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兄弟连 >

第32章

中国兄弟连-第32章

小说: 中国兄弟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圈子。每个长官拉个小圈子,这个小圈子和那个小圈子斗,也是你死我活的。”    
    我认为他说得很深刻,说到我们部队和国民党部队的本质区别:“咱们部队除了职务上的分工外,政治上一律平等。”    
    “再一个区别,咱们部队风气正,没有赌博、嫖娼的,没有抢掠老百姓东西的。老百姓欢迎咱们部队,不像国民党,老百姓看见就跑。苏干事,你说我说得对吗?”    
    “对。还有什么?”    
    他想了想说:“再就是我们部队,党和行政双套组织——科学。党员起到模范作用,冲锋在前。”    
    我理解他说的所谓“科学”两个字的含义,是说我们部队控制严密,行政组织除了正副班长外,还有两名党员战斗组长,4名党员,每名党员领导两名战士。班里的党小组是核心,又是保障完成战斗任务的基层组织。班长直接指挥战斗组长,组长带着两名战士执行任务。这就是他没有说出来的组织“科学”。    
    


第八章   和西蒙诺夫在南方前线和西蒙诺夫在南方前线(1)

    满山秋色,满山坡被子弹射穿的枫树,残缺不全地立在山坡上。    
    西蒙诺夫望着那只挂在残枝上的鸟,他想到当时战斗的激烈,子弹的密集,战士们在这密集的子弹缝中与敌人拼杀。他站了很久,在下山时,从残枝上采了几片红叶,递给俄罗斯姑娘说:“它是鲜血染红的,我要把它融入我的作品里。”    
    81    
    1949年11月3日,衡宝战役结束后,各界名人云集在我们军的3师。穆青同志是第一位到我们军采访的,他写的《五峰山俘虏图》发表在各大报纸上。接踵而来的是著名演员舒秀文,和她一起来的还有两位电影导演,他们是来写电影剧本的。还有野政、兵团的记者,我们宣传部是各位来宾的“中转站”。    
    早晨,宣传部长把我叫去说:“苏联作家西蒙诺夫要到3师采访,你跟着去,帮助找找人。”    
    “西蒙诺夫?就是写《日日夜夜》的苏联著名作家?”我惊喜地问。    
    “是的,9点钟军首长在村口接他。”    
    西蒙诺夫的《日日夜夜》我读过。当时我对这位作家的崇拜是和对苏联的崇拜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早早地到了村口。    
    村口,司令部管理科长从警卫营挑选出来30名个头一样高的战士,排成一行,正在训练“仪仗队”。我们战士打仗很勇敢,仪仗队不行,一是持枪姿势一时纠正不过来,二是注意了持枪动作,忘了行注目礼。也没有“咔咔”的整齐声音。    
    军长、军政委,3师师长丁瑞山,分别乘坐吉普车来到村口。军长下车后问管理科长:“怎么样?”管理科长跑过去敬礼后说:“不整齐。”    
    “来,我看看。”    
    管理科长跑到“仪仗队”排头发出口令:“立正,敬礼!”    
    队伍中的一名战士在军首长面前有些紧张,在持枪时,由于枪背带的缠绕,差点把枪掉在地上,引起军首长们的大笑。    
    军长笑后说:“行了,不是一时能练出来的,到时候别把枪掉下来。”    
    西蒙诺夫是从四野的前指来,军首长们在村口等着,管理科长还在训练“仪仗队”。    
    已经9点半钟了,送西蒙诺夫的汽车还没有来,军政委对宣传部长说:“徐韵,你到路上看看去。”徐韵上了政委的车,车开出去没有多长时间就按着喇叭回来了。    
    “来啦!”    
    “仪仗队”排成一条线,军首长迎上去。开来的两辆吉普车迎面停下,西蒙诺夫从第一辆车下来。他个头不高,穿着黑呢子大衣,大衣领子里围着条白色围巾,没有戴帽子,花白的头发梳得很整齐,他微笑着走下吉普车。陪他来的是四野保卫部长和翻译。从后面车上下来的是位20岁左右的俄罗斯姑娘,她穿着米色呢大衣,高翘着鼻子,两只蓝色的眼睛,她是西蒙诺夫的秘书。因为前天刚看完苏联电影,警卫员都叫她娜达沙。    
    军长、政委走过去和西蒙诺夫握手后,四野保卫部长指着丁瑞山介绍:“这是插入敌后的3师师长丁瑞山。”翻译很快将话翻给西蒙诺夫,西蒙诺夫热情、兴奋地握着丁瑞山的手,上下摆动着说:“师长同志,我是来向你请教的。”    
    丁瑞山谦虚地笑笑说:“不能说请教,需要了解哪方面的材料,我详细地给你介绍。”    
    “谢谢。”西蒙诺夫点点头。    
    在军首长陪同下,西蒙诺夫走过“仪仗队”,随着一声口令,听到“唰”地一声,战士们的持枪礼还真整齐。    
    军长在上车时,对管理科长说:“我们的战士动起真格的来,还真行。”    
    在军部作战科,为西蒙诺夫召开了衡宝战役采访座谈会。参加会的有军长、作战科长、侦察科长、宣传部长徐韵,还有几位作战参谋,我也参加了采访会。    
    西蒙诺夫不是军事家,他对战略行动不理解,他问军长:“毛泽东主席对白崇禧集团作战方针是远距离迂回包围,不要近距离迂回包围,请军长同志讲讲。”军长概括地回答了他的问话。    
    女秘书的手不停地在小打字机上跳动,有时,她的手不知摸哪个键子好,显然这是她对翻译过来的军事术语一时搞不清楚。她耸耸肩膀,看着西蒙诺夫,西蒙诺夫伸着拿笔的手,对俄罗斯姑娘比划着说了几句话,表示他对军长所讲的理解,又给她解释军事术语。他胳膊弯曲的动作,引起在座的人一阵笑声。    
    西蒙诺夫通过翻译说:“请军长同志继续讲。”    
    “3师22个小时,连续行军160里山路,插入敌人背后灵殿地区,切断敌人退路。3师的行动牵动了整个战役全局,打乱了白崇禧的部署,动摇了他的决心,迫使他改变意图。四野首长抓住了这一战机,立即电令3师归他直接指挥。这一电令,对3师全体指战员是极大的鼓舞,指战员纷纷表示,这是总部首长对我们极大的信任,决不辜负首长对我们的信任,人在阵地在。”    
    西蒙诺夫放下笔问:“这份军事指挥电报,怎么会起这么大的鼓舞作用?”西蒙诺夫不理解。当时我在3师2团,这一电报传达后,每一个干部、战士确实热血沸腾,每个人都有一种打不垮、压不倒的精神力量。总部首长直接指挥,对每一个指战员来说都有一种自豪感,都感到骄傲。    
    座谈会上的指战员充分表述了这一电报的鼓舞作用,西蒙诺夫理解了,这作用就犹如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联红军战士冲向敌人时喊着“为了斯大林,乌拉!”    
    西蒙诺夫闪烁着惊诧的目光,问:“军长同志,就象你刚才所说的,3师被敌人4个师包围,敌人没有歼灭它,反而它歼灭了敌人,怎么理解?”    
    “在衡宝战役前,全国政治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我军南下势如破竹,无可阻挡。白崇禧集团也面临覆灭,他是撤到广东还是撤到广西,举棋不定。敌人内部矛盾重重,宋希濂、黄杰、鲁道源、徐启明等兵团司令,各怀鬼胎,各有各的打算。这是敌败我胜的必然条件。我们参战部队各级指挥员齐心努力,掌握战机,主动作战,创造了许多不期而遇、不谋而合、预想不到而又切合全局意图的战机。”    
    军长这段概括的介绍,没有引起西蒙诺夫的兴趣,因为国民党的失败,共产党的胜利已成定局。西蒙诺夫要了解的是具体的,是如何用鲜血和生命换取的这场胜利,他要知道战士是如何拼杀的。他问:“军长同志,请你具体讲讲,部队是如何掌握战机,主动作战的?如何创造了许多不期而遇、不谋而合、预想不到而又切合全局意图的战机。连队的建制在同敌人混战中被冲散,指挥员牺牲了,还能准确无误地执行战斗任务吗?”    
    西蒙诺夫这一连串的提问,确实问到了我军的根本,我军战斗力的来源。    
    军长:“3师插入敌后,不是战役指挥员战略部署所设计的,是因为3师没有接到停止前进的电令,而战役指挥员抓住了这一战机。你所问的其他问题,你到3师后他们会回答你。”    
    西蒙诺夫点点头。    
    军长:“今天下午到3师,汽车只能到黄土铺,还得骑马。”    
    


第八章   和西蒙诺夫在南方前线和西蒙诺夫在南方前线(2)

    82    
    我随着西蒙诺夫到3师。师政治部主任带着宣传科长、管理科长等人,牵着十几匹马在半路迎候。四野保卫部长陪同西蒙诺夫下了车,对迎上来的师政治部主任刚要介绍,宣传科长走到西蒙诺夫面前,用流利的俄语作了介绍。在场的人都为之一愣。    
    3师在我们军是属于年轻部队,朝气蓬勃,热情好客,上至军首长,下至参谋干事都热情接待。不论是军里文艺汇演还是球类比赛,每一项都是第一名。3师的作风和师领导的作风一样,雷厉风行,干脆利索。在战斗中具有顽强拼搏、有我无敌的精神。在锦州外围,一个排硬是打垮敌人一个营的进攻,夺取锦州外围阵地。3师从师长到战士,没有留长头发的,上下一律是和尚头。有一个干部的白衬衣露在军衣外面,师长看见了,喊了一声:“立正!”干部立正站着。师长让警卫员用剪子,把露在军衣外面的白衬衣剪去了。我在3师没有看见过着装不整齐的干部、战士。    
    西蒙诺夫上了马,十几匹马组成马队沿着稻田埂走。宣传科长边走边和西蒙诺夫对话,可能是介绍黄土铺的战斗。政治部主任对四野保卫部长说:“舒秀文和两位电影导演也在我们师。”    
    “今晚欢迎会让她唱个歌。”    
    “对,让她唱个歌。”首先响应的是军宣传部长徐韵。宣传科长把对话翻译给西蒙诺夫,西蒙诺夫说:“中国的著名演员,太好了。”    
    俄罗斯姑娘在马上很紧张,两只手紧抓着马鞍子,警卫员在前面牵着马,她听说有中国著名演员,对西蒙诺夫说了几句话,从她脸上表现出来的是兴奋情绪。    
    欢迎西蒙诺夫的晚会是在一个祠堂里,两盏汽灯把祠堂照得通亮。参加晚会的除了各科的负责同志外,特别邀请了舒秀文和两位电影导演出席。在师宣传队没有演出前,政治部主任说:“请舒秀文同志唱支歌好不好?”    
    “好!”同志们热烈鼓掌。    
    舒秀文又摆手又摇头。    
    四野保卫部长说:“3师也没有个啦啦队?”    
    坐在后面的师宣传干事会意地站起来,挥着手:“舒秀文同志来一个。”    
    “来一个舒秀文同志!”    
    “舒秀文同志来一个!”有节奏地鼓起掌。    
    西蒙诺夫好像没见过这种场面,他不解地问翻译,翻译向他说明后,他鼓掌大笑。更不理解的是俄罗斯姑娘,她很严肃地看看拉歌子的宣传干事,又看看舒秀文,西蒙诺夫对她说了几句话,顿时她也兴奋起来。    
    在拉歌子的掌声中,舒秀文站起来高喊道:“来——啦!”舒秀文唱的是“延安颂”,她虽然不是歌唱家,但唱得特别有感情。    
    


第八章   和西蒙诺夫在南方前线和西蒙诺夫在南方前线(3)

    83    
    3师为西蒙诺夫召开采访座谈会,参加会议的从战士到团长、作战科长,很有广泛性,引起西蒙诺夫极大的兴趣。他高兴地打着手势对翻译说:“请他们详细地回顾他们参加的这场战斗,我要了解3师插入敌腹后是怎样与敌人拼杀的,他们是否知道敌人4个主力师分割包围着他们,他们是否知道一个人要对二三十个敌人?”西蒙诺夫没有让指挥员发言,他指向对面坐着的,曾经3分钟打开突破口,占领敌人前沿阵地,把爆破筒插入金汤桥前敌人碉堡里的一连战士张阿山。张阿山第一次面对外国人说话,紧张地看看连长江发。    
    江发说:“别紧张,他问啥说啥。”张阿山为缓解一下紧张情绪,习惯地拉拉衣角,精神抖擞地说:“我们知道敌人4个主力师包围了我们,也知道我们的任务是拖住敌人,切断敌人的退路。任务是艰巨的,我们一定能完成任务,剩下一个人也不能让敌人越过我们的阵地!”    
    西蒙诺夫问:“你为什么这么自信?”    
    战士:“我们从东北松花江打到广西,没有打过败仗。我们插入敌后,是野战军首长亲自指挥我们,这是我们的光荣,是对我们极大的信任。我们决不辜负总部首长对我们的希望,决不给总部首长丢脸!”    
    西蒙诺夫无法直接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激动心情,他对发言的战士树起大拇指。    
    另一战士说:“这场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敌人很顽强,我们排所守的阵地是经过反复争夺的,敌人占领了我们夺回来,敌人又占领了我们又夺回来。在反复拼杀中,带我们排的副连长、排长都牺牲了,我们班长负了重伤没有撤下来,被冲上阵地的敌人吊在树上。”他说着说着激动地站起来:“我们又夺回阵地,俘虏了十几名敌人,当我们看到班长被吊在树上死了,我们为班长的牺牲而悲愤得眼睛都红了,要报仇是不顾一切的,我们把俘虏赶到班长面前,拉开枪栓,要用子弹‘点俘虏的名’。”     
    西蒙诺夫急促地问:“把俘虏都打死了?”    
    “没有,被我们代理排长制止了。”他指指身边的一个高个子战士。    
    “代理排长?”西蒙诺夫问面前的高个子战士,“谁任命你代理排长的?”    
    “没有人任命,当时我们副连长、排长都牺牲了,部队不能没有指挥员。我自动站出来代理排长。”    
    西蒙诺夫问:“你自动代理排长,他们服从你指挥吗?”    
    “服从,完全服从。”    
    西蒙诺夫不理解地歪了歪头,继续问:“战士们要为班长报仇,你为什么不让枪毙俘虏?”    
    “我们有战场纪律,只要敌人缴了枪,我们就优待俘虏,更不准随便打死俘虏。打死俘虏,敌人以后就不敢向我们投降了。”    
    西蒙诺夫十分激动地站起来和“代理排长”握着手问:“你现在还是代理排长吗?”    
    “不是,我是战士。”    
    “伟大的战士!”西蒙诺夫感慨地说:“我理解了。在军部我问军长,为什么指挥员牺牲了,连队的建制被敌人冲散了还能继续作战,还能准确无误地执行战斗任务。我理解了。”他和与会的同志一一握手,拥抱了代理排长的那个高个战士。    
    西蒙诺夫采访结束了,他乘坐吉普车路过3师与敌人浴血奋战的战场时,下车走上山坡,默立在硝烟散去的战场上。    
    满山秋色,满山被子弹射穿的枫树,残缺不全地立在山坡上。有一只被子弹射杀的飞鸟还挂在树枝上。西蒙诺夫望着那只挂在残枝上的鸟,他想到当时战斗的激烈,子弹的密集,战士们在这密集的子弹缝中与敌人拼杀。在他眼前出现了采访会上每一个战士的面孔,他默默地想着当时战斗的情景。他站了很久。在下山时,从残枝上采了几片红叶,递给俄罗斯姑娘说:“它是鲜血染红的,我要把它融入我的作品里。”    
    一年后,西蒙诺夫写出《战斗着的中国》。    
    


第八章   和西蒙诺夫在南方前线和西蒙诺夫在南方前线(4)

    84    
    西蒙诺夫走后,野政和兵团的记者专访了师长丁瑞山,问他:“敌人4个师分割包围了你一个师,你处于绝对的劣势。像这样的战斗过去你有过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