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第4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回来。如果兄弟们不愿意,张茂也一定回来,和兄弟们同生共死。就以三天为限,三日之内,张茂必定回来,大家伙儿信不信得过我?」
牢房内轰然而起,一众响马盗均拱手高声:「信得过!恭送大哥,敬候大哥消息!」
张茂哈哈一笑,与杨凌目光一碰,略一拱手,便大步向外行去,龙行虎步,睥睨威风,果有一代大豪气派。
杨凌微微一笑,也举步向外走去,伍汉超紧随其后,狱中关的尽是响马盗,江彬不敢高声,只好继续装下去,他回到床头一屁股坐了,又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邪兴呀……就从昨儿早上开始地,嗯,昨儿早上我纳妾,我住进了新房,然后……这一宿忙的,我还没回家呢,又得住这儿了,这到底是我买那房子风水不好呀,还是王满堂八字硬妨人呐?
杨凌随着走出大狱,张茂已跃上了为他备好的骏马,张茂提着马缰向杨凌一揖,说道:「国公爷,张某告辞!」
杨凌笑吟吟拱手一礼:「敬候张兄的好消息!」
张茂一挟马腹,攸地一鞭,健马长嘶,撒开四蹄扬长而去。杨凌目送一人一马消失在长街尽头,正欲走向自已的轿子,另一侧又是一阵急骤的马蹄声响,扭头一看,正是太阳方向,阳光刺眼。
眯缝了眼,等马驰到面前,才看出头前一位俊俏小将乃是宋小爱,后边一人一身寻常灰布袍,风尘仆仆,好象远路而来。
宋小爱翻身下马,急急迎上前来凑到杨凌耳边低语几句,杨凌身子猛地一震,扭头再看向宋小爱,脸上已有些变色。宋小爱点了点头,杨凌立即向那正走过地灰袍汉子迎了上去,不等那人施礼,就一把拉住他手臂扯到一边低语起来。
伍汉超见国公周围皆是兵卫并无行人,便拉住宋小爱低声问道:「出了什么事了?」
宋小爱压低嗓门道:「调国公爷立即回京!」
「什么?」伍汉超吃了一惊,急忙问道:「京里出了什么事?」
宋小爱一扯他袖子,说道:「噤声。太皇太后驾崩了……」
「太皇太后她……」,杨凌定了定神,问道:「圣旨什么时候能到?」
灰袍人道:「皇上刚刚下旨意,苗公公就令奴婢立即飞马赶来报讯了,传旨太监比不得咱御马监。一路车轿慢的很,两百多里路,还得赶三天。」
杨凌心里略宽:这么说,霸州响马盗招安一事能否成功,自已还来得及处治。
灰袍人又道:「李、杨两位大学士本来就在回京途中。现在也着驿署通知,让他们加快行程了,先帝逝世、新帝登基时那是有喜有丧,规格未必就比现在隆重。太皇太后崩世,做为皇孙,当今皇上必得带孝守灵,亲扶棺椁,近身大臣、皇亲国戚、均要参加祭礼,这是大事,国公爷不可轻视。」
杨凌点头,古人重礼胜过重命,他早从王琼等人身上领教过了。
灰袍人又压低嗓门道:「若仅为此事苗公公自然不必令奴婢星夜赶来。国公爷,皇上宣国公回京,刘瑾讨了一旨,由钦差副使梁洪留任霸州,任霸州镇守,并接手一切未尽事宜,国公要处置张忠等一众贪官,可得抢在这三天之内了!」
第九卷 决战紫禁之巅 第351章 都是太极
太原府,春寒寥峭,但是士兵们肃立在校场上一动不动,只有随着令旗的摆动,原本立如木塑的士兵才突然活了起来,犹如一股潮水般卷向指定的攻击地点。
如今张寅已晋升太原三卫的指挥使,张寅治军严厉,令下如山,自从一个守备因为延误军令被当众鞭笞并枷铐三天示众之后,军中上下闻张指挥令谕皆凛然遵守,再无一人敢于违逆拖延。
张寅端坐在马上,步营骑营、车营、辎重营、炮营人马轮番操练,车骑混战营最是犀利,一百二十八辆战车,每辆战车配有百步杀威炮两门、火铳4杆、火箭手4人,一俟冲锋,以全副武装的战车冲锋,百步之内,铁砂纵横,随即以轻骑突入,最后是步兵,火力之强足以抵得住蒙古铁骑三轮攻击。
如果大明军队皆是这样的配置,在平原上应该足以对抗蒙古铁骑了,不过由于机动力原因,这样的配备适于防守和决战,如果用来进攻,被蒙古人在一望无边的草原上拖着走,那就另当别论了。
战火硝烟中,一骑飞来,奔到张寅身旁,凑近了低语几句,张寅抬手一挥,召过中军官道:「今日到此为止,收兵回营!」
号旗升起,正厮杀冲锋的大军顿时为之一静,军队开始井然有序地退去、整队,迅速形成一个个方阵。张寅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样地大军才是虎狼之师啊。自已在陕西造反时组织的所谓香军,实在难以和这样的精兵抗衡。
弥勒教主李福达,最初走的是贫民路线,在乡间发展势力,蓄势造反,可惜却屡屡失败。最后带着搜刮来的钱财和教中精英一走了之,另辟蹊径,开始走上层路线,引诱一些达官贵人入教,并安排教中精英份子混入大明朝廷,到目前为止进展顺利。
李福达对此欣喜若狂,以为终于找到了迅速扩大势力、同朝廷抗衡的手段,不过这条路同样是旷日持久,至少到目前为止,他虽能令行禁止令全军上下俯首听命,却没有把握一旦举旗造反,这些精兵是否仍舍命追随。
大军整队回营,李福达,化名张寅地李福达一马当先。率着他的亲兵侍卫们已驰出校场,当先回营了。
「大人,军饷已经迟发了快一个半月了,军中怨声载道,昨日关指挥笞打了十余个兵卒,才将骚动压制下去,不过士兵们不满情绪仍在增加。」说话的是张寅的亲兵。他的近身侍卫全是弥勒教中从小训练出来的。忠心耿耿、武艺高强,不过身边虽无旁人,他们已习惯了军中称呼,为了怕万一失言叫出教主的称呼来,无论是否人前人后,一概以大人称之。
张寅说道:「再压三天,然后再把饷银发下去!」
「是!上一次压了一个月,军需官发饷银时还说,饷银被朝廷克扣的厉害。这回发的有五百两是大人您掏的私囊,官兵们都感激万分呢,这次压了一个半月,也就是相信您,士军兵才只是发发牢骚,没有什么异动。」
张寅微微一笑没有搭言。要找些借口拖延饷银发放自然容易,而且军需官也是他地人,大明气数未尽、人心未失,要想得到士兵们的绝对拥戴,还需要做出种种努力,对这些普通士兵用不着讲什么大道理,他们关注的只是口食而已,一口吃的、一两饷银,那就是军心。
到了中军大帐,张寅一跃下马,旁边一个侍卫立即闪身过来,接过了马缰,方才报讯的侍卫低声道:「大人,大法师在您书房相候。」
张寅微微颔首,目中却不期然闪过一丝紧张。
中军大帐后进书房,一个青布棉夹袍地清瘦老人正坐在椅上喝茶,此人正是李大义的业师,曾在大同参与剿杀正德皇帝计划的弥勒教大法师萧阅纾。
瞧见张寅进来,他忙起身一礼:「见过教主!」
张寅袍袖一卷将房门关上,摆手道:「阅纾回来了,不必拘礼,坐!」
他走到青袍人旁边落座,攥紧了五指沉住气道:「怎么样了,可有大义的消息?」
尽管张寅修为深厚、城府甚深,一问起亲生儿子的生死,语音仍然禁不住有些颤抖,他忙定了定神,举杯给自已斟了杯茶,轻啜一口平息心境。
大法师萧阅纾神色一黯,低声道:「属下到处打听消息,为了得到准信儿,还赶去四川向当时在场地一些人询问,官府虽张榜公示说二少主……二少主已伏法,却始终不曾有人见过他的尸首,本教在四川的人也没有人收到二少主地消息或者求援的信号,二少主……二少主自从在昭觉寺夺马逃走后就此下落不明……」
张寅的脸色微微有些苍白,怔了半晌才笑容惨淡地道:「他去杀杨凌,必是想藉此功息我之怒。功败垂成,又负伤逃走,也许……也许他心灰意冷,和那柳家的娃儿隐居起来了,那也说不定……」
一代枭雄目中莹然,隐隐现出泪光,显然他也不相信自已的话,只是三子之中他最疼爱这个二儿子,心中实在难以接受爱子惨死的事实。
李大义违命返回大同,牺牲大批人手去救一个无关紧要的女人,这对一个野心勃勃的枭雄来说,是无法容忍的错误,哪怕那是他地儿子。如果事情再来一回,他还是会按照教规严惩李大义的,但是作为一个父亲,他毕竟做不到铁石心肠。
萧阅纾看见张寅脸色,不敢再接这话碴儿,忙岔开话题,说道:「属下离开四川,顺江东下,沿水路北上。从山东那边回来,青州形势如今一触即发,杨虎已经联络了太行群盗,官府方面尚无察觉,看来杨虎举事在即了。」
一提起此事,张寅精神一振,果然从悲伤中清醒过来,他冷冷一笑道:「看来我小瞧了杨虎,此人连山门都被拔了,却能重起炉灶,迅速东山再起,嘿!倒是个可烧之柴。」
萧阅纾被他一句话也逗出了丝笑意,他说道:「常言说时势造英雄,山东百姓被贪官污吏坑害地苦不堪言,日子一向不好过。青州猎户前些时候帮官府捕虎,被虎咬死多人却未得抚恤,事情闹的很大,继而又受血腥镇压,愤怒仇恨郁结于心,早就有心要反了。只是缺一个领头人,杨虎只是利用了这时势罢了。」
张寅正色道:「不然,能够利用时势,这杨虎就不算蠢。如果青州不是这种局面,杨虎会把人马迁至青州么?还能这么快站稳脚跟收服民心么?此人心机、能力自不足取,但是如果把他看的一无是处,那就错了。我们的人已经混进去了?」
萧阅纾恭声道:「是,接到教主指示后,我们在青州传教的三位长老以地方豪绅的身份捐出全部家产加入了杨虎『义』军,所以甚得他地看重。不过……属下有一点不明白,这一来咱们在青州的势力可就全暴露了,而且三位长老吸纳的教众,积攒的财富可不是笔小数目,这样的代价值得么?如果杨虎这样的人都能够成事,那么我们直接号召香军起兵,不是比扶植他要强的多了么?」
张寅微微摇头。他原本迷信百姓造反的能力,以为广收教徒,登高一呼就能顺利拉起大军,如同当年明教抗大元,顺利取得天下。但是自从陕西总坛被官府清剿后,他并不认为是叔叔和自已准备不够充份,而且当时又有叛徒告密,受到官兵突袭才一败涂地,却以为是农民军不堪一击,转而迷信从大明内部颠覆它。
尤其是他担任太原卫指挥后,统领的是精锐的大明边军,张寅更觉得从未经过系统训练地农民义军是难以和官府强行抗衡的。
张寅轻蔑地一笑道:「不,我们的原定计划不变,仍是争取让宁王得皇位,然后挑起朱氏皇族内争,趁乱取而代之。但是当今皇上正当少年,自从白登山遇袭和解语羞花暴露身份之后,他的身边加强了戒备,很难再找到机会行刺。要让宁王平安得到皇位,看来是没有办法了。宁王现在刚刚得到三卫兵马,大仁正在帮助他训练军队,如今天下形势有趋好之势,如果宁王那里耗上三五年时间,兵马练好了,大明天下也富足安定了,那时当今天子也已长大成人,正值春秋鼎盛,我们再想取天下,不知还要等上几百年。杨虎造反,虽然挑了个百姓容易附从的地方,不过山东北有边军重兵,东临大海无所依托,西有京师数十万大军,我估计,他若起事,连三个月都支撑不住,我们不借他点人马钱粮,他如何替我搅乱这大明江山?」
张寅放下茶杯,在房中徐徐踱步,萧阅纾也随之站了起来。张寅停住步子,负手而立,徐徐说道:「英雄之士,能因天下之势而遂成之。天下之势,未有可以必成者也,而英雄之士,常因其隙而入于其间,坚忍而不变,是以天下之势遂成而不可解。杨虎在利用青州之势,而我们,在利用杨虎之势。呵呵,朝廷有九鼎,天下有九州。青州就是古九州之一,说不定这杨虎真能替咱们撬动这九鼎一足、搅乱这九州一隅,为我们争取时间、创造机会。」
萧阅纾担心地道:「怕只怕养虎为患,杨虎纵不足虑,可是万一在我们暗中扶植之下,杨虎真地能成就大事,我们想再除掉他又要费一番周折,既然教主决意先扶宁王就位,再引诸藩攻之,趁乱取利,有杨虎这个强敌在侧,恐怕这个主意很难如愿。」
张寅目中冷芒一闪,淡淡一笑道:「这个……我自然早有考虑。我不但送了杨虎许多现成地兵马、粮草,为了帮助这班草莽成事,我还为他另外准备了一份大礼,这大礼么,现在可以为虎插翼,来日也可以敲去虎牙、取而代之!」
大礼?
李大礼?
萧阅纾心中一闪,方要开口,觑见张寅自矜的神色,冲到嘴边的「三少主」三字又咽了下去,他垂下头,恭声说道:「是,教主算无遗策。呃……属下回来时,杨凌正在霸州查抄一个官员的府邸,不知怎么当地的四个神棍得罪了他,被他使计一把火烧死了,属下打探的杨凌在霸州还要待上一段时间。此人屡次坏了本教大事,现如今他虽是国公,可是身边地爪牙也少了,是否……派些人去把他干掉?」
张寅地脸色又暗了下来,他知道这是萧阅纾想为大义报仇。他是大义的业师,自已这么多年来为了圣教大业到处奔波,大义在萧阅纾身边的时间比在自已身边还长,两人实已情同父子。
再者从个人前程来说,萧阅纾已是本教四位首席大法师之一,地位已不可再进。只有李大义当上教主,他才可能凌驾于其他三位大法师之上,一旦取得天下,也能封王封侯、位极人臣。大义一死,也等于断了他的前程,他对杨凌的恨意,实不下于自已。
张寅盘算片刻,摇头道:「不,此一时彼一时也,杨凌现在杀不得。现在,我们要尽量促使杨虎早日起兵,以便为我们创造机会。如果杨凌一死,朝廷势必大索天下,说不定杨虎窝在太行山里就此出不来了,不能冒这个险。杨凌已经成为国公,很难干涉朝政,我们要做大事,就不能斤斤计较于这些个人恩怨。」
他转过身来,见萧阅纾神色间犹带不甘,便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声道:「要报仇,咱们就夺了大明的江山,把这仇报的彻底些。要成大事就要懂得审时度势,利用时势,不可因小失大,和这江山比起来,杨凌算是什么东西?」
******
「杨凌算是什么东西?你还别不服气,让你到大同去,你能不能打得伯颜火筛七万铁骑望风而逃,丢下万余具尸首?他们可是年年袭边,打从永乐之后到现在,一百多年名将遇的多了,就没吃过大亏。再说江南,倭国地小矮子们也是年年顺着风儿扯帆,跑上岸来瞎折腾,这一闹也闹了一百多年,狗日的越闹还越多了,干杀杀不尽,杨凌用了多长时间把他们连根拔啦?张大哥府上就买了四个日本娘们侍候吧,不就是那帮倭人的老婆、女儿嘛,以前可尽是他们掳咱们的人啦。还有四川,听说那都掌蛮男女老幼全加上,统共两三万人,就靠着林深山险,大明曾出兵二十万,连人家的山口都攻不进去,堵山口堵了三年,得疫病死了五六万官兵,愣拿人家没办法,杨凌带了多少人,用了多长时间把他们灭了?这可都是百年老店,你不服气,你办得到?」
「邪门啊,大哥,你张家也是百年老店,他专门克百年呐咋地?」封雷嘿嘿笑着说道。
邢老虎身穿紫花罩袍,头戴瓜皮帽,帽子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