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红色旅游 >

第20章

中国红色旅游-第20章

小说: 中国红色旅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觉,湖水已由绿变蓝,深吞噬了浅。我坐在湖边的小木桌旁,欣赏着光彩无穷的变化,看着泸沽湖,怎样融化到迷离的夜色之中。不知何时,在我的身边,又多了几个同伴。    
    贴士:    
    交通:    
    1.去丽江在大理下关新村客运站乘汽车前往,大理古镇有到下关新村的班车,票价5角;也可在大理古城内联系客运车,车票依车而定,一般在35~40之间。    
    2.也可乘火车到攀枝花,然后转乘汽车到丽江。    
    3。丽江周边交通,石鼓镇51公里,丽江客运站乘车,早车7点30分发车,票价单程7。5元;去泸沽湖,可在丽江古城内的停车场,乘私人车直达,单程票价(议价)40元,车程7小时左右,路况一般,雨季时有滑坡发生。另外也可在丽江城客运站坐开往宁蒗方向的班车,然后转乘到永宁方向的车,在里格岛垭口下车,步行十几分即到湖边里格村。    
    票价:丽江—宁蒗23元,宁蒗—泸沽湖20元,基本与上述私人车相仿。游泸沽湖住宿摩梭人客栈,每床10~15元,高档标间60元。返程时,一定要在前一天定好车票,否则你会坐不上车。吃饭在摩梭人家里开的餐馆;去中甸(香格里拉),在丽江城汽车客运站乘车,票价普通中巴车29元,豪华中巴38元,早班7点发车,全天4~5趟车,晚班车下午2。30分,车程4个半小时即到,路况一般。中甸海拔在3000米以上。    
    住宿:    
    游丽江建议最好住在古城内的私人客栈,更近距离地接触丽江,接触纳西风情。客栈比比皆是,住宿条件一般情况,标间60元,普通双人间40元,卫生、洗浴条件均好,也有豪华间和更低价格的住宿,条件可议。    
    景点门票:    
    丽江古城不收门票,泸沽湖门票41元,    
    特色饮食:    
    丽江古城内用餐价格较贵;到丽江应品尝一下各种味道和类型的粑粑饼,吃一碗黄豆面,    
    海拔及气候:    
    丽江早晚天气凉爽,中午偏热。属高海拔地区。    
    


第六部分最后的香格里拉—稻城(1)

    稻城的古名“稻坝”,藏语意为山谷沟口开阔地。稻城位于四川省南部,青藏高原东南边陲,横断山脉东侧,南北长174公里,东西宽63公里,面积7323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6032米,最低海拔2000米,垂直高差达4032米,县城海拔3750米。稻城东南与凉山州木里接壤,西接乡城,北连理塘。稻城高原属横断山系的贡嘎雪山和海子山。稻城以其迷人的风光,征服了全世界。没有哪个摄影爱好者,不对稻城心驰神往。    
    红色印记:    
    由贺龙率领的红二方面军,穿越连绵不绝的横断山脉,由乡城,过稻城,直下理塘。这是一段难行之路,非常人所能想像。一路所见,道路之险,难以描述。长征组歌中唱到的“横断山,路难行”就是指这儿。    
    最后的香格里拉    
    我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继续北上,穿过整个横断山脉。这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旅行。从中甸(香格里拉)到乡城再到稻城,300多公里的路程,行车超过12个小时。途中翻越了小雪山,大雪山。    
    中巴汽车一路都在艰难地爬行,引擎吭吭地喘着粗气,水箱和刹车股都冒着白烟。车里乘客挤得满满当当,大都是住在乡城和稻城附近的藏民。因为从香格里拉发往稻城的班车每天只有一班,所以途中不管遇到多少客人,司机都毫不含糊地装上来,弄得人们背贴背地摞着,要知道这是要行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车呀,而且还要翻山越岭。    
    人们似乎对这种境遇习以为常了,都各自专注着自己的事。有的在那儿闭目咏经,有的在那儿一个一个地捻着佛珠,年轻人哼着我听不懂的藏族歌曲。一个中年藏民,很友好热情,一直找话和我攀谈,一路给我介绍沿路的风景,还掏出藏刀,给我割风干的牦牛肉吃。我尝了尝,真习惯不了那种味道,难以下咽。可是我还是很感谢他,在我没尝上那口牛肉的时候,我的口水直在舌头上打转。我很快把那块牛肉吞了下去。那个藏民朋友看我的样子说,吃干牛肉要慢慢地嚼。我就又伸手要了一块,细嚼慢咽了起来,确实,味道有些变了。    
    我在那儿打瞌睡,间或欣赏一下窗外的横断山风光。这里山脉高耸,挺拔秀丽,一望无际。在翻越大雪山丫口时,藏民们都欢呼一声,我也不懂其意,反正也跟着一块高兴了起来,随着车的一路盘旋,我的心一直悬着,这时踏实了好多。    
    从香格里拉到乡城这段路,是全程的碎石子路,路上又多有塌方、泥石流,经常断路。我的运气还不错,途中只遇到一起滑坡,而且很快就排除掉了。车过乡城,因时间紧迫,我没作停留。乡城的山,大多很贫瘠,远远望去,光秃秃的。半山腰上,点缀着一簇簇藏民雪白的房舍,煞是好看。等我到了稻城,才知道,原来香格里拉、乡城和稻城藏民的房子都不一样。各有特色。香格里拉藏民的房子是用砖和水泥筑成的,显得豪华有气派;乡城藏民的房子是用黏土夯成的,一律都涂成白色,而且大都建在半山腰,无遮无揽,在高原通透的阳光的照射下,分外漂亮。这里简直就是摄影者的天堂。    
    汽车一直沿着桑堆河谷前行,路也平缓了很多,我知道稻城就要到了。这里的藏民居也有了很大变化,稻城的藏民居是用青石板垒砌而成,墩实而大方。    
    我的那位藏族朋友邀我到他家去住,我高兴地接受了,于是我有了机会接触普通的藏人家。    
    稻城属康巴藏族,普通人家的住房一般为2~3层的楼房,建筑呈方形,宛如古代城堡;大多倚山临水,以石砌墙,墙里不用打木桩,却能砌得光洁、严整。房内结构布局合理,显得宽敞。他们家家都带有一个大庭院,庭院的墙上种满了各色的花。他们的居室一般都很宽敞,专门布置有供奉神佛的经堂。经堂宽敞华丽,彩绘彩雕的巨大佛龛占去了几乎整面山墙。经堂内供奉着祖传的唐卡、法器和高僧居留后留下的吉祥信物。经堂是藏族人家的神圣之地,贵客光临,一定要先到此处顶礼膜拜,烧几柱高香。这些我一概不懂,事先在书上了解的一点,这时也全做不来。主人摆摆手,就全免了。    
    他们的居室、客厅大部分都是彩绘装饰,异彩纷呈,就连横梁、天花板上都布满了彩绘图案。勾金描银的藏式柜、桌,镶珠嵌宝的铜壶、金佛。    
    主人端上奶茶,我一进入藏区,第一个便是接触的奶茶,已经喝习惯了,还有些上了瘾,我大口地喝起来。主人非常高兴。我说喝茶没关系,糌粑可吃不了。主人说不给我做青稞糌粑,要给我做玉米的。    
    一直向往着稻城,今天真的和它贴得这么近,能感受到它的呼吸。    
    稻城,人称香巴拉,也称它为最后的香格里拉。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在他的小说《最后的地平线》中,对香格里拉的描述,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追求自然、追求和谐、追求诗情画意境界的天堂。人们一直在寻找着香格里拉,不是希尔顿的香格里拉,而是人们心灵与自然和谐共振的香格里拉,那是人生与自然融和的绝妙佳境。而现在人们视野里的稻城,一定就是被希尔顿称奇的那个美丽的地方。日本的一个摄影家两度来稻城,依其稻城的美丽,征服了全日本,而摘取了日本摄影界最高的桂冠。中国的摄影家们,没有不对稻城情有独钟的。摄影家以其慧眼,感知着香格里拉的迷人风采和令人销魂的神韵。每每我在影集上翻到稻城的图片,我都要凝视很久,如醉如痴。    
    我来到稻城,时间有点过早,才是9月初,因为行程安排只得如此,正赶上稻城的雨季,8、9月份,这里几乎天天下雨,只有等到10月,稻城才能展现其迷人的秋韵。    
    尽管如此,我还是感受到了香格里拉的媚处。    
    稻城县城金珠镇很小,仅仅一条丁字街,半个时辰便可以走完。在藏民朋友家住了一晚,不愿过多地打搅他们,我便搬了出来。找了几家住宿的地方,均令人失望,最后勉强在县宾馆住下。准备去亚丁,稻城景区最核心的地方。无奈下雨,我只得在旅馆里留候。夜里,又是雨声大作,令人难寝。我车已订了,不管天气如何,早上5点,我都要赶往亚丁。近几天,我睡眠很少,每夜只睡两个小时的觉,一点不困,据说是一种高原反映症状:亢奋症。睡不着,便整理笔记。听着窗外的雨声,捱到时辰。出发的时间到了,司机准时到客栈接我们。到了稻城,我便结识了几位朋友,准备一起进入亚丁。其中有一位长者,年已六旬,刚刚走完藏新线,经阿里到拉萨,然后走川藏线,来到稻城。我很钦佩这位老人。    
    无缘见神山    
    


第六部分最后的香格里拉—稻城(2)…(图)

      雨还在下,我们准时出发。夜里的雨很大,路上铺满了滚落下来的石块,有些竟有磨盘那么大,好在我们的车能够绕过去。有些就绕不开了,只得几个人下来,把它移开。司机很担心我们能否到达目的地。在到了木拉垭口的时候,司机告诉我们,路途已经过了一半了。树在路边的一块蓝牌子标示着,垭口的海拔高度是4513米,只觉得非常寒冷,窗上都结满了哈气。司机停车擦窗,我看见路边有藏马鸡在移动。我刚想取出相机,它们已经跑远了。    
    费尽周折,终于到了日瓦,雨依然下个不停,雾还在山坡上蒸腾。真有些时运不济,我们还是决定冒雨去亚丁,因为我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在此耽搁。    
    到了亚丁,那些租马的藏民围着你,非要你租他们的马不可,我决计徒步。在这儿,我遇到两个年轻人,一男一女,他们是在网上贴的网友,一个福建,一个广东,已经结伴行色匆匆地走了一个多月,他们这是刚从泸沽湖历时8天徒步穿越来到亚丁。我看到他们的行囊比我的还大,我带的东西就够多的了,夏天出发的时候,我不得不将羽绒服、羽绒裤、睡袋塞在包里,以应付滇北和川西的高寒。即便这样,我还是感到寒冷无比。他们两人都很瘦小,肩负那么大的包,看去都难以支撑,还要跋山涉水,每天行30公里的山路,真令人难以想像。    
    像亚丁、泸沽湖、虎跳峡、梅里雪山这些地方,现在已经成为穿越者的天堂,他们喜欢那种艰难的跋涉,喜欢那种前途未卜的刺激,喜欢那种没有道路的挑战。    
    我们一同走到冲古寺,在这,僧人们专为那些“驴客”准备了帐篷,里面是一个大大的通铺。我们安置了行囊,对25元的床位还感觉满意,毕竟有个地方能落脚,在这样一个潮湿寒冷的山谷里。到了稻城,我才彻底弄清楚了,什么叫旅行,什么叫旅游。稻城应该说是摄影爱好者和穿越者的天堂,他们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所寻的宝藏。可惜我们来的都不是时候,亚丁最美的季节应该是十月中旬。    
    亚丁景区,在金珠镇正东南方向100多公里处,全称“念青贡嘎日松贡布”。这个名字,我念了两天,可总还是记不住。亚丁方圆千余平方公里,主体部分是3座不相连,但相距不远的雪峰,呈“品”字型排列着,在冲古寺可以看到它们。南峰央迈勇(5958米),北峰仙乃日(6032米),东峰夏诺多吉(5958米)。平日3座雪峰洁白、峻峭、挺拔,直插云霄。但我们什么都没看到,在山峰的前面,有一大片海子,只可惜天气不好,看得不是很真切,据说天好的时候,雪白的山峰,倒映在碧蓝如玉的湖里,雪线下的冰川,直插碧绿的森林。我看到过不少这类的照片:巍峨的雪山、壮观的冰川、直削的峭壁、茂密的森林、碧绿的海子、茵茵的草场、明净的溪流,这一切构成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天地,构成了一个我梦里寻它千百度的香格里拉。在我的心中,就继续再保持着对它的憧憬吧。    
    这3座雪山,佛名“三怙主”雪山,“怙”字面上讲是“依靠”、“仗恃”的意思。“三怙主”雪山在世界佛教24圣地中排名第11位。“属众生供奉朝觐积德之圣地”。一生中至少来一次圣山转山朝觐是每一个藏人的夙愿。只可惜,它没有对我撩开面纱。    
    我悻悻地回到金珠镇,万万没有想到,在一家专营旅游用品的商店里,我惊奇地发现了挂在墙上的两张翻印的照片,是洛克的,拍的是神山其中的两座神奇的雪峰,一个是“央迈勇”,另一个是“夏诺多吉”。都摄自1928年,一张黑白,一张彩色。我如获至宝,仔细端详了好久,然后将它们翻拍下来。    
    在这里,我再次见到了洛克的足迹。我头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是在大理,在大理的那个小小的“三友客栈”,后来在丽江,再后来在泸沽湖上,见到有人寻着他拍摄泸沽湖的角度去揿动快门。现在,我又见到洛克拍摄的照片。照片拍得很震撼,原来,那就是我在云里雾里不得相见的神山。    
    能够见到神山,洛克是有幸的。当年洛克驱车由金珠镇沿宽阔的草原,向南进发,驶入了山峦、草甸、森林、溪流汇成的大自然的怀抱。再前行时,却见山峰耸峙,连绵不绝,重重阻隔。最险时也许就是最美时,他终于来到了亚丁,来到神山的脚下。那份狂喜,在他的照片中似乎能看到踪迹,我也深深地被感染着,那三座神山,一直在我的面前时隐时现。    
    稻城古冰帽——海子山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珠镇上,有一家叫“自助旅游客栈”的社区旅社。是专为那些穿越者、探险者、自助旅游者开的,现在很多人,崇尚那种在艰险中忘记自我,而后又在艰险中找回自我的探险精神。客栈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大大的牛皮纸手绘的稻城周边地图,厅中央一张未去皮的原木支撑的桌子,是供人们展视地图用的。那些穿越者出入其间,背上驮着小山一样的背包,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和老板自然亲热地打招呼。他们今天住这儿,不知什么时候走了,没过几天又回来,打个尖,又不知消失在何方。我忽然感到,洛克似乎就在他们当中,或者是他的身影,在时时地缠绕着他们。    
    在我来稻城的前一天,这里刚刚结束“康巴艺术节”,据刚结识的一位“康巴”朋友讲,他们的艺术节非常盛大隆重,我从街面上还未散尽的气氛中也能感觉得到。我真感到惋惜,现在到各地去,要想真切地看到民族风情,已经很不容易了。我的朋友说,他可以给我跳舞唱歌,说着,他果然翩翩起舞起来。他跳得很洒脱,很自然,口中还唱着。    
    我心里极为羡慕他们,很多的时候,自己也想宣泄一下,心里总有那么一股东西,就是出不来,憋得真难受。我今天似乎找到了答案。康巴人热爱艺术,崇尚自然,他们的生活与大自然深深地融为一体。他们从服饰色彩,到歌声舞姿,连语言习俗、生活心理,无不是来自于自然,归结于自然,他们可谓真正的自然之子。他们对生活的那种纯朴、自然、憧憬、豁达的态度,令人肃然起敬。在和他们的接触中,你会被他们粗犷、豪放,执着而乐观的性格所打动。    
    我的稻城朋友叫“多吉”,我问他姓什么?他说稻城的藏族几乎没有姓,只有名字,人生下来就请活佛取名。    
    多吉很热情,带我去了海子山。我们沿桑堆河谷一路前行。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