给孙权。以及江南人士抹黑的。

可以经当住了的大脑。就是让鲁肃转不过来说什么,无奈之下,鲁肃以自己在路上的疑问反问道:“太尉大人所言高论。但,肃初来幽州。

却见着蓟城之外,道路纵横通畅。民宅竟然有序。市集繁茂,商旅云集。显然已具城池规模。想是蓟城旧城,在太尉大人的感召之下,人口激增,以致不能容纳,才有此现象。但,城无墙而不安。太尉大人所辖幽州,号称天下首富。何不拨资扩建新城?莫不是太尉大人如今战事频繁,以致没有余资可供调度?若是如此。我吴侯虽然不宫,可调一些寸头,供太尉大人周转一下也是绰绰有余地。”

鲁肃所言,虽是无奈之下地反击之言。可却也一点不简单,暗含着就试探起刘明的军资储备来了。

但是,这本应该瞒不过刘明屋内众人,异能激起一丝怒意的话语,却没有引来鲁肃印象中的任何反应。反倒是屋内众人尽皆一笑。

还是荀或含笑对鲁肃说道:“鲁将军。你地好意,我们心领了。

不过,那些头寸,却不必了。我幽州之富,又岂在这一点点。想那塞外草原,辽阔无恨,缺少巨木,坚石,我主欲在彼处建城。还不是照样就筑成了入座新城。只是,这蓟城,乃我余心腹之地,若是被人打到此地,再有坚城,又有何用?况且,我幽州军,刀利甲坚,兵车精壮,马匹精良,天下无可当者。还要这些许城墙干什么?故此,此城墙,非无力建,而不欲建尔。”

荀或的说法,倒不是遮盖什么。实在是如今幽州在同化了大量外族地情况下,产生的新想法。毕竟汉族初始建城地目的,就是为了防范外族的打击。而防范,也就是因为打不过对方,为了减少损失,这才专注建城。而那些游牧民族,以劫掠为主,也就很少想建城一说了。而今,幽州在大量吸纳了塞外游牧民族之后,游牧民族的一些观念,也必然会反过来影响一些汉人,这就是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在汉族同化这些游牧民族的时候,也必然会吸收一些新的东西。而这御敌于外,主动出击。也就在刘明适当的引导下,形成了最好的攻击,也就是最好的防御的新主流思想。

可此时鲁肃闻言,却又是为之心惊,这绝对又是一个新观念。人家幽州根本就是走主动攻击的路子,从来没想过被人打到家门口情形。鲁肃不知道该说是刘明他们自大,还是狂妄。可却又觉得有些道理。

而随后的一些闲谈当中,鲁肃更是听到了许许多多的新观点,想什么任用罗马雇佣军,海外基地等等,弄得鲁肃晕晕乎乎,不明所以。可却也从这些闲谈当中,知道了世界的广大。要知道,在鲁肃的原本印象中,从江南走三个月到幽州,那就足以证明国土的广大了。而且也足以中原之地,乃是大地之中心了。可如今,听人随意一谈,单是从幽州到罗马,往来就要一年多,行程不下万余里。这就太令鲁肃惊讶了。

虽然鲁肃以前不是完全没听过这些世界的大小,鲁肃乃江南豪富,自然也从一些商人的口中听闻过万里之外的外邦,可那些商人之言,如何能得到鲁肃得完全信任。鲁肃也不过认为那乃是商人的夸口之言罢了。可如今,面前的这些大人物,哪一个不是名震天下,而且,他们口中,早已命人亲自走过了两地,自然不会骗人。如此实情,自然会动摇了鲁肃认为中原乃是地之中心得观念。

而这根本观念的动摇,更令鲁肃产生了一丝争霸天下的茫然。若是天下如此广大,那江南一地又算得了什么?曹操所占据的中原又算得了什么?

鲁肃平生引以为傲,并努力奋斗的大志,也有了一些仿徨。辅佐明君,尽展才华,一统天下。这个天下,在如今这个现实面前。似乎小了许多。

而后来鲁肃在知道连野蛮无比南匈奴和鲜卑也被纳入了幽州的确实统治下,而不是什么以前名以上的臣服。鲁肃就更升起幽州不可抗拒的观念。以及自身卑微的感觉。

人家幽州已经在降伏外族,开疆

阔土上实干了。而自己却只能辅助孙权在同族之内,争权夺利。自相残杀,实在是惭傀啊。

对于自身会有如此想法,鲁肃也觉得自己是不是内心有些懦弱。可鲁肃却知道自己绝对不是一个胆小之辈。而如此,鲁肃就更不知道自己这是如何了。

迷迷茫茫间,鲁肃忽听刘明说道:“鲁将军。汝平生之志若何?”

鲁肃此时正在对自己地志向质疑。闻刘明此言。情不自禁的说道:“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立万事之功业。吾当尽展所能,辅明主,安万民。使天下一统。百姓安康。”

鲁肃说得声音很大,好似以此来坚定自己的信心。

这回。刘明屋内没有人发笑。因为鲁肃所言,也几乎就是他们自己志向的写照。共鸣的很。如此。哪会有人笑话的。

鲁肃大声说完之后,首次发觉没有人来笑自己,一时间竟有些不适应。而就在这时,鲁肃却听见刘明很是理所当然的说道:“既然你有这个志向,那你就来我这里帮我吧。我会让你实现你得志向的。”

鲁肃刹那间有种很滑稽地感觉,这撬墙角也太直接了吧。这也太瞧不起自己地忠义了。就算是那自己开玩笑,也没有这么直接的。鲁肃本待张嘴反斥刘明。可鲁肃抬头看见刘明的目光无比真挚,一点开玩笑的样子都没有。鲁肃话到嘴边,愣是没有说出来。反倒产生了一种期待。鲁肃真地想在吏加广阔地天空下展现自己的才能。可自古相传地忠义,还是让鲁肃险些就要脱口答应的话语也咽了下去。

鲁肃很是干涩地说道:“谢过太尉大人美意。然,忠臣不仕二主。

肃既已跟随吴侯。吴侯待肃也如国士一般,肃绝对不能有负吴侯。”

刘明很是失望,没想到鲁肃竟会如此忠义和坚持。在刘明如今陆续得到的江南情报中,鲁肃可是江南的关键人士,不仅是江南的名士,更是江南大将周瑜的挚友,而且与诸葛亮的关系也非比寻常,若是鲁肃能被说服了。孙权的江南的基业,那就绝对要大大的动摇了。故此,才有了今天的这个局。

不过,刘明也看出鲁肃心中的动摇来了。对于鲁肃今天的拒绝也不算太失败。机会还长着呢。

故此,刘明只是很是惋惜的对鲁肃说道:“君经国之才,屈居一偶,不得进展长才,委实可惜。本共不得君相助,也是本公之憾。”

鲁肃也不禁感到一丝的遗憾。自己出世还是早了一些。可随即,鲁肃又想起当日诸葛亮对自己分析的刘明评论。心中不禁疑虑:如此开疆阔土,广行新政,并与众臣和谐的刘明,会是听不进人言的君主么?

而诸葛亮所说得那些,就一定是对的么?难道门阀、氏族的势力就是不可铲除的么?

只不过,此时鲁肃还是自认为乃是吴军的一分子,还是幽州的敌手,这些话,鲁肃还是克制了下来,没有说出来。可直到散去,鲁肃也没弄明白心中的所有疑虑,反倒更加迷茫了。而这些问题可商讨的人,似乎也只有至交周瑜了。而周瑜还在江南,鲁肃也只好把这些问题全都放在心里。

次日,鲁肃心悬和议之事,起来梳洗已毕,催问行馆人员:“荀大人可有召唤与我?”

行馆人员回道:“未曾。”

鲁肃遂写一名刺,命人领自己寻荀或办公之所。

等鲁肃来到荀或办公之所,递上名刺。那通传之人倒也客气,很利索的就给传了进去。

不大会得功夫,从里面出来一个年轻人,长的很是斯文儒雅。也很是职业化的把鲁肃让到一个偏房休息。奉土茶水,对鲁肃抱歉的说道:

“在下乃是荀大人的助理。荀大人今天的行程之中,本有安排与大人会谈的。只是不巧安排在下午。此时荀大人正与朝廷的司马大人会晤,暂时元暇接待与您。请您多多包涵。等荀大人与司马大人会晤之后,在下定当为鲁大人安排。不知您是准备先在这里休息等候,还是先行回转,等候下午再来?”

鲁肃一听,也是觉得自己有些急躁了。昨天刘太尉既然都说了此事由荀或负责,那人家肯定都安排好了。如今自己这样着急。肯定走要让人家小瞧的了。和议也要落下风了。

但是,鲁肃在听闻朝廷的司马大人,却不禁留上心了。朝廷是谁?

那不就是曹操么。曹操派人来这里干什么?

鲁肃情不自禁的就想留下来窥个端详。尤其是,如今鲁肃连手中的筹码马超都被人家幽州救走了。鲁肃手里根本连一个筹码都没有,鲁肃虽然心急和议,可鲁肃也不知道该谈些什么好。什么占不占上风的,也就根本无从考虑。

故此,鲁肃佯作若无其事的说道:“无妨,无妨。本来就是在下来的鲁莽了。而且在下也无事可做。在这里等等也就是了。

“如此,那就请大人稍候了。”那个荀或的助理,稍稍客气了一下,就退了出去。

如此倒好。鲁肃一个人清凉了。可是,过了一个小时之后,鲁肃就有些受不了。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多么的不明智。虽然说那个助理没限制鲁肃得自由,房门也是敞开的。可鲁肃此来乃是公干,那有在别人办公之处乱遛得到道理。鲁肃这个正人君子是做不来的。尤其是这办公地点的转角之处,都有着兵丁站立。鲁肃就更要注意形象了。

如此,什么也观察不了,只能瑞坐不动,这与坐牢何异?尤其是这心中的牢笼,充满着诱感,那可远比大牢更加磨练心志。鲁肃真的有了一些后悔。应该先回去,下午再来。

好在一个时辰后,快接近正午的时候,鲁肃终于从那敞开的房门之中,看到荀或陪同一个人,把手言笑相送。鲁肃心里咯噔一下子。难道这就是曹操的使臣?

第五百七十二回 怂恿

荀或亲身向外相送之人,一点不带掺假的,正是曹操的心腹使臣司马朗。

却原来,诸葛亮和刘明开战,日子可不算短了。虽然巴蜀道路断绝,消息闭塞,而且,诸葛亮在占领巴蜀之后,还大力的封锁消息。可诸葛亮在汉中大败,幽州军又是刚刚接手的时候,还是有一小部分逃连战乱的人,沿着汉水栈道,迁入了曹操的领地。进而,曹操也从边关隐约知道了一些风声。

但是,那毕竟是民间传闻。即使是曹操这样的枭雄,那也是吃不准的。何况曹操原本就畏惧刘明的实力,不敢出兵与刘明动干戈。自然就更不相信孙权敢出兵跟刘明硬拼了。然而,曹操多疑的性格,又让曹操对此保持怀疑,同时曹操的志向也是非常大的。自然也企盼着刘明的实力其实不是那么强大,如果连江东的孙权小儿都能和刘明拼个一年半载的,曹操一点也不介意在这个时候和孙权联手干掉册明。哪怕是玉石俱焚,全国势力重新分配,曹操也乐意把这个压在自己头上的大山铲除,然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再次角斗。反正如今天子在曹操手里,曹操占据着一定的政治优势。哪怕就是如今好不容易有些恢复的国家重新残破。曹操也相信只要没有刘明,自己一定是最强的。

故此,曹操才排出司马朗和瞒宠分别出使幽州和江南,探听消息。

而这司马朗由于已经和幽州这边多次打过交道了自然就被派到刘明这里来了。

而至于司马朗出现的那么巧。自然都是郭嘉他们安排得了。

要知道,刘明的情报机构,虽然经过多次的打击,清洗。可刘明情报机构的主力,原本就集中在当初的董卓和如今地曹操领地内。如今董卓完了。曹操领地内的情报机构。自然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虽然在曹操上层中得到消息的能力还没有恢复。可一些明显的人员走动,以及兵马调动,还是能够知道得很清楚的。

故此,司马朗一出许都,刘明这边就得到消息了。而那时,正是关羽飞鹰传书不久,鲁肃前来幽州的路上,刘明这边一算计。就安排好了司马朗的路程。司马朗一过黄河。就被幽州地官员,安排了准确地行程。

虽然当初如此地安排,原本是准备按着黄月英的进言,以司马朗压鲁肃。在制造出有利环境下。平安救出马超,同时给曹操和孙权拢对。可如今。马超即使被救出来了。这个计划也元需改变。在郭嘉、贾诩等人的算计中,不管是拉着曹操消灭孙权。还是拉着孙权消灭曹操。那都不怎么划算,幽州都要为此付出很大代价,而且还会有可能让被帮助的一方,曹操或孙权更加进一步地壮大起来。只有怂恿曹操和孙权互相争斗,在二者疲惫之时,再取乱侮亡,联一打一,各个击破!

而要做到这一点,幽州就要先需要从这个局中撤出来,站在局外,摆出事不关己的高姿态。才有可能令两个局内地对手动心,中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