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无奈三国 >

第92章

无奈三国-第92章

小说: 无奈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丞相迁回长安,方可无虞。”

董卓一听之下,大喜过望,心说:对呀。这西凉可是自己的根本所在。自己经营多年。城高墙厚,粮草充足。而且自己又和南匈奴的右贤王去卑交好。只要到了那里,自己还用得着怕谁?既然如今在这洛阳,争那刘明不过。那就给他得了。自己先把皇上接到西凉去。等他们这些联军散去了。自己再凭着优势兵力,慢慢的一个一个得收拾掉他们。当下董卓张口对李儒说道:“非汝言,吾实不悟。”

随即,董卓立马引吕布、李儒等人星夜回到洛阳,商议迁都。

董卓连夜聚集满朝的文武大臣于朝堂之上,董卓通知各朝臣说道:“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吾观旺气实在长安,吾欲奉驾西幸。汝等赶快收拾行装,与吾同行。”

董卓这一番话,立马就引得满朝震惊。当下司徒杨彪就说道:“关中残破零落。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望丞相监察。”

董卓大怒说道:“汝阻国家大事耶?”

一看董卓发火,董琬也连忙替杨彪帮腔道:“杨司徒之言是也。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尽为瓦砾之地;更兼人民流失,百无一二。今弃宫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这董琬小小的点了董卓一下。

这些朝中的重臣,也不全都是傻子,董卓为什么迁都,这些人全都是心知肚明。这些朝臣受制于董卓,乃是因为董卓的兵多,人多,生死性命全都操控在董卓的手里。如今眼看着董卓就要被打败了,自己等人背不住就能重新的威风起来。如此紧要关头,谁又愿意跟着董卓跑到那长安受罪去。

董卓对这些文武大臣心里想的是什么,那心里也跟明镜似的。只是自己还需要这些人来为自己撑场面,因此也只得再次给众人许诺道:“关东贼起,天下播乱。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汝等再休乱言。”董卓心说:这回我可都跟你们说实话了。而且也保证你们到了到了我那里,绝对给你们好吃的,好住的。这回你们该满意了吧。

没想到,竟然还有人敢发言,那荀爽谏道:“丞相若欲迁都,百姓骚动不宁矣。”

董卓当时就急了,心说:老虎不发威,你们还当病猫了呢。董卓怒气冲冲的说道:“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随即罢了杨彪、董琬、荀爽的官职,把他们贬为庶民。以为众臣之鉴。

可董卓出了金銮宝殿,刚登上自己车辇,就看见有二个人冲着自己的车子作揖。董卓仔细一看,乃是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是也。

董卓觉得这俩人可能有事向自己禀报。连忙问道:“汝二人何事在此?”

周毖恭声说道:“今闻丞相欲迁都长安,故来谏耳。”

董卓一听就更是气恼了,董卓心说:刚才我连杨彪、董琬、荀爽那样的高官全都罢了他的官职,满朝的重臣,再无一人敢妄言。就你们这两个小官,也敢来此放肆。随即董卓又想起,当初就是这两个小子跟自己说什么‘袁绍忿忿而去,若购之急,势必为变。且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倘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山东非公有也。不如赦之,拜为一郡守,则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又说什么‘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诚不若加之一郡守,以收民心。’如今看来,这两个人是肯定是和袁绍他们是一伙的,怪不得他们到现在还敢说这些。他们这是要延误自己走人呀。董卓悔恨之余,恶狠狠的说道:“吾原先听你们两个小人所言,保用那袁绍;如今那袁绍还是反了,你们如今还敢妄语,足见你们是为袁绍一党!今不杀你等,不足以泄恨!不足以立威!来呀!给吾把这两个人推出去砍了。”

当即董卓命令武士把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推出都门斩首示众。随后,董卓又下令立即迁都,限来日便行。

那李儒觉得自己等人就算是走了,这繁华的京师洛阳,也不能便宜了其他的诸侯,于是又给董卓出馊主意道:“今我等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但是袁绍等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赀,必得巨万。”

这董卓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立马觉得李儒的这个主意不错。又立即传令,差铁骑五千、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插旗头上,大书“反臣逆党”四个大字,尽斩于城外,取其金赀。

李傕、郭汜奉董卓将令,连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

董卓又差吕布留下发掘那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然后再走。而董卓自己则装载金珠绸缎好物数千余车,劫了天子并后妃等,竟望长安去了。吕布得令之后,就派人开始了行动,而一些不法的军士则乘势连着官民等人的坟冢,也一起挖掘殆尽。

董卓这里是大张旗鼓,干得热火朝天。刘明那里可也没闲着。

自打刘明赶走了董卓的使者李傕之后,除了对今日有功之人大加赞赏,各计大功一件之后。随即就叫郭嘉派人联系虎牢关内自己卧底的人马。当晚三更时分,也就是董卓走了半宿之后,刘明就在那些倒反的并州兵马的配合下,把这虎牢关拿下来了。

安民以毕,刘明令各营将士,稍加休息。天明十分,就把这虎牢关留给了袁绍的联军,而自己则立即就带着自己的幽州军马向京师洛阳追来。到了洛阳,那董卓已是早走多时了。可吕布还在洛阳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呢。而且刘明到了洛阳,也没用刘明费劲,那吕布手下的心腹大将侯成就把洛阳的城门打开了,恭迎刘明进驻洛阳。

刘明进得洛阳,只见洛阳城内,空空荡荡。刘明连忙叫过来侯成一问,才知道董卓裹挟了洛阳的百姓跑了。刘明刚惦着下令去追。就听见城南方向一片混乱之声。刘明连忙率众人前去看个究竟。

到的那里,才发现,原来不是所有的并州兵马都随着侯成和自己派去的那些卧底人员一块归降了。至少眼前的这高顺、张辽所在的‘破阵营’以及原先高顺组建的‘陷阵营’就还在这里顽抗到底。

此时刘明派去的那些卧底人员,率着那些投诚的并州兵马,把高顺、张辽他们团团围住。消耗着高顺等人的兵力。刘明见到乱军之中,有两人左冲右杀,骁勇异常。叫来侯成问道:“这二人是何人?”

侯成看了一眼答道:“回太尉大人,乃是高顺、张辽这两个不识抬举的东西。我等献城的之后,曾派人来叫他们向太尉大人投诚。没想到他们竟然和我派去的人厮杀起来。”

“高顺、张辽。”刘明轻声念到二人的名字。刘明记起郭嘉和自己说过,这高顺治军非常的有一套。自己的那些卧底,就是在高顺训练的军队中,发展不了势力。而那张辽虽然在训练军队上比高顺差一点。可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而且张辽本身的武艺更是要高过那高顺一头。

可刘明在这里一沉思,念叨。旁边的张飞误会了,张飞以为大哥对这两个人起了爱才之念。觉得自己应该把大哥这个忙,当下对刘明说道:“大哥不必多虑。待小弟擒下这两个人来,给大哥收用。”说完张飞就冲了过去。

第一百四十四回 买一送二

刘明一听就知道张飞误会了。刘明本身是从现代军队出来的。原先接受的教育就是要讲一个团队精神。反对个人英雄主义。对于所谓的一勇之夫,并不不是多感兴趣。决不会为了收两个人,而让自己的手下受损。可如今这局面就掌控在自己的手上,好像这样干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刚才三弟张飞所言,确实让自己有些心动。因此,刘明也就没阻止张飞。不过,刘明怎么得也不能让张飞自己一个人去捉两个人呀。刘明随即命令时刻在自己身边的典韦,上去助张飞的一臂之力。

此时的张飞,早就盯上了最为厉害的张辽。张飞过去之后,就先和那张辽打在了一起。那张辽本身功夫非常之高,可说有万夫不挡之勇。不过,这也得分跟谁比,张辽和张飞一比,张辽就要差上了许多。不过,此时的张辽乃是舍死拚杀,心里面就是惦着杀一个够本,杀俩赚一个。而张飞则是想生擒活捉。所以这两人又优势互补了一下。杀了一个难解难分。

不过,毕竟张飞的武艺要高过张辽太多了。四十回合过后,张飞一个‘飞蟒盖天’连续敲击了张辽手上的兵器一十三次,把张辽的兵器磕飞了,随后又用丈八蛇矛把张辽扫翻在地。左右当即由军卒过去,就把张辽抹肩头,拢二臂的捆绑了起来。

而这时,典韦也把高顺生擒活捉了。这典韦本来就是地上的将领。武艺非凡,神力过人,刚才典韦在乱军之中,到得高顺近前,几下就把高顺的兵器磕飞。将高顺打翻在地。因此典韦虽然是比张飞后动手的,可钦下高顺的速度,并不比张飞慢。

刘明手下的那些宣传兵,一看高顺和张辽都被抓着了,立马就习惯成自然的喊道:“你们已经全都被包围了。赶快放下武器投降。”而那些原本是在并州卧底的幽州士卒,此时也连忙喊道:“高将军和张将军都已经被刘太尉大人抓住了。弟兄们就不要再为残暴的董卓卖命了。这刘太尉大人可是一个仁义的好官,咱们赶快投降吧。刘太尉大人绝对不会亏待咱们的。”

那些顽抗的并州士兵,看到连高顺和张辽都被抓住了,顿时没了主心骨,在刘明手下的言论攻势下,也全都纷纷得放下武器投降了。

就在此时,那魏续也押着吕布来向刘明请功归降。

吕布的骁勇,昨天刘明可是亲眼所见,刘明看到魏续竟能把吕布生擒活捉,不禁大为奇怪。一问之下。刘明这才知道。敢情那魏续不是正大光明的把吕布抓着的。而是那魏续趁着吕布受伤休息的时候,先把吕布的兵刃马匹全都偷走,然后命令手下,以弓弩暗中禁制了吕布,最后才趁着吕布熟睡之际,将吕布绳缠索绑了。这才把吕布生擒活捉的。

刘明是暗自惊心,心说:看起来这再厉害的高手,也架不住他人的暗中算计呀。

这时,张飞结束了打斗,和典韦一同回到了刘明得身边,大声地跟刘明说道:“痛快。如今大哥赶跑了那董卓老贼。今后这天下可定矣。”

郭嘉在一旁连忙说道:“三将军慎言。主公乃是为了匡扶汉室的江山,一振朝纲。如今天子招难,群臣招劫。咱们岂能如此说。”

刘明点了点头对张飞说道:“奉孝所言甚是。三弟今后要注意言行。以为众军之表率。”

张飞连忙承诺答应了。而张飞心里则暗自嘀咕道:奉孝这小家伙,就是鬼主意多。什么时候都是满嘴仁义道德的。不过这一手还真是高呀。自己以后也得多学习一下。

此时自有兵丁前去打扫战场。而刘明也借机把吕布、高顺、张辽等人全都带上来审问。

此时的吕布全身上下包的跟粽子一样。吕布看到魏续,侯成站在刘明的身旁,高声问道:“我待你等不薄,因何背叛于我?”

侯成冷笑道:“何谓不薄?你命我率五千新成之军,去那幽州为盗。劫掠钱财,供你挥霍。你逼我作如此卑劣,送死之事。这就是你的不薄吗?要不是刘太尉大人宽宏大量,我早已经被你害死多时了。”侯成一边说着,一边不由自主地又想起了郭嘉的十大酷刑。侯成得浑身上下立马就出了一身的冷汗。

吕布一下就低头无语了。

而魏续也理直气壮地说道:“吕布,当初要不是你派我去黑山军那里送死……”

郭嘉连忙咳嗽了一下,狠狠地瞪了魏续一眼。

魏续知道说漏了嘴。连忙补救道:“要不是幸得太尉大人搭救,我早就身死多时了。我早就把这条命还给你了。现在我是在报答太尉大人的救命之恩,又有什么不对的?”

吕布听了魏续、侯成的话语,对这两个人也没什么话可说了。冲着刘明长笑一声说道:“太尉大人。从今以后,天下大事可定矣。”

刘明没想到此时此地,这吕布竟然也会跟张飞一样的这么说。当时奇怪的问道:“何出此言?”

吕布高傲的说道:“太尉大人幽州的兵马,几乎可以说是天下无敌。如今我已经降服。如果让我率领您的骑兵,您率领步兵,那平定天下,易如反掌。如此岂不是天下大定。”

张飞在一旁骂道:“嘿!爷爷刚才说的话,叫你这个孙子给学了。你这手下败将。俺大哥手下的高手如云。那用得着你来在这里放肆!而且我家大哥,乃是汉室宗亲,来此是为了匡扶汉室的江山,一振朝纲。如今天子招难,群臣招劫。正是为国出力之时。那有你这许多龌龊的想法。”

刘明暗自好笑,看来自己这个三弟学东西还是蛮快的嘛。这么快就能把奉孝的话,活学活用了。

吕布这才想到,刘明这里还有一个功夫不比自己低的张飞呢。而且自己的这条胳膊,也是被刘明得手下射伤的。立时吕布得自信,就被打下了几分。吕布立马又连忙向刘明求饶道:“太尉大人,我吕布文武双全。要是在您的帐下,一定可以为您建功立业的。您就收下我吧。”

张辽看到吕布贪生求饶,开口劝道:“主公。大丈夫死则死尔。何惧之有?岂可向他人厚颜相求!您黄泉路上不会孤身一人的。自有我张辽陪您同行的。”

张飞一听,就忍不住大喊了一声:“好!”接着连声说道:“好!好!好!说的好。真是一条好汉子。”

刘明对于吕布惦着归降自己,心中倒是没有什么疙瘩,障碍。毕竟刘明在现代社会之时,见惯了为了高薪而跳槽的事情。有才华的人,谁不想有一个更好的出路。人才跳槽。只能说明被跳槽的企业有问题,留不住人才罢了。而有人才投奔的企业,那也是因为这样的企业:企业文化好,待遇高。让别的企业的人员羡慕。如今自己治理属下用的就是这一套。

可惜,现在更吸引刘明的则是张辽的那一句话。而吕布得这种自报学历的投职作风就难免不吃香了。

刘明真没想到,竟然会有人会如此的重情义,轻生死。张辽的这几句话,实在是让刘明感动了。虽然刘明坚信自己的二弟关羽和三弟张飞也会如此德对待自己。可自己是不可能像吕布那样的,给关羽和张飞这样的表现机会了。所以这张辽的忠义,就显得更加珍贵了。

刘明受到张辽豪言壮语的吸引,不由自主地就把目光移向了张辽。可刘明在注意到张辽的同时,也不经意的看到了高顺。刘明这一看不要紧,那是大吃一惊,虽然这高顺到现在还是一语不发,可是高顺的那昂首挺胸的神态,给了刘明一种革命烈士视死如归的觉悟。刘明脑海深处立马就回荡起革命烈士杨超的《就义诗》‘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刘明当初在政委的指导下,学习这首诗的时候,那真是心潮澎湃。可惜一直等刘明到了社会上,刘明也没从谁的身上找到这种感觉。没想到今天竟然在高顺的身上体验到了。刘明暗自琢磨:看来这种觉悟只能在生死关头,才能体悟到。

刘明此时也是豪气顿发,大声喊道:“来人。给他们三个解开绑绳。”

魏续连忙对刘明进言道:“主公。这吕布等人乃猛虎也。不可轻去其缚。”

刘明眉毛一样说道:“我有二弟云长,三弟翼德在此,难道还怕他们这几个手无寸铁之人不成?”

此时早有军校上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