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9-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是“移动的瘟疫,远看一眼也会中毒”。最耐人寻味的倒是一六七五年法国人布瓦洛发表的《论胸部过分裸露》的论文,他说:“看到漂亮的乳房和看到魔鬼同样危险。”这确实要比同时代的其他道德家朴实,他承认危险存在,但是危险来自于“漂亮的乳房”——这要比一定说乳房恶臭、丑陋更像句老实话。
什么样的乳房是漂亮的呢?
如果纯粹从活动的方便来说,当然是小乳对女人自己更好,大乳在运动中显然是个累赘,还有塌陷变形的危险。模特儿和运动员当中,很少看到大乳,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同时小乳还呈现出一种清纯之相,有处子之美。
平心而论,历史上虽然大乳小乳孰美的争论此起彼伏,对小乳的讴歌向来要比大乳的多。阿芙洛蒂特和特洛伊美女海伦的乳房都如“苹果般”,不仅指的是形状大小,更指的一种清凉甘澈的触觉。圣母画像中,乳房纤细秀美,即使在哺乳中,也未曾刻意表现庞大。十二世纪的法国人开始热切歌颂“小而美”的乳房,描写它们坚挺、洁白,像两粒苹果。而另一些作者喜欢的乳房体积已经缩到“像两粒圆圆的核桃”。这个爱好一直延续到了十六世纪.小而挺的乳房始终占据着画家们的想象。意大利人也一样,即使是宽肩多肉的女性,她们的乳房也仅是微微隆起。文艺复兴后期,大胸脯的女人越来越受欢迎,情色气息布满了关于乳房的描写和绘画。
情色商业化让豪乳陡然占据了公众的视线,卖牛奶、水果、蛋糕、啤酒,什么都有可能跟大乳联系在一起,而女明星的豪乳也成了进入好莱坞的入场券。她们在镜头面前百般妖娆,和模特儿不同的是,她们无需时时刻刻在镜头前走来走去,大乳的麻烦仅在镜头之外。相比之下,陡然流行的平胸的海报和照片,显示出一种不迎合的、带有一丝伤感的、被克制的性感——实际上也建诸大乳流行的文化上。
也许正因为大乳和商业、娱乐氛围联系紧密,胸部大小和智力品位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电视上没完没了的隆胸广告也加深了这种印象,平胸的女人哭诉丈夫和情人如何厌弃她们的身体,而在隆胸之后,她们又如何找回了自信和男人。这可能不仅仅在粗糙地辱蔑女人,也在低俗化男人。在一个随便从网站和电视里都可以看到大胸脯女人的世上,乐观的估计是,男人对女性的期待也许会在胸脯上追求某种差异化存在——虽然不一定是小胸脯。
一个女整容外科医生说:“大多数乳房都像一滴眼泪,上部较扁而下部欲垂。”可是那些男人和女人共同看到的完美胸部误导了自卑的女人,让她们认为自己的胸与众不同,需要靠整形才能与大家一致。其实那些完美的胸是少数,而且它们多少有人工的痕迹,无论是勒的,还是注入盐水袋或者硅胶。
胸大无脑和帅哥无良都是出自自卑者的假想,美国的社会学家调查得出结论,胸部大的女人比平胸的女人智商高出近十个点。这大概和讨论脚的尺寸与阴茎大小关系的无聊研究属于同一级别。如果大胸脯女人真的相信,大概也只能证明自己是社会学家研究结果的反例。
在MSN上跟人聊天,一时打字失误,把“你也不用脑子好好想想”,打成“你也不用奶子好好想想”,对方惊愕之余备受伤害。对于很多信奉胸大脑也大的人来说,用奶子去想基本上也是她们信奉的理念的另一种说法。
'责任编辑 陈永春'
。
。08:30
绿树情思
王燕生
在大兴安岭,那些不畏严寒的白桦和樟子松们让我心怀敬意。不过,我又固执地认为:上苍造物,这里原本就该是它们的故乡,抗风御雪是它们应尽的天职。同样,在西双版纳,我有幸结识桄榔、缅桂、油棕榈一类奇花异树时,便认定只有这里才配做它们的家园。鱼在水中,天为鸟而空着。
此刻不同,这里是鲁西北平原。如果面前是起伏的麦浪或无边的青纱帐,我不会感到意外,因为它们生逢其地。不,不是这些。此刻,我置身于一片绿海之中,目光奋力向四周游去,都被轻柔的波涛弹了回来。我俯下身子,从滴漏天光的地方左观右望,眼前是横平竖直的树林大军,犹如通过主席台的仪仗队,接受春天的检阅。这难道就是只稀稀拉拉长在路旁和房前屋后的平原的树吗?它们什么时候扩编,发展得如此威武雄壮?是谁把平原变成了树木的乐土、绿色的王国?
在齐河,我不清楚在哪个方位、有多大面积曾是晏婴的封地。我想这个地方如果不是插根拐杖便能抽出芽来,至少也不会过于贫瘠。年年岁岁,我们的祖祖辈辈就在这地里摘棉割麦,为“温饱”二字劳其终生。透过历史烟云,我仿佛看见一个骑驴的人某年某天经过这里。他指着渐起的暮色,吟道:苦难的大地呀,看哪,连炊烟也饿得瘦成这样,它已累得直不起腰来……颤巍巍而苍老的声音,像我。
半个多世纪以来,许许多多政策、文件、批示,伴着汗水,拌着优生优育的良种和科技含量很高的化肥、农药,一齐播进大地里去了。该开花的开了花,该结果的结了果,作物产量使劲拽着生活水平往上攀升。一茬茬领导累坏了身子,忙白了头发,为齐河挣来一顶不算丢人也不光荣的“经济欠发达县”的帽子。还有更忧烦的事情,千百年来力没少使,汗没少洒,土地却一天天沙化起来,齐河成了“沙化治理重点县”。一刮风,一扬沙,漫天飘着这样的歌谣:“关上门,堵上窗,吃饭照喝牙碜汤”;“睡觉盖棉被,醒来枕沙睡”……不光老天爷受难,老百姓也遭罪呀!
不知道该不该感谢这些可恶的风沙.最初吹拂李风臣种树思绪的,的确和游荡在黄河故道上的风沙有关。不单是防沙治沙,他看得更远。促使他把大规模种树作为“铺天盖地抓调整”的重头戏,是因为他由县长当了县委书记,获得更多话语权。李书记统一了一班人的认识,抓调整必须坚持“五个围绕”的原则,即围绕国家大的产业政策;围绕市场需求;围绕与大工业联姻、与龙头企业配套;围绕当地资源优势;围绕当地农民种植习惯。种树的文章确实大得很。李风臣得到一个信息,草浆造纸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木浆造纸必然要唱主角。有这条国家大的产业政策,等于手中有了尚方宝剑。不仅如此,李风臣还有两张王牌,一张是有年产30万吨木浆的造纸项目,一张是有两家年产20万立方的高中密度板项目,几十万亩树,连同枝枝桠桠、树皮树根都能够吃下去。至于资源优势,齐河有大面积宜林地,更有引黄灌渠的奉富水源。对农民来说,他们心里有一杆秤:一个树洞拍卖价8元,承包期15年;速生杨一亩可种110棵,五年成材,一棵售180元……谁都明白,种的是树,长的是个小银行。俱备的万事终于唤来东风,2003年春冬两季,70万亩、8000多万棵速生杨神话般站立在齐河大地。一眨眼,52万农民变成了人均拥有一亩多林地的“林业工人”,齐河也一步跨入“全国绿化模范县”的行列。
下了一夜并一早上的比中雨略小一些的雨,停了。在天然氧吧里感受清爽和舒畅,我的呼吸不由自主地深沉起来。每片洗浴过的绿叶像打过蜡一样,连阳光在上面也站立不稳,纷纷滑跌到林地中间。我想起清早冯诗人说的话,她说昨夜是枕着青蛙声入睡的;王主编说他也听见了,但不是青蛙,是喜鹊。我睡得太死,把齐河上的第一堂生态课给错过了。
树,的确改变了自然和人居环境,齐河出现了“白天不见村庄,夜晚不见灯光”的新景观。树,更打开了齐河人民的思路,激活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一篇绿色锦绣文章越做越大。在表白寺镇,无边的林海中食用菌培植大棚,像停泊的船队。每年培植两到三茬,鸡腿菇、草菇9000元一吨,一亩一年的纯收入在万元左右。在刘桥乡,三岁的速生杨长得有碗口粗,和表白寺的如同一母所生。在林间我们看到另一番景象:一溜暖棚里,2400只黄毛未褪、乳臭未干的小家伙,绒球一样滚来滚去。这是“鸭鸭幼儿园”。别看它们小得像吹口气就吹破了似的,只需42天,便一只只长得不下6.6斤。养两棚,鸭子们一毕业,就有万元进账。蔡东村的张长路竟拍得100亩荒碱地,他种了一万多棵速生杨,又在林间种了15万株优质树苗和西瓜,在西瓜间又种棉花,就这三项,一年赚了20万元。焦庙镇的黄士金也有妙招,他在130亩林地间种的是辣椒,到了秋天,26万元装进口袋。不只这些,因为有了树,便有了木头,有了木头,齐河便春笋般冒出大批木材加工厂。绝对史无前例,绝对新兴产业。表白寺镇有70多家,刘桥乡有8个木材加工专业村,有木材加工园区,总投资1000多万元,年可加工木材30万方,收入3000多万元……树的学问实在大得很,连县委书记李风臣看了刘桥乡养鸭之后,也情不自禁吟道:
遍野碧树百里廊
万千鸭农竞辉煌
世代黄土庄稼汉
敢与江南论短长
在齐河,我还快乐地当了一次蜻蜓,点水似的参观了钢铁、化工、造纸、建材等工业项目:参观了从盐碱地里长出来的400多幢别墅群,以及投资1.5亿建成的可容纳6000名高中生的齐河一中。都是大手笔。每到一处,我都感受到一种浓郁的绿树气息,那是郁郁葱葱的生长节奏,是蓬蓬勃勃的发展韵律,它和风中婆娑的杨树林汇成了一支久久回荡的交响曲。
齐河:我记得李风臣胸有成竹、掷地有声的话。我会的,三五年后,我会到中国百强县中,找你。
。
。09:01
与我有缘的城市
冯 晏
最初,听说山东的齐河也叫晏城,我心里一动。其实,就是因为我的名字也有这个晏字。也许,缘分的构成本身就是依靠那么一点点心理暗示。
在我参加2005年在泰山举办的世界诗人大会期间,偶然结识了晏城的县委书记李风臣,我立即觉得我已经结识了这个晏城。李书记竟然是一位诗人,在他出版的诗集中,有那么多是表现晏城充满绿色意境的诗篇,比如:“远眺河塘杨柳/近赏芳草小溪/左叹苍松翠柏/右品梅兰竹菊”等。这些诗篇,足以构成了我对这座坐落在黄河岸边的小城诗意的想象,那种黄沙弥漫的黄河岸边的印象,在我这立即就有了新的不同的感觉。
一直以来,怎么也想不出我的这个名字与齐国晏子有什么关系,最后给自己唯一的解释,就是设想当初为我起这个名字的祖父在他对古书的勤于研读中,产生了对晏子的崇拜情节。
而晏城的县委书记写诗,这与齐国的晏子本身也应该没有什么关系,然而,是否缘于那古韵的文化内涵,使这座小城处处充满了诗的灵感,也无法不让我去联想。
后来,我又无意中在文化信息里获知,中国诗歌协会在这里专门建立了“中国诗歌创作基地”,《人民文学》、《诗刊》杂志社也在这里纷纷设立了创作基地,许多诗人、作家正在不断深入这座小城,前来探访它的过去与现在,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去聆听那黄河母亲在绿色的波涛中感叹的声音。因此,我更加坚信这座小城在文化上所具有的内在灵性和在社会上产生的巨大效果了。
今年五月下旬,在我正准备去美国访问的前几天,突然接到《人民文学》的邀请,参加中国作家齐河创作采风团,去齐河——晏城。听了这个消息好像比我去美国还重要,那种日益加深的缘分感觉,是我对其他城市所没有的。在参观中,最让我为之一振的就是那些大面积的绿色生态气息,那些几乎覆盖了这座小城的翠绿色树林,远远超出了我对这座小城意境的想象,那些久久很难走出的成片绿阴,那湿润的气息,那世纪黄河难以遇见的温馨堤岸……
在治理这座小城中,齐河县的领导竟然大胆地决定种植约一百万亩速生杨.三年来,这些绿色已经覆盖了这里所有的黄沙和人们的视线及心灵,一座城市从绿色中站起来和在黄土中站起来是完全不一样的,那绿色给人的力量,会让一个前进中的齐河能够更加充满激情地对待未来。
记得在我上次去美国访问的时候,接待方为了让我更多地了解美国,在美东从罗德岛一直驾车到佛罗里达,往返数千公里,想想留在我头脑中每一处美景都离不开绿色的环绕,公路两旁那些茂密的树木,使驾车者仿佛一直在原始森林中穿越一般。我一直在敬佩美国人由来已久的生态保护意识,成排的树木本身就会给人类带来完美的风景,因此那种旅行,使我感到在过程中获得的和在目的中获得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而这次在晏城参加笔会也让我产生了同样的体会,大概晏城的领导也是正在以这样的思维来完善自己城市的建设吧。
种树已经给晏城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这次笔会,我在晏城住了两个晚上,每天清晨,都是被窗外的喜鹊还有各种叫不上名字的鸟儿的啼叫唤醒的,这是我好多年也没有在国内遇见的环境了,看来绿色不仅可以引来鸟儿那美丽的声音,还可以引来各种让人想象不到的美好事物,不用说这个思路已经使这座县城从原来的“白天不见村庄,夜晚不见灯光”那黄河岸边的黄沙弥漫中,改变成现在的“万亩览翠绿,千里闻蝉鸣”的风景城市。被国家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齐河是当之无愧的。
并不是因为一个城市的领导写诗,更加钟情于美丽的意境,才把自己生活的地方建设得风景如画的,其实,生态意识应该是我国所有城市建设者最重要的一种素质体现,人们已经体会到了在生态环境完善的基础之上,经济建设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意外效果。
上次去美国期间,在一次华盛顿作家协会为我举办的讲座上,我发现许多在报纸上看到消息前来听我讲座的旅美作家,由于多年从不回国,对国内的印象没有诗意的感觉。尽管他们是来听我讲诗歌的,其实他们更多的还是想听一个诗人对目前国内快速发展变化的内心体会,他们想象不出目前国内每个城市,都在以怎样飞快的速度用绿色繁衍着那些曾经荒凉的角落,正在如何用只是写诗才具有的跳跃式思维来打扮自己的绿色家园。
其实一个城市的风貌就是这座城市的决策者头脑中的样子,所以,看着齐河这座小城,层层的绿色枝蔓正在黄河岸边轻盈地曼舞,使我又想起了他们的县委书记李风臣写下的“杨柳弄姿迎风摆/波光绿韵荡满怀”的诗句。
。
。09:27
直挂云帆济沧海
刘建国
骄阳似火,逝水奔腾。古老的黄河历经沧桑,穿过历史亘古的风尘,朝着生命流动的方向大步向前。日月交替,风雨轮回,九曲黄河把追寻真理和梦想的过程演绎得如此荡气回肠、撼人心魄。大浪淘沙,岁月积淀,鲜活的生命开始露出真实的本原,齐河宛如一颗被河水冲去泥沙和污暗的明珠,在鲁西北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透出耀眼的光芒和神奇的美。
站在黄河水滨仰望头顶的天空,一片蔚蓝和深邃;低头俯看脚下的土地,宽厚而又深沉。我们触摸着龙山文化延续的脉搏,翻阅着古人晏子流传下来的那段春秋史话,踏着黄河奔腾的节奏阔步向前,一路征程跋涉,一路风光壮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