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第4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刘瑾不薄,你们说,他为什么这样对我?」
两人嚅嚅难以作答,正德目光一闪,忽然问道:「杨凌呢?他在哪里?」
戴义轻声答道:「回皇上,威国公自皇上召见之后,即闭门在家,连前往探望地官员也是一概不见。」
正德幽幽地叹了口气,幽幽地道:「杨卿是怪我听信谗言,将他禁闭府中?还是……因为刘瑾的事,他担心朕对他也生份了?」
二人提心吊胆不敢作答。正德出神半晌,才断然道:「不会的,杨卿决不会负我。我们一世君臣、一世朋友……一世兄弟,他断然不会负我。」
此处是幼时所住地太子宫,正德又心怀激荡难以自已,竟连称呼也改了,不再自称为朕。那么信任地刘瑾竟然在阴谋害他,这件事对他的刺激实在是太大了,他说的斩钉截铁,与其说是对杨凌绝对的信任,不如说是在坚定自已的信念,一向重情重义的朱厚照,再也禁受不起另一次背叛的打击了。
戴义、苗逵连忙道:「皇上英明,皇上说的是。」
正德晒然一笑,反问道:「我英明么?我英明会把一个奸佞视作至亲至信地人,留他在身边这么久,绝对的信任他?」
他悠悠闭起双目,伤心地叹道:「我对杨卿决无怀疑,可他避门不出以避嫌,那是对朕生了嫌隙了,他担心朕会连他也疑心了,心魔已生,情谊不复……伴君如伴虎,伴君如伴虎啊,君王命中注定就该是孤独地?就该永远没有朋友、没有可信的人……?」
指尖一滴血珠坠下,两颗泪珠也从少年天子的腮上滑落。
他握有天下最大的权力,但是情感上,他能够亲近倚靠的人却不多,原本心中最亲近地两个人,一个背叛了他,一个为了避嫌远远地逃开了他,那种空落难过的感觉充塞了他的胸臆。
「朕,不要做孤家寡人!」朱厚照愤然抬手,身前的古琴被他抛了出去,叮叮咚咚地滚了开去,那残破的声音一如他此刻受伤地心灵。
忽然,一个小黄门,踮着脚尖儿悄悄走过来,战战兢兢地道:「皇……皇上,威国公求见!」
正德闻言霍然抬头,眼中已是一片狂喜、一片欣慰、一片释然。
戴义、苗逵齐吁口气,脸上同时露出轻松的笑意。
一个青袍书生在正德略显朦胧的目光中翩翩而来,他身穿圆领青襟大袖袍,头戴月白四方巾,身材修长、面如冠玉,一派儒雅风流,正德心神一阵恍惚,忽然间又似回到了两年前太子宫中初相见……
「杨侍读!」一声呼唤,脱口而出。
正德欣然唤着,眼中虽还有泪,脸上却已溢起一片笑意,一片真正发自内心地笑。
这一刻间,两人的心重又贴在了一起,那是一种超越了君臣尊卑的兄弟之情,当今世上,也唯有杨凌,能给他这种感觉。
「臣向义妹一仙学过箫技,只是造诣不高。皇上既有雅兴,臣便现丑,与皇上合奏一曲如何?」
「好!奏什么曲子?」
「就奏皇上所谱的那首……《杀边乐》!」
戴义、苗逵见机,连忙自室中又取出一捧玉琴、一管竹箫。
苍凉激越的琴声又复响起,铮铮锉铿,充满慷慨之气。杨凌一身儒衣,手执竹箫,在左掌心中轻轻击打合拍,听到琴声婉转幽幽,袅袅直上九宵之际,忽地在阔室中踏步而行,举箫于唇,一缕应和的箫音随之而起。
箫声与琴声你高我低、你低我高,彼此应和斗趣,恰似一双鱼儿,水中畅游,自得其趣。
正德抚琴,目注杨凌,笑微微指下如飞。杨凌箫技虽差,但二人仿若心有灵犀。但见正德双眉一挑,杨凌箫音立即转低,娓娓而来,琴声果然高亢而起。若见杨凌脚下一重,正德指下琴音也便趋弱,应和箫声扶摇直上。
这一曲奏来,虽不及与唐一仙合奏地娴熟韵味,但洋洋洒洒,心意相通之乐,却令人更觉畅快……
******
不知何时,张永悄然来到殿中,瞧见这番情景,连忙捧着一摞东西在殿边上站住了不敢惊扰。正德旁若无人,一曲奏罢,方按琴大笑道:「快哉!快哉!郁郁十余日,就只今日今时朕心中最是快乐。」
他说罢转向张永,收敛了笑意,平静地问道::「审完了?」
张永诧异地看看皇帝镇静自信的模样,又瞧瞧站在他身旁的杨凌、戴义等人,不明白自已去午门时还一脸忧伤悲愤、彷徨失措地皇帝,为什么突然变了模样。
他不敢再看,忙躬身道:「是,果如皇上所料。刘瑾在午门飞扬跋扈,呵斥百官如训家奴,无人敢予应答。幸赖皇上天威,老奴带了人去,刘瑾才有所收敛。三法司会审,共计大罪三十五,小罪六十八。刘瑾供认不讳,现皆抄录于此。」
张永恭恭敬敬呈上那叠卷录,说道:「这些罪状,还需三法司逐项核对,调问案件相关人员,收集口供、物证、人证,并且从天下各地把一些受其乱政酷法迫害,以致家破人亡的受害者调来京师……」
正德淡淡地道:「不必了,照你们这么审,旷日持久,要审到什么时候?他家里巨量的黄金白银、违禁地兵器甲胄、被他迫害致死的文武官员、乱政枉法下家破人亡的无辜百姓,一桩桩一件件,任其一都够取死之道了。」
他刷地扯过一张信笺,戴义苗逵眼睛一亮,就象阎王面前两个小鬼儿,嗖地一下扑了过来,一个捧墨,一个递笔,眼巴巴的盼着这位小爷朱笔一勾,生死簿上涂了那老鬼的名字。
正德擎笔在手,刷刷刷写下三个大字,略一沉吟,一咬牙又写下三个大字,然后把笔一丢,信笺向张永猛地一拂,白纸飘摇而起,亏得张永眼急手快,抢上一步跪接在手中。
白纸上墨迹淋漓、森森然六个大字:「毋复奏,凌迟之!」
张永一见,心中大喜,皇上下了中旨,那就无需再审再查,刘瑾老儿死定了。
皇帝的旨意,必须要经过中书省才能奏效。一代女皇武则天睥睨天下,也得把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改为鸾台,旨意不出于凤阁鸾台,便不算诏命。至大明,废中书省而建内阁,旨意就得经过内阁下达。
不过律法归律法,事实是事实,皇帝的手谕、密诏在任何朝代都存在。正德偷偷去大同,留下的旨意就是中旨,杨凌在霸州接获的秘旨还是中旨,此刻的旨意仍是如是,只要没有人反对,它就能执行,有人反对,它一样能执行。
问题是,下旨杀刘瑾,谁会反对?
杨凌已觑见那六个大字,斗了这么久地对手,时时想着致自已与死地的冤家终于到了授首之时,他的心中却说不出是种什么滋味儿,轻松,但是绝无欣喜。
张永已捧旨退下好久了,杨凌才趋前一礼,轻轻道:「皇上,臣……想去探视一下刘瑾,乞皇上恩准。」
正德转身,凝视着杨凌,眼神儿十分奇特。
戴义和苗逵顿时捏了一把冷汗:「一个试图弑君造反地逆贼,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威国公居然要去看他?这不是犯糊涂吗?」
杨凌坦然迎着正德皇帝的目光,正德渐渐溢起一眼笑意,起身说道:「好,带些酒菜,替朕为他饯行。」
杨凌躬身道:「恭送皇上。」直起腰来,戴义和苗逵已亦步亦趋地随着正德皇帝离开了。
池中春水荡漾,两只鸳鸯浮波。架上藤萝爬满了新绿,几盈鲜艳点缀其中。杨凌长长叹了一口气,亦缓步离去,太子宫重新陷入沉寂之中。
******
一张小桌,摆满了酒食,刘瑾、杨凌对面而坐。
两个人心平气和,好似多年地好友促膝而谈,看不出一丝生死大仇的味道。
「咱家现在真怀念在钟鼓司的日子啊,早上起的是早了点,钟鼓一罢,喝杯热茶,吃些点心,就可以去睡个回笼觉。下午,陪着皇上逗逗乐子,一天也没什么大事,不操什么闲心,教坊司隔三岔五还有点孝敬。得上三五十两银子,往箱子里一放,眼瞅着它满起来。乐呵啊。」
刘瑾蓬散着一头花白地头发,望着高高地透气窗儿射进的一束光柱,阳光中有浮尘飘浮,还有些小飞虫忙忙碌碌地飞来飞去。
刘瑾惨笑两声,说道:「瞧那小东西,多快活。我呢,官儿做大了,谁见了都哈腰,风光!金子银子山一堆一堆的往家里放,倒没了感觉。就记着搂、搂、搂,咱家一个废人,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有什么用啊,为了这堆破铜烂铁得罪人,现在想想,真是不值啊。」
「公公今日地想法,或许是真的,可是如果你能离开这个牢笼,你还会想尽办法回到皇上身边,变本加厉的祸害天下。人的想法啊,唉……,当初离开杨家坪,我就想着攒上三五百两银子,置个小康之家,让爱妻衣食无忧。后来,官儿做大了,我就想着不能辜负了这一身权力、不能庸庸碌碌混吃等死、不能只顾自已的小家,得为百姓们做点实事儿,人的想法,没有一成不变地。」
刘瑾被他揭穿了乞怜假象,不禁恶狠狠地瞪着他,杨凌若无其事,自斟而饮。
刘瑾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神色,随即又垂头丧气地道:「我是自作孽啊,当初还是我去鸡鸣驿传旨,把你杨大人请回京来的,谁知道,我是为自已请了个灾星啊。」
他一拍大腿,恨道:「告咱家谋反?我家里藏些盔甲兵器有什么用啊?外四家军掌握在你的手里,京营掌在张永手中,御马监是苗逵地,兵权你是始终不放啊。我家里藏几件盔甲刀枪,拿来干什么?百十个家将,一群乌合之众,我就能杀皇上?我不信,我不相信皇上会信!」
杨凌淡淡一笑,说道:「不可置信?的确不可置信,但是事涉皇权,就不需要那么多质问了。况且,刘公难道不记得曹吉祥造反之事了么?」
刘瑾一听,脸色不由一白:怎么忘了这位老前辈啊。曹吉祥,那是英宗年间地大太监,继王振之后第一权阉,这个猛人篡位谋逆的计划,也就是领着一帮子家将,准备进宫杀了皇帝,然后举行登基大典。
有这么一个缺心眼的老前辈树在那儿做榜样,皇上能不信么?
杨凌继续道:「你也知道兵权不在你的手中,于是拉拢都督神英等一批将领,于是在三厂一卫中安插亲信,于是把宫中锦衣卫首领杨玉、石文义引为亲信,收为干儿子,你在家乡为父母盖坟,规格超越王侯,这些事,在御史翰林们的手下足以织造出一张毫无破绽地天网。刘公公,不要痴心妄想了。」
刘瑾直勾勾地望着他,半晌半晌不发一言。
杨凌提起壶来,为他斟上一杯,缓缓道:「公公,说实话,你清丈土地,做官员离任考核,改变定期考核为随时突检、改革盐政,凡此种种,许多许多对我来说,都深为赞同,很多年之后,你今日地办法,一定还会有人用的。如果你仅仅是为了政事改革,纵然身死,也不失为一条汉子,说不定还能名垂青史。可惜你做这种种事情,都是为了一已私利。清丈土地,是为了讨好皇帝,自已从中渔利。离任考核,只是为了逼着贪官给你送礼,根本不去惩办他,使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变三年一考为随时考核,只是为了把你地对手赶下去,把你的亲信、家奴们扶上官位。你所做的这些事,全是为了巩固你的个人权力,为了往你地库房里收罗钱财!你可知你刘公公不曾亲手杀一人,天下因你而死的不计其数?你可知你不曾亲手毁一家,天下因你而家破人亡、卖儿鬻女者有多少家?你,欺君误国、祸害无穷,罪大恶极,实无可恕!」
刘瑾面如土色,身子微微发抖,却不发一言。
杨凌语气放缓下来,说道:「你和我不是政争,如果只是政见不同,我或许忍不下心杀你,不过现在,你不要妄想了。今日来,我是替皇上,也是代表我自已,送你最后一程。」
杨凌说着,从怀中摸出一颗朱红小丸,轻轻放在桌上,说道:「这是三步追魂的剧毒药物,是我唯一能为你、一个头顶上有无数冤魂在哀嚎的恶人,所做的好事。」
刘瑾惊慌后退,从床上一直退到墙角,颤声道:「你……你要做什么?你要毒死我?来人啊,来人啊,杨凌要杀人啦,快救命啊!」
声音在牢狱中回响,远近却不闻一点声息,望着杨凌怜悯地目光,刘瑾忽然跪在床上连连磕头:「杨大人,国公爷,您大人大量,您不要杀我,我不想死、不想死,您不要杀我……」
杨凌轻轻叹了口气,慢慢下了床站直了身子,刘瑾又吓得象只耗子似的缩到了墙角,杨凌轻轻地道:「皇上判了你凌迟之罪。凌迟,你该知道,那样的酷刑实非血肉之躯所能承受。吃了这颗药,自寻一个痛快吧。」
「刘公公,告辞了,你……好自为之!」
杨凌当头一揖,拉开门慢慢走了出去。片刻功夫,两个如狼似虎的牢子冲了进来,哗愣一声又将大门锁死。
刘瑾看到那番子也走开了,连忙手脚并用地爬到桌前,拈起那粒药仔细看了半晌,忽然嘿嘿地笑起来。
「我就不信,皇上会杀我?他是咱家看着长大的,我还不知道他地为人秉性?嘿嘿嘿,姓杨的,你这奸诈的小贼,一定是皇上要饶了咱家,你想诓我自尽,哈哈哈哈……,我会上当?我会上当?哈哈哈哈……」
刘瑾披头散发形同饿鬼,把那药丸儿一扔,咕噜噜滚到了草堆之中。刘瑾望着透气孔上的阳光,两眼熠熠放光:「明天,皇上一定会放我出去!一定会!」
******
大明的死刑五花八门,但是最常用地死刑有三种,一绞二斩三凌迟。绞刑最轻,可以容人留个全尸,以白绫束颈,三收三放,气绝始罢。其次是斩,杀了头,自已家属找皮匠再缝合起来,也勉强算个全尸。第三种就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才使用的重刑:凌迟!
凌迟,又名「脔割」,俗称为「剐」,根据恨有多深爱有多深定理,妇女同志又称之为「杀千刀地」。凌迟是要把身上的肉一片一片地割下,使人痛极哀呼,极人世未有之惨,就连杀人不眨眼地刽子手也为之心软。
因此,刽子手或者是受了贿嘱,或者是自己做好事积阴德,往往在动手之际,暗暗在受刑人胸口偷刺一刀,使人立即毙命,让他少受痛苦,自已再动手剐的不是活人,而是死尸,心里也好受些。
可是凌迟刘瑾,谁敢循私?凌迟之日万人空巷啊,被他的爪牙迫害地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者咬牙切齿,要赶来泄愤。因修盖玄明宫,祖坟被刨了,尸骸被野狗拖地到处都是,子孙连祖宗尸骨都认不全的,更是披麻带孝,却不是为他带的,而是捧着灵位、祭香,跑这儿告祭祖先来了。
宣武门前西市菜市口,当初杨凌被问罪开刀的地方,一大早就万头攒动。人山人海,都为的是要看巨奸伏法,一吐胸中肮脏之气。可是直到接近午时,一辆驴车,才在如临大敌的官兵押解下赶到。
刘瑾直到此时犹不死心,他拧着脖子死死盯着皇宫方向,盼望皇帝临时改变主意,能赦他死罪。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刽子手将他半拖半扶地拉到刑场中央,脱去上衣绑在木桩上,然后抖开一张渔网,在他裹在里边。缠至身后用木棍绞紧,这一来尽管刘瑾不算胖,身上的肉也一块块的从网眼里凸了出来,勒得他脸色涨红。
监斩官是铁面无私地山东老汉魏绅,这位仁兄赤红面庞,嫉恶如仇,无论王孙贵戚,但有触犯刑法须明正典刑,决不畏怯对方身份,恨刘瑾的人虽然多,敢来监斩他地人还是大多缺点儿勇气,魏绅当仁不让,做了这大快人心的屠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