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达·芬奇画传 >

第6章

达·芬奇画传-第6章

小说: 达·芬奇画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芬奇以礼相待,任他及其随员自由通行,准许他视察、检查军事要塞和防御设施的一切事物,并毫不迟疑地提供他所需人员和物品,与他积极合作。  达•;芬奇接受凯撒•;波尔查的委任,便在他的宫廷里操办起土木工程事业。他为凯撒的军队在那波伦拿要塞废墟上建筑了宽敞的营地,并开辟了亚德里亚海西岸最优良的海岸采塞那港,还开挖了一条运河与采塞那城相通。他在彭比诺建筑坚固要塞,还发明新的武器和装备,测绘地图。此外,他还陪伴公爵各处出征。他的生活几乎是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活,他似乎是全身心投入这些筑寨、开山、挖河等工程事务中。其实,达•;芬奇从来没有停止过他那艺术家、科学家的思维和观察。他记录了采塞那农民怎样用葡萄藤缠绕着果树采塞那人怎样安排杠杆去搬运大教堂的钟,黎弥尼城的喷泉落水如何发出罕有的音乐之声,等等。  他还观察到,亚平宁山下、罗曼雅境内的牧童们怎样将号角上粗大的一端钻些深孔,以加强号角的声音,这样有回声的号角吹响之后,连最远山上的羊群都能听见。当然,他也批评罗曼雅人的四轮车,前面两个轮小,后面两个轮大,是个愚蠢结构。因为照他的物理学法则,全车的重量都是压在前轮之上的。这个车子的构造违反他的机械学法则。  正当凯撒•;波尔查巧取豪夺,扩大疆域,觉得很快就要统一意大利的时候,他的父亲——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在1503年8月18日带着无限的悔恨去世,凯撒•;波查尔的命运从此急转直下,灾难之星一直照在他的头顶上。在教皇一病不起的时候,凯撒本人也染上了重病。他的那些仇敌们得知教皇死去和凯撒病倒的消息后,便联合起来向他进攻。他数年来费尽心机、艰苦征战获得的城市一个接一个地陷落了。功败垂成,凯撒一蹶不振。随着他的功名和事业的衰败,他的生命不久也走到了尽头。1507年冬,他在一场混战中死于刀剑之下。  此时的达•;芬奇,在凯撒的宫中赋闲。他有时画点画,有时又进行各种各样的机器设计,记得有一次达•;芬奇正在画一幅大型壁画时,忽然心血来潮,想要制造一个做米兰香肠的机器,于是那些未曾画好的壁画就丢下了。直到这香肠机器制造成功,他才有功夫去画。有时候那张最好的圣母像,也被他搁到一边去,因为他要发明一种自动烧烤器,使烧烤阉鸡和小猪时,各部分都烤得均匀。  接着又是他的伟大发明:他发明了从鸡粪里提炼洗濯碱料的方法,还有抽水机、捻丝机、锯石机、辊铁机、织布机、剪布机和制陶机等,甚至包括巨大的起重机。他完全不去理会凯撒及其周围发生的事情。在达•;芬奇的房间内,满地都是些机器以及天文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学、解剖学等所用的仪器。车轮、杠杆、弹簧、螺旋、棍棒、弯管、唧筒以及其他机器零件,铜的、钢的、铁的和玻璃的——乱七八糟堆在那里,好像怪物或巨虫的肢体。此外,还有一口潜水钟,一个闪烁有光的水晶球,当做放大的眼表模型以及光学上研究之用,一个马的骨架,一个空心的鳄鱼,一个人胎用酒精浸在玻璃瓶子内,像一条灰白色的大毛虫,一双船样的尖头鞋子为在水上行走之用,一个伶俐而忧郁地微笑着的黏土制的少女头或天使头,显然是从隔壁工场错放到这房里来的。房内还有一个熔炉,连着一架风箱,炉底黑口有火炭可以燃烧取火,这也是他的杰作。  达•;芬奇的作品和设计图从不同学派的交流和方法比较中孕育出来。无论是机器设计图,还是油画草图,亦或人体解剖图(微观世界)或者地球的“身体”(宏观世界),其绘制过程对他来说都十分相似。为了画出模具或是钟表最复杂处,他会像进行解剖试验一样研究其机械结构:他拆解机械的每一部分,试图从个别中找到共同点,他观察每个运动,以及从静态结构到动态运作的所有现象。达芬奇要确切知道构造中运用的材料和技术、基本的形状、主要数据和原理,他要了解传统的过程才能进行改变。“画家”画科学空想的新“机器”,并宣告超越现实的崭新世界:具有科技想象力的“诗意”世界。  达•;芬奇对钟表和织布机研究的专注很能说明问题。对此,他作了几百处笔记和草图,他设计的机械结构,有固定螺丝的、手轮的、螺旋桨的,甚至是利用钟摆的。他研究将类似于钟表或钟摆的机械结构应用于风车,“制造风的机器”和车床。他绘制了图画来解释永动运动的荒诞:“哦!永动运动的投机者们,你们在对此的追求中有多少虚无的空想?到寻找点金石的人群中去占据属于你们的位子吧!”  对于达芬奇来说,战争是“最兽性的疯狂行为”,但能满足一种需要武器并把自己的发明献给打仗的领主老爷们,同时还表示自己深恶痛绝那些暗箭和杀人武器,比如从海底偷袭的武器或者毒箭。  他认为战争场面是展现激情和视觉效果的理想背景。他的画是具有强大暗示力量的“美丽的战旗论著史上没有一篇能与之相提并论”,而在画作表现上也是空前绝后。他用他称为“最具杀伤力的武器”的大炮的爆裂炮弹,画出了弹片横飞的星空。  他为战争作的画,仿佛专门为戏剧舞台准备似的,越来越精致美观。


第四部分 战争下的艺术第19节 山村生活对植物的描绘

  达•;芬奇在1499年底离开米兰城,去郊外的瓦卜里奥村他的朋友家避难。他在开凿马特散那运河期间到过这里,并非常喜欢这个美丽的地方。  瓦卜里奥村位于阿达河陡峭的左岸。阿达河的急流从山上沿黄砂石的河床奔腾而下,在这里受到石岩的阻挡,发出海涛澎湃一般的咆哮声。在粗犷奔放的阿达河旁边,马特散那运河像镜子一般,平静地穿过伦巴底平原。在村边的最高的小山坡上,可俯瞰整个翠绿的伦巴底平原。河岸是肥美的牧场,成群的牛和羊在绿色的地毯上,田园里的小麦和裸麦翻卷着绿浪,其间点缀着梨、杏、苹果和樱桃等各种果树。再向北边看,远山连绵,阿尔卑斯山山脉像一道屏障,矗立在平原和蓝天之间。傍晚,可以看见雪山顶上闪烁的金黄的玫瑰色的夕阳余辉。  达•;芬奇在这个风光绮丽的山村,仿佛又回到童年时代的芬奇镇。他常常陶醉在奇妙美丽的大自然中乐而忘返。初春时节,万木复苏。  达•;芬奇整天在主人别墅园圃里面,或是在附近的树林中,观察绿色生命如何觉醒过来。他观察一株树、一朵花的独特的个性。这样,在他的笔下,每一种花草都如同一幅肖像,表现了它本身的绝无仅有的特殊性。他发现,春天的时候,树木的液汁怎样从树木的内绿皮和外皮之间凝集起来,使外皮松懈,发生皱襞。去年皱襞之中发生新的更深的皱襞,这样使树干粗大起来。倘若树的枝条被人砍下或外皮被损伤。树木自救的本能将倾注比其他各处更多的液汗于此处,使伤处痊愈并结成一片更厚的外皮。液汁的流注是很有力量的,有时竟停留不住,溢出伤处外面,结成泡沫似的瘿疤。他还发现一些为常人视而不见的更精微的植物生长规律:枝从阴影中伸向太阳,泉流从地下涓涓涌出,蜜蜂从冬眠中醒来,用力钻进含苞未放的花蕊。  达•;芬奇看到,大自然一切都是充满生命的。宇宙就是大的有机体,而人类机体也就是小的宇宙。这个古希腊时代哲人提出的宇宙观,被他更深切地体验到了。他还发现自然现象中许多谜一般的共性:他研究虹霓现象时,发觉飞禽羽毛、止水、朽树根、宝石、飘浮在水面上的油脂和浑浊不明的旧玻璃上面,都有与虹霓同样的景色。树叶上和窗户玻璃上凝结的薄霜,也与真实的叶、花、草具有相似的形态。  与此同时,他还常在夜间站在主人的房顶上,观看星宿的运行,记录天象的变化,继续进行他的天文学研究。在天文学领域中,通过他自己长期的观察证实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相似的结论——太阳是不动的。这在当时是大逆不道的理论。他又是个杰出的气象学家。  在观察大气层时,发现空气有可见的厚度,并因此创造了绘画中的“空气远近法”——物体愈远就愈深地隐入到淡蓝色的气雾之中,这就类似我们正面观察洁净的玻璃,往往以为它总是无色透明的,但是,如果从侧面观察时,就会发现它是淡绿色的。无色的玻璃如加厚也会呈现淡绿色,所以,万里无云的晴空是湛蓝色的。远山的剪影也是蓝色。如果这远山上长满了红叶,那就应该是淡红色加上淡蓝色成了淡紫色,依此类推,得出山上的树叶更有橙、黄、灰等色,天上的云霞又有金、红、紫、灰等色,当它们互相辉映时,人们就会发现自然界的颜色是五彩缤纷的、千变万化的了。  达•;芬奇也曾涉足生物和物理领域。他从鸟儿的飞翔联想到,空气应该像水一样具有一定的浮力,他根据这个道理设计出了很多飞行器。他像地质学家一样地观察岩石,又以植物学家的眼光去研究树木,并画出过精细的岩石和植物标本图解。在达•;芬奇的笔下,这些图解都是带有很高的艺术性。


第四部分 战争下的艺术第20节 圣安娜画像(图)

《圣安娜》草图局部    

  不久,达•;芬奇从威尼斯回到故乡佛罗伦萨。此时的达•;芬奇与18年前离开佛罗伦萨时相比,已经大不一样了。他已近“知天命”之年,当年的少年英姿已经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成熟的大艺术家的丰采。他在沉思的时候,颦蹙的眉毛下两颗浅蓝色的眼睛,闪着锐利而冷峻的目光。这种目光在说话的时候,立即变换为和悦的情意,金黄而浓密的卷发下,昔日曾是具有女性一般温柔美丽的面孔,现在长出了金黄色的长胡子,添上岁月刻下的皱纹,变成了一幅庄严的相貌。他的身体仍然魁梧矫健,声音高亢悦耳。  回来不久,达•;芬奇就接到佛罗伦萨的圣安伦齐亚塔修道院的订画。他很快作出了《圣安娜》的画稿。这是一幅描绘圣安娜、马利亚、耶稣和施洗约翰相聚玩乐的画。画面的背景是一个幽静的山中牧场,马利亚和耶稣分别坐在圣安娜的腿上。圣安娜怀抱着耶稣,面对着马利亚。马利亚似乎正注视着与耶稣玩耍的约翰。圣母女脸上露出温柔、幸福的微笑。耶稣幼小的形象,更多显露出天真、顽皮的神态。小约翰则更是一副山村孩子的模样。整个画面表现出一种天伦之乐和纯洁愉快的情调,人物间表现出相互交融的愉快情感。画面运用了明暗转移法,使画面从明到暗连续过渡,产生薄雾和月光一样的朦胧效果,增加了画面的抒情气氛。画好之后,《圣安娜》被拿去展出,立即轰动全城。据说,当时佛罗伦萨的市民,都像过节似的成群结队前来观展。  达•;芬奇回到的佛罗伦萨,不再是〃豪华者〃洛伦佐统治下的那个城市,尽管人人抱怨他的暴政,却仍怀念那个〃黄金时代〃。萨伏那罗拉的思想革命留下了苦涩的味道。在波澜不惊的画室,他找到了他的同道。吉兰达约依旧受欢迎,而垂波提切利则受到了遗弃。菲力波•;利比,20年前接手了原先委托给达•;芬奇的两幅最重要的画作(圣贝尔纳多教堂的祭坛画和《博士来拜》),让给他一份为圣母领报修道院作画的订单;达•;芬奇开始研究准备《圣安娜》,这幅画他也永远无法完成。  1500年4月24日到5月12日,达•;芬奇常待在佛罗伦萨,中间偶尔出行,比如他的关于台伯河上的风车以及蒂沃利的哈德利亚娜别墅的笔记中提及的罗马之行,从罗马回来后,他的作品,无论是风格还是题材都添加了新的东西。  据瓦萨里记叙,弗兰西斯一世邀请列奥纳多来法国,主要希望他“为圣安娜的底图上色”,这点对考证作品的创作年代尤为珍贵,保罗•;若夫在1523至1527年间肯定“存在一幅(达•;芬奇的)绘在木板上的画,内容是圣婴基督与他的母亲圣母以及他的外祖母圣安娜玩耍,法王弗兰西斯一世买下这幅画,挂在他的小教堂里”。接着,失去了任何可证明它由王室收藏的蛛丝马迹。直到1629年,枢机主教黎塞留,从皮埃蒙特的蒙弗拉托城堡觅得这幅画,晋献给路易十二。1525年时一幅《圣安娜》价值100埃居,与在米兰举行婚礼后“暴毙”的萨拉伊的遗产中的《乔孔达夫人像》价格相同。  米兰宫廷的奢华生活已经远去,但达•;芬奇继续放置大笔弗罗林金币在圣马利亚•;诺娃医院他的户头上。在他众多的活动中,似乎这个时期他偏爱的是咨询医生这个头衔。应曼图亚侯爵的请求,他为托瓦格利亚别墅画了很多设计图,并提出要制作一座别墅模型,同时他还指出,为了使其更完美,必须让它坐落于佛罗伦萨的丘陵之中。人们多次恳求他对圣米涅多钟楼,对山上的圣萨尔瓦多的稳定性以及对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的选址提供意见。但他担任的最奇特的顾问服务是“古董专家”,那是在1502年5月,弗朗西斯科•;马拉泰斯达从洛伦佐•;德•;梅迪契的收藏品中获得4个古代花瓶,要将它们送给伊莎贝拉•;埃斯特。


第四部分 战争下的艺术第21节 《安加利之战》(图)

《安加利之战》    

  达•;芬奇第二次回到故乡,无疑是佛罗伦萨市民们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佛罗伦萨元老院委托达•;芬奇,在市佛基奥宫“五百人”会议厅画一幅可资纪念的战役图。他们指定达•;芬奇画“安加利之战”。  安加利之战发生于1440年,是佛罗伦萨贵族与伦巴底贵族之间进行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佛罗伦萨人胜利,伦巴底人被打败了。  达•;芬奇经过长时间的构思和无数的准备草图后,决定描绘战争最紧张,也是最残酷的时刻——争夺军旗的战斗场面。画面中心是4个骑士为争夺一面军旗而厮杀。长旗杆已经折断,旗面也被撕破,但仍在一断杆尖头招展。5只手都抓住旗杆拼命抢夺。另一些手则挥舞刀剑,在空中相砍。马上的骑士张着大口,脸孔像他们的黄铜胸甲上的神话怪物嘴脸一样凶狠残暴地直立起来,前脚缠绕一起,眼睛发出怒火,张牙舞爪如同凶兽一样互相撕咬。马蹄下的血泊里,一个人揪着另一个人的头发,把他的脑袋往地上死命地砸。达•;芬奇在这里表现的是“最野蛮最愚蠢行为”的战争,揭露了战争中人的“兽性的疯狂”。画面上处于殊死搏斗中扭曲在一起的人体,彼此撕咬惊恐狂怒的战马,刀光剑影中的撕烂的军旗和折断的旗杆,以及由于厮杀而变形的人物脸孔,鲜明而生动地表现了这一主题,令人惊心动魄,具有非常的感染力。米开朗基罗急急忙忙在会议厅里面画那幅《卡西那之战》,如同发疯一般,为了赶上他的敌手。这对于他来说,并不是困难的。他从那次与比萨人作战中选了一段故事。佛罗伦萨兵士,夏季某日在亚诺河洗浴,忽闻警报:敌人攻来了,兵士们急忙泅向岸边,从水里上来——他们的疲倦身体刚下水去凉爽一下——很忠心地着起了汗水淋漓和尘埃布满的衣服,披起了给太阳晒热的铜制的甲胄。可见与达•;芬奇相反,米开朗基罗没有描绘最激烈的战争时刻。并非把战争画做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